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672c\u5b9e\u7528\u65b0\u578b\u6d89\u53ca\u4e00\u79cd\u6c34\u57f9\u589e\u6c27\u7acb\u67f1\u683d\u57f9\u8bbe\u65bd\uff0c\u5305\u62ec\u591a\u4e2a\u5728\u7ad6\u76f4\u65b9\u5411\u4e0a\u4f9d\u6b21\u53e0\u653e\u7684\u79cd\u690d\u76c6\u5355\u4f53(1)\u3001\u8fde\u63a5\u652f\u6491\u7ba1(2)\u3001\u589e\u6c27\u6cf5(3)\u548c\u5bfc\u6c14\u7ba1(4)\uff1b\u79cd\u690d\u76c6\u5355\u4f53(1)\u5305\u62ec\u57fa\u6db2\u69fd(5)\u3001\u57fa\u6db2\u69fd\u76d6(6)\u3001\u5b9a\u690d\u76d6(7)\u548c\u5b9a\u690d\u676f(14)\uff1b\u57fa\u6db2\u69fd(5)\u5305\u62ec\u591a\u4e2a\u76f8\u4e92\u8fde\u901a\u7684\u51f8\u51fa\u90e8\uff0c\u51f8\u51fa\u90e8\u5173\u4e8e\u57fa\u6db2\u69fd(5)\u7684\u4e2d\u5fc3\u70b9\u5bf9\u79f0\uff1b\u589e\u6c27\u6cf5(3)\u5b89\u88c5\u5728\u8fde\u63a5\u652f\u6491\u7ba1(2)\u6700\u4e0a\u7aef\uff1b\u589e\u6c27\u6cf5(3)\u4e0e\u5bfc\u6c14\u7ba1(4)\u8fde\u63a5\uff1b\u5bfc\u6c14\u7ba1(4)\u7531\u591a\u4e2a\u4e32\u8fde\u7684\u79cd\u690d\u76c6\u5355\u4f53(1)\u7684\u5bfc\u6c14\u7ba1\u7a7f\u53e3(17)\u548c\u6ea2\u6c34\u5b54(10)\u4e2d\u5782\u76f4\u7a7f\u5165\uff0c\u5728\u6bcf\u4e2a\u79cd\u690d\u76c6\u5355\u4f53(1)\u7684\u57fa\u6db2\u69fd(5)\u5185\uff0c\u5bfc\u6c14\u7ba1(4)\u5747\u8bbe\u7f6e\u6709\u4e00\u4e2a\u5bfc\u6c14\u5206\u7ba1\u3002 The utility model can obtain the plant root system with uniform and sufficient oxygen, and ensure the growth of the plant and increase the y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培增氧立柱栽培设施
本技术属于农业设施
,特别涉及一种水培增氧立柱栽培设施。
技术介绍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无土栽培技术已在全国各大城市推广实践,立柱式无土栽培结构简单、造型美观,不但具有常规无土栽培的优点,而且兼具立体栽培特性,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光能利用率、自带水肥供应体系,大幅提升单位面积产量的同时降低劳动力成本。现有立柱式无土栽培多数以基质为载体,常见的水培栽培设施多以平铺式、立体式为主,占地面积比较大,水培立柱式大多不含增氧设施,造成根系分布不均匀,根系不能获得足够的氧气,影响植物生长,或直接从外部增氧,外观不够美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从内部自带增氧的水培增氧立柱设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部设置导气管,使植物根系获得分布均匀且充足的氧气,保证植物生长,增加产量的水培增氧立柱栽培设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培增氧立柱栽培设施,该栽培设施包括多个在竖直方向上依次叠放的种植盆单体1、连接支撑管2、增氧泵3和导气管4;所述种植盆单体1包括基液槽5、基液槽盖6、定植盖7和定植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培增氧立柱栽培设施,其特征在于:该栽培设施包括多个在竖直方向上依次叠放的种植盆单体(1)、连接支撑管(2)、增氧泵(3)和导气管(4);所述种植盆单体(1)包括基液槽(5)、基液槽盖(6)、定植盖(7)和定植杯(14);所述基液槽(5)为上方开口的容器;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关于基液槽(5)的中心点对称;所述基液槽(5)的底面设置有溢水孔座(9),溢水孔座(9)内设置有贯穿基液槽(5)的底面的溢水孔(10);所述基液槽(5)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连接孔座(11),连接孔座(11)内部设置有贯穿基液槽(5)底面的连接孔;所述基液槽盖(6)的形状与所述基液槽(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培增氧立柱栽培设施,其特征在于:该栽培设施包括多个在竖直方向上依次叠放的种植盆单体(1)、连接支撑管(2)、增氧泵(3)和导气管(4);所述种植盆单体(1)包括基液槽(5)、基液槽盖(6)、定植盖(7)和定植杯(14);所述基液槽(5)为上方开口的容器;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关于基液槽(5)的中心点对称;所述基液槽(5)的底面设置有溢水孔座(9),溢水孔座(9)内设置有贯穿基液槽(5)的底面的溢水孔(10);所述基液槽(5)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连接孔座(11),连接孔座(11)内部设置有贯穿基液槽(5)底面的连接孔;所述基液槽盖(6)的形状与所述基液槽(5)的横截面相同,覆盖在基液槽(5)的上表面;所述基液槽盖(6)上开设有分别与基液槽(5)的连接孔座(11)和溢水孔座(9)相对应的穿口(12)和导气管穿口(17);所述基液槽盖(6)上,与基液槽(5)的凸出部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一个定植盖孔座(13);定植盖孔座(13)上设置有定植盖(7),所述定植盖(7)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定植杯(14)的定植孔(8);所述连接支撑管(2)由穿口(12)和连接孔座(11)中垂直穿入,将多个种植盆单体(1)串连;所述增氧泵(3)安装在连接支撑管(2)最上端;所述增氧泵(3)与导气管(4)连接;所述导气管(4)由多个串连的种植盆单体(1)的导气管穿口(17)和溢水孔(10)中垂直穿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柱,尚辉,鲍仁蕾,刘鲁江,傅长智,陈燕红,王佳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