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锥自动摆放与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40305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2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路锥自动摆放与回收装置,它固定在普通货车上,包括机架、储存筒装置、送锥装置、摆杆装置、拨锥装置、升降装置、卡爪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摆杆装置通过缓冲支架与外框架相连,送锥装置由剪式升降装置与机架相连。放路锥时,送锥装置从存储筒中拨动路锥到摆杆装置的拾取器上,摆杆装置的两电机带动两根互相垂直的轴同时旋转,整个摆杆装置向下摆动90度,同时自转180度,从而实现路锥从车上到拨锥装置的过程。随着车的向前移动,拨锥装置悬臂杆将路锥拨正竖立在地面上,完成一个路锥放置过程;循环动作完成所有路锥放置过程;收路锥时整个过程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各个装置的配合,全自动的完成路锥的收放过程。效率高,安全可靠。

Automatic placement and recovery device for road cone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oad cone automatic placing and recovery device, which is fixed on a common freight car, including a rack, a storage cylinder device, a coning device, a swing bar device, a taper device, a lifting device, a claw device and a control device. The swing rod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frame through the cushion support, and the con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ame by the shear type lifting device. On the road cone, cone cylinder from the storage device to send a road cone to the swing rod device on a pickup, two motor rocker device drives the shaft and two perpendicular rotation, the swing rod device downward swing 90 degrees and 180 degrees rotation, so as to realize the road from the car to dial the cone cone the. With the moving car, dial the cone device of cantilever bar will correct the road cone erected on the ground, completed a road cone placement process; cycle to complete all road cone placed close road cone process; the whole process on the contrary. Through the coordination of various devices, the utility model fully automatically completes the process of the replay of the road cone. High efficiency, safe and rel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路锥自动摆放与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路锥收放装置,特别是一种路锥自动摆放与回收装置,属于交通路锥摆放与回收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国内路锥摆放与收回大多采用半自动或者人工操作,人工摆放和回收不仅作业速度慢,更重要的是,将工人暴露于危险之中,安全系数低。国内已有的路锥摆放与回收设备售价高昂且为专用车辆,广适性不强,尚缺少灵活便捷的路锥自动收放装置。目前,国内与路锥摆放相关的专利有:路锥自动摆放与自动回收装置(谭凌尘等,项目编号:201210404573);一种交通路锥自动摆放收回状态纠正架(沈兆平等,专利编号:201310542157),路锥收放箱装置(李欣浩等,专利编号:201320558774)。这些专利仅仅实现路锥的摆放与回收的部分自动化,实际工作时还要有专门人员手工操作,未能实现路锥的高效全自动摆放。本技术专利能有效减少公路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大幅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系数,提高公路养护的自动化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国内公路路锥收放
