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润滑用润滑脂组合物以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8436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提供经过长期仍能够良好地维持树脂元件与金属元件之间、以及金属元件与金属元件之间的滑动润滑的树脂润滑用润滑脂组合物为目的,提供了一种含有基油、增稠剂、和非极性蜡以及极性蜡中的至少1种为特征的树脂润滑用润滑脂组合物。另外,将上述树脂润滑用润滑脂组合物使用于车辆转向用伸缩棒或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可以提高耐久性并谋求长寿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如汽车的动力转向装置、树脂涂层花键轴等树脂元件和金属元件之间的润滑的树脂润滑用润滑脂组合物。
技术介绍
近年,以汽车等的轻量化为目的,代替各种金属制元件,开始大量使用树脂(例如聚酰胺)制元件。例如,在汽车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减速装置部,使用树脂制蜗轮传动装置和钢制蜗轮。在这些树脂制部件之间、树脂制部件和金属制部件之间的润滑通常使用润滑脂组合物,例如,已知含有含羟基的脂肪酸或多元醇的脂肪酸酯的树脂润滑用润滑脂组合物(参照特开平8-209167号公报)。该润滑脂组合物,在使用于汽车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减速机构部时,即使长时间使用后也可以抑制转矩的变动,并且具有即使长时间运行也没有操作柄操作不适感的优点。可是,如果将该树脂润滑用润滑脂组合物用于大型汽车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时,则存在润滑位置高负荷而使使用条件变得苛刻,或由于静摩擦力的增大,在慢慢地扭转操作柄时产生不灵活,或者使耐久寿命变短等问题。作为解决这样的问题的润滑脂组合物,提出了在含有0.5~40质量%的平均分子量为900~10000的聚乙烯蜡的树脂润滑用润滑脂组合物(参照特开平9-194867号公报)、在基油中使用合成烃油、使用尿素化合物作为增稠剂、含有褐煤蜡的树脂润滑用润滑脂组合物(参照特开2002-371290号公报3)、含有0.1~30质量%的聚环氧乙烷类蜡的树脂润滑用润滑脂组合物(参照特开2003-3185号公报)等。可是,这些树脂润滑用润滑脂组合物虽然具有提高由金属制蜗杆和合成树脂制蜗轮而构成的减速齿轮的耐磨损性的效果,但从车辆响应性的提高或耐久性的观点看,期望树脂与钢的滑动润滑的近一步提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过长期仍能够良好地维持树脂元件与金属元件之间的滑动润滑的树脂润滑用润滑脂组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树脂润滑用润滑脂组合物、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一种树脂润滑用润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含有基油、增稠剂、和非极性蜡以及极性蜡中的至少1种。(2)一种树脂润滑用润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含有基油、增稠剂、非极性蜡和极性蜡两者,相对于润滑脂总量,非极性蜡为3质量%或3质量%以上;相对于润滑脂总量,极性蜡为2质量%或2质量%以上;并且相对于润滑脂总量,极性蜡和非极性蜡的总和为10质量%或10质量%以下。(3)按照上述(1)或(2)记载的树脂润滑用润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非极性蜡为聚烯烃蜡。(4)按照上述(1)或(2)记载的树脂润滑用润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极性蜡为褐煤酸衍生物的蜡。(5)按照上述(1)~(4)中的任一项记载的树脂润滑用润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增稠剂为双脲化合物或金属复合皂。(6)按照上述(5)记载的树脂润滑用润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增稠剂为下面(I)式所示的双脲化合物,其中,R1、R3为正辛基胺或碳原子数12~20的直链脂肪族胺,并且,正辛基胺和碳原子数12~20的直链脂肪族胺的摩尔比为1∶4~4∶1。 (7)按照上述(1)~(6)中的任一项记载的树脂润滑用润滑脂组合物,其中,基油的70质量%或70质量%以上为聚α-烯烃油。(8)按照上述(1)~(7)中的任一项记载的树脂润滑用润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基油为二烷基二苯基醚、酯类合成油以及高度精制矿物油中的至少1种。(9)按照上述(1)~(8)中的任一项记载的树脂润滑用润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基油运动粘度在40℃下为15~200mm2/s。(10)按照上述(1)~(9)中的任一项记载的树脂润滑用润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润滑脂总量,添加0.3~4.0质量%的磺酸金属盐或磺酸钙盐作为防锈剂。