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吸附用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3210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02:16
物品吸附用部件(10A)包括第一/第二吸引构件(51、52)、第一/第二吸附用具(71、72)以及多室单元(20A)。多室单元(20A)包括具有第一/第二吸引机构侧连接口(21、22)的吸引机构侧构件(30A)、具有第一/第二物品侧连接口(23、24)的物品侧构件(40A)以及位于其中任一者上的隔板(25A)。第一/第二吸引构件(51、52)分别与第一/第二吸引机构侧连接口(21、22)连接。在第一状态(F1)下,第一/第二物品侧连接口(23、24)分别仅与第一/第二吸引机构侧连接口(21、22)连通。在第二状态(F2)下,第一/第二物品侧连接口(23、24)均与第一/第二吸引机构侧连接口(21、22)两者连通。

Components for adsorption of goods

An object adsorption unit (10A) includes first / second attraction members (51, 52), first / second adsorption appliances (71, 72), and multiple cell units (20A). The multi chamber unit (20A) includes a suction mechanism side member (30A) with a first / second suction mechanism side connection (21, 22), an article side member (40A) with a first / second item side connection (23, 24), and a separator (25A) on either side. The first / second attraction members (51, 52) are connected to the first / second attraction mechanism side connection (21, 22), respectively. In a first state (F1), the first / second side connection interfaces (23, 24) are connected only to the first / second attraction mechanism side connection (21, 22), respectively. In a second state (F2), the first / second side connection interfaces (23, 24) are both connected to the first / second attraction mechanism side connection (21, 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物品吸附用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品吸附用部件。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用机器人的臂前端有时会装配有物品吸附用部件。该物品吸附用部件通过空气吸引来吸附、把持物品。专利文献1(专利4168008号公报)所公开的机器人以及物品吸附用部件以下述方式使物品移动。首先,在物品吸附用部件与物品接触后,通过空气吸引来把持该物品。接下来,通过使机器人的臂改变姿势而使物品移动。最后,通过在移动目的地结束空气吸引而使物品吸附用部件放开物品。若采用被称作“双拾取(ダブルピック)”的方法,则能够更高效地移动多个物品。使用具有两条空气吸引路径的物品吸附用部件,以下述方式来进行双拾取。首先,在物品吸附用部件与一个物品接触后,第一路径把持该物品。接下来,在物品吸附用部件与另一物品接触后,第二路径把持该物品。接下来,机器人使两个物品移动。最后,物品吸附用部件放开两个物品。为了能够变更两个物品的配置方向,优选地,能够双拾取的物品吸附用部件具有旋转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空气吸引路径大多使用柔软的软管而构成。当旋转机构动作时,存在软管扭转、团团转而与其它设备接触的顾虑。由此,很有可能导致软管的磨损、劣化或者损伤。尤其是在物品吸附用部件处理的物品是用由薄膜构成的袋包装好的小片、颗粒、粉末等集合体等的情况下,可预料到软管会更快地损伤。其原因在于,由于这种物品柔软、易变形,因此难以进行物品的把持。为了可靠地把持这种物品,需使与物品接触的物品吸附用部件的吸附口形成为更大直径,并在单位时间内吸引更多体积的空气。为此使用的粗重的软管相对于扭转、团团转的耐久性变差的可能性高。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在能够双拾取及旋转的物品吸附用部件中减少构成吸引路径的构件的损伤。