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市政道路环保清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67931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市政道路环保清淤装置,其结构包括罩壳、辅助机室、吸淤管、清淤机构、吸淤接口、吸淤耙头、声呐探测头、锯齿切割刀、履带、活动杆、铰刀、履带驱动轮、螺栓、固定底脚、减震器、吊耳、泵体安装孔、淤泥泵、柱塞泵、水泵、电磁离合器、真空泵、串联齿轮泵、双联叶片泵、齿轮泵、变速箱、驱动轮、分动箱、发动机,它摒弃了原有的手动差速器锁止机构的误操作以及忘记复位而造成的驱动装置意外损毁的缺陷,通过电压频率转换器、单片机、转速传感器、光电耦合器、驱动电路模块、频率计数器、定时器可实现自动检测功能,并且智能判断清淤过程中的驱动装置的转速自动锁止差速器,避免人为故障,安全性能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市政道路环保清淤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市政道路环保清淤装置,属于环保清淤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道路包含众多种类,性质功能等均有不同,因此无法用一个唯一标准对所有道路进行等级划分,为此各国现行做法一般都是先划分道路种类,后针对各类道路的技术标准划分等级,市政道路等级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市政道路等级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各级红线宽度控制:快速路不小于40米,主干道30—40米,次干道25—40米,支路12—25米;快速路市政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机动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汽车以较高速度行驶的道路。又称汽车专用道。快速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60-80km/h,采用双、四横断面形式;主干路连接城市各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主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60km/h,采用单双、三、四横断面形式;次干路承担主干路与各分区间的交通集散作用,兼有服务功能;次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km/h,采用单双、三横断面形式。支路次干路与街坊路(小区路)的连接线,以服务功能为主。支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30km/h,采用单横断面形式。清淤一般指治理河道,属于水利工程,通过机械设备,将沉积河底的淤泥吹搅成混浊的水状,随河水流走,从而起到疏通的作用,清淤前期的准备首先根据施工总平面图,进行平整场地,畅通道路,对实地进行勘查,复核标高及与周围建筑的相互位置关系,对施工生活用水、施工用电、场内临设用房等进行统筹合理安排;1、施工前,施工管理人员准备好安全牌、安全禁令牌以及七牌一图、施工现场的各管理物品,及消防器材;2、落实技术资料,在施工图纸接到以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熟悉施工图,在看图时必须抓住主要施工图环节,尽量在施工图纸会审得到解决,减少今后有施工时出现的设计变动,以便加工订货和组织施工。3、组织加工订货:根据本工程进度及各材料品种及时同有关专业部门提出施工部位及要求,并提出加工订货,派专人落实货源和供货日期。主材在购买前应得甲方认可后方可进货使用。4、开工前,施工人员准备好施工质量评定表,施工日记等有关书面资料及标准管理各种台帐资料。5、落实施工机械提高现代化施工水平。