(11)按照上述(1)~(10)中的任一项记载的树脂润滑用润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润滑用润滑脂组合物用于树脂元件和金属元件之间的滑动润滑。(12)一种电动动力转向装置,该电动动力转向装置是通过减速齿轮机构将电动机的辅助输出传送到车辆的转向机构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减速齿轮机构的从动齿轮,在金属制芯管的外周由树脂组合物构成并将在外周面形成了齿轮齿的树脂部设置为一个整体,并且,上述驱动齿轮为金属制,另外,上述从动齿轮和驱动齿轮之间用上述(1)~(11)中的任一项记载的润滑脂组合物进行润滑。(13)按照上述(12)记载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齿轮的齿面粗糙度用算术平均粗糙度(Ra)表示为0.008~0.15μm。(14)按照上述(12)或(13)记载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齿轮实施了脉冲(パルソナイト)处理。(15)一种车辆转向用伸缩轴,该伸缩轴插入到车辆转向轴中,并且使雄轴和雌轴不能旋转但滑动自由地配合的车辆转向用伸缩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伸缩轴中,在上述雄轴和雌轴的任意一方或双方的配合部表面形成树脂皮膜,并且使上述(1)~(10)中记载的润滑脂组合物介于上述雄轴和雌轴之间,另外,在该润滑脂组合物中,相对于润滑脂总量,添加2~10质量%的蜡。(16)按照上述(15)记载的车辆转向用伸缩轴,其特征在于,含有矿物油或合成烃油作为基油并且其含量为基油总量的70质量%或70质量%以上,另外,基油运动粘度在40℃下为15~200mm2/s,而且。蜡为选自聚乙烯、褐煤酸衍生物、氧化聚乙烯、脂肪酰胺、酮、聚四氟乙烯中的至少1种,并且,混合稠度为220~340。(17)一种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将上述(11)记载的树脂润滑用润滑脂组合物使用于减速齿轮机构的润滑,并且使用了上述(15)或(16)记载的车辆转向用伸缩轴。附图的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一例的局部剖面结构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是示出电动机和减速齿轮的连结部周边的示意结构图,图3是示出减速齿轮的一例(圆筒蜗轮)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减速齿轮的另一例(直齿轮)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减速齿轮的再一例(斜齿轮)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减速齿轮的再一例(伞齿轮)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减速齿轮的再一例(双曲线齿轮)的立体图,图8是一般的汽车的操舵机构部的侧面图,图9是示出车辆转向用伸缩轴的一例的分解立体图,在图10中,(a)是在图8中示出的车辆转向用伸缩轴的雄花键轴的横剖面图,(b)是同一伸缩轴的雌花键轴的横剖面图,图11是示出实施例中使用的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的模式图,图12是示出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17的磨损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13是示出双脲中的辛基胺的比例与磨损量比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4是示出蜗杆齿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与动力传递效率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5是示出基油中的酯油的比例与树脂的尺寸变化率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6是示出基油运动粘度与动力传递效率比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7是示出浸渍时间与拉伸强度变化率的关系的曲线图。另外,图中的符号1为芯管、3为树脂部、8为粘接层、10为齿轮齿、11为蜗轮、12为蜗杆、20为减速齿轮、50为操舵杆、70为转向轴、80为扭杆、90为轴承、91为轴承、100为电动机、110为滚动轴承、120为壳体、130为减震器、201为雄花键轴(雄轴)、202为雌花键轴(雌轴)、203a、203b为树脂皮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树脂润滑用润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含有基油、增稠剂、和非极性蜡以及极性蜡中的至少1种。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岛裕俊中谷真也岩野敏行中道治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