缺少灵活简便的路锥自动收放装置的问题,本技术采用一套机械电子装置来实现公路路锥的高效摆放与收回。该装置减少了公路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大幅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全系数,提高了公路养护的自动化水平,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路锥自动摆放与回收装置,其中:包括机架、储存筒装置、送锥装置、摆杆装置、拨锥装置、升降装置、卡爪装置以及控制装置,其中,机架固定在车辆后部;储存筒装置包括若干个用于放置路锥的储存筒以及循环电机、若干个循环齿轮以及闭合绕在循环齿轮上的循环链条,循环电机和循环齿轮均固定在机架上,循环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循环齿轮传动连接,储存筒上部均挂在循环链条上,循环电机能驱动循环齿轮转动,从而使挂在循环链条上的储存筒移动,送锥装置包括推送架,推送架由前架体和后架体组成,前架体上设置有前架链轮组和前架电机,后架体上设置有后架链轮组和后架电机,推送架位于储存筒装置下部并固定在升降装置上,其中一个储存筒躺放于后架体上,储存筒中的路锥置于后架链轮组上,后架电机能驱动后架链轮组转动,带动路锥移动,前架链轮组与后架链轮组前后对齐相靠近,前架电机能驱动前架链轮组转动;摆杆装置包括摆杆架、拾取器、连接杆和体位调整电机组,摆杆架与机架连接,体位调整电机组包括拾取器旋转电机、拾取器朝向电机、减速器以及箱体,减速器和拾取器旋转电机均固定在摆杆架上,拾取器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连接,箱体与减速器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拾取器朝向电机固定在箱体上,拾取器朝向电机的输出轴与连接杆后端传动连接,连接杆前端连接拾取器,拾取器的形状与路锥锥槽的形状相适应,拾取器旋转电机能使拾取器以箱体为轴心转动,拾取器朝向电机能使拾取器以连接杆为轴旋转,且当拾取器位于其行程上端时,拾取器正对着前架链轮组,拾取器位于其行程下端时,拾取器正对着拨锥装置;拨锥装置包括横放的拨锥支架,拨锥支架一端与摆杆架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横置的拨锥杆和悬臂杆,拨锥杆用于拨倒路锥,悬臂杆用于拨正路锥,拨锥杆的高度高于悬臂杆,且拨锥杆高度低于站立的路锥,并高于平躺的路锥,悬臂杆的高度与平躺的路锥的上部锥脚齐平,悬臂杆中部具有空隙,该空隙大小正好使得站立的路锥能从空隙中经过,而平躺的路锥的锥脚宽度大于该空隙无法通过;升降装置包括伸缩架和升降电机,升降电机固定在机架上,送锥装置底部与伸缩架顶部固定连接,升降电机能推动伸缩架伸缩,使得送锥装置能上移或下移,送锥装置下移时,后架体与躺放于其上的储存筒分离;卡爪装置包括卡爪轴、卡爪、弹簧拨动杆,卡爪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储存筒内侧,弹簧拨动杆与卡爪轴固定连接,卡爪轴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卡爪,卡爪能在弹簧拨动杆带动下转动,当送锥装置位于其行程上端时,弹簧拨动杆下端抵在送锥装置上部,弹簧拨动杆带动卡爪转动,使卡爪退出路锥的行程路线;当送锥装置下移时,弹簧拨动杆下端与送锥装置分离,弹簧拨动杆带动卡爪反转,将路锥卡在相邻卡爪之间;控制装置包括中控器以及光电开关,光电开关安装在拾取器上用于检测路锥,光电开关与中控器连接,循环电机、前架电机、后架电机、拾取器旋转电机以及拾取器朝向电机均与中控器连接,并在中控器的控制下运作。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上述的拾取器、连接杆和体位调整电机组均为两个,分别位于摆杆架的左右两侧,相应地,拨锥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一个固定于摆杆架左侧,一个固定于摆杆架右侧。上述的拾取器能在拾取器旋转电机的带动下以箱体为轴心转动90°,在拾取器朝向电机的带动下以连接杆为轴旋转180°,在此过程中,拾取器尖部始终倾斜向上,拾取器由拾取器支架、可自旋的路锥轴以及路锥轴承组成,路锥轴通过路锥轴承与拾取器支架可旋转连接。上述的减速器为涡轮蜗杆减速器,该涡轮蜗杆减速器的壳体固定在摆杆架上。上述的摆杆装置下部安装有万向轮,摆杆架通过缓冲支架与机架连接,缓冲支架的一端与机架铰接,另一端与摆杆架铰接。上述的前架链轮组包括左右两根短链条,前架电机与前架链轮组的链轮传动连接,后架链轮组包括中间的一根长链条,后架电机与后架链轮组的链轮传动连接,短链条和长链条上均等间距设置有推板,前架链轮组和后架链轮组通过推板推动路锥。上述的前架链轮组的长度为路锥长度的1.5倍至2倍。升降装置在伸缩架的行程上端和行程下端均设置有行程开关,行程开关与中控器信号连接。上述的循环齿轮的数量至少有四个,分别设置在机架的前侧和后侧,前后循环齿轮之间通过循环齿轮传动轴相互连接,循环链条有两个,分别绕在机架前侧的循环齿轮上和机架后侧的循环齿轮上,循环电机通过传动链条与循环齿轮传动连接。上述的中控器为PLC或单片机。