清淤主要采用人工清理配合机械运卸的施工方法,先施工河道,查看河底淤积严重程度,待工程量重新审核认定后再同时安排施工,填筑围堰、抽水、吸污泵吸淤泥至罐车运卸、人工清理渣土(含垃圾、石块)、吊运至岸上临时堆放点、渣土车外运至卸土点、河底清淤测量验收合格、进入下一分段施工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120523000.1的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环保清淤装置,包括主杆沟底、上伸杆、外伸杆和凹形断面的长方组合体,其特征在于:主杆下端连接沟底,沟底外端连接上伸杆,主杆的上端连接外伸杆,而且在上伸杆内设有横向排水孔,在外伸杆内设有纵向通气孔。优点是,施工车辆行驶过程中,车道路面的尘土一部分逐渐进入路旁的储尘清淤沟,使路面尘土减少,空气污染程度减轻,卫生环保。现有技术在进行市政道路下水道的清淤工作时,对于驱动装置的转速控制精度低,驱动装置连接的差速器的转速通过性差,并且无法实现在运行过程中的自动锁止,需要人为手动的进行操作控制,容易出现误操作,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市政道路环保清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在进行市政道路下水道的清淤工作时,对于驱动装置的转速控制精度低,驱动装置连接的差速器的转速通过性差,并且无法实现在运行过程中的自动锁止,需要人为手动的进行操作控制,容易出现误操作,安全性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市政道路环保清淤装置,其结构包括罩壳、辅助机室、吸淤管、清淤机构、吸淤接口、吸淤耙头、声呐探测头、锯齿切割刀、履带、活动杆、铰刀、履带驱动轮、螺栓、固定底脚、减震器、吊耳、泵体安装孔、淤泥泵、柱塞泵、水泵、电磁离合器、真空泵、串联齿轮泵、双联叶片泵、齿轮泵、变速箱、驱动轮、分动箱、发动机,所述清淤机构为长方体结构且上端面与辅助机室、罩壳采用机械连接,所述罩壳的左右两端安装有辅助机室且各通过泵体安装孔分别与淤泥泵、柱塞泵连接,所述吸淤管的一端嵌套于辅助机室的内部与罩壳内部相通,所述吸淤管的一端通过吸淤接口与吸淤耙头互相贯通,所述吸淤耙头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声呐探测头,所述铰刀与履带驱动轮安装在吸淤耙头的内部且左右两端通过螺栓机械连接在一起,所述履带的底端活动连接于履带驱动轮上,所述活动杆设有两个通过履带与履带驱动轮铰接,所述锯齿切割刀设有两个以上并通过履带配合于铰刀,所述清淤机构的底端四个角分别设有固定底脚,所述固定底脚与清淤机构之间安装有减震器,所述水泵的连接端通过皮带与发动机相连接,所述发动机的动力端连接于分动箱,所述分动箱分别机械连接有电磁离合器、真空泵、串联齿轮泵、双联叶片泵,所述电磁离合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于真空泵的联轴器,所述双联叶片泵通过齿轮泵连接于淤泥泵,所述发动机通过分动箱的输出端电连接于齿轮泵,所述齿轮泵一端与柱塞泵机械连接,所述柱塞泵的另一端通过变速箱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于驱动轮,所述淤泥泵的抽吸口贯穿辅助机室的内部与吸淤管相通,所述清淤机构包括进料口、螺旋杆、搅拌叶片、辅助螺旋杆、差速器、排渣口、出液口,所述进料口的一端与吸淤管间隙配合,所述进料口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承机械连接于淤泥泵,所述螺旋杆、搅拌叶片、辅助螺旋杆均安装在罩壳的内部,所述螺旋杆与辅助螺旋杆焊接为一体的圆锥形结构且外表面均安装有两个以上的搅拌叶片,所述出液口设在清淤机构的内部并连接于螺旋杆的底端,所述排渣口安装在清淤机构的内部并与辅助螺旋杆相配合,所述螺旋杆与辅助螺旋杆的左端与淤泥泵连接且右端通过柱塞泵连接于差速器的动力轴,所述差速器的动力轴输出端通过变速箱与驱动轮的转子轴相配合,所述差速器通过电路连接有智能锁止系统,所述智能锁止系统设有转速传感器、电压频率转换器、AD转换模块、单片机、光电耦合器、驱动电路模块、频率计数器、定时器,所述转速传感器安装在驱动轮的轮速轴上,所述转速传感器通过电压频率转换器电连接于AD转换模块,所述AD转换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采用信号连接,所述单片机上焊接有光电耦合器,所述光电耦合器通过驱动电路模块电连接于差速器,所述电压频率转换器与AD转换模块之间通过电路连接有频率计数器,所述频率计数器内部的电路板与定时器采用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淤泥泵机械连接在罩壳左端的辅助机室上,所述柱塞泵机械连接在罩壳右端的辅助机室上。