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温矿泉水开展泥鳅鱼苗人工繁育与养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90522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9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温矿泉水开展泥鳅鱼苗人工繁育与养殖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通过使用特制的泥鳅精子保存液、特定的28‑30℃温矿泉水、优化亲本培育条件等技术手段显著提高了泥鳅催产率(达96.7%)、受精率(达95.2%)、孵化率(达93.3%)、出苗率(达92.7%)及苗种存活率(达58.4%),并可实现泥鳅苗在一年四季中均可繁殖、可培育无寄生虫携带的泥鳅苗和商品鳅、可缩短泥鳅苗培育及商品鳅养成的时间28%以上,可提高泥鳅养殖亩产达1000千克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A method of artificial breeding and breeding of loach fish seedlings by using warm mineral wat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of using warm mineral water to carry out artificial breeding and breeding of loach fish seedlings.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through the use of special loach sperm preservation liquid, 28 specific 30 warm mineral water, optimizing breeding technology condition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loach induction rates (up to 96.7%), fertilization rate, hatching rate (up to 95.2%) (up to 93.3%), germination rate (up to 92.7%) and larval survival rate (up to 58.4%), and can realize the loach seedlings in different seasons in a year, can breed cultivating parasites carrying loach seedlings and commodity, loach can shorten the loach seedling cultivation and cultivation time of more than 28% commercial loach, loach breeding can improve the yield of 1000 kg or more, significant economic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温矿泉水开展泥鳅鱼苗人工繁育与养殖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泥鳅苗人工繁育和泥鳅饲养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使用温矿泉水进行泥鳅鱼苗人工繁育与泥鳅饲养的方法。
技术介绍
泥鳅是重要的小型淡水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摩洛哥等地。理论上,泥鳅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人工繁殖。但因为多种原因,与四大家鱼相比,泥鳅的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及苗种存活率较低,使得泥鳅苗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在冬春季节)。寄生虫病是泥鳅主要病害之一,常给养殖户带来重大经济损失。车轮虫、舌杯虫、肠袋虫是泥鳅苗的多发寄生虫病。在很多情况下,泥鳅寄生虫病的发生是由于养殖户购买的泥鳅苗种就携带寄生虫病原体。因此,培育无寄生虫携带的泥鳅苗是防治泥鳅寄生虫病的一个重要环节。