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翔专利>正文

高效快速节能蜂窝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7034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效快速节能蜂窝煤,原煤与黄土的配比可达到1∶1并含有助燃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煤煤孔从圆心至圆周,分三层排布,共16孔;圆心处有一孔,孔径最佳为10mm;第二层有五孔,呈五角分布,孔径最佳为12mm;第三层均匀分布11孔,孔径最佳为12mm。所述蜂窝煤提高了煤中黄土配比含量,省煤;火力猛,上火速度快,炉口火力可与液化石油气相媲美;燃烧完全,减少了粉尘烟灰污染;可劣煤优用;结构简单,经济实用。(*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民用燃煤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效快速节能蜂窝煤。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耗能大国。虽然近年煤气和液化石油气用户有了很大发展,部分家庭用上了煤气和液化石油气,但由于资源和基础设施的限制,距普及为时尚远。全国现在约有3亿左右人口还是以煤为主要燃料。他们多用蜂窝煤。普通蜂窝煤,煤与黄土的比例一般为每1000公斤原煤加黄土250公斤左右,即1∶0.25,多加黄土则烧不着。这种蜂窝煤因燃煤各部分不能同步燃烧而烧不透,燃烧后的灰渣含碳量普遍在15~25%左右,即有四分之一未烧透的煤碳随着炉渣当作垃圾倒掉了。仅此一项,每年就给国家造成约一亿吨原煤的损失。本技术采用化学助燃添加剂技术并相应对蜂窝煤煤孔进行了改进设计,目的在于使蜂窝煤各部分能同步燃烧、提高燃煤效率,节能并减少污染。所述技术在原煤中添加了数种助燃添加剂,使原煤与黄土的配比因此而达到1∶1。所加添加剂使得燃煤在500℃以上高温时使CO、SO2等可燃气体进一步燃烧放热,使燃煤所含热量得以最大限度的释放,故而减少了大气污染,而且烧结后的煤渣非常完整,减少了粉尘污染。但是,按此种煤、土配比并含有助燃添加剂的高效快速节能蜂窝煤,需采用具有如下特征的蜂窝煤煤孔方可充分实现。所述蜂窝煤煤孔从圆心至圆周,分三层排布,共16孔;圆心处有一孔,孔径最佳为10mm;第二层有五孔,呈五角分布,孔径最佳为12mm;第三层均匀分布11孔,孔径最佳为12mm。此种排布形式的煤孔使得燃煤各部分能同步燃烧,由同步燃烧形成快速放热效应,快速放热致使炉膛温度急剧升高,连锁反应致使燃煤和多种有害气体(主要是CO、SO2,均为可燃气体)进一步释放,煤碳燃烬放热,气体净化放热,达到省煤高效,清洁卫生的境界。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1.提高了蜂窝煤中黄土配比含量,省煤,2.火力猛,上火速度快,炉口火力可与液化石油气相媲美,3.燃烧完全,减少了粉尘烟灰污染,4.可劣煤优用,5.结构简单,经济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煤孔排布示意图。图2为制作本技术所述蜂窝煤的模具剖面图。图中(1)为蜂窝煤,(2)为蜂窝煤上的煤孔。生产所述蜂窝煤的蜂窝煤机不变,用户使用的炉具不变。采用所述16孔煤孔时,效果最佳。采用普通蜂窝煤煤孔排布方式也可提高燃烧性能,改善燃烧品质,但效果不如用本技术所提供的好。权利要求一种高效快速节能蜂窝煤,原煤与黄土的配比可达到1∶1并含有助燃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煤煤孔从圆心至圆周,分三层排布,共16孔;圆心处有一孔,孔径最佳为10mm;第二层有五孔,呈五角分布,孔径最佳为12mm;第三层均匀分布11孔,孔径最佳为12mm。专利摘要一种高效快速节能蜂窝煤,原煤与黄土的配比可达到1∶1并含有助燃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煤煤孔从圆心至圆周,分三层排布,共16孔;圆心处有一孔,孔径最佳为10mm;第二层有五孔,呈五角分布,孔径最佳为12mm;第三层均匀分布11孔,孔径最佳为12mm。所述蜂窝煤提高了煤中黄土配比含量,省煤;火力猛,上火速度快,炉口火力可与液化石油气相媲美;燃烧完全,减少了粉尘烟灰污染;可劣煤优用;结构简单,经济实用。文档编号C10L5/00GK2265377SQ9623958公开日1997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20日专利技术者张翔 申请人:张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快速节能蜂窝煤,原煤与黄土的配比可达到1∶1并含有助燃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煤煤孔从圆心至圆周,分三层排布,共16孔;圆心处有一孔,孔径最佳为10mm;第二层有五孔,呈五角分布,孔径最佳为12mm;第三层均匀分布11孔,孔径最佳为12m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翔
申请(专利权)人:张翔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