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单元以及拍摄用光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1826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圈单元以及拍摄用光学装置,能够整齐地卷绕线圈。在所述线圈单元中,线圈保持部件(9)的外周面通过由相互平行的一对侧面(9d)构成的侧面对和由相互平行的一对侧面(9e)构成的侧面对构成。在侧面(9d)形成有直接卷绕有线圈(25)的凸部(9g)和与线圈(25)的一端面接触的抵接面(9f),在侧面(9e)也形成有凸部(9g)和抵接面(9f)。分别卷绕于两个侧面(9d)的凸部(9g)的两个线圈(25)由一根导线构成。在侧面(9e)中,用于穿绕将卷绕于一个侧面(9d)的凸部(9g)的线圈(25)和卷绕于另一个侧面(9d)的凸部(9g)的线圈(25)串联连接的连接线(25a)的线圈诱导部(9v)以从抵接面(9f)凹陷的方式形成,线圈诱导部(9v)的从抵接面(9f)的凹陷量为线圈(25)的导线的外径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单元以及拍摄用光学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线圈、保持线圈的线圈保持部件的线圈单元。并且,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所述线圈单元的拍摄用光学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一种具备四个线圈和保持四个线圈的保持架的线圈单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线圈单元中,在保持架的外周面形成有由相互平行的一对侧面构成的侧面对,并且保持架的外周面由两个侧面对构成。即,保持架的外周面由平面状的四个侧面构成。在四个侧面分别形成有朝向保持架的外周侧突出的凸部,线圈直接卷绕于所述凸部。分别卷绕于构成两个侧面对中的一个侧面对的两个侧面的凸部的两个线圈由一根导线构成。同样地,卷绕于构成另一个侧面对的两个侧面的凸部的线圈也由一根导线构成。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2594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线圈单元中,当将卷绕于一个侧面对的凸部的线圈作为第一线圈,将卷绕于另一个侧面对的凸部的线圈作为第二线圈时,在所述线圈单元中,例如,在将两个第一线圈直接卷绕于凸部后,将两个第二线圈直接卷绕于凸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对将两个第一线圈串联连接的连接线进行适当的处理,则存在所述连接线与第二线圈重叠,不能够整齐地缠绕第二线圈的担忧。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提供一种线圈单元,在所述线圈单元中,在保持线圈的线圈保持部件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由相互平行的一对侧面构成的侧面对,并且分别安装于构成侧面对的两个侧面的两个线圈由一根导线构成,能够整齐地缠绕线圈。并且,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具备所述线圈单元的拍摄用光学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线圈单元具备:偶数个线圈;以及线圈保持部件,所述线圈保持部件保持偶数个线圈,在线圈保持部件的外周面形成有由相互平行的一对侧面构成的侧面对,并且线圈保持部件的外周面由两个以上侧面对构成,在侧面中,直接卷绕有一个线圈的凸部以朝向线圈保持部件的外周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并且在所述侧面形成有供卷绕于凸部的线圈的一端面抵接的抵接面,分别卷绕于构成侧面对的两个侧面的凸部的两个线圈由一根导线构成,在至少一个侧面中,线圈诱导部以从抵接面凹陷的方式形成,所述线圈诱导部用于穿绕连接线,所述连接线将卷绕于构成侧面对的一个侧面的凸部的线圈和卷绕于另一个侧面的凸部的线圈串联连接,线圈诱导部的从抵接面的凹陷量为导线的外径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线圈单元中,在构成线圈保持部件的外周面的侧面的至少一个中,用于穿绕连接线的线圈诱导部以从线圈的抵接面凹陷的方式形成,线圈诱导部的从抵接面的凹陷量为导线的外径以上。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即使以卷绕于形成有线圈诱导部的侧面的凸部的线圈和连接线在凸部的突出方向上重叠的方式配置,也能够防止卷绕于形成有线圈诱导部的侧面的凸部的线圈超出连接线。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将线圈整齐地卷绕于凸部。在本专利技术中,例如,线圈保持部件的外周面由两个侧面对构成,当将构成两个侧面对中的一个侧面对的一对侧面分别作为第一侧面,将构成另一个侧面对的一对侧面分别作为第二侧面,将卷绕于第一侧面的凸部的线圈作为第一线圈,将卷绕于第二侧面的凸部的线圈作为第二线圈,将两个第一线圈串联连接的连接线作为第一连接线,将两个第二线圈串联连接的连接线作为第二连接线时,在一对第二侧面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侧面形成有用于穿绕第一连接线的线圈诱导部。在这种情况下,例如,第一连接线以通过形成于一对第二侧面中的一个第二侧面的线圈诱导部的方式进行穿绕,第二连接线沿着两个第一线圈中的一个第一线圈的外周面穿绕。