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烧伤创面愈合的防粘连湿性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5521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促烧伤创面愈合的防粘连湿性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湿性敷料包括聚丙烯无纺布和黏合在所述聚丙烯无纺布上的复合水凝胶,所述复合水凝胶可自调节伤口的湿润环境,由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壳聚糖和丙二醇的胶体溶液制备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选用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和壳聚糖四种物质制备湿性敷料,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海藻酸钠为水溶性高分子,将二者的混合反应体系作为水溶性基质,换药时能够被液体溶解;壳聚糖作为防粘连成分,通过高强度机械搅拌溶解于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海藻酸钠的水溶性基质中,在贴附伤口的过程中会释放从而发挥防粘连功效。

An anti adhesion wet dressing for promoting the healing of burn wound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romoting the healing of burn wound to prevent adhesion of wet dressing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wherein the wet dressing comprises a polypropylene non-woven fabric and bonding in the polypropylene non-woven fabric composite hydrogel, the composite hydrogel can adjust the wound moist environment, by making a colloidal solution of 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sodium alginate, chitosan and propylene glycol prepared. The invention adopts propylene glycol, 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sodium alginate and chitosan four material preparation of wet dressing, wherein, 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and sodium alginate as water soluble polymer, the mixed reaction system of the two water soluble matrix, dressing liquid can be dissolved; chitosan as anti adhesion component high strength, by mechanical stirring dissolved in 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and sodium alginate and water-soluble matrix, in the process of sticking wound would be released to play the anti adhes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烧伤创面愈合的防粘连湿性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伤口敷料制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促烧伤创面愈合的防粘连湿性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中国,每年有高达5~10百万的烧伤受害者,其中约5%的病患需要住院治疗,尽管得益于药物支持及伤后护理,但是大样本统计显示我国烧伤病人的死亡率仍维持在2.25~5.41%。烧伤后引起的各种损害,如不愈合伤口、压力性溃疡等均与皮肤屏障作用的破坏与丧失有关,如:新陈代谢加剧、体温下降、水分过度散失、蛋白质的大量丢失及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失调等。重度烧伤患者不仅会对患者皮肤及深层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还会对患者机体脏器乃至系统功能与代谢情况造成一定影响。在救治过程中,如果护理不当极易出现免疫、休克、感染、水电解质紊乱、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相应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医院针对烧伤方面的治疗依然无法彻底阻止死亡率的升高,寻求一种适宜的烧伤敷料以控制伤口感染并起到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对于伤口护理与康复是必需的。为满足人们对理想烧伤敷料的强烈需求,研究学者们对烧伤敷料及伤口愈合研究不断深入,国内外市面上及临床上出现了各具特色的敷料,按照其种类、特点,烧伤敷料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传统敷料(包括普通的纱布、脱脂棉、棉垫等)、天然生物敷料(包括自体皮、同种异体皮、羊膜、辐照猪皮、脱细胞真皮基质、胶原类敷料等)、新型合成敷料以及载药敷料等。由于新型合成敷料更能满足人们对理想烧伤敷料的需求,近年来的研究重心转向新型合成敷料。其主要包括水凝胶类敷料、水胶体类敷料、纳米银敷料、纤维类敷料及海绵类敷料等。这些敷料各具特色,均能通过某一方面的特点来实现覆盖伤口或促进伤口愈合的目的。伤口在愈合阶段,换药时敷料容易粘连伤口的原因主要在于:⑴敷料接触层的间隙过大,以致新生肉芽组织得以穿入,导致敷料被肉芽组织所嵌绊;⑵敷料与伤口的接触时间过长,伴随毛细血管而生长的纤维组织可能缠住敷料;⑶从伤口渗透出敷料的蛋白性渗出物蒸发后干燥,敷料便同硬皮或结痂结合。若使用容易与伤口粘连的敷料,换药时会撕扯正在愈合甚至已经愈合的伤口,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因此伤口与敷料粘连的问题值得重点关注与研究。但是研究中及市面上出现的敷料对这一问题仅仅是一笔带过,并未见针对此问题深入研究的相关报道。结合烧伤伤口极易干燥的特性,研发一种能够自动调节伤口湿润环境、避免与伤口粘连且能促进创面愈合的敷料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促烧伤创面愈合的防粘连湿性敷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敷料容易与伤口粘连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促烧伤创面愈合的防粘连湿性敷料,包括聚丙烯无纺布和黏合在所述聚丙烯无纺布上的复合水凝胶,所述复合水凝胶可自调节伤口的湿润环境,由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壳聚糖和丙二醇的胶体溶液制备得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湿性敷料包括上层的复合水凝胶和下层的聚丙烯无纺布,二者可通过热黏合技术成型。