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组合物以及使用该橡胶组合物的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33168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0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将低发热性以及拉伸断裂伸长率提高到以往水平以上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含由至少一种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构成的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成分的二烯系橡胶以及增强性填充剂,所述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成分满足:(1)结合苯乙烯的含量为5~50重量%;(2)含一个来自苯乙烯的单元的臭氧分解成分S1、以及含一个来自苯乙烯的单元及一个来自1,2‑结合的丁二烯的单元的臭氧分解成分S1V1的苯乙烯量的合计小于所述结合苯乙烯量的80重量%,所述臭氧分解成分S1V1的苯乙烯量的合计为所述结合苯乙烯量的10重量%以上;(3)含一个来自苯乙烯的单元以及两个来自1,2‑结合的丁二烯的单元的臭氧分解成分S1V2的面积强度为含来自苯乙烯的单元的全部臭氧分解物的面积强度的15%以上;(4)丁二烯部分的乙烯基含量为20%以上且小于50%。

Rubber compositions and inflatable tires using the rubber composi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rubber composition that increases the rate of low fever and elongation at break to the previous level. It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contains a diene rubber styrene butadiene copolymer containing component is composed of at least one styrene butadiene copolymer and reinforcing filler, the styrene butadiene copolymer composition meet: (1) bound styrene content is 5 ~ 50 wt%; (2) the ozone containing one from styrene the unit decomposition components S1, and one from the containing styrene unit and a styrene butadiene from 1, amount of ozone combined with 2 unit decomposition component of S1V1 is less than the total with 80 weight% of the amount of styrene, the ozone decomposition components of S1V1 for the total amount of styrene with more than 10 wt.% of styrene content; (3) containing a styrene unit and from two from 1, the area 2 with the strength of the ozone butadiene unit containing S1V2 decomposition components The total area of ozone decomposition from the unit from styrene is more than 15%; (4) the vinyl content of butadiene is over 20% and less than 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橡胶组合物以及使用该橡胶组合物的充气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低发热性以及拉伸断裂伸长率提高到以往水平以上的橡胶组合物以及使用该橡胶组合物的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近年来,对充气轮胎要求高湿地抓地力性能以及低滚动阻力性。已知有为了满足这些而在构成轮胎的胎冠的橡胶组合物中配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二氧化硅等增强性填充剂的技术。而且,为了改良橡胶组合物的耐磨耗性、橡胶硬度,例如提出了配合聚丁二烯、反应性高的二氧化硅的方案,但在该情况下,存在橡胶强度降低、或者加工性恶化等问题。专利文献1记载了:将配合了对来自苯乙烯的单元的排列进行特定的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以及二氧化硅的橡胶组合物用于胎面的充气轮胎同时满足抗湿滑性、滚动阻力性以及耐磨耗性。但是,需求者对降低滚动阻力性的要求水平逐渐提高,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未必能充分满足其要求。专利文献2记载了一种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相对于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中的苯乙烯总含量,具有长链苯乙烯嵌段为5重量%以下,来自苯乙烯的单元的一个单链为50重量%以上,以及苯乙烯总含量为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的10~30重量%。但是,该专利技术对橡胶组合物的低发热性的改良也并不充分。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3-23973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7-17921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低发热性以及拉伸断裂伸长率提高到以往水平以上的橡胶组合物。技术方案达成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橡胶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包含:含至少一种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的二烯系橡胶以及增强性填充剂,其中,由所述至少一种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构成的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成分具有下述(1)~(4)的特性。(1)结合苯乙烯的含量为5~50重量%(2)在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对通过臭氧分解得到的分解成分,即含一个来自苯乙烯的单元的分解成分S1、以及含一个来自苯乙烯的单元及一个来自1,2-结合的丁二烯的单元的分解成分S1V1进行测定时,所述分解成分S1以及分解成分S1V1的苯乙烯量的合计小于所述结合苯乙烯量的80重量%,且所述分解成分S1V1的苯乙烯量的合计为所述结合苯乙烯量的10重量%以上(3)在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对通过臭氧分解得到的分解成分进行测定时,含一个来自苯乙烯的单元以及两个来自1,2-结合的丁二烯的单元的分解成分S1V2的面积强度为含来自苯乙烯的单元的全部分解成分的面积强度的15%以上(4)丁二烯部分的乙烯基含量为20%以上且小于50%有益效果如上述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橡胶组合物包含:含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成分的二烯系橡胶以及增强性填充剂,所述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成分满足:(1)结合苯乙烯的含量为5~50重量%;(2)含一个来自苯乙烯的单元的臭氧分解成分S1、以及含一个来自苯乙烯的单元及一个来自1,2-结合的丁二烯的单元的臭氧分解成分S1V1的苯乙烯量的合计小于所述结合苯乙烯量的80重量%,且所述臭氧分解成分S1V1的苯乙烯量的合计为所述结合苯乙烯量的10重量%以上;(3)含一个来自苯乙烯的单元以及两个来自1,2-结合的丁二烯的单元的臭氧分解成分S1V2的面积强度为含来自苯乙烯的单元的全部臭氧分解物的面积强度的15%以上;(4)丁二烯部分的乙烯基含量为20%以上且小于50%,因此,能将低发热性以及拉伸断裂伸长率提高到以往水平以上。