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以在卷绕有第二线圈的凸部的突出方向上两个第二线圈中的一个第二线圈与第一连接线重叠的方式配置,也能够防止所述第二线圈超出第一连接线,其结果是,能够将第二线圈整齐地卷绕于第二侧面的凸部。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线圈诱导部具备配置有第一连接线的一部分的线圈诱导槽,线圈诱导槽沿着一对第二侧面中的一个第二侧面的凸部形成。若像这样构成,则容易利用凸部将第一连接线诱导至线圈诱导槽。具体来说,线圈保持部件形成为,从线圈保持部件的轴向观察时线圈保持部件的外周面的形状为大致矩形的筒状,分别在一对第一侧面和一对第二侧面,形成能穿绕第一连接线的线圈诱导部,并且线圈诱导部包括能配置第一连接线的线圈诱导槽,线圈诱导槽分别沿着一对第一侧面和一对第二侧面的所述凸部形成。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线圈保持部件形成为筒状,在第一侧面的线圈保持部件的周向上的至少一端侧形成有,用于将第二连接线从形成为筒状的线圈保持部件的轴向的一侧朝向另一侧引导的引导部,在第二侧面的线圈保持部件的周向上的至少一端侧形成有,用于将第一连接线从形成为筒状的线圈保持部件的所述轴向的一侧朝向另一侧引导的引导部。若像这样构成,卷绕于针对两个第一侧面中的一个第一侧面的凸部的第一线圈的卷绕方向和卷绕于针对另一个第一侧面的凸部的第一线圈的卷绕方向为相反方向,并且,即使卷绕于针对两个第二侧面中的一个第二侧面的凸部的第二线圈的卷绕方向和卷绕于针对另一个第二侧面的凸部的第二线圈的卷绕方向为相反方向,也能够利用引导部适当地引导连接线。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线圈保持部件形成为筒状,在线圈保持部件形成有缠绕有导线的端部的四个捆扎部,从形成为筒状的线圈保持部件的轴向观察时的线圈保持部件的外周面的形状为大致矩形,各个四个捆扎部从在轴向观察时的线圈保持部件的外周面的四角分别朝与轴向正交的方向突出。若像这样构成,例如,与缠绕有导线的端部的金属制的端子销(pin)插入线圈保持部件并固定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线圈单元的零件个数,并且能够简化线圈单元的组装工序。并且,若像这样构成,与捆扎部朝向线圈保持部件的轴向突出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将线圈卷绕于凸部的绕线机的结构。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捆扎部的顶端的外形比捆扎部的基端的外形大,捆扎部的顶端侧成为防止缠绕于捆扎部的导线的端部朝向捆扎部的顶端侧脱落的脱落防止部。若像这样构成,则能够防止缠绕于捆扎部的导线的端部朝向捆扎部的顶端侧脱落。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当将轴向的一侧作为第一方向侧时,线圈单元具备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固定于线圈保持部件的第一方向侧的端面,并且所述电路板通过锡焊而固定有缠绕于捆扎部的导线的端部,捆扎部形成于线圈保持部件的第一方向侧。若像这样构成,能够将缠绕于捆扎部的导线的端部直接锡焊到形成在电路板的锡焊盘。在本专利技术中,例如,一个捆扎部发挥引导第二连接线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利用捆扎部适当地引导第二连接线。本专利技术的线圈单元能够用于拍摄用光学装置,所述拍摄用光学装置具备:摄像头模块,所述摄像头模块具有透镜以及拍摄元件并固定于线圈保持部件;支承体,所述支承体将线圈单元保持为能够摆动;以及驱动用磁铁,所述驱动用磁铁固定于支承体并与线圈相向配置。在所述拍摄用光学装置中,即使以卷绕于形成有线圈诱导部的侧面的凸部的线圈和连接线在凸部的突出方向上重叠的方式配置,也能够防止卷绕于形成有线圈诱导部的侧面的凸部的线圈超出连接线,并且能够将线圈整齐地卷绕于凸部。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线圈单元能够用于拍摄用光学装置,所述拍摄用光学装置具备:摄像头模块,所述摄像头模块具有透镜以及拍摄元并固定于线圈保持部件;支承体,所述支承体将线圈单元保持为能够摆动;以及驱动用磁铁,所述驱动用磁铁固定于支承体并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线圈单元以及拍摄用光学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偶数个线圈;以及线圈保持部件,所述线圈保持部件保持偶数个所述线圈,在所述线圈保持部件的外周面形成有由相互平行的一对侧面构成的侧面对,并且所述线圈保持部件的外周面由两个以上所述侧面对构成,在所述侧面中,直接卷绕有一个所述线圈的凸部以朝向所述线圈保持部件的外周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并且在所述侧面形成有供卷绕于所述凸部的所述线圈的一端面抵接的抵接面,分别卷绕于构成所述侧面对的两个所述侧面的所述凸部的两个所述线圈由一根导线构成,在至少一个所述侧面中,线圈诱导部以从所述抵接面凹陷的方式形成,所述线圈诱导部用于穿绕连接线,所述连接线将卷绕于构成所述侧面对的一个所述侧面的所述凸部的所述线圈和卷绕于另一个所述侧面的所述凸部的所述线圈串联连接,所述线圈诱导部的从所述抵接面的凹陷量为所述导线的外径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6.22 JP 2016-1233031.