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0767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9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板、上模垫板和上模固定板,所述上模垫板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上抗压层、第二上缓冲层和第三上耐磨层,所述第二上缓冲层为波浪状缓冲层,所述波浪状缓冲层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多个缓冲条,所有所述缓冲条皆由多个缓冲球串联构成;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板、下模垫板和下模固定板,所述下模垫板自下而上依次包括第一下抗压层、第二下缓冲层和第三下耐磨层,所述第二下缓冲层与所述第二上缓冲层的结构完全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冲压模具,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减缓震动,延长冲压模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冲压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五金加工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冲压件一般通过冲压模具冷冲压实现,冲压模具一般包括上模和下模,待冲压的部件放置于下模上,上模在压力机的作用下下行,当上模上的工作部件与下模上的待冲压工件作用后,待冲压工件受力发生变形,进而成为所需的车身冲压件。下模的上表面上通常设置工作限位块,上模下行时将与工作限位块相接触,进而实现上模的运动限位。然而,上模与工作限位块接触墩死,两者刚性接触,由于压力机输出的压力较大,致使上模与工作限位块之间的作用力较大,上模和下模均容易出现损坏。而如何实现上模与工作限位块之间的缓冲,同时降低冲压模具的成本,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冲压模具,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减缓震动,延长冲压模具的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板、上模垫板和上模固定板,所述上模垫板位于所述上模座板与所述上模固定板之间,所述上模座板的下端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冲压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板(11)、上模垫板(12)和上模固定板(13),所述上模垫板位于所述上模座板与所述上模固定板之间,所述上模座板的下端连接上模垫板,所述上模垫板的下端连接上模固定板;所述上模垫板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上抗压层(121)、第二上缓冲层(122)和第三上耐磨层(123),所述第二上缓冲层为波浪状缓冲层,所述波浪状缓冲层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多个缓冲条,多个所述缓冲条分别沿波浪状缓冲层的凹槽排布,所有所述缓冲条皆由多个缓冲球(3)串联构成;所述下模(2)包括下模座板(21)、下模垫板(22)和下模固定板(23),所述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板(11)、上模垫板(12)和上模固定板(13),所述上模垫板位于所述上模座板与所述上模固定板之间,所述上模座板的下端连接上模垫板,所述上模垫板的下端连接上模固定板;所述上模垫板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上抗压层(121)、第二上缓冲层(122)和第三上耐磨层(123),所述第二上缓冲层为波浪状缓冲层,所述波浪状缓冲层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多个缓冲条,多个所述缓冲条分别沿波浪状缓冲层的凹槽排布,所有所述缓冲条皆由多个缓冲球(3)串联构成;所述下模(2)包括下模座板(21)、下模垫板(22)和下模固定板(23),所述下模垫板位于所述下模座板与所述下模固定板之间,所述下模座板的上端连接下模垫板,所述下模垫板的上端连接下模固定板;所述下模垫板自下而上依次包括第一下抗压层(221)、第二下缓冲层(222)和第三下耐磨层(223),所述第二下缓冲层与所述第二上缓冲层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第一上抗压层的厚度为1-2cm,所述第二上缓冲层的厚度为3-4cm,所述第三上耐磨层的厚度为2-3cm,所述上模垫板的总厚度为6-10cm;所述第一下抗压层的厚度为0.5-1.5cm,所述第二下缓冲层的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朝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天朋精密元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