其中,复合水凝胶由水溶性基质(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海藻酸钠)包裹防粘连功效的高分子材料(壳聚糖)制成,本专利技术湿性敷料贴附时会释放防粘连成分,同时,换药时采用液体冲洗会使复合水凝胶溶解而脱离伤口,在上述两方面作用下实现伤口的防粘连,其中换药冲洗可采用蒸馏水、去离子水、纯水、高纯水、超纯水、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等。作为优选,所述促烧伤创面愈合的防粘连湿性敷料厚度为0.5~2.0mm,所述复合水凝胶的孔径为30~80μm,所述聚丙烯无纺布的孔径为1.4~1.5mm。本专利技术得到的湿性敷料每立方厘米的质量为4~6g,吸水率范围为3457.53~5090.52%,保水率范围为2636.39~4488.76%,吸湿率范围为325.53~686.01%,给湿率范围为164.17~368.54%,透水汽率范围为1745.85~2210.38g/(m2·d)。如上所述的促烧伤创面愈合的防粘连湿性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羧甲基纤维素钠按质量体积百分比2.0~4.0%溶解于丙二醇水溶液中,配制成羧甲基纤维素钠/丙二醇水溶液,其中丙二醇水溶液中,丙二醇与水的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5~1.5%;(2)将海藻酸钠按质量体积百分比2.0~4.0%溶解于步骤(1)配制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丙二醇水溶液中,配制成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丙二醇胶体溶液;(3)将壳聚糖按质量体积百分比1.0~3.0%溶解于步骤(2)配制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丙二醇胶体溶液中,配制成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壳聚糖/丙二醇胶体溶液,然后静置脱泡8~12h;(4)将步骤(4)中脱泡后的胶体溶液按质量面积比0.4~0.6g/cm2平铺于聚丙烯无纺布上,于真空干燥箱中热成型,即得到所述的促烧伤创面愈合的防粘连湿性敷料。本专利技术选用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和壳聚糖四种物质制备湿性敷料,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海藻酸钠为水溶性高分子,将二者的混合反应体系作为水溶性基质,换药时能够被液体溶解;壳聚糖作为防粘连成分,通过高强度机械搅拌溶解于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海藻酸钠的水溶性基质中,在贴附伤口的过程中会释放从而发挥防粘连功效。壳聚糖在抗组织粘连领域中防粘连的主要机制为:⑴粘弹性屏障作用:充填在创面组织之间,起到完全分隔、保护内表面的作用;⑵止血作用:其分子内氨基能吸引带负电荷的血小板和红细胞,加速血小板粘附及刺激血管收缩;⑶促进组织生理性愈合:促进上皮细胞生长但抑制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殖,进而减少胶原纤维的合成,使粘连成分量变、质变,减弱纤维性粘连的程度。本专利技术在热成型时,可先将聚丙烯无纺布平铺于模具表面,采用流延法将胶体溶液平铺于聚丙烯无纺布上,其中,模具可采用10×10cm2的铝板、铜板、玻璃板等。作为优选,步骤(1)中配制羧甲基纤维素钠/丙二醇水溶液时,搅拌速度为400~700r/min,搅拌时间为1~2h,溶液温度为20~40℃。作为优选,步骤(2)中配制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丙二醇胶体溶液时,搅拌速度为400~700r/min,搅拌时间为1~2h,溶液温度为20~40℃。作为优选,步骤(3)中配制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壳聚糖/丙二醇胶体溶液时,搅拌速度为400~900r/min,搅拌时间为2~3h,溶液温度为20~40℃。在上述优选的条件下,可使水溶性基质充分反应,并使防粘连成分充分溶解并包裹于水溶性基质中,同时还能加快反应速度,减少反应时间。作为优选,步骤(4)中热成型温度为50~70℃,热成型时间为1~2.5h。在该条件下制备的湿性敷料,厚度适宜、厚薄均一,热成型性能好。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湿性敷料,上层为由包裹有防粘连成分的水溶性基质制得的复合水凝胶,下层为适宜孔径大小的聚丙烯无纺布,二者采用热黏合技术成型,其力学要求满足敷料的使用要求。2、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湿性敷料,吸水率范围为3457.53~5090.52%,保水率范围为2636.39~4488.76%,吸湿率范围为325.53~686.01%,给湿率范围为164.17~368.54%,透水汽率范围为1745.85~2210.38g/(m2·d),具备优异的吸水性、保水性、吸湿性、给湿性及透水汽性,能够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促烧伤创面愈合的防粘连湿性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促烧伤创面愈合的防粘连湿性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聚丙烯无纺布和黏合在所述聚丙烯无纺布上的复合水凝胶,所述复合水凝胶由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壳聚糖和丙二醇的胶体溶液制备得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烧伤创面愈合的防粘连湿性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聚丙烯无纺布和黏合在所述聚丙烯无纺布上的复合水凝胶,所述复合水凝胶由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壳聚糖和丙二醇的胶体溶液制备得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烧伤创面愈合的防粘连湿性敷料,其特征在于,厚度为0.5~2.0mm,每立方厘米的质量为4~6g,所述复合水凝胶的孔径为30~80μm,所述聚丙烯无纺布的孔径为1.4~1.5mm。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促烧伤创面愈合的防粘连湿性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羧甲基纤维素钠按质量体积百分比2.0~4.0%溶解于丙二醇水溶液中,配制成羧甲基纤维素钠/丙二醇水溶液,其中丙二醇水溶液中,丙二醇与水的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5~1.5%;(2)将海藻酸钠按质量体积百分比2.0~4.0%溶解于步骤(1)配制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丙二醇水溶液中,配制成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丙二醇胶体溶液;(3)将壳聚糖按质量体积百分比1.0~3.0%溶解于步骤(2)配制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丙二醇胶体溶液中,配制成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忠敏梁敏王富平刘澜童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