进一步的,所述吊耳设有四个且均匀焊接在清淤机构上端的四个角上。进一步的,所述履带驱动轮通过螺栓嵌套在吸淤耙头外表面的耙壳内部。进一步的,所述吸淤管与吸淤接口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吸淤耙头与吸淤管可实现拆卸功能,在市政道路的下水道口径较小的地方可将吸淤耙头拆卸,直接通过吸淤管进行清淤工作。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的口径处设有滤网,防止淤泥残留物过大而造成进料口堵塞。进一步的,所述罩壳采用不锈钢防腐材料所制,具有耐腐蚀、抗老化、使用寿命长的性能。进一步的,所述吸淤管从内往外依次设有外层、静音层、内层、管壁。进一步的,所述外层与内层之间填充有静音层,所述内层与管壁紧紧贴合,所述内层的厚度为10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新型市政道路环保清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市政道路环保清淤装置,其结构包括罩壳(1)、辅助机室(2)、吸淤管(3)、清淤机构(4)、吸淤接口(5)、吸淤耙头(6)、声呐探测头(7)、锯齿切割刀(8)、履带(9)、活动杆(10)、铰刀(11)、履带驱动轮(12)、螺栓(13)、固定底脚(14)、减震器(15)、吊耳(16)、泵体安装孔(17)、淤泥泵(18)、柱塞泵(19)、水泵(20)、电磁离合器(21)、真空泵(22)、串联齿轮泵(23)、双联叶片泵(24)、齿轮泵(25)、变速箱(26)、驱动轮(27)、分动箱(28)、发动机(29),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机构(4)为长方体结构且上端面与辅助机室(2)、罩壳(1)采用机械连接,所述罩壳(1)的左右两端安装有辅助机室(2)且各通过泵体安装孔(17)分别与淤泥泵(18)、柱塞泵(19)连接,所述吸淤管(3)的一端嵌套于辅助机室(2)的内部与罩壳(1)内部相通,所述吸淤管(3)的一端通过吸淤接口(5)与吸淤耙头(6)互相贯通,所述吸淤耙头(6)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声呐探测头(7),所述铰刀(11)与履带驱动轮(12)安装在吸淤耙头(6)的内部且左右两端通过螺栓(13)机械连接在一起,所述履带(9)的底端活动连接于履带驱动轮(12)上,所述活动杆(10)设有两个通过履带(9)与履带驱动轮(12)铰接,所述锯齿切割刀(8)设有两个以上并通过履带(9)配合于铰刀(11),所述清淤机构(4)的底端四个角分别设有固定底脚(14),所述固定底脚(14)与清淤机构(4)之间安装有减震器(15),所述水泵(20)的连接端通过皮带与发动机(29)相连接,所述发动机(29)的动力端连接于分动箱(28),所述分动箱(28)分别机械连接有电磁离合器(21)、真空泵(22)、串联齿轮泵(23)、双联叶片泵(24),所述电磁离合器(21)的输出端电连接于真空泵(22)的联轴器,所述双联叶片泵(24)通过齿轮泵(25)连接于淤泥泵(18),所述发动机(29)通过分动箱(28)的输出端电连接于齿轮泵(25),所述齿轮泵(25)一端与柱塞泵(19)机械连接,所述柱塞泵(19)的另一端通过变速箱(26)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于驱动轮(27),所述淤泥泵(18)的抽吸口贯穿辅助机室(2)的内部与吸淤管(3)相通;所述清淤机构(4)包括进料口(401)、螺旋杆(402)、搅拌叶片(403)、辅助螺旋杆(404)、差速器(405)、排渣口(406)、出液口(407),所述进料口(401)的一端与吸淤管(3)间隙配合,所述进料口(40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承机械连接于淤泥泵(18),所述螺旋杆(402)、搅拌叶片(403)、辅助螺旋杆(404)均安装在罩壳(1)的内部,所述螺旋杆(402)与辅助螺旋杆(404)焊接为一体的圆锥形结构且外表面均安装有两个以上的搅拌叶片(403),所述出液口