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42828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0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储油盘,储油盘设置在壳体内将壳体内的空间分隔为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回油机构,回油机构控制上部腔体与下部腔体连通或断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压缩机解决了供油不足和供油过多的问题。

Compress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mpressor, comprising a housing; storage tray, storage disk is arranged in the shell space in the housing is separated into an upper cavity and a lower cavity; the oil return mechanism, oil return mechanism of the upper cavity and the lower cavity control connected or disconnected. The compressor of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oil supply and excessive oil supp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缩机
本技术涉及压缩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缩机。
技术介绍
压缩机工作时,压缩机内部的一些机械部件易带走其内部的润滑油,泵体各部件缺油润滑不足会导致零件磨损加剧;但如果初期加油量过多,又会造成液击、堵塞,泵体运行时阻力加大,功率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油液供给不足或供给过量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储油盘,储油盘设置在壳体内将壳体内的空间分隔为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回油机构,回油机构控制上部腔体与下部腔体连通或断开。进一步地,回油机构设置在储油盘上。进一步地,回油机构具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与上部腔体连通,出油口与下部腔体连通,回油机构具有调节件,调节件控制进油口与出油口连通或断开。进一步地,调节件的位置能够移动以改变进油口与出油口连通或断开。进一步地,回油机构还包括筒体,筒体设置在储油盘上,且筒体的上端设有进油口,筒体还具有出油口,出油口位于储油盘的下方,调节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筒体内,且调节件能够沿筒体的轴向滑动。进一步地,调节件在油液浮力的作用下沿筒体的轴向上下运动。进一步地,调节件包括:活塞,活塞可移动地设置在筒体内;连接件,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活塞的下端连接,连接件的第二端沿筒体的下端向外伸出,出油口位于筒体的上端和下端之间;浮子,浮子设置在连接件的第二端。进一步地,筒体与储油盘一体成型。进一步地,压缩机还包括泵体组件,泵体组件的曲轴上设置有曲轴油孔,曲轴油孔的出口位于上部腔体内。进一步地,压缩机还包括泵体组件,泵体组件的气缸具有安装通孔,气缸位于下部腔体内,筒体的下端位于安装通孔内。进一步地,当活塞位于筒体的下端时,浮子仍处于安装通孔的顶端与底端之间。进一步地,储油盘的外周缘具有翻边,翻边朝向壳体的顶端伸出。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对下部腔体注油或补油时,回油机构控制上部腔体与下部腔体连通,上部腔体中的油液流入下部腔体,实现注油或补油。当下部腔体中的油液增加到预定值时,回油机构再控制上部腔体与下部腔体隔开。通过回油机构,下部腔体中的油液位处于一个平衡状态,既能满足泵体组件的各部件用油,又不会因为下部腔体中供油量过多增加泵体组件的运行阻力。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压缩机的剖视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压缩机在注油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中的压缩机的出油口被封堵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中的压缩机在补油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壳体;11、上部腔体;12、下部腔体;20、储油盘;21、翻边;30、回油机构;31、进油口;32、出油口;33、调节件;331、活塞;332、连接件;333、浮子;34、筒体;40、泵体组件;41、曲轴;411、竖直段;412、水平段;42、气缸;421、安装通孔;50、上盖组件;60、下盖;70、电机组件;80、储液器;81、出口管路。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压缩机润滑油供给不足或供给过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如图1所示,该压缩机包括壳体10、储油盘20和回油机构30。