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阻隔围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1428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0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海上油污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阻隔围油装置,包括围油栏机构和导引机构。其中,围油栏机构包括围油栏浮体、连接于围油栏浮体下端部的裙体,以及与裙体连接的供气组件。导引机构,设于围油栏浮体上端部,包括与围油栏浮体上端部固定连接的若干固定杆,以及与固定杆转动连接的风叶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气阻隔围油装置可提高空气围油效果,增强空气阻隔围油装置的乘波性。

An air barrier peri oil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oil pollution treatment at sea, in particular to an air barrier peri oil device, including an oil fence organization and a guiding mechanism. Among them, the oil fence organization includes the floating body of the oil fence, the skirt body connected to the lower end of the oil fence floating body, and the gas supply assembly connected with the skirt body. The guid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part of the floating body of the oil fence, and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fixed rods which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end part of the floating oil bar floating body, and a wind blade assembly rotated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rod. The air barrier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can improve the effect of air oil and enhance the multiplicative wave of the air barrier oi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阻隔围油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上油污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空气阻隔围油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石油及其应用领域的飞速发展,海上漏油经常发生,这些漏油随着海风吹到了海滩,积聚了厚厚的一层,对海岸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又影响到了旅游业,而且给后续处置和防控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目前,通常使用围油栏来预防和应对上述问题。应用最普遍的围油栏是固体浮子式围油栏和充气式围油栏。但在实际围油时,在浪流作用下,围油栏围油性能逐渐下降甚至失效。围油栏失效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低黏度的油在围油栏前形成头波(HeadWave),当流速增大到某一程度时头波处的油水界面失稳,油滴被水流卷吸夹带着向围油栏外逸出。第二种情况:油膜厚度随着水流流速的增加而增大,油膜厚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围油栏前油水界面失稳,油水界面沿着围油栏垂直向下运动,最终绕过围油栏底部向下游扩散。第三种情况:流速很大的水流将高黏度的油挤出围油栏。而且目前的围油栏体积庞大,布置繁琐,困难,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基于上述情况,开发一种能够满足一定波流海况下的新式围油装置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阻隔围油装置,以解决提高空气围油效果,增强空气阻隔围油装置的乘波性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技术方案为:一种空气阻隔围油装置,包括:围油栏机构,包括围油栏浮体、连接于所述围油栏浮体下端部的裙体,以及与所述裙体连接的供气组件;导引机构,设于所述围油栏浮体上端部,包括与所述围油栏浮体上端部固定连接的若干固定杆,以及与所述固定杆转动连接的风叶组件。进一步的,所述供气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裙体内部的供气管,以及与所述供气管连接的并且对称设于所述裙体前后两侧端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即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上端部固定于所述裙体上,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下端部远离所述裙体设置,所述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形成一三角结构;以及所述第一、第二支管上开设有的若干个排气口,所述若干个排气口均连接有一排气管。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均与所述裙体形成一定角度倾斜并且其垂直高度高于所述供气管以下裙体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管下端部与第二支管的下端部均通过弹簧与所述裙体连接;所述第一支管下端部与所述第二支管下端部之间且位于所述弹簧下方设有配重块。进一步的,所述供气管连接有一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供气管之间设有用于控制气体输出流量的气体流量计。进一步的,所述风叶组件由三片风叶组成;以及所述风叶组件还电性连接有发电机构;所述发电机构电性连接有一储电器;所述储电器适于为所述供气组件提供电源。进一步的,所述发电机构、储电器以及空气压缩机均设于布放艇上。