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可变刚度屈曲约束支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66329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可变刚度屈曲约束支撑,包括:压力传感器、磁性体、转轴、熔断保险丝、弹簧、永磁体、横向钢板、带凹槽的钢板、外套筒内部吸附板、芯板、电路保护盒、电路电线、加劲肋、外套筒。通过压力传感器感应,由单片机控制继电器实现电路控制开关断开与闭合,使熔断保险丝熔断,弹簧收缩,带动永磁体旋转,磁性体磁力消失,屈曲约束支撑外套筒与芯板分离,从而实现刚度可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合理利用屈曲约束支撑外套筒的轴向刚度,在正常使用状态和多遇地震情况下,提高结构的抗侧刚度;中震和罕震情况下,屈曲约束支撑刚度发生改变,可提升结构的减震效果;抗震概念设计清晰、结构构造简单、所用材料成本低廉,施工方便,便于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可变刚度屈曲约束支撑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可变刚度屈曲约束支撑,属于工程结构抗震与消能减震

技术介绍
屈曲约束支撑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外套筒对芯板的约束,防止芯板的受压屈曲,使芯板拉压都能达到屈服。在消能减震领域,屈曲约束支撑运用广泛。低屈服点钢做成的芯板在地震作用下反复拉压,消耗地震传给建筑物的能量,从而达到保护建筑物的作用。传统屈曲约束支撑只有芯板提供轴向刚度,并没有利用外套筒的轴向刚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可变刚度屈曲约束支撑。在正常使用状态和多遇地震情况下,磁性体将芯板与外套筒连接成一个整体,外套筒的刚度也作为屈曲约束支撑的刚度的一部分;中震和罕遇地震情况下,传感器感应,芯板与外套筒自动断开,外套筒只起防止芯板屈曲作用,由芯板的反复拉压变形进行耗散地震能量。为了达到以上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智能可变刚度屈曲约束支撑,包括:压力传感器、磁性体、转轴、熔断保险丝、弹簧、永磁体、横向钢板、带凹槽的钢板、外套筒内部吸附板、芯板、电路保护盒、电路电线、加劲肋、外套筒;所述芯板两端设置加劲肋,两个磁性体固定在两侧加劲肋上,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可变刚度屈曲约束支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可变刚度屈曲约束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传感器(1)、磁性体(2)、转轴(3)、熔断保险丝(4)、弹簧(5)、永磁体(7)、横向钢板(8)、带凹槽的钢板(9)、外套筒内部吸附板(10)、芯板(11)、电路保护盒(12)、电路电线(13)、加劲肋(14)、外套筒(15);所述芯板(11)两端设置加劲肋(14),两个磁性体(2)固定在两侧加劲肋(14)上,磁性体(2)表面的吸附面(6)为软磁材料,所述永磁体(7)置于磁性体(2)的内部,永磁体(7)的一端与转轴(3)的一端固定,转轴(3)的另一端与处于拉伸状态的弹簧(5)连接,弹簧(5)的另一端连接在芯板(11)上;所述熔断保险丝(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可变刚度屈曲约束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传感器(1)、磁性体(2)、转轴(3)、熔断保险丝(4)、弹簧(5)、永磁体(7)、横向钢板(8)、带凹槽的钢板(9)、外套筒内部吸附板(10)、芯板(11)、电路保护盒(12)、电路电线(13)、加劲肋(14)、外套筒(15);所述芯板(11)两端设置加劲肋(14),两个磁性体(2)固定在两侧加劲肋(14)上,磁性体(2)表面的吸附面(6)为软磁材料,所述永磁体(7)置于磁性体(2)的内部,永磁体(7)的一端与转轴(3)的一端固定,转轴(3)的另一端与处于拉伸状态的弹簧(5)连接,弹簧(5)的另一端连接在芯板(11)上;所述熔断保险丝(4)的一端连接在转轴(3)上,另一端连接在磁性体(2)上;熔断保险丝(4)的两端通过电路电线(13)与智能感应控制电路中的熔断电路连接;所述芯板(11)外设置外套筒(15)作为约束构件,所述外套筒内部吸附板(10)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宝琳满海艾璐石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