(407)设在清淤机构(4)的内部并连接于螺旋杆(402)的底端,所述排渣口(406)安装在清淤机构(4)的内部并与辅助螺旋杆(404)相配合,所述螺旋杆(402)与辅助螺旋杆(404)的左端与淤泥泵(18)连接且右端通过柱塞泵(19)连接于差速器(405)的动力轴,所述差速器(405)的动力轴输出端通过变速箱(26)与驱动轮(27)的转子轴相配合;所述差速器(405)通过电路连接有智能锁止系统,所述智能锁止系统设有转速传感器(4051)、电压频率转换器(4052)、AD转换模块(4053)、单片机(4054)、光电耦合器(4055)、驱动电路模块(4056)、频率计数器(4057)、定时器(4058),所述转速传感器(4051)安装在驱动轮(27)的轮速轴上,所述转速传感器(4051)通过电压频率转换器(4052)电连接于AD转换模块(4053),所述AD转换模块(4053)的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4054)采用信号连接,所述单片机(4054)上焊接有光电耦合器(4055),所述光电耦合器(4055)通过驱动电路模块(4056)电连接于差速器(405),所述电压频率转换器(4052)与AD转换模块(4053)之间通过电路连接有频率计数器(4057),所述频率计数器(4057)内部的电路板与定时器(4058)采用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市政道路环保清淤装置,其结构包括罩壳(1)、辅助机室(2)、吸淤管(3)、清淤机构(4)、吸淤接口(5)、吸淤耙头(6)、声呐探测头(7)、锯齿切割刀(8)、履带(9)、活动杆(10)、铰刀(11)、履带驱动轮(12)、螺栓(13)、固定底脚(14)、减震器(15)、吊耳(16)、泵体安装孔(17)、淤泥泵(18)、柱塞泵(19)、水泵(20)、电磁离合器(21)、真空泵(22)、串联齿轮泵(23)、双联叶片泵(24)、齿轮泵(25)、变速箱(26)、驱动轮(27)、分动箱(28)、发动机(29),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机构(4)为长方体结构且上端面与辅助机室(2)、罩壳(1)采用机械连接,所述罩壳(1)的左右两端安装有辅助机室(2)且各通过泵体安装孔(17)分别与淤泥泵(18)、柱塞泵(19)连接,所述吸淤管(3)的一端嵌套于辅助机室(2)的内部与罩壳(1)内部相通,所述吸淤管(3)的一端通过吸淤接口(5)与吸淤耙头(6)互相贯通,所述吸淤耙头(6)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声呐探测头(7),所述铰刀(11)与履带驱动轮(12)安装在吸淤耙头(6)的内部且左右两端通过螺栓(13)机械连接在一起,所述履带(9)的底端活动连接于履带驱动轮(12)上,所述活动杆(10)设有两个通过履带(9)与履带驱动轮(12)铰接,所述锯齿切割刀(8)设有两个以上并通过履带(9)配合于铰刀(11),所述清淤机构(4)的底端四个角分别设有固定底脚(14),所述固定底脚(14)与清淤机构(4)之间安装有减震器(15),所述水泵(20)的连接端通过皮带与发动机(29)相连接,所述发动机(29)的动力端连接于分动箱(28),所述分动箱(28)分别机械连接有电磁离合器(21)、真空泵(22)、串联齿轮泵(23)、双联叶片泵(24),所述电磁离合器(21)的输出端电连接于真空泵(22)的联轴器,所述双联叶片泵(24)通过齿轮泵(25)连接于淤泥泵(18),所述发动机(29)通过分动箱(28)的输出端电连接于齿轮泵(25),所述齿轮泵(25)一端与柱塞泵(19)机械连接,所述柱塞泵(19)的另一端通过变速箱(26)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于驱动轮(27),所述淤泥泵(18)的抽吸口贯穿辅助机室(2)的内部与吸淤管(3)相通;所述清淤机构(4)包括进料口(401)、螺旋杆(402)、搅拌叶片(403)、辅助螺旋杆(404)、差速器(405)、排渣口(406)、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晓燕黄佳鑫林福清林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圆创机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