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联动杆控制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797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4:57
一种机车联动杆控制门锁,围绕车锁的联动杆结构,提出了具体的锁舌控制选择方案,利用通用的控制器件,例如电磁锁或气动锁作为执行锁对回转扣的活动限制,明确提出具体的针对联动杆的非人为控制开锁限制结构,实现对车锁本身的开启安全限制,从而实现更大的机车行驶中的车门安全控制目标。执行锁舌以适当的角度和适当的位置,即可实现对主锁舌的开启限制,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兼顾安全性、美观和实用,是切实可行的车门安全控制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车联动杆控制门锁
本技术涉及铁路机车配件,具体说是一种机车联动杆控制门锁。
技术介绍
机车司机室门的安全设置直接关系到司机的人身安全,如何保证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保证车门的闭锁状态是目前铁路系统值得研究的项目。虽然现有的车锁结构已趋于完善,但是对于车锁的非人为控制部分还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可能导致操作者在神志不清的状态下的失误。抛开各式控制理论,车锁本身的控制结构是车锁控制难以回避的项目。对于车锁的联动杆进行控制是车锁控制的重要部分,但是到目前还没有针对机车车门锁联动杆控制车门锁的全面系统研究文献披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车联动杆控制门锁,针对门锁联动杆的结构提出明确具体的锁舌控制结构,实现对联动杆的开锁限制。所述机车联动杆控制门锁,包括第一锁底板、第二锁底板和固定连接两锁底板的框架侧板,第二锁底板设有主锁舌,第一锁底板设有与第一把手轴连接的摆动块,第二锁底板设有与第二把手轴固定的回转扣,摆动块和回转扣分别与联动杆的两端部铰接,以使第一把手轴与第二把手轴联动,其特征在于:第一把手轴、摆动块、联动杆、回转扣和第二把手轴依次连接,形成联动结构,使回转扣绕第二把手轴的转动并在回转扣推动主锁舌时、对主锁舌施加作用使通过弹簧外推的主锁舌被压回或伸出框架侧板;在联动杆的一侧设有执行锁,执行锁设有可伸缩的执行锁舌,所述执行锁舌伸出时设置于下述位置之一,以阻挡主锁舌作缩回动作或阻挡主锁舌的完全缩回:A、联动杆设有执行锁舌孔/槽,所述执行锁舌伸出时位于所述执行锁舌孔/槽内,执行锁舌孔/槽的直径比所述执行锁舌直径大0.5~20mm;B、所述执行锁舌伸出时位于联动杆一侧设置,且位于垂直于联动杆轴向的移动范围内设置,阻止联动杆的移动,以阻止连带的回转扣动作;C、在联动杆上固定连接板,连接板设有执行锁舌孔/槽,所述执行锁舌伸出时位于所述执行锁舌孔/槽内,执行锁舌孔/槽的直径比所述执行锁舌直径大0.5~20mm;D、在联动杆上固定连接板,所述执行锁舌伸出时位于连接板的使回转扣靠近主锁舌的方向一侧,并使连接板可接触执行锁舌以阻挡回转扣推动主锁舌缩回的位置。进一步地,执行锁的设置方向为所述执行锁固定设于与框架侧板相对固定的执行锁固定板上,执行锁舌的运动方向与联动杆垂直。或者,所述执行锁固定设于与框架侧板相对固定的执行锁固定板上,执行锁舌的运动方向与联动杆的运动方向相对设置。一种执行锁舌孔/槽的设置方向为,所述执行锁舌孔/槽设于联动杆的边缘,执行锁舌孔/槽一侧开放,形成联动杆边缘的凹入的缺口,该缺口直径比所述执行锁舌直径大0.5~20mm。另一种执行锁舌孔/槽的设置方向为,所述执行锁舌孔/槽设于联动杆的边缘内侧,形成联动杆本体上的凹坑,该凹坑的直径比所述执行锁舌直径大0.5~20mm。优选地,所述执行锁为电控锁,在邻近执行锁舌的联动杆位置设有磁性元件,在联动杆邻近执行锁舌的部位内嵌设有磁感应元件,用于反馈执行锁舌的伸出状态。