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透气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681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孔透气砖,属于环保材料技术领域,包括塑料格,塑料格下端依次设置有透水基层和土基层,塑料格表面开设有嵌合槽,嵌合槽周围开设有贯穿塑料格上、下表面的导流孔,塑料格上端设置有透水砖,透水砖下端设置有凸起,透水砖与塑料格之间通过凸起与嵌合槽嵌合固定。该技术方案在透水砖与透水基层之间增设塑料格,该一体式的塑料格能够将透水砖传递的压力分散,避免透水基层受力后产生凹陷,同时塑料格自身的塑料材质具有形变恢复功能,确保透水砖铺装层位置平稳,从而避免透水砖晃动后相互之间磨损,同时,塑料格上可选择性的设置容纳有缓释肥的容纳袋,能够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地表植被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透气砖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孔透气砖,属于环保材料

技术介绍
现有的城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路面对路人、车辆通行的兼容性,通常采用水泥铺装,虽然水泥铺装在现阶段来看使用寿命较长,但是也存在两个方面的缺点:第一,水泥铺装在路面积水量较大时,积水不易排出;第二,由于路面占有较大面积的土地,势必会减少植被的面积。因此,现有的城市路面铺装对于负荷较轻的场景,例如室外停车场或人行道,大都采用兼具透水、透气的路面铺装。但是,现有的兼具透水、透气的砖体结构大都直接铺设到土基层或碎石组成的透水基层上,在土基层或透水基层受压形变后,砖体底部缺少支撑,路面铺装整体上牢固性较差,行人踩到后容易溅出泥水,而路面维修后这类问题容易反复出现。并且,此类路面铺装虽然在路面渗水问题上能够很好的解决,但是对于路面植物的修复问题来说,仍然难以兼顾。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孔透气砖,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孔透气砖,包括塑料格,所述塑料格下端依次设置有透水基层和土基层,所述塑料格表面开设有嵌合槽,所述嵌合槽周围开设有贯穿塑料格上、下表面的导流孔,所述塑料格上端设置有透水砖,所述透水砖下端设置有凸起,所述透水砖与塑料格之间通过凸起与嵌合槽嵌合固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嵌合槽侧面呈上宽下窄的锥面结构,所述透水砖的凸起插入到塑料格的嵌合槽内时逐步压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嵌合槽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凸起侧面设置有与定位槽对应的定位块,所述透水砖的凸起完全抵靠到嵌合槽的底面时,定位槽与定位块完全卡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嵌合槽底部开设有指向透水基层的植物引导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植物引导孔侧面设置有多个容纳袋,所述容纳袋内部填充有缓释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塑料格下表面开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与植物引导孔错位分布。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塑料格上靠近植物引导孔的一侧设置有约束容纳袋的限位挡边,所述限位挡边下侧设置有供容纳袋通过的挡边开口,所述容纳袋靠近限位挡边的一侧表面开设有透气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容纳袋内还填充有遇水膨胀的膨胀球。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点:(1)塑料格与透水砖相互嵌合,组成本专利技术的路面多孔透气砖结构,能够提高路面铺装后土壤的透气性;(2)一体式的塑料格能够将透水砖传递的压力分散,能够避免透水基层受力后产生凹陷,同时塑料格自身的塑料材质具有形变恢复功能,确保透水砖铺装层位置平稳,从而避免透水砖晃动后相互之间磨损;(3)塑料格上可选择性的设置容纳有缓释肥的容纳袋,能够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地表植被修复,具有有益的技术效果和显著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多孔透气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容纳袋附近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孔透气砖,包括塑料格20,所述塑料格20下端依次设置有透水基层30和土基层40,所述塑料格20表面开设有嵌合槽21,所述嵌合槽21周围开设有贯穿塑料格20上、下表面的导流孔23,所述塑料格20上端设置有透水砖10,所述透水砖10下端设置有凸起11,所述透水砖10与塑料格20之间通过凸起11与嵌合槽21嵌合固定。