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板电镀挂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649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CB板电镀挂架包括至少两架体、上连接杆以及下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与所述至少两个架体的上端连接,所述下连接杆与所述至少两个架体的下端连接,PCB板夹设于相邻两架体之间;每一架体均包括用于挂设于电极板上的挂持结构、设于挂持结构下端的挂杆、以及设于所述挂杆上的夹持组合,所述夹持组合用于对位于所述挂杆第一侧的第一PCB板的第二侧进行夹持以及对位于所述挂杆第二侧的第二PCB板的第一侧进行夹持。上述PCB板电镀挂架结构简单、PCB板夹持效果好,一致性和稳定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CB板电镀挂架
本技术电路板
,特别涉及一种PCB板电镀挂架。
技术介绍
PCB板的电镀工艺中,需要利用架体来挂设PCB板,并且将架体挂于电极板上,以此来传导电流,然后用机器将挂有PCB板的架体浸入电镀液中,使电镀液均匀分布于其上。传统的架体结构较为复杂,并且与电极板的导电性能不稳定,导到导电功效较差,并且PCB板挂设于架体上的结构也较为复杂,并且PCB板不能稳定的挂于架体上,导致PCB板易松动等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较为简单稳定的PCB板电镀挂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PCB板电镀挂架,包括至少两架体、上连接杆以及下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与所述至少两个架体的上端连接,所述下连接杆与所述至少两个架体的下端连接,PCB板夹设于相邻两架体之间;每一架体均包括用于挂设于电极板上的挂持结构、设于挂持结构下端的挂杆、以及设于所述挂杆上的夹持组合,所述夹持组合用于对位于所述挂杆第一侧的第一PCB板的第二侧进行夹持以及对位于所述挂杆第二侧的第二PCB板的第一侧进行夹持。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合包括沿所述挂杆的高度方向开设于所述挂杆第一侧的凹槽以及一挂片;所述凹槽从该挂杆的高度方向贯穿该挂杆,以用于供第一PCB板的第二侧插入其中,所述挂片包括一设于所述挂杆第一侧的第一弹片以及一设于所述挂杆第二侧的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包括具有第一安装孔的第一平置片、推抵片以及呈连接作用的连接片,当所述第一弹片安装于所述挂杆上后,所述推抵片位于所述凹槽的右后侧方以从所述凹槽的宽度方向挡住该凹槽的部分开口;所述第二弹片包括具有第二安装孔的第二平置片以及由所述第二平置片的远离所述凹槽的一端延伸出的呈V形的第二弹片本体,所述第二弹片本体的末端具有一用于回扣第二PCB板的第一侧的回扣槽,所述第二弹片和第一弹片通过一安装螺栓安装于所述挂杆的后侧面;当所述挂片安装于所述挂杆上后,该挂片的第二弹片位于所述挂杆的第二侧,该挂片的第一弹片则位于所述挂杆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弹片的回扣槽与所述凹槽位于同一立面,位于所述挂杆第一侧的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弹片的推抵片配合夹持所述第一PCB板的第二侧端,位于所述挂杆的第二侧的回扣槽用于夹持所述第二PCB板的第一侧端。本技术的PCB板电镀挂架,采用至少两结构相同的架体,通过上连接杆和下连杆杆连接呈框形挂架,上、下连接杆采用可拆卸方式将所述至少两架体连接呈一体,拆装方便,无需使用时可拆卸,方便收纳和存放。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需要电镀的电路板数量的多少来决定架体的数量,使用范围广。所述挂持结构通过竖向夹板以及竖板与所述电极板面结合,提升了导电稳定性,在电镀的过程中,不会因挂架左右摇晃而导致导电不稳定,接触不良等情况,所述挂持结构将挂杆挂于所述电极板上,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夹持组合设计巧妙,能够安装于同一安装点上,位于挂杆第一侧的部分对第一PCB板的第二侧端进行夹持,位于挂杆第二侧的部分对第二PCB板的第一侧进行夹持,如此使得相邻的两根挂杆之间即可对若干个PCB板进行夹持,利用弹片的弹性微夹紧PCB板,防止PCB板轻易晃动等,夹持效果佳,并且装取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PCB板电镀挂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PCB板电镀挂架的使用状态图。图3是图2中A-A方向的俯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见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PCB板电路挂架包括至少两个架体1、上连接杆21以及上连接杆22,所述上连接杆21与所述至少两个架体1的上端连接,所述上连接杆22与所述至少两个架体1的下端连接,从而连接形成一框形架体1结构,PCB板夹设于相邻两架体1之间。关于架体1:每一架体1的结构均相同,每一架体1均包括一用于挂设于电极杆或电极板9(其呈水平长块状)上的挂持结构10、设于挂持结构10下端的挂杆12、以及设于所述挂杆12上的夹持组合14,所述夹持组合14用于对位于所述挂杆12第一侧的第一PCB板81的第二侧进行夹持以及对位于所述挂杆12第二侧的第二PCB板82的第一侧进行夹持。