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箱外壳拧螺丝机构及机箱装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85671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机箱外壳拧螺丝机构及机箱装配系统,包括第一、第二升降载物台、拧螺丝装置、旋转操作平台、机箱外壳输送装置和电气控制柜,第一升降载物台用于抬升机箱外壳至预定高度并输送到拧螺丝装置的工作台上;拧螺丝装置用于对待加工处理的机箱外壳拧螺丝;第二升降载物台用于接收已拧紧螺丝的机箱外壳,并将机箱外壳抬升或下降至预定高度进入输送工位上;旋转操作平台用于将机箱外壳调整至合适位置和角度;机箱外壳输送装置用于将已拧紧螺丝的机箱外壳输送至后续组装工位上;电气控制柜用于分别驱动第一、第二升降载物台、拧螺丝装置、旋转操作平台、机箱外壳输送装置运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机箱外壳准确、高效地完成拧螺丝工序。

A screw mechanism and assembly system for the casing of a cas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hassis shell screw mechanism and a chassis assembly system, including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lifting stage, screwing device, rotating platform, chassis shell conveying device and electric control cabinet, the first lifting loading platform for lifting chassis shell to a predetermined height and transported to the table on the screwing device screwing device; for the screw housing processing processing; second lifting carrier to receive housing and tighten the screws, and the chassis shell rising or descending to a predetermined height into the transfer station; rotary operation platform for housing adjustment to the appropriate position and angle; housing delivery device for the chassis the shell is transported to the subsequent assembly station has to tighten the screws on; the electric control cabinet are respectively used for driv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stage, screw lifting The screw device, the rotating operating platform and the chassis conveying device operate. The utility model completes the screwscrew process accurately and efficiently for the case c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箱外壳拧螺丝机构及机箱装配系统
本技术涉及机箱装配
,具体涉及一种机箱外壳拧螺丝机构及机箱装配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端路由器、万兆以上网络交换机、监控器、网络数据贮存系统、网络数据传输系统、数字电视服务器及机顶盒等互联网或者物联网设备已经大规模地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随之而来的是需要大规模的生产和装配。应用于这些互联网或者物联网设备的机械外壳或机箱主体需要进行拧螺丝操作,然而,现有的机械外壳或机箱主体拧螺丝装置,使用的是车间的电力,没有独立的电源,使用较为麻烦,没有设置收缩杆,在工作时不易调整位置,降低了工作效率,当然,也没有滑动板,工作人员在为机械外壳或机箱主体打孔的时候,较为费力,且工作效率也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产品中不足,提供准确、高效的一种机箱外壳拧螺丝机构及机箱装配系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机箱外壳拧螺丝机构,包括第一升降载物台、拧螺丝装置、第二升降载物台、旋转操作平台、机箱外壳输送装置和电气控制柜,其中:第一升降载物台用于抬升待加工处理的机箱外壳至预定高度并输送到拧螺丝装置的工作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机箱外壳拧螺丝机构及机箱装配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箱外壳拧螺丝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升降载物台、拧螺丝装置、第二升降载物台、旋转操作平台、机箱外壳输送装置和电气控制柜,其中:第一升降载物台用于抬升待加工处理的机箱外壳至预定高度并输送到拧螺丝装置的工作台上;拧螺丝装置用于将由第一升降载物台抬升并输送上来的待加工处理的机箱外壳进行拧螺丝;第二升降载物台用于接收已拧紧螺丝的机箱外壳,并将这些机箱外壳抬升或下降至预定高度进入输送工位上;旋转操作平台用于将位于工作台上的机箱外壳调整至合适位置和角度;机箱外壳输送装置用于将已拧紧螺丝的机箱外壳输送至后续组装工位上;电气控制柜用于驱动第一升降载物台和第二升降载物台的上升或者下降运动,驱动拧螺丝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箱外壳拧螺丝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升降载物台、拧螺丝装置、第二升降载物台、旋转操作平台、机箱外壳输送装置和电气控制柜,其中:第一升降载物台用于抬升待加工处理的机箱外壳至预定高度并输送到拧螺丝装置的工作台上;拧螺丝装置用于将由第一升降载物台抬升并输送上来的待加工处理的机箱外壳进行拧螺丝;第二升降载物台用于接收已拧紧螺丝的机箱外壳,并将这些机箱外壳抬升或下降至预定高度进入输送工位上;旋转操作平台用于将位于工作台上的机箱外壳调整至合适位置和角度;机箱外壳输送装置用于将已拧紧螺丝的机箱外壳输送至后续组装工位上;电气控制柜用于驱动第一升降载物台和第二升降载物台的上升或者下降运动,驱动拧螺丝装置对准机箱外壳进行拧螺丝,驱动旋转操作平台进行自转以调整机箱外壳位置和角度,驱动机箱外壳输送装置将已拧紧螺丝的机箱外壳输送至后续组装工位。