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7825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通过包括使共聚物与至少一种醚化合物、至少一种脂族化合物和至少一种芳族化合物反应的方法制备的油溶性的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专利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机油中使用的改进的分散剂添加剂组合物;并且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制造所述分散剂添加剂组合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润滑油组合物的配制中使用含氮分散剂和/或清净剂是已知的。许多已知的分散剂/清净剂化合物基于链烯基琥珀酸或酸酐与胺或多胺的反应,以产生链烯基琥珀酰亚胺或链烯基琥珀酰胺酸,这由选择的反应条件决定。润滑剂制造商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粒状物质在内燃机内的分散性。不能具有足够的粒状物质分散性可导致过滤器堵塞、淤渣累积和油增稠。 相关现有技术的说明 Liu等人的美国专利6117825公开了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它包括主要量的润滑粘度的油;和少量的抗氧化剂-分散剂添加剂和分散剂添加剂的协同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i)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PIBSAD)和(ii)乙烯一丙烯琥珀酰亚胺(LEPSAD)。 Nalesnik的美国专利5139688公开了一种添加剂组合物,它包括C3-C10α-单烯烃和任选地非共轭二烯烃或三烯烃的氧化的乙烯共聚物或三元共聚物,该氧化的乙烯共聚物或三元共聚物已经与甲醛化合物并与氨基芳族多胺化合物反应。 等人的美国专利6512055公开了一种共聚物,该共聚物通过至少一种单烯键式不饱和C4-C6二羧酸或其酸酐、低聚物和一种单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的自由基共聚获得。 等人的美国专利6284716公开了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它包括润滑油和通过至少一种单烯键式不饱和C4-C6二羧酸或其酸酐、低聚物和一种单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的自由基共聚获得的共聚物,其中该共聚物进一步与胺反应。 Harrison等人的美国专利5792729公开了一种分散剂三元共聚物和衍生自该三元共聚物的聚琥珀酰亚胺组合物。通过不饱和的酸性试剂、1-烯烃和1,1-二取代烯烃在自由基引发剂存在下的自由基共聚获得所述三元共聚物。 Barr等人的美国专利5670462公开了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它是(i)使用自由基引发剂的共聚的烯烃和不饱和羧酸酰化剂单体和(ii)由无环烃基取代的琥珀酰化剂和多胺制备的琥珀酰亚胺的反应产物,其中所述烃基取代的琥珀酰化剂通过使聚烯烃和酰化剂在使至少75mol%的起始聚烯烃转化成烃基取代的琥珀酰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来制备。 Harrison等人的美国专利6451920公开了使聚烯烃和不饱和酸性试剂共聚,接着在升高的温度下,在强酸存在下,使任何未反应的聚烯烃和不饱和酸性试剂反应。 Chung等人的美国专利5427702和5744429公开了衍生化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混合物,其中官能团被接枝在所述共聚物上。所述官能化的共聚物与胺、包括多元醇在内的醇、氨基醇等中的至少一种混合,形成多官能团的粘度指数改进剂添加剂组分。 Harrison等人的美国专利5112507公开了不饱和酸性反应物和高分子量烯烃的新型共聚物,其中全部高分子量烯烃的至少20%包括烷基亚乙烯基异构体,所述共聚物可在润滑油和燃料中用作分散剂,且还可以用于制备可用于润滑油和燃料中的聚琥珀酰亚胺和其它后处理的添加剂。 专利技术概述 在本专利技术的最宽泛的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溶性的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该组合物通过包括使下述(A)与(B)、(C)和(D)反应的方法制备 (A)下述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i)通过包含下述物质的组分的自由基共聚获得的共聚物 (a)至少一种单烯键式不饱和的C3-C28一元羧酸或其酯,或者C4-C28二羧酸、其酸酐或其酯; (b)至少一种包含约2-40个碳原子的1-烯烃,或至少一种包含约4-360个碳原子并具有呈乙烯基、亚乙烯基或烷基亚乙烯基形式的可共聚端基的聚烯烃,或它们的混合物;和 (c)至少一种单烯烃化合物,该单烯烃化合物可与(a)和(b)的单体共聚,并且选自如下物质组成的组 (1)烷基乙烯基醚和烯丙基烷基醚,其中所述烷基是被羟基、氨基、二烷基氨基或烷氧基取代的,或者是未取代的,且含有约1-约40个碳原子; (2)约3-约10个碳原子的单烯键式不饱和一元羧酸或二羧酸的烷基胺和N-烷基酰胺,其中所述烷基取代基含有约1-约40个碳原子; (3)约1-约8个碳原子的羧酸的N-乙烯基酰胺; (4)N-乙烯基取代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和 (5)至少一种包含约2-约40个碳原子的1-烯烃,或至少一种包含约4-约360个碳原子并具有呈乙烯基、亚乙烯基或烷基亚乙烯基形式的可共聚端基的聚烯烃,或它们的混合物,条件是所使用的烯烃与在(i)(b)中所使用的烯烃不同; (ii)通过使化合物(i)(a)与化合物(i)(b)在自由基引发剂存在下反应获得的共聚物; (iii)通过(a)使化合物(i)(a)与化合物(i)(b)或(i)(c)在非自由基催化的反应中在共聚物(i)或共聚物(ii)或这二者存在下反应获得的共聚物;或者通过(b)使共聚物(i)或共聚物(ii)或这二者与化合物(i)(a)和化合物(i)(b)或(i)(c)的非自由基催化的反应产物接触获得的共聚物,其中(i)、(ii)或(iii)的共聚物; (B)至少一种醚化合物,其能够与至少两个一元羧酸或其酯,或者二羧酸、其酸酐或其酯,或者它们的混合物反应; (C)至少一种脂族化合物,其能够与至少一个一元羧酸或其酯,或者二羧酸、其酸酐或其酯反应; (D)至少一种芳族化合物,其能够与至少一个一元羧酸或其酯,或者二羧酸、其酸酐或其酯反应。 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润滑油组合物,该润滑油组合物包含主要量的润滑粘度的油和次要量的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所述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通过包括使下述(A)与(B)、(C)和(D)反应的方法制备 (A)下述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i)通过包含下述物质的组分的自由基共聚获得的共聚物 (a)至少一种单烯键式不饱和的C3-C28一元羧酸或其酯,或者C4-C28二羧酸、其酸酐或其酯; (b)至少一种包含约2-约40个碳原子的1-烯烃,或至少一种包含约4-约360个碳原子并具有呈乙烯基、亚乙烯基或烷基亚乙烯基形式的可共聚端基的聚烯烃,或它们的混合物;和 (c)至少一种单烯烃化合物,该单烯烃化合物可与(a)和(b)的单体共聚,并且选自如下物质组成的组 (1)烷基乙烯基醚和烯丙基烷基醚,其中所述烷基是被羟基、氨基、二烷基氨基或烷氧基取代的,或者是未取代的,且含有约1-约40个碳原子; (2)约3-约10个碳原子的单烯键式不饱和一元羧酸或二羧酸的烷基胺和N-烷基酰胺,其中所述烷基取代基含有约1-约40个碳原子; (3)约1-约8个碳原子的羧酸的N-乙烯基酰胺; (4)N-乙烯基取代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和 (5)至少一种包含约2-约40个碳原子的1-烯烃,或至少一种包含约4-约360个碳原子并具有呈乙烯基、亚乙烯基或烷基亚乙烯基形式的可共聚端基的聚烯烃,或它们的混合物,条件是所使用的烯烃与在(i)(b)中所使用的烯烃不同; (ii)通过使化合物(i)(a)与化合物(i)(b)在自由基引发剂存在下反应获得的共聚物; (iii)通过(a)使化合物(i)(a)与化合物(i)(b)或(i)(c)在非自由基催化的反应中在共聚物(i)或共聚物(ii)或这二者存在下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油溶性的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该组合物通过包括使下述(A)与(B)、(C)和(D)反应的方法制备:    (A)下述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i)通过包含下述物质的组分的自由基共聚获得的共聚物:    (a)至少一种单烯键式不饱和的C↓[3]-C↓[28]一元羧酸或其酯,或者C↓[4]-C↓[28]二羧酸、其酸酐或其酯;    (b)至少一种包含约2-40个碳原子的1-烯烃,或至少一种包含约4-360个碳原子并具有呈乙烯基、亚乙烯基或烷基亚乙烯基形式的可共聚端基的聚烯烃,或它们的混合物;和    (c)至少一种单烯烃化合物,该单烯烃化合物可与(a)和(b)的单体共聚,并且选自如下物质组成的组:    (1)烷基乙烯基醚和烯丙基烷基醚,其中所述烷基是被羟基、氨基、二烷基氨基或烷氧基取代的,或者是未取代的,且含有约1-约40个碳原子;    (2)约3-约10个碳原子的单烯键式不饱和一元羧酸或二羧酸的烷基胺和N-烷基酰胺,其中所述烷基取代基含有约1-约40个碳原子;    (3)约1-约8个碳原子的羧酸的N-乙烯基酰胺;    (4)N-乙烯基取代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和    (5)至少一种包含约2-40个碳原子的1-烯烃,或至少一种包含约4-约360个碳原子并具有呈乙烯基、亚乙烯基或烷基亚乙烯基形式的可共聚端基的聚烯烃,或它们的混合物,条件是所使用的烯烃与在(i)(b)中所使用的烯烃不同;    (ii)通过使化合物(i)(a)与化合物(i)(b)在自由基引发剂存在下反应获得的共聚物;    (iii)通过(a)使化合物(i)(a)与化合物(i)(b)或(i)(c)在非自由基催化的反应中在共聚物(i)或共聚物(ii)或这二者存在下反应获得的共聚物;或者通过(b)使共聚物(i)或共聚物(ii)或这二者与化合物(i)(a)和化合物(i)(b)或(i)(c)的非自由基催化的反应产物接触获得的共聚物;    (B)至少一种醚化合物,其能够与至少两个一元羧酸或其酯,或者二羧酸、其酸酐或其酯,或者它们的混合物反应;    (C)至少一种脂族化合物,其能够与至少一个一元羧酸或其酯,或者二羧酸、其酸酐或其酯反应;    (D)至少一种芳族化合物,其能够与至少一个一元羧酸或其酯,或者二羧酸、其酸酐或其酯反应。...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D斯托克斯WR小鲁
申请(专利权)人:切夫里昂奥罗尼特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