本实施例中,术语“第一侧”均为右侧,术语“第二侧”均为左侧,用以表示第一侧与第二侧为相对的两侧,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可以为左侧,第二侧则为相应的右侧等等。关于所述挂持结构10:请参见图3,所述挂持结构10包括一竖板101、设于所述竖板101下端的前侧面且与所述上连接杆21连接的连接结构102、以及设于所述竖板101的前侧面上且位于所述连接结构102上方的挂件103,所述挂件103用于挂持于所述电极板9上,所述挂杆12设于所述竖板101下端的前侧面。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102和所述挂杆12的固定可采用合体式或者组合式的连接固定结构,该组合式连接固定结构包括截面为U形的U形承载架1021、以及由前至后依次穿过U形承载架1021、挂杆12的上端后与所述竖板101的下端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锁紧件1022。所述U形承载架1021包括一底壁、由底壁的前后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两侧壁(即前、后侧壁)。在所述挂杆12的前后侧面相应位置分别开设两第一穿孔(图未示出),在所述U形承载架1021的前后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两第二穿孔(图未示出),在固定所述挂杆12时,利用所述第一螺纹锁紧件1022(即螺栓,本实施例为具有旋紧手柄的螺栓)依次穿过第二穿孔和第一穿孔后与竖板101的下端的螺纹孔(图未示出)螺纹配合。而上连接杆21则穿于所述U形承载架1021的U形腔中。当利用上连接杆21将两个以上的架体1进行连接时,使上连接杆21横向穿设于两个架体1的U形腔中,再将上述第一螺纹锁紧件1022将该U形承载架1021锁紧于对应的竖板101上,如此既达到利用上连接杆21连接所述至少两架体1的功能又能达到将对应架体1固定于竖板101下端的前侧面的功能。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锁紧件1022的下表面(相对于U形承载架1021的U形腔底的一面)与U形腔底之间的间距与上连接杆21的直径相匹配,以防止上连接杆21在所述U形承载架1021内横向滑动。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在位于最左侧的架体1和最右侧架体1的U形承载架1021上均设置限位结构来防止上连接杆21在U形承载腔内滑动(沿上连接杆21的长度方向滑动)。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102并不与所述挂杆12的固定组合,例如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如下设置:所述挂杆12的后侧面与所述竖板101下端的前侧面焊接,然后在所述挂杆12的前侧面开设所述第一穿孔,所述U形承载架1021通过所述第一螺纹锁紧件1022与所述挂杆12螺纹配合,从而将所述U形承载架1021安装于所述挂杆12的上端的前侧面。在该方式中,所述U形承载架1021仅螺纹锁紧于所述挂杆12上。所述挂件103包括横向设于所述竖板101上端的前侧面的横杆1031(其横截面可为矩形)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PCB板电镀挂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PCB板电镀挂架,包括至少两架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连接杆以及下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与所述至少两个架体的上端连接,所述下连接杆与所述至少两个架体的下端连接,PCB板夹设于相邻两架体之间;每一架体均包括用于挂设于电极板上的挂持结构、设于挂持结构下端的挂杆、以及设于所述挂杆上的夹持组合,所述夹持组合用于对位于所述挂杆第一侧的第一PCB板的第二侧进行夹持以及对位于所述挂杆第二侧的第二PCB板的第一侧进行夹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B板电镀挂架,包括至少两架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连接杆以及下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与所述至少两个架体的上端连接,所述下连接杆与所述至少两个架体的下端连接,PCB板夹设于相邻两架体之间;每一架体均包括用于挂设于电极板上的挂持结构、设于挂持结构下端的挂杆、以及设于所述挂杆上的夹持组合,所述夹持组合用于对位于所述挂杆第一侧的第一PCB板的第二侧进行夹持以及对位于所述挂杆第二侧的第二PCB板的第一侧进行夹持。2.如权利要求权1所述的PCB板电镀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合包括沿所述挂杆的高度方向开设于所述挂杆第一侧的凹槽以及一挂片;所述凹槽从该挂杆的高度方向贯穿该挂杆,以用于供第一PCB板的第二侧插入其中,所述挂片包括一设于所述挂杆第一侧的第一弹片以及一设于所述挂杆第二侧的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占辉张松峰
申请(专利权)人:华宇华源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