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池底净化功能的池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85286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3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池底净化功能的池塘,池塘底部自四周到池塘底部的中心位置为向下倾斜设置;池塘底部铺设有第一透气砖层,第一透气砖层下方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沙石层和第二透气砖层,第二透气砖层下方设置有曝气管,曝气管的一端连接有鼓风机,鼓风机设置于池塘岸边;所述曝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多个的微孔曝气管支管;池塘底部中央位置设置有排污井,排污井的顶部设置有顶板,顶板高于排污井与第一透气砖层的连接处1m,排污井的底部通过排污管连接有排污池;第二透气砖层的最低点处的上方的排污井上设置有排污孔。利用池塘透气的多层底部结构,可持续而有效地改良池塘底部鱼虾生长环境及池塘水质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池底净化功能的池塘
本技术属于水产养殖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池底净化功能的池塘。
技术介绍
传统池塘池底有土池底、水泥底、地膜底以及沙石底等。以上池塘底均存在一定缺点,如水泥底、地膜底一般排污方便彻底,但存在无土壤微量元素补充、无水体净化的硝化细菌附着载体而基本无净化功能,水质变化比较快,而土池底存在无法排污问题,沙石底虽然存在硝化细菌附着载体,但存在鱼类粪便与残饵易沉积于沙石之间不易清理引起水质恶化等弊端。为此,传统池塘底部存在溶解氧低、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高鱼虾生长环境条件差的现状。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池底净化功能的池塘,该池塘利用池塘透气底层改良池塘底层水质的结构,可持续而有效地改良池塘底部鱼虾生长环境及池塘水质状况。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池底净化功能的池塘,池塘底部自四周到池塘底部的中心位置为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池塘底部铺设有第一透气砖层,第一透气砖层下方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沙石层和第二透气砖层,第二透气砖层下方设置有曝气管,曝气管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透气砖层、沙石层和第一透气砖层连接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设置于池塘岸边;所述曝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多个位于第二透气砖层下方的微孔曝气管支管;所述池塘底部中央位置设置有排污井,所述排污井的顶部设置有顶板,顶板高于排污井与第一透气砖层的连接处1m,排污井依次穿过第一透气砖层、沙石层和第二透气砖层,排污井的底部通过排污管连接有排污池;第二透气砖层的最低点处的上方的排污井的侧壁和顶板上设置有排污孔。进一步地,微孔曝气管支管成平行排列,微孔曝气管支管均与曝气管相连通。进一步地,曝气管和微孔曝气管支管均设置有曝气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1)本申请利用位于池塘底部铺设透气砖池底,并通过透气砖下部的曝气管将空气导入透气砖池底,以此实现池塘底层供氧,消除池塘底层水体的氧债,并将多余的溶解氧供底层鱼利用,解决池塘底层水体缺氧问题,进而改善底层鱼类长期处于缺氧与少氧状态;同时底层水由于空气带动向上层移动进入上表层,这样被底层淤泥吸收固定的水体营养元素得到释放,并经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以及浮游动物、细菌的利用而再生,从而促使整个池塘水质达到均衡稳定的良好一致,进而实现底层高价值鱼虾类的也能够健康生长的目标。2)本申请通过位于底层的透气砖(第一透气砖层和第二透气砖层)以及沙石层,具有孔隙的比较大的比表面积的结构,为硝化细菌附着提供丰富的载体,同时曝气管释放出的空气为透气砖和沙石中附着的硝化细菌提供氧气,从而利用硝化细菌净化池底淤泥、有机物和水质,改良池塘水质特别是底层水质,实现池塘原位水体净化的目的,并有效减少池塘换水量与排污量,提高水产品的产量与质量。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具有池底净化功能的池塘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微孔曝气管支管的布置图。图中,1.第一透气砖层,2.沙石层,3.第二透气砖层,4.曝气管,5.鼓风机,6.微孔曝气管支管,7.排污井,8.顶板,9.排污管,10.排污池,11.排污孔,12.