或者,所述执行锁为气动锁。本技术围绕机车车锁的联动杆结构,提出了具体的锁舌控制选择方案,利用通用的控制器件,明确提出具体的针对联动杆的非人为控制开锁限制结构。执行锁舌可伸缩的执行锁实际是通用的执行机构,例如利用电插锁、电磁继电器、气动气缸等等基本控制器件,作用于可行的结构中,可以实现对车锁本身的开启安全限制,从而实现更大的机车行驶中的车门安全控制目标。对于车锁的联动杆以适当的角度和适当的位置进行限制,即可实现对主锁舌的开启限制,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兼顾安全性、美观和实用,是切实可行的车门安全控制方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视图。图中:1—第一锁底板,2—第一把手轴,3—框架侧板,4—第二锁底板,5—第二把手轴,6—回转扣,7(包括7a、7b、7c、7d、7e)—执行锁舌,8—回转扣滑槽,9—主锁舌,10—连杆铰接轴,11—执行锁舌孔/槽,13—执行锁,14—执行锁固定板,15—联动杆,16—锁芯腔,17—摆动块,18—连接板,19—第二锁顶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2中所示机车联动杆控制门锁,包括第一锁底板1、第二锁底板4和固定连接两锁底板的框架侧板3,所述主锁舌9置于锁芯腔16内,锁芯腔16的两侧为相互平行的第二锁底板4和第二锁顶板19,第二锁底板4与框架侧板3垂直设置,实际上,第一锁底板和第二锁底板分别为两个矩形盒体的一侧面,由框架侧板和联动杆连接,并在一个长方体范围内,隐藏设置在机车车门内,并在门框对应锁舌位置设置锁扣盒。为方便从司机室内或司机室外开关门,在不同的高度设置第一锁把手和第二锁把手,并联动控制锁舌。第一锁底板1设有与第一把手轴2连接的转块,第二锁底板4设有与第二把手轴5固定的回转扣6,转块与回转扣6通过联动杆15联动。如图2,第二锁底板4设有主锁舌9,主锁舌的前端常态下被弹簧推出框架侧板3,保持车门的关闭,在扳动锁把手并克服弹簧力时才可打开门锁。锁把手带动回转扣6转动,回转扣的一侧还设有副锁舌,当副锁舌转动90度时作为推动主锁舌缩回的端头,主锁舌9设有凸出的锁舌挡边14,用于回转扣的端头推动锁舌挡边的前侧边开锁。第一把手轴2、摆动块17、联动杆15、回转扣6和第二把手轴5依次连接,形成联动结构。当对第一把手轴2或者第二把手轴5施力,使回转扣6绕第二把手轴5的转动并在回转扣6推动主锁舌9时、对主锁舌9施加作用使通过弹簧外推的主锁舌9被压回或伸出框架侧板3;在联动杆15的一侧设有执行锁13,执行锁设有可伸缩的执行锁舌7,执行锁是指控制门锁的终端控制执行部件,执行锁设有可伸缩的执行锁舌7,电插锁、电磁继电器、气动气缸等等基本器件,带有可控伸出部件的控制器件通过电磁或气动方式均可方便地控制执行锁舌的伸出或缩回,所述执行锁13为电控锁时,在邻近执行锁舌7的联动杆15想应位置设有磁性元件,在执行锁舌7内嵌设有磁感应元件,用于通过传感线路反馈主锁舌的伸出状态。所述执行锁舌伸出时设置于下述位置之一,以阻挡主锁舌作缩回动作或阻挡主锁舌的完全缩回,执行锁13的设置方向为所述执行锁13固定设于与框架侧板3相对固定的执行锁固定板14上,执行锁舌7的运动方向与联动杆15垂直。或者,所述执行锁13固定设于与框架侧板3相对固定的执行锁固定板14上,执行锁舌7的运动方向与联动杆15的运动方向相对设置。在图2中示出了执行锁舌所设置的几个位置,本技术仅选择其中的任一个位置,即可达到阻止主锁舌缩回的目的。A、联动杆15设有执行锁舌孔/槽11,“执行锁舌孔/槽”表示执行锁舌孔或者执行锁舌槽,所述执行锁舌7伸出时位于所述执行锁舌孔/槽11内,执行锁舌孔/槽11的直径比所述执行锁舌7直径大0.5~20mm,典型的为执行锁舌孔/槽11的直径比所述执行锁舌7直径大5mm。执行锁舌对应于图2中的7b和7c两种情况下的位置。B、所述执行锁舌7伸出时位于联动杆15一侧设置,且位于垂直于联动杆轴向的移动范围内设置,阻止联动杆的移动,以阻止连带的回转扣动作。