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机箱外壳拧螺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载物台包括第一升降座(103)、第一支撑架(104)、第一支撑底座(111)和第一升降座驱动装置;用以稳定支撑括第一升降座(103)的第一支撑架(104)固定在第一支撑底座(111)上,第一升降座(103)通过第一升降座驱动装置与第一支撑底座(111)连接,其中:第一升降座驱动装置底端固定在第一支撑底座(111)上,第一活塞杆(108)的顶端通过第一鱼眼接头(109)与第一升降座(103)底端上设有的第一接头连接座(110)铰接;在第一升降座(103)的两侧边沿分别设有用于防止机箱外壳滚落或者滑落的第一护栏杆(101),在第一升降座(103)内并排设有两组用于驱动机箱外壳向前滚动或者滑动的第一辊轮(102),在第一升降座(103)的四个角端分别设有与第一支撑架(104)滑动配合的第一滚轮(106);第一支撑架(104)包括并排设置的四根第一导轨(105),每根第一导轨(105)内设有与第一滚轮(106)滑动配合的导槽;在第一升降座驱动装置驱动作用下,第一升降座(103)上的第一滚轮(106)沿着第一支撑架(104)上四根第一导轨(105)内的导槽进行上下移动,并根据所需高度的要求将第一升降座(103)调整到预定的高度上。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机箱外壳拧螺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载物台包括第二升降座(123)、第二支撑架(124)、第二支撑底座(121)、第二升降座驱动装置和平衡座(133),用以稳定支撑括第二升降座(123)的第二支撑架(124)固定在第二支撑底座(131)上,第二升降座(123)通过第二升降座驱动装置与第二支撑底座(131)连接,其中:第二升降座驱动装置底端固定在第二支撑底座(131)上,第二活塞杆(128)的顶端通过第二鱼眼接头(129)与第二升降座(123)底端上设有的第二接头连接座(130)铰接;用以平衡第二支撑架(124)以及在第二支撑架(124)内的第二升降座(123)平衡座(133)与第二支撑架(124)之间并排连接设置,在第二升降座(123)的两侧边沿分别设有用于防止机箱外壳滚落或者滑落的第一护栏杆(101),在第二升降座(123)内并排设有两组用于驱动机箱外壳向前滚动或者滑动的第一辊轮(102),在第二升降座(123)同一侧的两个角端上分别设有与第二支撑架(124)滑动配合的一组第二滚轮(126);这两组第二滚轮(126)分别固定在滚轮座(134)上,两个滚轮座(134)分别通过加强筋板(135)固定在第二升降座(123)底面上;第二支撑架(124)包括并排设置的两根第二导轨(125),每根第二导轨(125)内设有与对应一组第二滚轮(126)滑动配合的导槽;在第二升降座驱动装置驱动作用下,第二升降座(123)上的第二滚轮(126)沿着第二支撑架(124)上两根第一导轨(125)内的导槽进行上下移动,并根据所需高度的要求将第二升降座(123)调整到预定的高度上。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机箱外壳拧螺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拧螺丝装置包括第一转轮(157)、第二轮转(158)、定心部(162)、拧螺丝台座(152)、转轮左右驱动装置和拧螺丝台座上下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转轮(157)包括用于嵌置螺丝的第一转轮接口(1572)、第一转轮适配器(1573)和第一伸缩支杆(1574),第一伸缩支杆(1574)通过第一转轮适配器(1573)与第一转轮接口(1572)连接;所述第二轮转(158)包括用于嵌置螺丝的第二转轮接口(1582)、第二转轮适配器(1583)和第二伸缩支杆(1584),第二伸缩支杆(1584)通过第二转轮适配器(1583)与第二转轮接口(1582)连接,第一伸缩支杆(1574)、第二伸缩支杆(1584)在第四气缸(159)驱动作用下进行上下往复伸缩运动,以实现带动位于第一转轮接口(1572)上的第一钻头、第二转轮接口(1582)上的第二钻头进行上下往复移动;定心部(162)与拧螺丝台座(152)固定连接,并设置在第一转轮(157)与第二轮转(158)的正中间位置上;所述转轮左右驱动装置包括第三气缸(141)、第一齿条(144)、中间齿轮(145)、第二齿条(147)和横向导轨(150),第三气缸(141)通过其前端设有的第三活塞杆(142)与用于固定第一转轮的第一转轮支架(143)连接,第一转轮支架(143)通过支架固定座与第一齿条(144)固定连接,第一转轮支架(143)和第一齿条(144)分别通过第一滑块(148)嵌套在横向导轨(150)上,在第三气缸(141)驱动作用下,实现第一转轮支架(143)以及与该第一转轮支架(143)固定连接的第一齿条(144)一起沿着横向导轨(150)左右往复滑动;用于固定第二转轮的第二转轮支架(146)通过支架固定座与第二齿条(147)固定连接,第二转轮支架(146)和第二齿条(147)分别通过第二滑块(149)嵌套在横向导轨(150)上,第一齿条(144)和第二齿条(147)均与中间齿轮(145)相啮合;在第三气缸(141)驱动第一齿条(144)向左或向右滑动过程中,由于第一齿条(144)与中间齿轮(145)相啮合、第二齿条(147)与中间齿轮(145)相啮合,第一齿条(144)带动中间齿轮(145)进行自转,从而实现中间齿轮(145)传动第二齿条(147)向内或向外滑动;在第三气缸(141)驱动作用下,第一转轮支架(143)和第二转轮支架(146)能够同时向内或者向外滑动,从而实现设置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波张鹏徐永忠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凯贝奈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