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立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41193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立柱,包括柱体、紧固件和连接座,柱体由多个单体柱首尾插接形成,单体柱呈中空结构,单体柱两端外壁开设有环形槽,单体柱两端外壁竖直开设有多个直槽,紧固件包括套设在相邻单体柱环形槽处的固定环,固定环两端设置有与直槽适配的多个插接板,连接座包括套设在相邻单体柱环形槽处的环形座,环形座周侧设置有连接板。单体柱模块化后制作简单,不再需要根据实际厂房需要而定制;运输时,单体柱、紧固件和连接座可以分别单独运输,各自体积小,便于搬运;安装时,将单体柱首尾插接在一起,通过固定环提高单体柱插接处的稳定性,使两者之间稳固不会相对转动,当需要在立柱架设其他钢结构时,可以将紧固件更换为连接座。

A steel structure colum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eel structure column comprises a column body, the fastener and the connecting seat, the column body is formed of a plurality of monomer inserted end, monomer monomer is a hollow structure, the outer wall of the both ends is provided with a circular groove, both ends of the single column vertical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traight groove and the fastener comprises a fixed ring set in the adjacent monomer ring groove of the fixed ring are arranged at two ends and a plurality of plug straight slot adapter, connect a single column in adjacent annular groove at the ring seat, a connecting plate is arranged side ring seat. The single column module after making simple, no longer need to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 and workshop customization; transportation, monomer, fasteners and the connecting seat can be separately transport, their small size,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and installation; when will the single column inserted end together through the fixing ring provided high stability of single pillar plug, the not stable relative rotation between the two, when needed in the column erection of other steel structures, can be replaced with fasteners connecting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立柱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钢结构立柱。
技术介绍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普通厂房的支架都通过钢结构拼装形成,而钢结构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安装困难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公告号为203741989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集成房屋轻钢结构,包括立柱,立柱上部安装有横梁,横梁与立柱连接处设置有加强斜支撑;横梁上设置有管线安装孔;加强斜支撑上设置有两道加强凹槽,加强斜支撑有两个且对称设置;横梁与立柱间、横梁与加强斜支撑间、立柱与加强斜支撑间均采用螺栓连接。上述专利中根据工厂厂房高度的不同,提供主要支撑力的立柱长度也不同,通常情况下,工厂厂房高度都大于10米,因此,立柱的长度也应该和工厂适配,不同的厂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立柱的定制,超长的立柱运输不便,安装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立柱运输困难的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模块化、拼接式的钢结构立柱,具体方案如下:一种钢结构立柱,包括柱体、紧固件和连接座,所述柱体由多个单体柱首尾插接形成,所述单体柱呈中空结构,所述单体柱两端外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单体柱两端外壁沿其结构方向开设有与环形槽连通的多个直槽,所述紧固件包括套设在相邻所述单体柱环形槽处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两端延伸设置有与所述直槽适配的多个插接板,所述连接座包括套设在相邻所述单体柱环形槽处的环形座,所述环形座周侧设置有用于与其余钢结构连接的连接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柱体的结构更适用于承重,中空可以减轻自身的重量,单体柱模块化后制作简单,不再需要根据实际厂房需要而定制;运输时,单体柱、紧固件和连接座可以分别单独运输,各自的体积小,便于搬运;安装时,将单体柱首尾插接在一起,通过固定环提高单体柱插接处的稳定性,使两者之间稳固不会相对转动,当需要在立柱架设其他钢结构时,可以将紧固件更换为连接座。进一步的,所述单体柱一端设置有阶梯状的环形凸边,所述单体柱远离所述环形凸边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环形凸边适配的卡接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一单体柱的卡接槽插入下一单体柱的环形凸边内,使得上下单体柱处在同一轴线上并能够形成一个整体,垂直受力时不会偏移,承载能力强。进一步的,所述直槽槽底远离所述环形槽的一侧开设有横槽,所述插接板靠近所述单体柱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横槽适配的横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环上下的插接板会插入单体柱侧壁上的直槽内,使得上下单体柱不会偏移,通过横条和横槽的配合使得紧固件能够与单体柱紧密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座两端延伸设置有与所述直槽适配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单体柱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横槽适配的卡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紧固件更换为连接座后,连接座自身除了能够与其余钢结构配合的作用以外,还能依然起到与紧固件一样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环形座两端,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加强所述连接座强度的支撑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之间在环形座上的距离较远,支撑板提高连接座之间的稳定性,强化连接座整体的强度。