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涉及的物品吸附用部件包括第一吸引构件、第二吸引构件、第一吸附用具、第二吸附用具以及多室单元。第一吸引构件从吸引机构延伸。第二吸引构件从吸引机构延伸。第一吸附用具吸附物品。第二吸附用具吸附物品。在多室单元中形成有内部空间。多室单元能够采取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多室单元具有吸引机构侧构件、物品侧构件以及隔板。在吸引机构侧构件上形成有第一吸引机构侧连接口以及第二吸引机构侧连接口。第一吸引机构侧连接口与第一吸引构件连接。第二吸引机构侧连接口与第二吸引构件连接。在物品侧构件上形成有第一物品侧连接口以及第二物品侧连接口。第一物品侧连接口与第一吸附用具连接。第二物品侧连接口与第二吸附用具连接。物品侧构件相对于吸引机构侧构件旋转。隔板设于物品侧构件和吸引机构侧构件中任一方上。隔板分割内部空间而形成多个室。在第一状态下,隔板使第一物品侧连接口仅与第一吸引机构侧连接口连通,并使第二物品侧连接口仅与第二吸引机构侧连接口连通。在第二状态下,隔板使第一物品侧连接口和第二物品侧连接口均与第一吸引机构侧连接口和第二吸引机构侧连接口这两者连通。根据该结构,第一吸引构件以及第二吸引构件均与吸引机构侧构件连接而不与物品侧构件连接。由此,在能够进行双拾取的物品吸附用部件中,即使物品侧构件旋转,第一吸引构件以及第二吸引构件也不易团团转,因此能够减少第一吸引构件以及第二吸引构件的损伤。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涉及的物品吸附用部件在第一方面涉及的物品吸附用部件的基础上,隔板设于物品侧构件。根据该结构,隔板设于物品侧构件。因而,能够使隔板成为与旋转轴一体的部件,旋转轴无需相对于隔板滑动。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涉及的物品吸附用部件在第一方面涉及的物品吸附用部件的基础上,隔板设于吸引机构侧构件。根据该结构,隔板设于吸引机构侧构件。因而,物品侧构件的形状只要能够堵住在吸引机构侧构件的下方开设的开口即可,因此设计自由度提高。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涉及的物品吸附用部件在第一方面~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涉及的物品吸附用部件的基础上,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的切换是通过物品侧构件相对于吸引机构侧构件旋转90°而进行的。根据该结构,通过在把持物品时采取第一状态、在载置物品时采取第二状态,从而能够进行双拾取,能够进一步减少此时的第一吸引构件以及第二吸引构件的消耗。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涉及的物品吸附用部件在第一方面~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涉及的物品吸附用部件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一切换元件与第二切换元件。第一切换元件切换有无向第一吸引构件传递吸引机构的吸引力。第二切换元件切换有无向第二吸引构件传递吸引机构的吸引力。第一吸附用具和第二吸附用具各自的吸附动作独立地进行。根据该结构,第一吸附用具和第二吸附用具各自的吸附动作独立地进行。因而,第一吸附用具以及第二吸附用具能够共用单个的吸引机构。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涉及的物品吸附用部件在第一方面~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涉及的物品吸附用部件的基础上,还包括旋转角度检测部与种类判断部。旋转角度检测部检测物品侧构件的旋转角度。种类判断部根据旋转角度检测部的输出来判断物品侧构件的种类。在物品侧构件上形成有突出部。在吸引机构侧构件上形成有限制部。限制部通过与突出部接触来限制物品侧构件的旋转。根据该结构,能够根据物品侧构件能够旋转的角度来判断物品侧构件的种类,进而判断第一吸附用具以及第二吸附用具的种类。因而,能够抑制搭载错误种类的部件。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涉及的物品吸附用部件,能够减少第一吸引构件以及第二吸引构件的损伤。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涉及的物品吸附用部件,旋转轴不需要相对于隔板滑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涉及的物品吸附用部件,设计的自由度提高。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涉及的物品吸附用部件,能够进一步减少双拾取时的第一吸引构件以及第二吸引构件的消耗。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涉及的物品吸附用部件,第一吸附用具以及第二吸附用具能够共用单个的吸引机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涉及的物品吸附用部件,能够抑制搭载错误种类的部件。