综上所述,目前市场上急需一种泥鳅的提高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苗种存活率且无寄生病原体的泥鳅育苗和饲养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温矿泉水进行泥鳅鱼苗人工繁育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温矿泉水进行泥鳅饲养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使用温矿泉水进行泥鳅鱼苗人工繁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泥鳅亲本用28-30℃的温矿泉水进行饲养,饲养8~18天,然后对泥鳅亲本进行人工催产;2)精子采集与人工受精:人工催产8-10h后,取雄性泥鳅精巢,研碎得精巢研碎物,加入精子保存液,混匀,得泥鳅精液,同时将雌性成熟卵取出;将泥鳅精液淋在卵上,混匀,其中泥鳅精液与卵的体积比为0.2~0.4:1;之后,再加入少量28-30℃的温矿泉水,混匀,静置3~8min,将受精卵清洗干净;所述精子保存液的配方为:每升精子保存液含有6.5~7.5gNaCl、0.4~0.6gMgCl2、0.8~1.2gNa2HPO4·7H2O、0.7~0.9gKH2PO4、1.4~1.6gCaCl2、0.01~0.02gSrCO3、0.1~0.2gKIO3、0.5~1.0gL-赖氨酸硒,余量为水,pH为7~7.5;3)将泥鳅受精卵均匀撒在布设有鱼巢的28-30℃温矿泉水孵化池中进行孵化,保持溶解氧含量为5mg/L以上;4)受精卵孵化后初期饲养:受精卵孵化后,维持孵化池温矿泉水水温为28-30℃,保持溶解氧含量为3~5mg/L;孵化后第2~3天,使用煮熟的鸡蛋黄进行饲喂;孵化后第4.5~5.5天,使用水蚤和煮熟的鸡蛋黄进行饲喂;5)鳅苗放养:将孵化后第7~10天的泥鳅苗转移至消毒后的苗种饲养池进行恒温饲养,饲养水体为28-30℃温矿泉水,饲养密度为8×104~1.2×105尾/亩;6)苗种分养:在孵化后第30~35天,将上步放养后的鳅苗按3×104~5×104尾/亩的密度分养在泥鳅饲养池中,饲养水体为28-30℃的温矿泉水,泥鳅饲养池预先经清塘、培育饵料生物;孵化后第40~44天泥鳅体长达6cm以上,即得泥鳅鱼苗;上述温矿泉水中含有225~275μg/L钠、0.5~0.7μg/L铁、0.6~0.8μg/L碘、0.3~0.5μg/L溴、0.05~0.07μg/L硫、1.4~1.6μg/L偏硅酸、1.1~1.3μg/L重碳酸、280~320μg/L钙、0.6~0.8μg/L镁、0.001~0.003μg/L锂、0.1~0.14μg/L硒、0.02~0.06μg/L铜、0.02~0.04μg/L锶。进一步的,步骤1)中,泥鳅亲本为年龄为1.5-3龄,雌雄比例为1:1.3~1.7。进一步的,步骤1)中,人工催产的操作为:使用由绒毛膜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和地欧酮DOM组成的混合诱导剂在28-30℃的温矿泉水中诱导泥鳅雌雄配子的成熟,每克雌泥鳅HCG注射量为25~35IU、LRH-A注射量为0.03~0.05μg、DOM注射量为23~28μg;雄性泥鳅注射剂量减半。进一步的,步骤2)中,精巢研碎液与精子保存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g:1.5~2.5ml。进一步的,步骤3)中,鳅受精卵撒在布设有鱼巢的孵化池的密度为3.5~4.5万卵/平方米。进一步的,步骤5)中,鳅苗放养过程中使用鸡蛋黄和鱼苗饲料混合的方式进行饲喂,每8×104~12×104尾苗饲每次喂1.8~2.2个鸡蛋黄和90~110g鱼苗饲料,每日递增10~20g鱼苗饲料,每天饲喂2次。进一步的,步骤6)中,清塘的方式为湿法方式,按照每亩使用90~110公斤生石灰、28~32公斤茶粕,杀灭苗种饲养池中的野杂鱼、螺;培育饵料生物的具体操作为:在清塘后第4~6天,在苗种饲养池中加入28~32公斤/亩花生麸、1.8~2.2千克/亩碳铵,培育饵料生物。进一步的,步骤6)中,苗种分养过程中使用饵料生物和配合饲料混合的方式进行饲喂,每天2次足量饲喂鱼苗饲料;同时,每4×104~6×104尾苗饲喂红虫200-500克,每饲喂1次。一种使用温矿泉水进行泥鳅饲养的方法,将上述所得的泥鳅鱼苗按照3×104~5×104尾/亩的密度在泥鳅饲养池中进行恒温饲养,饲养水体为28-30℃的温矿泉水,泥鳅饲养池预先经清塘、培育饵料生物。进一步的,上述饲养过程中使用饵料生物和配合饲料混合的方式进行饲喂,每天2次足量饲喂鱼苗饲料;同时,每4×104~6×104尾苗饲喂红虫500-1000克,每天饲喂1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特制的泥鳅精子保存液、特定的28-30℃温矿泉水、优化亲本培育条件等技术手段显著提高了泥鳅催产率(达96.7%)、受精率(达95.2%)、孵化率(达93.3%)、出苗率(达92.7%)及苗种存活率(达58.4%),并可实现泥鳅苗在一年四季中均可繁殖、可培育无寄生虫携带的泥鳅苗和商品鳅、可缩短泥鳅苗培育及商品鳅养成的时间22%以上,可提高泥鳅养殖亩产达1000千克以上,经济效益显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实施例1一种使用温矿泉水进行泥鳅鱼苗人工繁育的方法1)使用83℃左右温矿泉水将水池温度调节并维持在28-30℃,将1.5-3龄的泥鳅亲本在28-30℃的温矿泉水进行恒温饲养,亲本雌雄比为1:1.5(共300尾),饲喂高蛋白饲料(粗蛋白比例为37~40%)饲养10天后对泥鳅亲本进行人工催产;人工催产的方法为:使用由绒毛膜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和地欧酮(DOM)组成的混合诱导剂在28-30℃的温矿泉水中诱导泥鳅雌雄配子的成熟。