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56915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夹持装置,包括底座、齿条、第二电机、滑槽,所述底座内部安置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上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连接有齿轮,所述齿条设置在底座内部,且齿条在齿轮正下方,所述第二电机镶嵌在底座内部,且第二电机上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末端连接有升降装置,且升降装置上连接有吸盘,所述滑槽设置在底座下表面,且滑槽两侧设置有固定孔。该夹持装置主要是用于夹持圆形零件而设计,卡槽与卡块均为T形,且卡槽与卡块的边都为弧形,并且卡槽与卡块上均设置有插销孔,能够更为方便的更换不同规格的夹具,使更换夹具变得更为简单、迅速,整体的作用效果很好,便于操作。

A clamp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lamp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rack, second motor, chute, the base is arranged inside the first motor, and the first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the rotat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 gear, the rack is arranged inside the base, and the rack is in the bottom of the gear. The second motor mounted on the base, and the second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a drive shaft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 lifting device, and the lift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cker, the chute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base, and both sides of the chute is provided with a fixing hole. The clamping device is mainly used for clamping round parts design, clamping groove and the clamping piece is T shape, and the clamping groove and the clamping block edges are arc, and the clamping groove and the clamping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pin hole, can be more convenient to replace the fixture with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to become the replacement fixture is more simple and rapid, the overall effect is very good, easy to ope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夹持装置
,具体为一种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业很迅速,机械制造业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其发展水平是国家工业化程度的主要标准之一,是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夹具,夹具作为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逐渐被人们重视,在机械制造厂夹持装置是常见的设备,它能够将架工的零件进行夹持,有利于零件的加工,但现有的夹持装置,在使用时,不容易夹持球类的零件,而且在更换夹具时较为麻烦,将夹持装置固定在机器上时的步骤较为复杂,无法满足实际工作中的需求,因此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夹持装置结构的技术,来完善此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夹持装置不容易夹持球类的零件,而且在更换夹具时较为麻烦,将夹持装置固定在机器上时的步骤较为复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夹持装置,包括底座、齿条、第二电机滑槽,所述底座内部安置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上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连接有齿轮,所述第一电机上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末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连接有横杆,且横杆内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部安置有卡块,且卡块末端连接有夹具,所述夹具表面设置有耐磨垫,所述齿条设置在底座内部,且齿条在齿轮正下方,所述第二电机镶嵌在底座内部,且第二电机上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末端连接有升降装置,且升降装置上连接有吸盘,所述滑槽设置在底座下表面,且滑槽两侧设置有固定孔。优选的,所述齿轮与齿条为卡合结构,且齿轮上的齿的尺寸与齿条上的齿的尺寸相吻合。优选的,所述卡槽与卡块均为T形,且卡槽与卡块的边都为弧形,并且卡槽与卡块上均设置有插销孔。优选的,所述耐磨垫为弹性材质,且弹性材质为橡胶,并且耐磨垫的厚度为2mm。