附图说明图1是搭载有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物品吸附用部件10A的装箱装置100的简要图。图2是装箱装置100的内部结构的简要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物品吸附用部件10A的分解图。图4是示出物品吸附用部件10A的空气吸引路径的电路图。图5是示出物品吸附用部件10A的第一状态F1的剖视图。图6是示出物品吸附用部件10A的第一状态F1的剖视图。图7是示出物品吸附用部件10A的第一状态F1的剖视图。图8是示出物品吸附用部件10A的第二状态F2的剖视图。图9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涉及的物品吸附用部件10A′的剖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物品吸附用部件10B的分解图。图11是示出物品吸附用部件10B的第一状态F1的剖视图。图12是示出物品吸附用部件10B的第一状态F1的剖视图。图13是示出物品吸附用部件10B的第一状态F1的剖视图。图14是示出物品吸附用部件10B的第二状态F2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1)整体结构图1示出搭载有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物品吸附用部件10A的装箱装置100。装箱装置100用于将多个物品P放入一个箱B中。在装箱装置100的框架81上安装有将多个物品P汇集到一处的并联连杆机器人82、以及将汇集后的多个物品P放入箱B的入箱机器人83。物品吸附用部件10A搭载于并联连杆机器人82。图2示出装箱装置100的内部结构。第一输送机91逐个输送从物品入口PI进入的物品P。并联连杆机器人82举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物品吸附用部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品吸附用部件,包括:第一吸引构件,从吸引机构延伸;第二吸引构件,从所述吸引机构延伸;第一吸附用具,吸附物品;第二吸附用具,吸附物品;以及多室单元,在所述多室单元中形成有内部空间,并且,所述多室单元能够采取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所述多室单元具有:吸引机构侧构件,在所述吸引机构侧构件上形成有第一吸引机构侧连接口和第二吸引机构侧连接口,所述第一吸引机构侧连接口与所述第一吸引构件连接,所述第二吸引机构侧连接口与所述第二吸引构件连接;物品侧构件,在所述物品侧构件上形成有第一物品侧连接口和第二物品侧连接口,所述第一物品侧连接口与所述第一吸附用具连接,所述第二物品侧连接口与所述第二吸附用具连接,所述物品侧构件相对于所述吸引机构侧构件旋转;以及隔板,设于所述物品侧构件和所述吸引机构侧构件中任一方上,所述隔板分割所述内部空间而形成多个室,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隔板使所述第一物品侧连接口仅与所述第一吸引机构侧连接口连通,并使所述第二物品侧连接口仅与所述第二吸引机构侧连接口连通,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隔板使所述第一物品侧连接口和所述第二物品侧连接口均与所述第一吸引机构侧连接口和所述第二吸引机构侧连接口这两者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5.26 JP 2015-1061381.一种物品吸附用部件,包括:第一吸引构件,从吸引机构延伸;第二吸引构件,从所述吸引机构延伸;第一吸附用具,吸附物品;第二吸附用具,吸附物品;以及多室单元,在所述多室单元中形成有内部空间,并且,所述多室单元能够采取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所述多室单元具有:吸引机构侧构件,在所述吸引机构侧构件上形成有第一吸引机构侧连接口和第二吸引机构侧连接口,所述第一吸引机构侧连接口与所述第一吸引构件连接,所述第二吸引机构侧连接口与所述第二吸引构件连接;物品侧构件,在所述物品侧构件上形成有第一物品侧连接口和第二物品侧连接口,所述第一物品侧连接口与所述第一吸附用具连接,所述第二物品侧连接口与所述第二吸附用具连接,所述物品侧构件相对于所述吸引机构侧构件旋转;以及隔板,设于所述物品侧构件和所述吸引机构侧构件中任一方上,所述隔板分割所述内部空间而形成多个室,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隔板使所述第一物品侧连接口仅与所述第一吸引机构侧连接口连通,并使所述第二物品侧连接口仅与所述第二吸引机构侧连接口连通,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隔板使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幸祐岩佐卓也川西纪男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石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