进一步的,所述单体柱靠近所述环形凸边的一端同轴线设置有密封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上下单体柱相互插接后,可能制作时会有一些精度的误差,两个单体柱插接处会存在一点间隙,通过安装密封环弥补间隙,同时,由于立柱整体内带有多个密封环,使整体带有一定的缓冲抗震能力。进一步的,所述单体柱靠近所述环形凸边一端的外壁设置有用于提高对所述连接座承载力的外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座安装在单体柱上后,为了方便更换和运输,连接座不能焊死,其自身还需要受到其余钢结构的受力,因此,通过外沿提高承载能力,防止连接座安装后不牢固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两端的所述插接板交错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单体柱侧壁上开设有直槽,使得此处位置的强度相对薄弱,通过插接板位置的交错,上下插接后相邻单体柱的直槽位置也交错,均匀了立柱整体周壁的抗压能力,提高了立柱整体的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柱体设计承载能力更强,中空能减轻单体柱自身的重量,单体柱可以模块化制作,通用性增强,从而无需考虑实际厂房高度,只需要选择单体柱的拼接数量即可;(2)单体柱、紧固件和连接座都可以单独分别运输,各自的体积小,运输和搬运都十分方便,安装时只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组装,无需焊接,减少了部分安装工序,提高了建造厂房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钢结构立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单体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图4为紧固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连接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志:100、柱体;101、紧固件;102、连接座;1、环形槽;2、直槽;3、固定环;4、插接板;5、环形座;6、连接板;7、环形凸边;8、卡接槽;9、横槽;10、横条;11、固定板;12、卡条;13、支撑板;14、密封环;15、外沿;16、单体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一种钢结构立柱,如图1所示,包括柱体100、紧固件101和连接座102,柱体100由多个单体柱16首尾插接形成,所有单体柱16处在同一轴线上,相邻单体柱16的环形槽1相互抵接,相邻单体柱16环形槽1处同轴线套设有紧固件101,紧固件101可以提高插接处的稳定性,防止单体柱16之间的晃动。单体柱16环形槽1处同轴线套设有连接座102,连接座102可以方便柱体100与其他钢结构进行拼接安装。实际安装中,柱体100的高度由单体柱16的数量决定,楼层的高度由连接座102安装的位置决定,因而不再需要根据厂房高度定制立柱;单体柱16模块化生产后,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如图2和图3所示,单体柱16呈中空结构,单体柱16两端外壁同轴线开设有环形槽1,单体柱16两端外壁沿其结构方向开设有与环形槽1连通的多个直槽2,直槽2与环形槽1垂直且直槽2之间相对设置。柱体100的承载能力强,中空结构减轻单体柱16的重量,环形槽1和直槽2用来与紧固件101和连接座102配合。单体柱16顶端固定有阶梯状的环形凸边7,环形凸边7向轴线一侧收拢,单体柱16远离环形凸边7的一端开设有与环形凸边7适配的卡接槽8。上一单体柱16的卡接槽8插入下一单体柱16的环形凸边7内,使得上下单体柱16处在同一轴线上并能够形成一个整体,垂直受力时不会偏移,承载能力强。直槽2槽底远离环形槽1的一侧开设有横槽9,横槽9方向与直槽2方向垂直。单体柱16靠近环形凸边7一端的外壁环形固定有用于提高对连接座102承载力的外沿15。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方便更换和运输,安装在单体柱16上的连接座102不能焊死,但是其自身还受到其余横向钢结构的压力,因此,通过外沿15提高承载能力,防止连接座102受力后滑移的问题。单体柱16靠近环形凸边7的一端同轴线固定有密封环14。当上下单体柱16相互插接后,可能制作时会有一些精度的误差,两个单体柱16插接处会存在一点间隙,通过安装密封环14弥补间隙,同时,由于立柱整体内带有多个密封环14,使整体柱体100带有一定的缓冲抗震能力。如图4所示,紧固件101包括固定环3,固定环3内径与环形槽1直径相等,固定环3两端沿固定环3轴线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钢结构立柱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结构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柱体(100)、紧固件(101)和连接座(102),所述柱体(100)由多个单体柱(16)首尾插接形成,所述单体柱(16)呈中空结构,所述单体柱(16)两端外壁开设有环形槽(1),所述单体柱(16)两端外壁沿其结构方向开设有与环形槽(1)连通的多个直槽(2),所述紧固件(101)包括套设在相邻所述单体柱(16)环形槽(1)处的固定环(3),所述固定环(3)两端延伸设置有与所述直槽(2)适配的多个插接板(4),所述连接座(102)包括套设在相邻所述单体柱(16)环形槽(1)处的环形座(5),所述环形座(5)周侧设置有用于与其余钢结构连接的连接板(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柱体(100)、紧固件(101)和连接座(102),所述柱体(100)由多个单体柱(16)首尾插接形成,所述单体柱(16)呈中空结构,所述单体柱(16)两端外壁开设有环形槽(1),所述单体柱(16)两端外壁沿其结构方向开设有与环形槽(1)连通的多个直槽(2),所述紧固件(101)包括套设在相邻所述单体柱(16)环形槽(1)处的固定环(3),所述固定环(3)两端延伸设置有与所述直槽(2)适配的多个插接板(4),所述连接座(102)包括套设在相邻所述单体柱(16)环形槽(1)处的环形座(5),所述环形座(5)周侧设置有用于与其余钢结构连接的连接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柱(16)一端设置有阶梯状的环形凸边(7),所述单体柱(16)远离所述环形凸边(7)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环形凸边(7)适配的卡接槽(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槽(2)槽底远离所述环形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小晶丁正磊于雷雷吴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