其中,储油盘20设置在壳体10内将壳体10内的空间分隔为上部腔体11和下部腔体12;回油机构30设置在储油盘20上以控制上部腔体11与下部腔体12连通或断开。对下部腔体12注油或补油时,储油盘20上的回油机构30控制上部腔体11与下部腔体12连通,上部腔体11中的油液流入下部腔体12,实现注油或补油。当下部腔体12中的油液增加到预定值时,回油机构30再控制上部腔体11与下部腔体12隔开。通过回油机构30,下部腔体12中的油液位处于一个平衡状态,既能满足泵体组件的各部件用油,又不会因为下部腔体12中供油量过多增加泵体组件的运行阻力。需要说明的是,“注油”是指压缩机运行前对下部腔体12加油液,“补油”是指压缩机运行中对下部腔体12内的油液进行补充。如图2所示,回油机构30具有进油口31和出油口32,其中,进油口31与上部腔体11连通,出油口32与下部腔体12连通。回油机构30具有调节件33,调节件33控制上部腔体11与下部腔体12连通或断开。对下部腔体12注油或补油时,调节件33控制进油口31与出油口32连通,从而实现上部腔体11与下部腔体12连通,上部腔体11中的油液流入下部腔体12,实现注油或补油。下部腔体12的油液增加到预定值后,调节件33控制进油口31与出油口32隔开,从而实现停止对下部腔体12注油或补油。调节件33控制进油口31与出油口32连通或隔开使下部腔体12油液量处于平衡状态,从而避免了压缩机供油不足或供油过量的问题。可选的,调节件33的位置能够移动以改变进油口31与出油口32连通或断开。对下部腔体12注油或补油时,调节件33移动到打开进油口31与出油口32的位置,从而实现进油口31与出油口32之间连通;下部腔体12中的油液量达到预定之后,调节件33移动到封堵进油口31和/或出油口32的位置,以使进油口31与出油口32之间,从而停止注油或补油。在本实施例中,下部腔体12中的油液量达到预定之后,调节件33移动到封堵出油口32的位置,以使油液不能进入下部腔体12。如图2所示,回油机构30还包括筒体34,筒体34设置在储油盘20上,且筒体34的上端设有进油口31,筒体34还具有出油口32,出油口32位于储油盘20的下方,调节件33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筒体34内,且调节件33能够沿筒体34的轴向滑动。对下部腔体12注油或补油时,上部腔体11中的油液从储油盘20经进油口31流入筒体34内,再从筒体34的出油口32流向下部腔体12;无需注油或补油时,调节件33在筒体34内轴向滑动到封堵出油口32的位置,油液便不能进入下部腔体12中。可选的,调节件33在油液浮力的作用下沿筒体34的轴向上下运动。在下部腔体12中的油液位较低时,调节件33在出油口32的下方,此时,出油口32与进油口31连通,上部腔体11中的油液经进油口31和出油口32流入下部腔体12中。随着下部腔体12中油液逐渐增多,油液位逐渐上升,调节件33沿筒体34向上移动,直至移到出油口的位置封堵住出油口32。出油口32被调节件33封堵后与进油口31断开,上部腔体11中的油液也就无法再流入下部腔体12中,下部腔体12中的油液位也就不再上升。随着下部腔体12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压缩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储油盘(20),所述储油盘(2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将所述壳体(10)内的空间分隔为上部腔体(11)和下部腔体(12);回油机构(30),所述回油机构(30)控制所述上部腔体(11)与所述下部腔体(12)连通或断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储油盘(20),所述储油盘(2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将所述壳体(10)内的空间分隔为上部腔体(11)和下部腔体(12);回油机构(30),所述回油机构(30)控制所述上部腔体(11)与所述下部腔体(12)连通或断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机构(30)设置在所述储油盘(20)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机构(30)具有进油口(31)和出油口(32),所述进油口(31)与所述上部腔体(11)连通,所述出油口(32)与所述下部腔体(12)连通,所述回油机构(30)具有调节件(33),所述调节件(33)控制所述进油口(31)与所述出油口(32)连通或断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33)的位置能够移动以改变所述进油口(31)与所述出油口(32)连通或断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机构(30)还包括筒体(34),所述筒体(34)设置在所述储油盘(20)上,且所述筒体(34)的上端设有所述进油口(31),所述筒体(34)还具有所述出油口(32),所述出油口(32)位于所述储油盘(20)的下方,所述调节件(33)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筒体(34)内,且所述调节件(33)能够沿所述筒体(34)的轴向滑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33)在油液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泉范少稳谢利昌王勇李旺宏周学怀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