曝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池底净化功能的池塘,如图1所示,池塘底部自四周到池塘底部的中心位置为向下倾斜设置;池塘底部铺设有第一透气砖层1,第一透气砖层1下方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沙石层2和第二透气砖层3,第二透气砖层3下方设置有曝气管4,曝气管4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透气砖层3、沙石层2和第一透气砖层1连接有鼓风机5,鼓风机5设置于池塘岸边;曝气管4的另一端连接有多个位于第二透气砖层3下方的微孔曝气管支管6;池塘底部中央位置设置有排污井7,排污井7的顶部设置有顶板8,顶板8高于排污井7与第一透气砖层1的连接处1m,排污井7依次穿过第一透气砖层1、沙石层2和第二透气砖层3,排污井7的底部通过排污管9连接有排污池10;第二透气砖层3的最低点处的上方的排污井7的侧壁和顶板8上设置有排污孔11。如图2所示,微孔曝气管支管6成平行排列,微孔曝气管支管6均与曝气管4相连通。曝气管4和微孔曝气管支管6均设置有曝气孔12。本装置的池塘底部自四周到池塘底部的中心位置为向下倾斜设置,这样方便在污泥向下流动,便于排出。本结构的第一透气砖层1和第二透气砖层3通过第二透气砖层3下部的曝气管将空气导入透气砖池底,以此实现池塘底层供氧,消除池塘底层水体的氧债,并将多余的溶解氧供底层鱼利用,解决池塘底层水体缺氧问题,进而改善底层鱼类长期处于缺氧与少氧状态。沙石层2的表面积大,有利于吸附好氧硝化细菌等微生物,同时通过附着于透气砖及沙石上的好氧硝化细菌等微生物,净化池底淤泥、有机物乃至整个池塘水质,从而降低池塘底部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改良鱼虾池底生长环境条件,进而改善整个池塘水质状况。本结构便于池塘过多污泥的集中与人工排出。同时,单纯的沙石层不利于排污,沙石层放在第一透气砖层和第二透气砖层之间形成的腔体内,既满足了增加了比表面积,为硝化细菌附着提供丰富的载体;又有利于污泥的排放。本装置的排污井7上设置有排污孔11,该排污孔11便于污泥的排放,并防止鱼类排放出去。本装置的第一透气砖层1和第二透气砖层3通过第二透气砖层3下部的曝气管将空气导入透气砖池底,以此实现池塘底层供氧,消除池塘底层水体的氧债,并将多余的溶解氧供底层鱼利用,解决池塘底层水体缺氧问题,进而改善底层鱼类长期处于缺氧与少氧状态。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技术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池底净化功能的池塘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池底净化功能的池塘,其特征在于,池塘底部自四周到池塘底部的中心位置为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池塘底部铺设有第一透气砖层(1),所述第一透气砖层(1)下方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沙石层(2)和第二透气砖层(3),所述第二透气砖层(3)下方设置有曝气管(4),所述曝气管(4)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透气砖层(3)、沙石层(2)和第一透气砖层(1)连接有鼓风机(5),所述鼓风机(5)设置于池塘岸边;所述曝气管(4)的另一端连接有多个位于第二透气砖层(3)下方的微孔曝气管支管(6);所述池塘底部中央位置设置有排污井(7),所述排污井(7)的顶部设置有顶板(8),所述顶板(8)高于排污井(7)与第一透气砖层(1)的连接处1m,排污井(7)依次穿过第一透气砖层(1)、沙石层(2)和第二透气砖层(3),排污井(7)的底部通过排污管(9)连接有排污池(10);第二透气砖层(3)的最低点处的上方的排污井(7)的侧壁和顶板(8)上设置有排污孔(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池底净化功能的池塘,其特征在于,池塘底部自四周到池塘底部的中心位置为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池塘底部铺设有第一透气砖层(1),所述第一透气砖层(1)下方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沙石层(2)和第二透气砖层(3),所述第二透气砖层(3)下方设置有曝气管(4),所述曝气管(4)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透气砖层(3)、沙石层(2)和第一透气砖层(1)连接有鼓风机(5),所述鼓风机(5)设置于池塘岸边;所述曝气管(4)的另一端连接有多个位于第二透气砖层(3)下方的微孔曝气管支管(6);所述池塘底部中央位置设置有排污井(7),所述排污井(7)的顶部设置有顶板(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春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葡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