盘式制动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33879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04:11
盘式制动器装置(10)的制动钳体(12)包括容纳部(14a),容纳部(14a)至少容纳:按压制动片(66)的活塞(20);通过转动而产生按压力的凸轮杆(42);以及设置在活塞(20)与凸轮杆(42)之间并将按压力传递至活塞(20)的按压力传递机构(24)。容纳部(14a)具有开口部,该开口部使得能够从制动钳体(12)的背壁侧安装活塞(20)、凸轮杆(42)和按压力传递机构(24),容纳部(14a)及所述开口部这两者,在制动钳体(12)的转动体配置侧区域开放。

Disc brake device

Disc brake device (10) of the brake caliper body (12) comprises a holding part (14a), holding part (14a) hold at least: press brake pads (66) of the piston (20); the rotation generated by the cam rod pressure (42); and (20) are arranged on the piston and the cam rod (42) between and according to transfer pressure to the piston (20) according to the pressure transfer mechanism (24). The holding part (14a) has an opening part, so that the opening enables the piston (20), the cam bar (42) and the pressur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24), the holding part (14a) and the opening part to be installed on the back wall side of the brake caliper (12), and are opened on the side area of the rotating body of the brake caliper body (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盘式制动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盘式制动器装置。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2所公开的技术都是盘式制动器装置,其类型都是以气室作为动力(驱动器),来转动凸轮,从而产生用于由制动片夹持转动体的按压力。在具有这样的机构的盘式制动器装置中,已知:凸轮配置在轴上,且该轴贯穿主体的类型;和没有轴,且凸轮配置在使其转动的杠杆的末端的类型。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平9-32916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表2001-50277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此,在凸轮被配置在凸轮轴上的情况下,轴的两端需要被支承在主体上。因此,按压力产生时的反作用力对于轴会作为弯曲应力而起作用。因此,产生的问题是:按压力越高,就需要加粗轴径。另外,在凸轮配置在杠杆的末端的结构中,杠杆的形态变得复杂,在将主体做成分割结构之外,还采用组装有凸轮杆的构成。在采用这样的构成的情况下,产生的问题是:按压力产生时的主体刚性变低。因此,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为了补偿主体刚性的低下,设置了辅助框架,该辅助框架将跨着转动体的两侧面的制动钳体的外周卷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式制动器装置,其具有:即使在增力机构中采用了凸轮杆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主体刚性的低下的结构。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提供下述构成来实现。(1)一种盘式制动器装置,具有框架结构的制动钳体,所述制动钳体包括容纳部,所述容纳部至少容纳:按压制动片的活塞;通过转动产生按压力的凸轮杆;和设置在所述活塞和所述凸轮杆之间并将所述按压力传递至所述活塞的按压力传递机构,所述容纳部具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使得能够从所述制动钳体的背壁侧安装所述活塞、所述凸轮杆和所述按压力传递机构,所述容纳部及所述开口部均向所述制动钳体的转动体配置侧区域开放。(2)如上述(1)中记载的盘式制动器装置,包括封闭所述开口部的按压力产生部盖罩,所述按压力产生部盖罩设置有将所述容纳部与所述转动体配置侧区域隔开的侧壁,所述侧壁上设置有使所述活塞向所述转动体配置侧区域插通的通孔。通过具有如上述(1)和(2)那样的构成,能够在容纳部件容纳后,将为了容纳部件的容纳变得容易而开放的容纳部及开口部封闭、堵塞。另外,关于用于产生按压力的活塞,能向转动体配置侧区域插通。(3)如上述(1)或(2)中记载的盘式制动器装置,包括驱动所述凸轮杆的驱动器,所述驱动器是:具有卡合在所述凸轮杆上的直接驱动联杆,并利用空气的力使所述直接驱动联杆动作的气室。通过具有上述(3)那样的构成,能够将驱动凸轮杆的驱动器的构成简单化。另外,由于通过气室的动作,直接驱动联杆动作,因此,响应性良好。(4)如上述(1)或(2)中记载的盘式制动器装置,包括驱动所述凸轮杆的驱动器,所述驱动器具有卡合在所述凸轮杆上的直接驱动联杆,还包括:经由所述直接驱动联杆使所述凸轮杆向制动施加侧倾倒的施力机构;和使所述凸轮杆向制动解除侧倾倒的马达齿轮单元。通过具有如上述(4)那样的构成,能够去掉驱动器周围的配管。另外,能够排除储存动作用的流体的箱、压缩机。(5)如上述(4)中记载的盘式制动器装置,所述直接驱动联杆以滚珠丝杠机构的基座为基点延伸设置,其中,所述滚珠丝杠机构具有:被所述施力机构按压的基座;和被所述马达齿轮单元转动并使所述基座沿轴线方向移动的滚珠丝杠。通过具有如上述(5)那样的构成,通过使滚珠丝杠的转动力和施力机构的反作用力合并,能够提高刹车动作时的响应性。