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酸碱密封件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91178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0 1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酸碱密封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面:(1)溶胶混合,将天然橡胶、氟橡胶和乙丙橡胶加热混合,然后加入碳化纤维、硬脂酸等配制成分;(2)塑炼、混炼,将胶体经塑炼和混炼工艺,制得混合胶;(3)成型,将混合胶加热至170‑176℃注入密封件模具,并87‑92℃温度保持1‑2h;(4)硫化,将初级密封件置于硫化罐中进行硫化处理;(5)氧化处理,将硫化密封件置于真空罐中进行氧化处理。

A processing method for acid and alkali resistant seal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cessing method of acid and alkali resistant seals, which is characterized as follows: (1) mixed sol, natural rubber, fluorine rubber and EPDM rubber mixed heating, then add carbon fiber, preparation of stearic acid composition; (2) mixing, mixing, the colloid by plastic mixing and mixing process, prepare mixed glue; (3) mixing rubber molding, heated to 170 DEG C 176 seal injection mold, and 87 92 DEG 1 2H; (4) sulfide, the primary seal is placed in the vulcanization tank in vulcanization process; (5) OxidationProcess that will seal in the vacuum tank sulfide oxidation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酸碱密封件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密封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耐酸碱密封件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密封件为填充机械结合部位空隙,具有阻止内部油或气体向外部泄露的作用,同时也隔绝外部气体、风尘等杂物进入机械内部,造成机械性能下降,具有防水、防尘、防漏气等作用。其主要加工材料为天然橡胶或人工合成橡胶,天然橡胶具有环保、毒性低、污染小,并且具有较好的降解作用;但是,密封件所使用的环境相对恶劣,其需要经受高温、高压以及酸碱的腐蚀作用,密封件长时间处于酸碱腐蚀状态,会造成密封件逐渐老化,出现脱落现象,并且密封件的硬度、耐高温性能也逐渐降低;而传统天然橡胶其耐酸碱腐蚀性能较差,而人工橡胶其具有较强耐腐蚀性能,但是其硬度过强,柔韧性较差,在机械之间不能起到缓冲作用,可塑性不强,并且具有较强的毒性和污染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问题:密封件所使用的环境相对恶劣,其需要经受高温、高压以及酸碱的腐蚀作用,密封件长时间处于酸碱腐蚀状态,会造成密封件逐渐老化,出现脱落现象,并且密封件的硬度、耐高温性能也逐渐降低;而传统天然橡胶其耐酸碱腐蚀性能较差,而人工橡胶其具有较强耐腐蚀性能,但是其硬度过强,柔韧性较差,在机械之间不能起到缓冲作用,可塑性不强,并且具有较强的毒性和污染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酸碱密封件的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耐酸碱密封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溶胶:将天然橡胶、氟橡胶和乙丙橡胶加热至210-240℃溶合搅拌20-25min,并保持恒温1-2h,然后将温度降至180-186℃依次加入碳化纤维、硬脂酸等配制成分,使用高速搅拌器搅拌35-38min,保持恒温静置50-55min,冷却后制得胶体;(2)塑炼、混炼:将胶体经塑炼和混炼工艺,制得混合胶;(3)成型:将混合胶加热至170-176℃注入密封件模具,然后超声波震荡14-17min,按照降温速度3℃/min降温至87-92℃,压强0.4-0.6MPa,恒温保持1-2h,冷却后制得初级密封件;(4)硫化:将初级密封件置于硫化罐中进行硫化处理,压强0.7-0.9MPa,二氧化硫体积浓度为40%-46%,先在67-73℃温度下加热30-40min,再在93-96℃加热55-60min,制的硫化密封件;(5)氧化处理:将硫化密封件置于真空罐中进行氧化处理,抽至真空后通入真空罐体积8%-10%的臭氧,加热至70-74℃处理35-37min,制得成品密封件。步骤(1)所述的原料,其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天然橡胶400-500份、氟橡胶120-140份、乙丙橡胶70-80份、碳化纤维30-50份、硬脂酸35-40份、乙烯基树脂17-22份、氯化锌12-15份、石英粉10-13份、氮化硅6-8份、陶瓷粉4-7份。