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合流制溢流污水预处理用的旋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63786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合流制溢流污水预处理用的旋流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由上下设置的圆柱形筒体和圆台形筒体组成,圆柱形筒体顶部设有封头,封头上开有溢流口,溢流口处连接有溢流管,圆柱形筒体内设置有上下连接的导流板和稳流筒,导流板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筒状,稳流筒为圆柱筒状;圆台形筒体上大下小,圆台形筒体底部开有底流口,底流口下端连接有底流管,底流口上端设有水平的挡流板,圆柱形筒体上部外侧连接有两个切向进水管,两个切向进水管位于圆柱形筒体的前后两侧,且两个切向进水管均沿着圆柱形筒体外圆周的切向方向延伸且延伸方向相反,每个切向进水管上设有球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可高效快速去除污水中大部分悬浮颗粒物。

A swirling device for the pretreatment of urban confluence overflow sewag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ity combined cyclone apparatus, sewage overflow for pretreatment comprises a shell, a cylinder and cone cylinder shell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composition, cylind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head, the head is opened with an overflow port, an overflow port connected with the overflow pipe, upper and lower the guide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ylinder body and cylinder flow, guide plate was the big conical barrel shaped small, steady flow barrel is cylindrical; cone cylinder large small, round shape at the bottom of the cylind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bottom outlet, bottom out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end of the tail tube, the baffle plate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underflow a horizontal, cylindrical tube upp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side of the two tangential inlet, two tangential inlet pipe before and after position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ylinder, and the two tangential inlet pipe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cylinder in the tangential direction of extension and extension The direction is opposite, and each tangent inlet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ball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most of the suspended particles in the sewage can be efficiently and quickly rem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合流制溢流污水预处理用的旋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雨污水预处理设备,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城市合流制溢流污水预处理用的旋流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城市内涝问题突出,“海绵城市”建设迫在眉睫。但我国大部分城市旧城区的排水体制多采用合流制,合流制溢流污染问题便是该排水体制带来的问题之一。溢流污水多就近排入地表河流或湖泊,由此带来的悬浮物污染极高,大大增加了河流或湖泊的自净压力。研究表明,径流污染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且溢流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物与污水中COD、浊度、总氮和总磷有很大的相关性。因此,亟需一种简单高效快速的去除溢流污水中悬浮颗粒物的预处理溢流污水方式。下拉式堰门虽能解决溢流问题,但成本高,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不适合使用;在后续污水处理规模不足地区不适合使用;调蓄池对于溢流污水也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存在占地大的问题。目前国内对于合流制溢流污水的预处理技术研究不多,2002年清华大学功能复合型固—液旋流分离器的专利(CN1410167),具有导流、阻隔分离和旋流分离的特点,但内部流态紊乱,水损失较大。2008年江苏大学设计用于镇江流域雨水径流的水力旋流器,该装置呈圆柱体形,体积较大,降雨初期,去除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城市合流制溢流污水预处理用的旋流装置,以高效快速去除污水中大部分悬浮颗粒物,减轻对后续处理设备或排放到邻近水体的污染负荷。