(6)如上述(5)中记载的盘式制动器装置,所述马达齿轮单元包括使马达的转动轴的转动自如的电磁离合器。通过具有如上述(6)那样的构成,即使在通过使电磁离合器工作从而使供给到马达的电力停止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制动解除状态。因此,能够避免在制动解除时一直对马达施加负荷的状态。(7)如上述(1)至(6)中任一项记载的盘式制动器装置,所述凸轮杆为跨着所述按压力传递机构的分叉结构,在各分叉部的末端侧具有凸轮部。通过具有如上述(7)那样的构成,能够取得对按压力传递机构给予的按压力的平衡。(8)如上述(1)至(7)中任一项记载的盘式制动器装置,所述按压力传递机构包括:调整所述活塞的推出位置的调整螺丝;以及覆盖所述调整螺丝,并承受所述按压力的壳体。通过具有如上述(8)那样的构成,即使在制动片的衬片磨损的情况下,仅仅转动调整螺丝,就能够进行制动片和壳体的位置调整。(9)如上述(8)中记载的盘式制动器装置,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沿着所述制动片的按压方向的滑动槽,固定于所述制动钳体的引导螺栓沿着所述滑动槽配置。通过具有如上述(9)那样的构成,能够防止壳体的转动。(10)如上述(8)或(9)中记载的盘式制动器装置,所述按压力传递机构装接有自动调整机构,所述自动调整机构利用所述壳体的行程来完成由所述调整螺丝进行的位置调整。通过具有如上述(10)那样的构成,在制动片的衬片磨损的情况下,自动地进行制动片和壳体的位置调整。由此,对于转动体的滑动面,能够一直产生适当的按压力。(11)如包含上述(3)的上述(8)至(10)中任一项记载的盘式制动器装置,在所述凸轮杆的凸轮部与所述壳体之间,配置有滑动销。通过具有如上述(11)那样的构成,能够提高凸轮部和壳体之间的滑动性。因此,能够实现凸轮部及壳体的磨损量的减少。而且,通过使滑动销的构成材料比凸轮部、壳体软,能够促进滑动销的磨损。由此,能够仅仅更换滑动销就应对了磨损所导致的部件更换。专利技术效果根据具有上述那样的特征的盘式制动器装置,即使在增力机构中采用了凸轮杆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主体刚性的降低。另外,能够提高凸轮杆及按压力传递机构的组装性。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盘式制动器装置的构成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盘式制动器装置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示出单元化的按压力产生机构与制动钳体的关系的部分分解立体剖视图。图5是示出单元化的按压力产生机构的构成的部分剖视立体图。图6是用于进行自动调整机构的说明的图。图7是示出使驱动器为机械式构成的盘式制动器装置的构成的立体图。图8是示出图7中(A)-(B)-(C)-(D)剖面的图。图9是示出机械式构成的驱动器和按压力产生机构的构成的部分分解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0………盘式制动器装置,12………制动钳体,14………按压力产生部,14a………容纳部,14b………侧壁,14c………通孔,16………桥架部,18………反作用力承受部,20………活塞,20a………按压部,20b………凸部,22………按压力产生机构,24………按压力传递机构,26………固定螺栓,26a………螺纹部,26b………间隔部,26c………螺栓头,28………按压力产生部盖罩,28a………侧壁,28b………通孔,30………防尘罩,32………调整螺丝,32a………分隔板,32b………凹部,32c………内螺纹部,32d………孔,34………壳体,34a………筒部,34b………按压部,34c………滑动槽,36………自动调整机构,38………调整杆,38a………杆主体,38b………钩部,38c………转动基点,38d………弹簧,38e………凸轮槽,40………调整齿轮,40a………齿轮主体,40b………转动轴,40c………卡合部,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盘式制动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盘式制动器装置,具有框架结构的制动钳体,所述制动钳体包括容纳部,所述容纳部至少容纳:按压制动片的活塞;通过转动产生按压力的凸轮杆;和设置在所述活塞和所述凸轮杆之间并将所述按压力传递至所述活塞的按压力传递机构,所述容纳部具有开口部,该开口部使得能够从所述制动钳体的背壁侧安装所述活塞、所述凸轮杆和所述按压力传递机构,所述容纳部及所述开口部均向所述制动钳体的转动体配置侧区域开放。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4.27 JP 2015-090566;2015.11.11 JP 2015-221211.一种盘式制动器装置,具有框架结构的制动钳体,所述制动钳体包括容纳部,所述容纳部至少容纳:按压制动片的活塞;通过转动产生按压力的凸轮杆;和设置在所述活塞和所述凸轮杆之间并将所述按压力传递至所述活塞的按压力传递机构,所述容纳部具有开口部,该开口部使得能够从所述制动钳体的背壁侧安装所述活塞、所述凸轮杆和所述按压力传递机构,所述容纳部及所述开口部均向所述制动钳体的转动体配置侧区域开放。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器装置,包括封闭所述开口部的按压力产生部盖罩,所述按压力产生部盖罩设置有将所述容纳部与所述转动体配置侧区域隔开的侧壁,所述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活塞通过该通孔插通所述转动体配置侧区域。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盘式制动器装置,包括驱动所述凸轮杆的驱动器,所述驱动器是:具有与所述凸轮杆卡合的直接驱动联杆,并利用空气的力使所述直接驱动联杆动作的气室。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盘式制动器装置,包括驱动所述凸轮杆的驱动器,所述驱动器具有与所述凸轮杆卡合的直接驱动联杆,还包括:经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川和宏前原利史
申请(专利权)人:曙制动器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