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柱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7500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撑柱体,包括5根钢管,所述5根钢管分别位于五边形的五个顶角,其中每相邻两根钢管之间通过连杆相连,所述五边形的中心位置安装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与每根钢管之间安装有中心连杆,其中每根钢管和中心管上分别开设有灌浆孔,每根钢管和中心管上分别安装有栓钉,所述栓钉均匀分布于灌浆孔下方的钢管和中心管上。从而使支撑住的稳定性强,强度更高和更加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柱体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柱体,具体涉及一种支撑柱体。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钢结构的立柱都由工字钢制成,这些柱体成品一般重量大,而且强度不够,传统的钢结构立柱在加固措施还比较薄弱,在焊接的焊缝中容易产生较大的焊接变形等缺点,稳定性和强度也较差,支撑机构不牢固,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柱体,具有稳定性强,强度高和牢固的特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支撑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5根钢管,所述5根钢管分别位于五边形的五个顶角,其中每相邻两根钢管之间通过连杆相连,所述五边形的中心位置安装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与每根钢管之间安装有中心连杆,其中每根钢管和中心管上分别开设有灌浆孔,每根钢管和中心管上分别安装有栓钉,所述栓钉均匀分布于灌浆孔下方的钢管和中心管上。上述灌浆孔位于支撑柱体高度的三分之一处。上述栓钉从灌浆孔往下400mm开始布置,所述栓钉的间距为200mm。上述支撑柱体上分别安装有6组连杆和6组中心管,其中每组连杆与中心管位于同一平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从而使支撑住的稳定性强,强度更高和更加牢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的A-A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栓钉分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支撑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5根钢管1,所述5根钢管1分别位于五边形的五个顶角,其中每相邻两根钢管1之间通过连杆2相连,所述五边形的中心位置安装有中心管3,所述中心管3与每根钢管1之间安装有中心连杆4,其中每根钢管1和中心管3上分别开设有灌浆孔5,每根钢管1和中心管3上分别安装有栓钉6,所述栓钉6均匀分布于灌浆孔5下方的钢管1和中心管3上。所述灌浆孔5位于支撑柱体高度的三分之一处。从而更有利于稳定支撑柱的重心。所述栓钉6从灌浆孔5网下400mm开始布置,所述栓钉6的间距为200mm。所述支撑柱体上分别安装有6组连杆2和6组中心管3,其中每组连杆2与中心管3位于同一平面。从而使钢管1之间和钢管与中心管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从而提高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支撑柱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撑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5根钢管(1),所述5根钢管(1)分别位于五边形的五个顶角,其中每相邻两根钢管(1)之间通过连杆(2)相连,所述五边形的中心位置安装有中心管(3),所述中心管(3)与每根钢管(1)之间安装有中心连杆(4),其中每根钢管(1)和中心管(3)上分别开设有灌浆孔(5),每根钢管(1)和中心管(3)上分别安装有栓钉(6),所述栓钉(6)均匀分布于灌浆孔(5)下方的钢管(1)和中心管(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5根钢管(1),所述5根钢管(1)分别位于五边形的五个顶角,其中每相邻两根钢管(1)之间通过连杆(2)相连,所述五边形的中心位置安装有中心管(3),所述中心管(3)与每根钢管(1)之间安装有中心连杆(4),其中每根钢管(1)和中心管(3)上分别开设有灌浆孔(5),每根钢管(1)和中心管(3)上分别安装有栓钉(6),所述栓钉(6)均匀分布于灌浆孔(5)下方的钢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江陈杜恩龚建桥孙利军王阿大任光华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丰安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