进一步的,所述裙体的底部连接有一用于固定所述空气阻隔围油装置的系锚件。进一步的,所述空气阻隔围油装置还包括一吸油机构;所述吸油机构设于所述围油栏浮体上靠近泄油区一侧端面上,且包括吸油主管,与所述吸油主管连接的吸油支管,以及设于所述吸油支管相对连接所述吸油主管另一端的吸油口浮子。进一步的,所述吸油主管上连接有若干个吸油支管;且所述吸油主管设置在所述围油栏浮体吃水线以上位置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围油栏机构,采用多排排气口,通过空气压缩机控制气体压力,形成多道凸起的水幕,极大改善传统围油栏性能,提高围油效果。采用导引机构的风叶在风力推动下带动围油栏顺着风向移动,增强了围油栏机构的乘波性,提高围油效率;又进一步的,采用的吸油机构可以对溢出的油快速处理,提高对溢油事故处理的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围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空气阻隔围油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吸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围油栏浮体1、裙体2、供气管3、第一支管4、第二支管5、排气口6、弹簧7、配重块8、固定杆9、风叶组件10、发电机构11、储电器12、空气压缩机13、气体流量计14、布放艇15、系锚件16、吸油机构17、吸油主管18、吸油支管19、吸油口浮子20、集油器21。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阻隔围油装置,包括围油栏机构和导引机构。围油栏机构,包括围油栏浮体1、连接于围油栏浮体1下端部的裙体2,以及与裙体2连接的供气组件。导引机构,设于围油栏浮体1上端部,包括与围油栏浮体1上端部固定连接的若干固定杆9,以及与固定杆9转动连接的风叶组件10。风叶组件10可转动的连接在固定杆9上,在风向改变时,风叶组件10可以随之一起改变。具体的,供气组件包括安装于裙体2内部的供气管3,以及与供气管3连接的并且对称设于裙体2前后两侧端的第一支管4和第二支管5。即第一支管4和第二支管5的上端部固定于裙体2上,第一支管4和第二支管5的下端部远离裙体2设置,第一支管4与第二支管5形成一三角结构。第一、第二支管上开设有的若干个排气口6,若干个排气口6均连接有一排气管。第一、第二支管上开设的排气口6按规律排列,形成上下排列的至少三层结构,每层均设有若干个水平等间距排列的排气口6。多排排气口6等间距放置,可增强气泡羽流的强度,使围油更为可靠。具体使用过程中,由供气管3通过第一支管4连续将气体释放到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在水体中沿围油栏机构的内侧,随着气泡的不断上升,气泡之间不断破裂重组形成新的气泡,并与周围液体进行能量交换,带动周围液体向上运动,形成气泡羽流,提高围油性能,且气泡幕隔绝溢油对围油栏浸透,保护了围油栏,延长其使用寿命。气泡羽流,即一种气液两相混合流,上升到达自由液面时突然改变为两个方向相反的水平表面流,表面流具有一定流动能量,能够有效的阻挡溢油的扩散,起到良好的围油效果。另一方面气泡从水体释放并形成气幕,与整个水流相对静止,大大减小了水流对围油效果的影响,能够满足在有水流的情况起到良好的围油效果,同时给海水中补充氧气,可缓解漏油污染,改善海洋环境。再通过第二支管5在围油栏机构的外侧也形成一样的气泡幕,形成双重气泡幕隔绝,进一步提高围油效果。优选的,第一支管4和第二支管5均与裙体2形成一定角度倾斜并且其垂直高度高于供气管3以下裙体2的高度。考虑到在实际围油时,受到海流的影响,裙体2会发生一定角度的倾斜,本专利技术将第一支管4和第二支管5与裙体2形成一定角度倾斜放置并且其垂直高度高于供气管3以下裙体2的高度,使用时多排气口6可弥补裙体2竖直高度的减少,防止漏油在海流影响下围油栏底部溢出。第一支管4下端部与第二支管5的下端部均通过弹簧7与裙体2连接;弹簧7可以缓冲海流,使多排气口6可以和裙体2,保持在有效的角度范围内。第一支管4下端部与第二支管5下端部之间且位于弹簧7下方设有配重块8。通过配重块8保证裙体2在水中保持住垂直距离,尽量少的受海浪影响。供气管3连接有一空气压缩机13;空气压缩机13与供气管3之间设有用于控制气体输出流量的气体流量计14。空气压缩机13可以控制气体压力,调节形成的气泡幕的高度,提高围油效果。风叶组件10由三片风叶组成;以及风叶组件10还电性连接有发电机构11。优选的,发电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空气阻隔围油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阻隔围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围油栏机构,包括围油栏浮体、连接于所述围油栏浮体下端部的裙体,以及与所述裙体连接的供气组件;导引机构,设于所述围油栏浮体上端部,包括与所述围油栏浮体上端部固定连接的若干固定杆,以及与所述固定杆转动连接的风叶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阻隔围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围油栏机构,包括围油栏浮体、连接于所述围油栏浮体下端部的裙体,以及与所述裙体连接的供气组件;导引机构,设于所述围油栏浮体上端部,包括与所述围油栏浮体上端部固定连接的若干固定杆,以及与所述固定杆转动连接的风叶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阻隔围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裙体内部的供气管,以及与所述供气管连接的并且对称设于所述裙体前后两侧端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即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上端部固定于所述裙体上,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下端部远离所述裙体设置,所述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形成一三角结构;以及所述第一、第二支管上开设有的若干个排气口,所述若干个排气口均连接有一排气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阻隔围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均与所述裙体形成一定角度倾斜并且其垂直高度高于所述供气管以下裙体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阻隔围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下端部与第二支管的下端部均通过弹簧与所述裙体连接;所述第一支管下端部与所述第二支管下端部之间且位于所述弹簧下方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希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