此外,能使橡胶组合物的耐磨耗性变得良好。所述二烯系橡胶包含选自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聚丁二烯中的至少一种为好。此外,增强性填充剂是选自二氧化硅、炭黑中的至少一种为好。优选将上述的橡胶组合物用于充气轮胎,特别是用于胎冠为好。该充气轮胎能将耐磨耗性以及低滚动阻力性改良到以往水平以上。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橡胶组合物的充气轮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轮胎子午线方向的局部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使用了橡胶组合物的充气轮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剖面图。充气轮胎包含:胎面部1、侧壁部2、以及胎圈部3。在图1中,在左右的胎圈部3之间延伸设置有两层胎体层4,所述两层胎体层4将在轮胎径向延伸的增强帘线在轮胎周向上以规定的间隔排列并埋设于橡胶层,其两端部以绕埋设于胎圈部3的胎圈芯5夹入胎边芯6的方式从轮胎轴向内侧向外侧折回。在胎体层4的内侧配置有内衬层7。在胎面部1的胎体层4的外周侧配设有两层带束层8,所述两层带束层8将在轮胎周向倾斜并延伸的增强帘线在轮胎轴向上以规定的间隔排列并埋设于橡胶层。该两层带束层8的增强帘线以在层间使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方向互为反向的方式交叉。在带束层8的外周侧配置有带束覆盖层9。在该带束覆盖层9的外周侧,由胎面橡胶层10a、10b形成有胎面部1。胎面橡胶层10a以及10b为胎冠以及胎面基部,优选能由本专利技术的橡胶组合物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橡胶组合物包含:二烯系橡胶以及增强性填充剂。二烯系橡胶必须包含至少一种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由至少一种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构成的聚合物成分称为“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成分”。在本专利技术中,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成分满足以下(1)~(4)的全部特性。(1)结合苯乙烯的含量为5~50重量%(2)在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对通过臭氧分解得到的分解成分,即含一个来自苯乙烯的单元的分解成分S1、以及含一个来自苯乙烯的单元及一个来自1,2-结合的丁二烯的单元的分解成分S1V1进行测定时,所述分解成分S1以及分解成分S1V1的苯乙烯量的合计小于所述结合苯乙烯量的80重量%,且所述分解成分S1V1的苯乙烯量的合计为所述结合苯乙烯量的10重量%以上(3)在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对通过臭氧分解得到的分解成分进行测定时,含一个来自苯乙烯的单元以及两个来自1,2-结合的丁二烯的单元的分解成分S1V2的面积强度为含来自苯乙烯的单元的全部分解成分的面积强度的15%以上(4)丁二烯部分的乙烯基含量为20%以上且小于50%在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成分由单独的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构成时,需要单独的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满足上述(1)~(4)的全部特性。此外,在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成分由多种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的混合物构成时,需要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成分整体满足上述(1)~(4)的全部特性。只要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成分整体满足(1)~(4)的全部特性,则构成混合物的各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各自既可以满足上述(1)~(4)的全部特性,也可以不满足上述(1)~(4)的全部特性。优选的是,构成混合物的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各自满足(1)~(4)的全部特性为好。通过由满足(1)~(4)的全部特性的两种以上的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构成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成分,能使橡胶组合物的低发热性以及拉伸断裂伸长率变得更优异。此外,能使橡胶组合物的耐磨耗性变得良好。在本专利技术中,对于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成分而言,(1)结合苯乙烯的含量为5~50重量%,优选为10~40重量%。通过将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成分的苯乙烯含量设在这样的范围内,能使橡胶组合物的耐磨耗性以及橡胶强度与湿滑特性的平衡变得良好。当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成分的苯乙烯含量小于5重量%时,湿滑特性、耐磨耗性/橡胶强度会恶化。当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成分的苯乙烯含量大于50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橡胶组合物以及使用该橡胶组合物的充气轮胎

【技术保护点】
一种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含至少一种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的二烯系橡胶以及增强性填充剂,由所述至少一种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构成的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成分具有下述(1)~(4)的特性:(1)结合苯乙烯的含量为5~50重量%;(2)在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对通过臭氧分解得到的分解成分,即含一个来自苯乙烯的单元的分解成分S1、以及含一个来自苯乙烯的单元及一个来自1,2‑结合的丁二烯的单元的分解成分S1V1进行测定时,所述分解成分S1以及分解成分S1V1的苯乙烯量的合计小于所述结合苯乙烯量的80重量%,且所述分解成分S1V1的苯乙烯量的合计为所述结合苯乙烯量的10重量%以上;(3)在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对通过臭氧分解得到的分解成分进行测定时,含一个来自苯乙烯的单元以及两个来自1,2‑结合的丁二烯的单元的分解成分S1V2的面积强度为含来自苯乙烯的单元的全部分解成分的面积强度的15%以上;(4)丁二烯部分的乙烯基含量为20%以上且小于5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6.12 JP 2015-1197751.一种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含至少一种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的二烯系橡胶以及增强性填充剂,由所述至少一种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构成的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成分具有下述(1)~(4)的特性:(1)结合苯乙烯的含量为5~50重量%;(2)在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对通过臭氧分解得到的分解成分,即含一个来自苯乙烯的单元的分解成分S1、以及含一个来自苯乙烯的单元及一个来自1,2-结合的丁二烯的单元的分解成分S1V1进行测定时,所述分解成分S1以及分解成分S1V1的苯乙烯量的合计小于所述结合苯乙烯量的80重量%,且所述分解成分S1V1的苯乙烯量的合计为所述结合苯乙烯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根优子芦浦诚酒井亮介八柳史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