该技术方案通过在透水砖10与透水基层30之间增设塑料格20,该一体式的塑料格20能够将透水砖10传递的压力分散,避免透水基层30受力后产生凹陷,同时塑料格20自身的塑料材质具有形变恢复功能,确保透水砖10铺装层位置平稳,从而避免透水砖10晃动后相互之间磨损。在上述方案中为了提高透水砖10铺装后的稳定性,可以在嵌合槽21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槽22,透水砖10的凸起11侧面设置有与定位槽22对应的定位块12,该透水砖10的凸起11在安装过程中将插入到嵌合槽21中,而后凸起11的定位块12将卡合到嵌合槽21的定位槽22内,形成对透水砖10的止回约束,而为了提高凸起11与嵌合槽21的插接配合,凸起11可以采用沿凸起方向逐步收敛形式的锥面结构,嵌合槽21采用沿开放方向逐步展开的锥面结构,即上宽下窄的锥面结构,两者在相互插接过程中,插拔力逐步提升,而后通过定位块12与定位槽22的卡合实现固定。上述方案中,可以在嵌合槽21底部开设有指向透水基层30的植物引导孔25,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需要直接将塑料格20上的透水砖10去除,通过植物引导孔25对透水基层30上的植物进行固定和引导,而行人行走时踩踏在塑料格20上,对植物引导孔25内的植物进行有效保护。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为了提高植物引导孔25的植物生长促进作用,可以在植物引导孔25侧面开设多孔式容纳袋26,容纳袋26内部可以根据需要添加相应的缓释肥262,提高植物引导孔25下侧土壤肥力。上述方案中,塑料格20上靠近植物引导孔25的一侧设置有约束容纳袋26的限位挡边27,限位挡边27下侧设置有供容纳袋26通过的挡边开口28。该优选方案中限位挡边27的作用是避免植物引导孔25上渗漏下来的雨水直接淋到容纳袋26,确保容纳袋26内的缓释肥262能够较长时间保存;挡边开口28的作用有两个:第一,能够供容纳袋26顺利插入到塑料格20内;第二,挡边开口28能够供一部分水汽通过容纳袋26上的透气孔261进入到容纳袋26内,进而携带部分缓释肥262进入到透水基层30和土基层40,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必要的肥料,引导植物通过植物引导孔25向上生长,由于此时透水砖10已经取下,所以植物可以顺利生长。更进一步的,容纳袋26内还填充有遇水膨胀的膨胀球263,填充有缓释肥262的容纳袋26在放入到塑料格20内前进行真空干燥处理。该优选方案中膨胀球263能够吸水膨胀,从而将容纳袋26撑开,方便内部的缓释肥262能够进入到土壤中。当然,膨胀球263可以采用兼具吸水膨胀功能和提高植物肥力的脱水植物颗粒,由于脱水植物颗粒取材于植物的根、茎、叶,在吸水后脱水植物颗粒首先膨胀,然后经过较长时间的自然降解,能够化为植物生长需要的养分,其肥力周期较缓释肥262的周期更长。更进一步的,所述塑料格20下表面开设有排水槽24,所述排水槽24与植物引导孔25错位分布,该排水槽24能够将自透水砖10和塑料格20渗漏下来的雨水汇集后排出,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将透水基层30的施工面与水平面呈略微夹角,防止雨水积聚,方便雨水排出。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技术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孔透气砖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孔透气砖,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格,所述塑料格下端依次设置有透水基层和土基层,所述塑料格表面开设有嵌合槽,所述嵌合槽周围开设有贯穿塑料格上、下表面的导流孔,所述塑料格上端设置有透水砖,所述透水砖下端设置有凸起,所述透水砖与塑料格之间通过凸起与嵌合槽嵌合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透气砖,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格,所述塑料格下端依次设置有透水基层和土基层,所述塑料格表面开设有嵌合槽,所述嵌合槽周围开设有贯穿塑料格上、下表面的导流孔,所述塑料格上端设置有透水砖,所述透水砖下端设置有凸起,所述透水砖与塑料格之间通过凸起与嵌合槽嵌合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透气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槽侧面呈上宽下窄的锥面结构,所述透水砖的凸起插入到塑料格的嵌合槽内时逐步压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孔透气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槽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凸起侧面设置有与定位槽对应的定位块,所述透水砖的凸起完全抵靠到嵌合槽的底面时,定位槽与定位块完全卡合。4.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艾青黄奋举
申请(专利权)人:和县明生环保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