每克雌泥鳅HCG注射量为30IU、LRH-A注射量为0.04微克、DOM注射量为25微克;雄性泥鳅注射剂量减半。2)精子采集与人工受精:精子采集:人工催产9h后,取雄性泥鳅精巢,研碎得精巢研碎液,每克精巢研碎液加入2ml精子保存液,混匀,得泥鳅精液;所述精子保存液的配方为:每升精子保存液含有6.5~7.5gNaCl、0.4~0.6gMgCl2、0.8~1.2gNa2HPO4·7H2O、0.7~0.9gKH2PO4、1.4~1.6gCaCl2、0.01~0.02gSrCO3、0.1~0.2gKIO3、0.5~1.0gL-赖氨酸硒,余量为水,pH为7~7.5;人工受精:配好精液后,立即进行人工受精。一人抓住泥鳅将成熟卵挤入干燥的白搪瓷大碗中的同时,另一人使用注射器(不用针头)吸取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用温矿泉水进行泥鳅鱼苗人工繁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泥鳅亲本用28‑30℃的温矿泉水进行饲养,饲养8~18天,然后对泥鳅亲本进行人工催产;2)精子采集与人工受精:人工催产8‑10h后,取雄性泥鳅精巢,研碎得精巢研碎物,加入精子保存液,混匀,得泥鳅精液,同时将雌性成熟卵取出;将泥鳅精液淋在卵上,混匀,其中泥鳅精液与卵的体积比为0.2~0.4:1;之后,再加入少量28‑30℃的温矿泉水,混匀,静置3~8min,将受精卵清洗干净;所述精子保存液的配方为:每升精子保存液含有6.5~7.5g NaCl、0.4~0.6g MgCl2、0.8~1.2g Na2HPO4·7H2O、0.7~0.9g KH2PO4、1.4~1.6g CaCl2、0.01~0.02g SrCO3、0.1~0.2g KIO3、0.5~1.0g L‑赖氨酸硒,余量为水,pH为7~7.5;3)将泥鳅受精卵均匀撒在布设有鱼巢的28‑30℃温矿泉水孵化池中进行孵化,保持溶解氧含量为5mg/L以上;4)受精卵孵化后初期饲养:受精卵孵化后,维持孵化池温矿泉水水温为28‑30℃,保持溶解氧含量为3~5mg/L;孵化后第2~3天,使用煮熟的鸡蛋黄进行饲喂;孵化后第4.5~5.5天,使用水蚤和煮熟的鸡蛋黄进行饲喂;5)鳅苗放养:将孵化后第7~10天的泥鳅苗转移至消毒后的苗种饲养池进行恒温饲养,饲养水体为28‑30℃温矿泉水,饲养密度为8×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温矿泉水进行泥鳅鱼苗人工繁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泥鳅亲本用28-30℃的温矿泉水进行饲养,饲养8~18天,然后对泥鳅亲本进行人工催产;2)精子采集与人工受精:人工催产8-10h后,取雄性泥鳅精巢,研碎得精巢研碎物,加入精子保存液,混匀,得泥鳅精液,同时将雌性成熟卵取出;将泥鳅精液淋在卵上,混匀,其中泥鳅精液与卵的体积比为0.2~0.4:1;之后,再加入少量28-30℃的温矿泉水,混匀,静置3~8min,将受精卵清洗干净;所述精子保存液的配方为:每升精子保存液含有6.5~7.5gNaCl、0.4~0.6gMgCl2、0.8~1.2gNa2HPO4·7H2O、0.7~0.9gKH2PO4、1.4~1.6gCaCl2、0.01~0.02gSrCO3、0.1~0.2gKIO3、0.5~1.0gL-赖氨酸硒,余量为水,pH为7~7.5;3)将泥鳅受精卵均匀撒在布设有鱼巢的28-30℃温矿泉水孵化池中进行孵化,保持溶解氧含量为5mg/L以上;4)受精卵孵化后初期饲养:受精卵孵化后,维持孵化池温矿泉水水温为28-30℃,保持溶解氧含量为3~5mg/L;孵化后第2~3天,使用煮熟的鸡蛋黄进行饲喂;孵化后第4.5~5.5天,使用水蚤和煮熟的鸡蛋黄进行饲喂;5)鳅苗放养:将孵化后第7~10天的泥鳅苗转移至消毒后的苗种饲养池进行恒温饲养,饲养水体为28-30℃温矿泉水,饲养密度为8×104~1.2×105尾/亩;6)苗种分养:在孵化后第30~35天,将上步放养后的鳅苗按3×104~5×104尾/亩的密度分养在泥鳅饲养池中,饲养水体为28-30℃的温矿泉水,泥鳅饲养池预先经清塘、培育饵料生物;孵化后第40~44天泥鳅体长达6cm以上,即得泥鳅鱼苗;上述温矿泉水中含有225~275μg/L钠、0.5~0.7μg/L铁、0.6~0.8μg/L碘、0.3~0.5μg/L溴、0.05~0.07μg/L硫、1.4~1.6μg/L偏硅酸、1.1~1.3μg/L重碳酸、280~320μg/L钙、0.6~0.8μg/L镁、0.001~0.003μg/L锂、0.1~0.14μg/L硒、0.02~0.06μg/L铜、0.02~0.04μg/L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辉冼昶华罗月红林曼芬陈法才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