一种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偶数个线圈;以及线圈保持部件,所述线圈保持部件保持偶数个所述线圈,在所述线圈保持部件的外周面形成有由相互平行的一对侧面构成的侧面对,并且所述线圈保持部件的外周面由两个以上所述侧面对构成,在所述侧面中,直接卷绕有一个所述线圈的凸部以朝向所述线圈保持部件的外周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并且在所述侧面形成有供卷绕于所述凸部的所述线圈的一端面抵接的抵接面,分别卷绕于构成所述侧面对的两个所述侧面的所述凸部的两个所述线圈由一根导线构成,在至少一个所述侧面中,线圈诱导部以从所述抵接面凹陷的方式形成,所述线圈诱导部用于穿绕连接线,所述连接线将卷绕于构成所述侧面对的一个所述侧面的所述凸部的所述线圈和卷绕于另一个所述侧面的所述凸部的所述线圈串联连接,所述线圈诱导部的从所述抵接面的凹陷量为所述导线的外径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保持部件的外周面由两个所述侧面对构成,当将构成两个所述侧面对中的一个所述侧面对的一对所述侧面分别作为第一侧面,将构成另一个所述侧面对的一对所述侧面分别作为第二侧面,将卷绕于所述第一侧面的所述凸部的所述线圈作为第一线圈,将卷绕于所述第二侧面的所述凸部的所述线圈作为第二线圈,将两个所述第一线圈串联连接的连接线作为第一连接线,将两个所述第二线圈串联连接的连接线作为第二连接线时,在一对所述第二侧面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侧面形成有用于穿绕所述第一连接线的所述线圈诱导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线以通过形成于一对所述第二侧面中的一个所述第二侧面的所述线圈诱导部的方式进行穿绕,所述第二连接线沿着两个所述第一线圈中的一个所述第一线圈的外周面穿绕。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诱导部具备配置有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一部分的线圈诱导槽,所述线圈诱导槽沿着一对所述第二侧面中的一个所述第二侧面的所述凸部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保持部件形成为筒状,在所述一对所述第二侧面中的一个所述第二侧面,以和所述线圈诱导槽连接的方式形成引导部,所述引导部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线从形成为筒状的所述线圈保持部件的轴向的一侧朝向另一侧引导。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线圈保持部件形成有缠绕有所述导线的端部的四个捆扎部,从形成为筒状的所述线圈保持部件的所述轴向观察时的所述线圈保持部件的外周面的形状为大致矩形,所述四个捆扎部中的各个从在所述轴向观察时的所述线圈保持部件的外周面的四角分别朝与所述轴向正交的方向突出。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捆扎部的顶端的外形比所述四个捆扎部的基端的外形大,所述四个捆扎部的顶端侧成为防止缠绕于所述四个捆扎部的所述导线的端部朝向所述四个捆扎部的顶端侧脱落的脱落防止部。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轴向的一侧作为第一方向侧时,所述线圈单元具备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线圈保持部件的所述第一方向侧的端面,并且所述电路板通过锡焊而固定有缠绕于所述四个捆扎部的所述导线的端部,所述四个捆扎部形成于所述线圈保持部件的所述第一方向侧。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捆扎部中的一个捆扎部发挥引导所述第二连接线的功能。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保持部件形成为筒状,在所述第一侧面的所述线圈保持部件的周向上的至少一端侧形成有,用于将所述第二连接线从形成为筒状的所述线圈保持部件的轴向的一侧朝向另一侧引导的引导部,在所述第二侧面的所述线圈保持部件的周向上的至少一端侧形成有,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线从形成为筒状的所述线圈保持部件的所述轴向的所述一侧朝向所述另一侧引导的引导部。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保持部件形成为筒状,在所述线圈保持部件形成有缠绕有所述导线的端部的四个捆扎部,从形成为筒状的所述线圈保持部件的轴向观察时的所述线圈保持部件的外周面的形状为大致矩形,所述四个捆扎部中的各个从在所述轴向观察时的所述线圈保持部件的外周面的四角分别朝与所述轴向正交的方向突出。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轴向的一侧作为第一方向侧时,所述线圈单元具备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线圈保持部件的所述第一方向侧的端面,并且所述电路板通过锡焊而固定有缠绕于所述四个捆扎部的所述导线的端部,所述四个捆扎部形成于所述线圈保持部件的所述第一方向侧。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保持部件形成为,从所述线圈保持部件的轴向观察时所述线圈保持部件的外周面的形状为大致矩形的筒状,分别在所述一对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一对所述第二侧面,形成能穿绕所述第一连接线的所述线圈诱导部,并且所述线圈诱导部包括能配置所述第一连接线的线圈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泽伸司岩波孝志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