这种情形对应图2中的执行锁舌在7a和7c的状态,而实际上,在对应7c位置的情形中,由于联动杆在轴向移动的同时,还会在摆动块17作用下做圆弧形摆动,联动杆相应地做垂直于轴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机车联动杆控制门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车联动杆控制门锁,包括第一锁底板(1)、第二锁底板(4)和固定连接两锁底板的框架侧板(3),第二锁底板(4)设有主锁舌(9),第一锁底板(1)设有与第一把手轴(2)连接的摆动块(17),第二锁底板(4)设有与第二把手轴(5)固定的回转扣(6),摆动块(17)和回转扣(6)分别与联动杆(15)的两端部铰接,以使第一把手轴(2)与第二把手轴(5)联动,其特征在于:第一把手轴(2)、摆动块(17)、联动杆(15)、回转扣(6)和第二把手轴(5)依次连接,形成联动结构,使回转扣(6)绕第二把手轴(5)的转动并在回转扣(6)推动主锁舌(9)时、对主锁舌施加作用使通过弹簧外推的主锁舌(9)被压回或伸出框架侧板(3);在联动杆(15)的一侧设有执行锁(13),执行锁设有可伸缩的执行锁舌(7),所述执行锁舌伸出时设置于下述位置之一,以阻挡主锁舌作缩回动作或阻挡主锁舌的完全缩回:A、联动杆(15)设有执行锁舌孔/槽(11),所述执行锁舌(7)伸出时位于所述执行锁舌孔/槽(11)内,执行锁舌孔/槽(11)的直径比所述执行锁舌(7)直径大0.5~20mm;B、所述执行锁舌(7)伸出时位于联动杆(15)一侧设置,且位于垂直于联动杆轴向的移动范围内设置,阻止联动杆的移动,以阻止连带的回转扣动作;C、在联动杆(15)上固定连接板(18),连接板(18)设有执行锁舌孔/槽(11),所述执行锁舌伸出时位于所述执行锁舌孔/槽(11)内,执行锁舌孔/槽(11)的直径比所述执行锁舌(7)直径大0.5~20mm;D、在联动杆(15)上固定连接板(18),所述执行锁舌伸出时位于连接板的使回转扣(6)靠近主锁舌的方向一侧,并使连接板(18)可接触执行锁舌(7)以阻挡回转扣推动主锁舌缩回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车联动杆控制门锁,包括第一锁底板(1)、第二锁底板(4)和固定连接两锁底板的框架侧板(3),第二锁底板(4)设有主锁舌(9),第一锁底板(1)设有与第一把手轴(2)连接的摆动块(17),第二锁底板(4)设有与第二把手轴(5)固定的回转扣(6),摆动块(17)和回转扣(6)分别与联动杆(15)的两端部铰接,以使第一把手轴(2)与第二把手轴(5)联动,其特征在于:第一把手轴(2)、摆动块(17)、联动杆(15)、回转扣(6)和第二把手轴(5)依次连接,形成联动结构,使回转扣(6)绕第二把手轴(5)的转动并在回转扣(6)推动主锁舌(9)时、对主锁舌施加作用使通过弹簧外推的主锁舌(9)被压回或伸出框架侧板(3);在联动杆(15)的一侧设有执行锁(13),执行锁设有可伸缩的执行锁舌(7),所述执行锁舌伸出时设置于下述位置之一,以阻挡主锁舌作缩回动作或阻挡主锁舌的完全缩回:A、联动杆(15)设有执行锁舌孔/槽(11),所述执行锁舌(7)伸出时位于所述执行锁舌孔/槽(11)内,执行锁舌孔/槽(11)的直径比所述执行锁舌(7)直径大0.5~20mm;B、所述执行锁舌(7)伸出时位于联动杆(15)一侧设置,且位于垂直于联动杆轴向的移动范围内设置,阻止联动杆的移动,以阻止连带的回转扣动作;C、在联动杆(15)上固定连接板(18),连接板(18)设有执行锁舌孔/槽(11),所述执行锁舌伸出时位于所述执行锁舌孔/槽(11)内,执行锁舌孔/槽(11)的直径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源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源生铁路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