优选的,所述滑槽的截面为梯形,且滑槽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孔,并且固定孔等距离安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夹持装置主要是用于夹持圆形零件而设计,齿轮与齿条为卡合结构,且齿轮上齿的尺寸与齿条上齿的尺寸相吻合,能够更好的带动夹具左右移动,夹具的中间设计成圆弧形,能够更好的对球形零件进行夹持,卡槽与卡块均为T形,且卡槽与卡块的边都为弧形,并且卡槽与卡块上均设置有插销孔,能够更为方便的更换不同规格的夹具,使更换夹具变得更为简单、迅速,滑槽的截面为梯形,且滑槽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孔,并且固定孔等距离安置,能够更快的将此装置固定在机器上,整体的作用效果很好,便于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置结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底座下表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滑槽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第一电机,3、转动轴,4、齿轮,5、固定杆,6、连接杆,7、横杆,8、夹具,9、卡块,10、卡槽,11、插销孔,12、耐磨垫,13、齿条,14、第二电机,15、传动轴,16、升降装置,17、吸盘,18、滑槽,19、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夹持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电机2、转动轴3、齿轮4、固定杆5、连接杆6、横杆7、夹具8、卡块9、卡槽10、插销孔11、耐磨垫12、齿条13、第二电机14、传动轴15、升降装置16、吸盘17、滑槽18和固定孔19,底座1内部安置有第一电机2,且第一电机2上连接有转动轴3,第一电机2为正反电机,转动轴3上连接有齿轮4,齿轮4与齿条13为卡合结构,且齿轮4上的齿的尺寸与齿条13上的齿的尺寸相吻合,能够更好的带动夹具8左右移动,夹具8的中间设计成圆弧形,能够更好的对球形零件进行夹持,第一电机2上连接有固定杆5,且固定杆5末端连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上连接有横杆7,且横杆7内部设置有卡槽10,卡槽10与卡块9均为T形,且卡槽10与卡块9的边都为弧形,并且卡槽10与卡块9上均设置有插销孔11,能够更为方便的更换不同规格的夹具,使更换夹具变得更为简单、迅速,卡槽10内部安置有卡块9,且卡块9末端连接有夹具8,夹具8表面设置有耐磨垫12,耐磨垫12为弹性材质,且弹性材质为橡胶,并且耐磨垫12的厚度为2mm,能够增加夹具8与零件之间的摩擦力,防止零件掉落,齿条13设置在底座1内部,且齿条13在齿轮4正下方,第二电机14镶嵌在底座1内部,且第二电机14上连接有传动轴15,传动轴15末端连接有升降装置16,且升降装置16上连接有吸盘17,滑槽18设置在底座1下表面,且滑槽18两侧设置有固定孔19,滑槽18的截面为梯形,且滑槽18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孔19,并且固定孔19等距离安置,能够更快的将此装置固定在机器上。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夹持装置之前,首先需要对整个夹持装置进行结构上的简单了解,该机械的运转十分的简单,首先工作人员将滑槽18卡合到外置机器上,再通过固定孔19将此装置与外置机器进行固定,根据需要加工的零件的规格来调换夹具8,将卡块9放置在卡槽10中,再将插销插进插销孔11中,之后将零件放置在吸盘17上,在升降装置16的作用下,使零件到达夹具8的中间位置,接通电源,启动第一电机2,在第一电机2的作用下,转动轴3开始转动,转动轴3带动齿轮4转动,进而使夹具8进行移动,当夹具夹持住零件时,使升降装置16下降,通过外置机器对零件进行加工,夹具8外表面设置有耐磨垫12,耐磨垫12为弹性材质,且弹性材质为橡胶,并且耐磨垫的厚度为2mm,能够更好的夹持零件,这就是此夹持装置的工作原理。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夹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持装置,包括底座(1)、齿条(13)、第二电机(14)、滑槽(1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安置有第一电机(2),且第一电机(2)上连接有转动轴(3),所述转动轴(3)上连接有齿轮(4),所述第一电机(2)上连接有固定杆(5),且固定杆(5)末端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上连接有横杆(7),且横杆(7)内部设置有卡槽(10),所述卡槽(10)内部安置有卡块(9),且卡块(9)末端连接有夹具(8),所述夹具(8)表面设置有耐磨垫(12),所述齿条(13)设置在底座(1)内部,且齿条(13)在齿轮(4)正下方,所述第二电机(14)镶嵌在底座(1)内部,且第二电机(14)上连接有传动轴(15),所述传动轴(15)末端连接有升降装置(16),且升降装置(16)上连接有吸盘(17),所述滑槽(18)设置在底座(1)下表面,且滑槽(18)两侧设置有固定孔(19);所述的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4)与齿条(13)为卡合结构,且齿轮(4)上的齿的尺寸与齿条(13)上的齿的尺寸相吻合;所述的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0)与卡块(9)均为T形,且卡槽(10)与卡块(9)的边都为弧形,并且卡槽(10)与卡块(9)上均设置有插销孔(11);所述的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垫(12)为弹性材质,且弹性材质为橡胶,并且耐磨垫(12)的厚度为2mm;所述的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8)的截面为梯形,且滑槽(18)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孔(19),并且固定孔(19)等距离安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持装置,包括底座(1)、齿条(13)、第二电机(14)、滑槽(1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安置有第一电机(2),且第一电机(2)上连接有转动轴(3),所述转动轴(3)上连接有齿轮(4),所述第一电机(2)上连接有固定杆(5),且固定杆(5)末端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上连接有横杆(7),且横杆(7)内部设置有卡槽(10),所述卡槽(10)内部安置有卡块(9),且卡块(9)末端连接有夹具(8),所述夹具(8)表面设置有耐磨垫(12),所述齿条(13)设置在底座(1)内部,且齿条(13)在齿轮(4)正下方,所述第二电机(14)镶嵌在底座(1)内部,且第二电机(14)上连接有传动轴(15),所述传动轴(15)末端连接有升降装置(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联辉孙红霞刘洁丁少虎
申请(专利权)人:北方民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