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城市合流制溢流污水预处理用的旋流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由上下设置的圆柱形筒体和圆台形筒体组成,所述圆柱形筒体顶部设有封头,所述封头上开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处连接有溢流管,所述圆柱形筒体内设置有上下连接的导流板和稳流筒,所述导流板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筒状,所述稳流筒为圆柱筒状;所述圆台形筒体上大下小,所述圆台形筒体底部开有底流口,所述底流口下端连接有底流管,所述底流口上端设有水平的挡流板,所述圆柱形筒体上部外侧连接有两个切向进水管,所述两个切向进水管位于圆柱形筒体的前后两侧,且所述两个切向进水管均沿着圆柱形筒体外圆周的切向方向延伸且延伸方向相反,每个切向进水管上设有球阀。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切向进水管的外端倾斜向上延伸,且所述切向进水管的倾斜角度为5°~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流板的母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5°~7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稳流筒的底端距离锥形筒上端40~50c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挡流板上端面为一个球冠,所述球冠的底面直径为底流口直径的2~3倍。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城市合流制溢流污水预处理用的旋流装置,其在圆柱形筒体上部外侧连接有两个切向进水管,通过双向梯度对称进水,一方面提高处理量,防止进水过程中悬浮物沉淀,也可稳定流态,增强抗冲刷能力。同时,本旋流装置采用导流板及稳流筒,可减少内外流交混现象的发生,进一步稳定流态,增强对较细颗粒的处理效果;采用顶部为球冠形状的挡流板可防止沉淀物再悬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内部流场简化图。图中标号:1-流量计;2-封头;3-导流板;4-稳流筒;5-溢流管;6-挡流板;7-底流管;8-压力计;9-检查孔;10-取样管;11-切向进水管;12-球阀;13-圆柱形筒体;14-圆台形筒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城市合流制溢流污水预处理用的旋流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由上下设置的圆柱形筒体13和圆台形筒体14组成。圆柱形筒体13顶部设有封头2,封头2上安装有压力计8,在封头2上还设有一个检查孔9,可通过检查孔9观察内部情况或维修。封头2上开有溢流口,溢流口处连接有溢流管5,溢流管5上安装有流量计1。圆柱形筒体13上部外侧连接有两个切向进水管11,两个切向进水管11位于圆柱形筒体13的前后两侧,且两个切向进水管11均沿着圆柱形筒体13外圆周的切向方向延伸且延伸方向相反,每个切向进水管11上设有球阀12。切向进水管11的外端倾斜向上延伸,且切向进水管11的倾斜角度为5°~15°,切向进水管11有一定长度和倾角,可防止悬浮物沉淀及抗冲击负荷。圆柱形筒体13内设置有上下连接的导流板3和稳流筒4,导流板3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筒状,导流板3的母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5°~75°,导流板3用于导流进水,减少水头损失,稳流筒4为圆柱筒状,稳流筒4的底端距离锥形筒上端40~50cm。在圆柱形筒体13底部一侧还设有取样管10,便于取样。圆台形筒体14上大下小,圆台形筒体14底部开有底流口,底流口下端连接有底流管7,底流口上端设有水平的挡流板6,挡流板6上端面为一个球冠,球冠的底面直径为底流口直径的2~3倍。工作时,溢流污水在水头压力作用下,通过两个切向进水管11沿切线方向对称注入该旋流装置上部的圆柱形筒体13内,切向进水管11有一定长度和倾角,可防止悬浮物沉淀以及抗冲击。进水流量和压力可通过流量计1和压力计8在线监测,遇到初期降雨时,可关闭其中一个切向进水管11上的球阀12,使污水从单个切向进水管11上流入,防止短流。若雨量较大,可同时开启两个切向进水管11上的球阀12,使污水从两侧对称灌入,一方面可增大污水处理量,一方面可稳定进水流态。进入旋流装置中的污水首先经过导流板3,减少水头损失,然后进入稳流筒4,逐步稳定流态。溢流污水在旋流装置中会产生两种流动形式:一种是靠近筒壁向下旋转流动的外流;另一种是位于圆台形筒体14中间旋转上升的内流。悬浮颗粒在较大的离心力作用下进入外流,沿旋流装置内壁下沉,由下部的底流口排出,而污水中的微细颗粒和大部分水在圆台形筒体14一段受壁面挤压,以内流形式上升,并经由溢流管5排出。挡流板6可阻挡沉淀物再悬浮,防止再次卷入内流。该旋流装置通过将离心力场与重力场耦合,可高效快速去除污水中大部分悬浮颗粒物,起到对溢流污水的预处理,减轻对后续处理设备或排放到邻近水体的污染负荷。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城市合流制溢流污水预处理用的旋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城市合流制溢流污水预处理用的旋流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上下设置的圆柱形筒体和圆台形筒体组成,所述圆柱形筒体顶部设有封头,所述封头上开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处连接有溢流管,所述圆柱形筒体内设置有上下连接的导流板和稳流筒,所述导流板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筒状,所述稳流筒为圆柱筒状;所述圆台形筒体上大下小,所述圆台形筒体底部开有底流口,所述底流口下端连接有底流管,所述底流口上端设有水平的挡流板,所述圆柱形筒体上部外侧连接有两个切向进水管,所述两个切向进水管位于圆柱形筒体的前后两侧,且所述两个切向进水管均沿着圆柱形筒体外圆周的切向方向延伸且延伸方向相反,每个切向进水管上设有球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合流制溢流污水预处理用的旋流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上下设置的圆柱形筒体和圆台形筒体组成,所述圆柱形筒体顶部设有封头,所述封头上开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处连接有溢流管,所述圆柱形筒体内设置有上下连接的导流板和稳流筒,所述导流板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筒状,所述稳流筒为圆柱筒状;所述圆台形筒体上大下小,所述圆台形筒体底部开有底流口,所述底流口下端连接有底流管,所述底流口上端设有水平的挡流板,所述圆柱形筒体上部外侧连接有两个切向进水管,所述两个切向进水管位于圆柱形筒体的前后两侧,且所述两个切向进水管均沿着圆柱形筒体外圆周的切向方向延伸且延伸方向相反,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琦卢少勇陈方鑫毕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