步骤(1)所述的高速搅拌,其搅拌速度为2100-2300r/min。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氟橡胶具有耐热、耐酸碱及其它化学药品、耐油性能,而乙丙橡胶具有耐气候性能好、耐寒性能,通过与天然橡胶混合加工,可有效提高天然橡胶的耐酸碱、耐油和耐寒等性能,并且具有较好柔软性和可塑性。而通过加入碳化纤维、陶瓷粉等成分,可提高混合橡胶的化学稳定,并且其具有较强的耐高温、抗拉伸、耐腐蚀等性能,可提高密封件的耐高温、抗拉伸、耐腐蚀等性能。通过对硫化后密封件进行氧化处理,可在密封件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层,提高密封件的耐酸碱性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耐酸碱密封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溶胶:将天然橡胶、氟橡胶和乙丙橡胶加热至220℃溶合搅拌22min,并保持恒温1.5h,然后将温度降至182℃依次加入碳化纤维、硬脂酸等配制成分,使用高速搅拌器搅拌36min,保持恒温静置52min,冷却后制得胶体;(2)塑炼、混炼:将胶体经塑炼和混炼工艺,制得混合胶;(3)成型:将混合胶加热至172℃注入密封件模具,然后超声波震荡15min,按照降温速度3℃/min降温至89℃,压强0.46MPa,恒温保持1.5h,冷却后制得初级密封件;(4)硫化:将初级密封件置于硫化罐中进行硫化处理,压强0.72MPa,二氧化硫体积浓度为42%,先在69℃温度下加热33min,再在94℃加热56min,制的硫化密封件;(5)氧化处理:将硫化密封件置于真空罐中进行氧化处理,抽至真空后通入真空罐体积8.4%的臭氧,加热至72℃处理36min,制得成品密封件。步骤(1)所述的原料,其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天然橡胶410份、氟橡胶126份、乙丙橡胶73份、碳化纤维38份、硬脂酸36份、乙烯基树脂18份、氯化锌13份、石英粉11份、氮化硅6.6份、陶瓷粉5份。步骤(1)所述的高速搅拌,其搅拌速度为2200r/min。实施例2:一种耐酸碱密封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溶胶:将天然橡胶、氟橡胶和乙丙橡胶加热至230℃溶合搅拌24min,并保持恒温2h,然后将温度降至185℃依次加入碳化纤维、硬脂酸等配制成分,使用高速搅拌器搅拌37min,保持恒温静置54min,冷却后制得胶体;(2)塑炼、混炼:将胶体经塑炼和混炼工艺,制得混合胶;(3)成型:将混合胶加热至175℃注入密封件模具,然后超声波震荡16min,按照降温速度3℃/min降温至91℃,压强0.56MPa,恒温保持2h,冷却后制得初级密封件;(4)硫化:将初级密封件置于硫化罐中进行硫化处理,压强0.86MPa,二氧化硫体积浓度为45%,先在72℃温度下加热38min,再在95℃加热58min,制的硫化密封件;(5)氧化处理:将硫化密封件置于真空罐中进行氧化处理,抽至真空后通入真空罐体积9.5%的臭氧,加热至73℃处理37min,制得成品密封件。步骤(1)所述的原料,其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天然橡胶450份、氟橡胶135份、乙丙橡胶76份、碳化纤维42份、硬脂酸38份、乙烯基树脂21份、氯化锌14份、石英粉12份、氮化硅7.4份、陶瓷粉6份。步骤(1)所述的高速搅拌,其搅拌速度为2250r/m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酸碱密封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溶胶: 将天然橡胶、氟橡胶和乙丙橡胶加热至210‑240℃溶合搅拌20‑25min,并保持恒温1‑2h,然后将温度降至180‑186℃依次加入碳化纤维、硬脂酸等配制成分,使用高速搅拌器搅拌35‑38min,保持恒温静置50‑55min,冷却后制得胶体;(2)塑炼、混炼:将胶体经塑炼和混炼工艺,制得混合胶;(3)成型:将混合胶加热至170‑176℃注入密封件模具,然后超声波震荡14‑17min,按照降温速度3℃/min降温至87‑92℃,压强0.4‑0.6MPa,恒温保持1‑2h,冷却后制得初级密封件;(4)硫化:将初级密封件置于硫化罐中进行硫化处理,压强0.7‑0.9MPa,二氧化硫体积浓度为40%‑46%,先在67‑73℃温度下加热30‑40min,再在93‑96℃加热55‑60min,制的硫化密封件;(5)氧化处理:将硫化密封件置于真空罐中进行氧化处理,抽至真空后通入真空罐体积8%‑10%的臭氧,加热至70‑74℃处理35‑37min,制得成品密封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酸碱密封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溶胶:将天然橡胶、氟橡胶和乙丙橡胶加热至210-240℃溶合搅拌20-25min,并保持恒温1-2h,然后将温度降至180-186℃依次加入碳化纤维、硬脂酸等配制成分,使用高速搅拌器搅拌35-38min,保持恒温静置50-55min,冷却后制得胶体;(2)塑炼、混炼:将胶体经塑炼和混炼工艺,制得混合胶;(3)成型:将混合胶加热至170-176℃注入密封件模具,然后超声波震荡14-17min,按照降温速度3℃/min降温至87-92℃,压强0.4-0.6MPa,恒温保持1-2h,冷却后制得初级密封件;(4)硫化:将初级密封件置于硫化罐中进行硫化处理,压强0.7-0.9MPa,二氧化硫体积浓度为40%-46%,先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尧
申请(专利权)人:宁国市宁和密封件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