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4121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2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固定器,包括:金属材质的连接环和多个沿连接环周向设置的齿片,所述连接环上设置有缺口,所述齿片呈三角形且三角形的底边与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齿片均固定于连接环所在平面的同一侧且向连接环的外侧延伸,所有齿片的顶点与连接环环心的距离相等。该钢筋固定器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制作成本低,通过将其焊接于钢筋外周,可改善现有后锚固施工技术在特定施工条件下很难保证植筋质量的局限性,提高了后锚固植筋技术的可靠性、安全性。

A reinforcing bar fix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eel retainer, including metal connecting ring and a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ring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tooth plate is arranged, the connecting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notch, the tooth was triangle and triangle and the connecting ring is fixedly connected, the teeth are fixed on the connection the ring plane of the same side and to the lateral extension of the connecting ring, all the vertices and tooth connection ring equidistant from the heart. The steel fix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trong practicability, low production cost, the welding of steel bars in the peripheral, can improve the existing anchorag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the specific construction condition is very difficult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anchorage limitation,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and safety of the anchorage reinforcement plant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固定器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混凝土后锚固技术的钢筋固定器。
技术介绍
混凝土后锚固技术是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施工技术,在对建筑物进行主体施工、建筑物加固及建筑物的局部改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后锚固技术主要包括后植入钢筋、化学锚栓等类型,后锚固技术施工前根据预锚固钢筋(或化学锚栓)的直径,事先在混凝土构件上用电锤(或水钻)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打孔,一般孔洞直径要比预锚固钢筋(或化学锚栓)直径多4mm左右,孔洞深度满足设计要求,将孔洞进行清理去除杂尘后,再将钢筋(或化学锚栓)送入孔洞,最后在孔洞内灌入结构胶,待结构胶粘接牢固后,即完成后锚固技术。施工过程中,如果后植入钢筋4(或化学锚栓)为水平方向,如墙体拉结筋,或新增梁植筋,再或新增剪力墙植筋等等,由于重力原因,植入混凝土构件5的孔洞内的钢筋会向下倾斜(如图3所示),导致植入钢筋位置发生偏移,使钢筋的受力方向发生改变,严重影响后序施工,为建筑结构的正常使用留下安全隐患。另外,在应用后锚固技术中,加固设计规范中要求的植筋深度一般为25d左右,如果不具备25d深度的锚固条件,需要通过加背板进行焊接处理,然而,高温焊接本身会影响后锚固技术的效果,而且还会影响构件的美观性和实用性。因此,如何保证植筋质量、提高后锚固植筋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固定器,以解决现有后锚固施工技术在特定施工条件下很难保证植筋质量、后锚固植筋技术可靠性差、安全性差等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筋固定器,包括:金属材质的连接环和多个沿连接环周向设置的齿片,所述连接环上设置有缺口,所述齿片呈三角形且三角形的底边与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齿片均固定于连接环所在平面的同一侧且向连接环的外侧延伸,所有齿片的顶点与连接环环心的距离相等。优选,所述齿片与连接环所在平面的夹角为40°-60°,所述齿片的顶端与连接环的垂直距离为3-5mm。进一步优选,所述齿片等间隔固定于连接环上。进一步优选,所述齿片的大小相等,与连接环所在平面的夹角为60°。进一步优选,所述齿片为硬质薄金属齿片。本技术提供的钢筋固定器,通过连接环上设置的缺口可方便后锚固钢筋的直接穿入,齿片位于连接环所在平面的同一侧,可方便将该钢筋固定器送入混凝土构件上的孔洞内,齿片的顶点与连接环环心的距离相等,使得该钢筋固定器与孔洞内周可以配合抵接,对钢筋起到支撑和限位作用,有效解决钢筋偏移现象。本技术提供的钢筋固定器,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制作成本低,通过将其焊接于钢筋外周,可改善现有后锚固施工技术在特定施工条件下很难保证植筋质量的局限性,提高了后锚固植筋技术的可靠性、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钢筋固定器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钢筋固定器的侧视图;图3为现有技术的植筋示意图;图4为使用本技术提供的钢筋固定器的植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筋固定器,包括:金属材质的连接环1和多个沿连接环1周向设置的齿片2,所述连接环1上设置有缺口11,所述齿片2呈三角形且三角形的底边与连接环1固定连接,所述齿片2均固定于连接环1所在平面的同一侧且向连接环1的外侧延伸,所有齿片2的顶点与连接环1环心的距离相等,其中,所述齿片2优选为硬质薄金属齿片,所述齿片2与连接环1所在平面的夹角优选为40°-60°,所述齿片2的顶端与连接环1的垂直距离优选为3-5mm,优选,所述齿片2的大小相等,与连接环1所在平面的夹角为60°。该钢筋固定器,通过连接环上设置的缺口可方便后锚固钢筋的直接穿入,齿片位于连接环所在平面的同一侧,可方便将该钢筋固定器送入混凝土构件上的孔洞内,齿片的顶点与连接环环心的距离相等,使得该钢筋固定器与孔洞内周可以配合抵接,对钢筋起到支撑和限位作用,有效解决钢筋偏移现象。使用该钢筋固定器的后锚固方法如下:如图4所示,在一根后植入钢筋4外间隔焊接至少两个该钢筋固定器3,优选为两个,然后,将焊接有钢筋固定器3的钢筋4插入预先在混凝土构件5上打出的孔洞内,接下来,进行灌胶施工,因齿片间隔设置,之间存在缝隙,所以不会影响结构胶的正常灌入,焊接的两个钢筋固定器3能显著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拉拔力,可缩短规范要求的锚固深度,避免加背板的情况出现。为了保证钢筋固定器在孔洞内的稳定性,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齿片2等间隔固定于连接环1上。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按照递进的方式进行撰写的,着重强调各个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其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见。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钢筋固定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筋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材质的连接环(1)和多个沿连接环(1)周向设置的齿片(2),所述连接环(1)上设置有缺口(11),所述齿片(2)呈三角形且三角形的底边与连接环(1)固定连接,所述齿片(2)均固定于连接环(1)所在平面的同一侧且向连接环(1)的外侧延伸,所有齿片(2)的顶点与连接环(1)环心的距离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材质的连接环(1)和多个沿连接环(1)周向设置的齿片(2),所述连接环(1)上设置有缺口(11),所述齿片(2)呈三角形且三角形的底边与连接环(1)固定连接,所述齿片(2)均固定于连接环(1)所在平面的同一侧且向连接环(1)的外侧延伸,所有齿片(2)的顶点与连接环(1)环心的距离相等。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钢筋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片(2)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张栩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