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构件的立体智能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867102 阅读:3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构件的立体智能生产系统,属于钢结构构件生产领域。它包括立体厂房,立体厂房由垂直运输区、第一生产区和第二生产区组成,垂直运输区的两侧设置有第一生产区和第二生产区;垂直运输区包括堆垛机和搬运车,搬运车位于堆垛机上;堆垛机自带有垂直升降系统,搬运车自带有自动顶升装置;第一生产区根据钢构件加工工艺先后顺序由下往上依次分为下料区、组立区、焊接区和校正区;第二生产区根据钢构件加工工艺先后顺序由上往下依次分为再组立区、再焊接区、再校正区和抛丸除锈区或外包混凝土区;第一、二生产区中每一区域均由堆垛机和搬运车协同进行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传统生产方式中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构件的立体智能生产系统
本技术属于钢结构构件生产领域,尤其是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构件的立体智能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钢结构是一种广泛用于建筑领域的结构形式。钢结构具有自重轻、强度高、安装容易、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投资回收快、环境污染少等综合优势。随着国家房地产行业的兴起,各地方钢结构企业开始圈地建厂,但平面工厂对土地的利用率较低,在现在的政策下,每年的土地使用成本居高不下,能否提高厂房的平米生产率就成了企业是否能盈利的制约因素。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一、传统工厂为平面流水线生产方式,需要占用大量的厂房面积,厂房空间利用率低;二、传统工厂占用大量土地面积,土地投资费用大,每年成本摊销大;三、机械化程度低、周转运输距离远,工作效率低;四、不同工序之间容易交叉作业,不利于管理;五、设备固定,可移动性差,不利于转移。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传统生产方式中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及工作效率低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构件的立体智能生产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构件的立体智能生产系统,它包括立体厂房,立体厂房由垂直运输区、第一生产区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构件的立体智能生产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构件的立体智能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立体厂房,立体厂房由垂直运输区(1)、第一生产区(2)和第二生产区(3)组成,垂直运输区(1)的两侧设置有第一生产区(2)和第二生产区(3);所述垂直运输区(1)包括堆垛机(11)和搬运车(12),搬运车(12)位于堆垛机(11)上;所述堆垛机(11)自带有垂直升降系统,搬运车(12)自带有自动顶升装置;所述第一生产区(2)根据钢构件加工工艺先后顺序由下往上依次分为下料区(21)、组立区(22)、焊接区(23)和校正区(24);所述第二生产区(3)根据钢构件加工工艺先后顺序由上往下依次分为再组立区(31)、再焊接区(32)、再校正区(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构件的立体智能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立体厂房,立体厂房由垂直运输区(1)、第一生产区(2)和第二生产区(3)组成,垂直运输区(1)的两侧设置有第一生产区(2)和第二生产区(3);所述垂直运输区(1)包括堆垛机(11)和搬运车(12),搬运车(12)位于堆垛机(11)上;所述堆垛机(11)自带有垂直升降系统,搬运车(12)自带有自动顶升装置;所述第一生产区(2)根据钢构件加工工艺先后顺序由下往上依次分为下料区(21)、组立区(22)、焊接区(23)和校正区(24);所述第二生产区(3)根据钢构件加工工艺先后顺序由上往下依次分为再组立区(31)、再焊接区(32)、再校正区(33)和抛丸除锈区(34)或外包混凝土区;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慧云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