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路机轮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6534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路机轮体,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承载圈和防护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圈的外部设置防护圈,承载圈的外表面与防护圈的内表面相贴合,所述承载圈的两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截面呈圆形,限位板的直径与防护圈的外径一致;所述防护圈由至少2块弧形钢板拼接而成,相邻弧形钢板之间通过榫接结构相连,所述弧形钢板的表面设置有沉头孔;不仅耐磨性好,而且能够更换局部部件,避免材料的浪费,无需焊接等工序,拼装方便,加工效率高。

A roller body of a 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oller wheel body,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ngineering machinery, which comprises a bearing ring and a protective ring,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bearing ring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protective ring,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outer surface and bearing fit protective ring ring, the bearing ring is fixedly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Co. a plate, the limiting plate with round cross section, limit diameter and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protective ring plate; the protective ring is composed of at least 2 arc plates assembled between adjacent arc-shaped steel plate are connected by tenon structure, the surface of the arc-shaped steel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countersunk hole; not only good wear resistance. It can replace the local components, avoid the waste of materials, no welding processes, convenient assembly, high process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路机轮体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压路机轮体。
技术介绍
振动压路机压实工作时,其轮体长期以较高的频率和较大的振幅与压实材料不断的冲击、摩擦,而目前压路机的轮体大多采用普通材质或优质钢板卷制成形,成形后焊接固定,由于长时间的冲击和摩擦,轮体的外圈极易出现严重磨损,影响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产生大量的维修费用,增加了使用成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申请号为201521021801.2的技术专利公布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压路机轮体,为承载圈和刚性工作护圈的整体件,刚性工作护圈位于承载圈的外壁,并由若干弧形钢板拼接而成,刚性工作护圈与承载圈焊接为一体。该结构虽然能够提高压路机轮体的耐磨损性和耐冲击性,但是仍存在下述问题:刚性工作护圈由若干弧形钢板拼接而成,需借助外部工装才能实现同轴线拼装,操作复杂,加工难度大;另外,所述压路机轮体为焊接一体式结构,焊接工作量大,而且一旦外层刚性工作护圈损坏,则无法将刚性工作护圈与承载圈拆分,而只能够更换整只轮体,造成材料的浪费,无法实现芯部承载圈的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式的压路机轮体,不仅耐磨性好,而且能够更换局部部件,避免材料的浪费,无需焊接等工序,拼装方便,加工效率高。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路机轮体,包括承载圈和防护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圈的外部设置防护圈,承载圈的外表面与防护圈的内表面相贴合,所述承载圈的两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截面呈圆形,限位板的直径与防护圈的外径一致;所述防护圈由至少2块弧形钢板拼接而成,相邻弧形钢板之间通过榫接结构相连,所述弧形钢板的表面设置有沉头孔。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圈和防护圈之间通过沉头螺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的端面与承载圈相贴合。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与承载圈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弧形钢板与承载圈的长度一致。进一步的,所述弧形钢板采用马氏体耐磨钢板卷制的圆弧形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在承载圈外部的拼接式防护圈,提高了压路机轮体的耐磨性;防护圈采用多个弧形钢板以榫接结构相连,具有组装简便的优点,通过沉孔螺栓将防护圈和承载圈固定,不仅能够保持轮体表面光滑,而且防护圈能够自由地从承载圈上拆卸下来,当防护圈出现损毁时,只需更换部分弧形钢板即可,避免了材料的浪费,节约了成本;本结构无需焊接等工序,拼装方便,加工简单,工作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承载圈,2.防护圈,3.弧形钢板,4.限位板,5.沉头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压路机轮体,包括承载圈1和防护圈2,所述承载圈1的外部设置防护圈2,承载圈1的外表面与防护圈2的内表面相贴合,所述承载圈1的两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板4,所述限位板4截面呈圆形,限位板4的直径与防护圈2的外径一致;所述防护圈2由四个弧形钢板3拼接而成,相邻弧形钢板3之间通过榫接结构相连,所述弧形钢板3的表面设置有沉头孔5。本技术所述的承载圈1和防护圈2之间通过沉头螺栓固定连接。本技术所述的限位板4的端面与承载圈1相贴合。本技术所述的限位板4与承载圈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技术所述的弧形钢板3与承载圈1的长度一致。本技术所述的弧形钢板3采用马氏体耐磨钢板卷制的圆弧形结构,以增强轮体的耐磨性。本技术的实施过程是:首先将承载圈1的一端与限位板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使限位板4与承载圈1的端面紧密贴合,然后弧形钢板3两两榫接相连成圆筒状防护圈2,组装在承载圈1的外部,并使防护圈2的一端与限位板4紧密贴合,用沉孔螺栓将承载圈1和防护圈2固定,最后将另一限位板4固定在承载圈1另一端,并用螺栓固定。本技术通过设置在承载圈1外部的拼接式防护圈2,提高了压路机轮体的耐磨性;防护圈2采用多个弧形钢板3以榫接结构相连,具有组装简便的优点,通过沉孔螺栓将防护圈2和承载圈1固定,不仅能够保持轮体表面光滑,而且防护圈2能够自由地从承载圈1上拆卸下来,当防护圈2出现损毁时,只需更换部分弧形钢板3即可,避免了材料的浪费,节约了成本;本结构无需焊接等工序,拼装方便,加工简单,工作效率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压路机轮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路机轮体,包括承载圈(1)和防护圈(2),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圈(1)的外部设置防护圈(2),承载圈(1)的外表面与防护圈(2)的内表面相贴合,所述承载圈(1)的两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板(4),所述限位板(4)截面呈圆形,限位板(4)的直径与防护圈(2)的外径一致;所述防护圈(2)由至少2块弧形钢板(3)拼接而成,相邻弧形钢板(3)之间通过榫接结构相连,所述弧形钢板(3)的表面设置有沉头孔(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路机轮体,包括承载圈(1)和防护圈(2),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圈(1)的外部设置防护圈(2),承载圈(1)的外表面与防护圈(2)的内表面相贴合,所述承载圈(1)的两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板(4),所述限位板(4)截面呈圆形,限位板(4)的直径与防护圈(2)的外径一致;所述防护圈(2)由至少2块弧形钢板(3)拼接而成,相邻弧形钢板(3)之间通过榫接结构相连,所述弧形钢板(3)的表面设置有沉头孔(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路机轮体,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
申请(专利权)人:金乡县华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