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液池底清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9721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磨液池底清污装置,包括侧板底板、背板、固定板及定位套,所述的底板的两侧分别焊接有侧板,两侧板与底板间的后方焊接有背板;所述的固定板焊接在背板上,并位于背板的中间上方处;所述的定位套的外部与固定板内孔焊接,内部孔与挖机四连杆机构连接;所述的侧板、底板、背板、固定板为厚10毫米钢板,其中侧板、底板、背板之间的焊接形成一个半密封的料斗,固定板与所述的半密封料斗焊接固定,形成起挖时的牢固支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使用该装置,实现方便于清污,降低员工疲劳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且能有效清理池内残留磨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磨液池底清污装置
本技术属于磨污清理
,尤其涉及一种磨液池底清污装置。
技术介绍
原清理方式是用普通挖机斗挖磨污。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池内的残留磨污磨液较深影响新投入的磨液加工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方便于清污,降低员工疲劳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且能有效清理池内残留磨污的磨液池底清污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包括侧板底板、背板、固定板及定位套,所述的底板的两侧分别焊接有侧板,两侧板与底板间的后方焊接有背板;所述的固定板焊接在背板上,并位于背板的中间上方处;所述的定位套的外部与固定板内孔焊接,内部孔与挖机四连杆机构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侧板、底板、背板、固定板为厚10毫米钢板,其中侧板、底板、背板之间的焊接形成一个半密封的料斗,固定板与所述的半密封料斗焊接固定,形成起挖时的牢固支承。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套是直径为80毫米圆柱形钢筒,并在径向处留有直径为20毫米销子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使用该装置,实现方便于清污,降低员工疲劳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且能有效清理池内残留磨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侧板;2、底板;3、背板;4、固定板;5、定位套;51、销子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1至3所示,本技术包括侧板1、底板2、背板3、固定板4及定位套5,所述的底板2的两侧分别焊接有侧板1,两侧板1与底板2间的后方焊接有背板3;所述的固定板4焊接在背板3上,并位于背板3的中间上方处;所述的定位套5的外部与固定板4内孔焊接,内部孔与挖机四连杆机构连接。所述的侧板1、底板2、背板3、固定板4为厚10毫米钢板,其中侧板1、底板2、背板3之间的焊接形成一个半密封的料斗,固定板4与所述的半密封料斗焊接固定,形成起挖时的牢固支承;通过整体焊接,该装置形成一个类似挖机斗的构造。所述的定位套5是直径为80毫米圆柱形钢筒,并在径向处留有直径为20毫米的销子孔51。本技术的使用方法为:首先将挖机斗从四连杆机构处卸下,再将该装置的定位套5与挖机四连杆机构孔对好装上定位销和锁紧螺钉,挖机利用该装置取池内磨污,装置保证了无漏点和进行高度足够低,能彻底清理池内各种残留。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技术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磨液池底清污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磨液池底清污装置,包括侧板(1)、底板(2)、背板(3)、固定板(4)及定位套(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2)的两侧分别焊接有侧板(1),两侧板(1)与底板(2)间的后方焊接有背板(3);所述的固定板(4)焊接在背板(3)上,并位于背板(3)的中间上方处;所述的定位套(5)的外部与固定板(4)内孔焊接,内部孔与挖机四连杆机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液池底清污装置,包括侧板(1)、底板(2)、背板(3)、固定板(4)及定位套(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2)的两侧分别焊接有侧板(1),两侧板(1)与底板(2)间的后方焊接有背板(3);所述的固定板(4)焊接在背板(3)上,并位于背板(3)的中间上方处;所述的定位套(5)的外部与固定板(4)内孔焊接,内部孔与挖机四连杆机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液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道义吴贻方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钱潮精密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