上述的弹簧拨动杆下端设置有滚轮,弹簧拨动杆通过滚轮与送锥装置上部滚动配合,弹簧拨动杆上置有弹簧,该弹簧对弹簧拨动杆施加有使卡爪反转的作用力,储存筒上设置有限位轴,限位轴能挡在弹簧拨动杆上部防止弹簧拨动杆在弹簧作用下过度旋转。上述的中控器安装在车辆控制台中。本技术的路锥自动摆放与回收装置,它可以固定在普通货车上,放路锥时,拾取器运动到推送架的前架体位置准备,后架电机驱动后架链轮组向外带动路锥出筒,路锥到达前后架链轮组衔接位置时,前架电机带动前架链轮组运作,带动路锥进到拾取器里,拾取器中光电开关检测到路锥到位后,整个摆杆装置向下摆动度,同时自身旋转180度从而实现路锥从车上到拨锥装置的过程。随着车的向前移动通过拨锥装置的悬臂杆将路锥拨正直立在路面上。拾取器中光电开关检测到路锥脱离后,复位到初始位置,进入下一个循环。收路锥时,摆杆装置向下运动到拨锥装置位置,车向后倒退,拨锥装置的拨锥杆将路锥拨倒,随着车向后运动,路锥完全进入拾取器,拾取器中光电开关检测到路锥到位后,摆杆装置的两电机同时运动,运动方向与放路锥时相反,使得路锥从拨锥装置运动到车上的推送架上,送锥装置的电机在摆杆装置到位后,使前架链轮组推送路锥进筒,路锥到达前后架链轮组衔接位置时,后架链轮组继续完成推送过程直到路锥完全进筒。当拾取器中光电开关检测到路锥脱离后,复位到初始位置,进入下一个循环。存储筒换筒时:当储存筒里的路锥摆满后,升降装置开始带动整个推送架下降,向下避开干涉区域,当升降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路锥自动摆放与回收装置

【技术保护点】
路锥自动摆放与回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机架(1)、储存筒装置(2)、送锥装置(3)、摆杆装置(4)、拨锥装置(5)、升降装置(6)、卡爪装置(7)以及控制装置(8),其中,所述的机架(1)固定在车辆后部;所述的储存筒装置(2)包括若干个用于放置路锥(9)的储存筒(21)以及循环电机(22)、若干个循环齿轮(23)以及闭合绕在循环齿轮(23)上的循环链条(24),所述的循环电机(22)和循环齿轮(23)均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的循环电机(22)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循环齿轮(23)传动连接,所述的储存筒(21)上部均挂在循环链条(24)上,所述的循环电机(22)能驱动循环齿轮(23)转动,从而使挂在循环链条(24)上的储存筒(21)移动,所述的送锥装置(3)包括推送架(34),所述的推送架(34)由前架体(31)和后架体(32)组成,所述的前架体(31)上设置有前架链轮组(31a)和前架电机(31b),所述的后架体(32)上设置有后架链轮组(32a)和后架电机(32b),所述的推送架(34)位于储存筒装置(2)下部并固定在升降装置(6)上,其中一个储存筒(21)躺放于后架体(32)上,储存筒(21)中的路锥(9)置于后架链轮组(32a)上,所述的后架电机(32b)能驱动后架链轮组(32a)转动,带动路锥(9)移动,所述的前架链轮组(31a)与后架链轮组(32a)前后对齐相靠近,所述的前架电机(31b)能驱动前架链轮组(31a)转动;所述的摆杆装置(4)包括摆杆架(41)、拾取器(42)、连接杆(43)和体位调整电机组(44),所述的摆杆架(41)与机架(1)连接,所述的体位调整电机组(44)包括拾取器旋转电机、拾取器朝向电机(44b)、减速器(44c)以及箱体(44a),所述的减速器(44c)和拾取器旋转电机均固定在摆杆架(41)上,所述的拾取器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44c)连接,所述的箱体(44a)与减速器(44c)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的拾取器朝向电机(44b)固定在箱体(44a)上,所述的拾取器朝向电机(44b)的输出轴与连接杆(43)后端传动连接,所述的连接杆(43)前端连接拾取器(42),所述的拾取器(42)的形状与路锥(9)锥槽的形状相适应,所述的拾取器旋转电机能使拾取器(42)以箱体(44a)为轴心转动,所述的拾取器朝向电机(44b)能使拾取器(42)以连接杆(43)为轴旋转,且当拾取器(42)位于其行程上端时,拾取器(42)正对着前架链轮组(31a),拾取器(42)位于其行程下端时,拾取器(42)正对着拨锥装置(5);所述的拨锥装置(5)包括横放的拨锥支架(51),所述的拨锥支架(51)一端与摆杆架(41)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横置的拨锥杆(52)和悬臂杆(53),所述的拨锥杆(52)用于拨倒路锥(9),所述的悬臂杆(53)用于拨正路锥(9),所述的拨锥杆(52)的高度高于悬臂杆(53),且拨锥杆(52)高度低于站立的路锥,并高于平躺的路锥,所述的悬臂杆(53)的高度与平躺的路锥的上部锥脚齐平,所述的悬臂杆(53)中部具有空隙,该空隙大小正好使得站立的路锥能从空隙中经过,而平躺的路锥的锥脚宽度大于该空隙无法通过;所述的升降装置(6)包括伸缩架(61)和升降电机,所述的升降电机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的送锥装置(3)底部与伸缩架(6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升降电机能推动伸缩架(61)伸缩,使得送锥装置(3)能上移或下移,所述的送锥装置(3)下移时,后架体(32)与躺放于其上的储存筒(21)分离;所述的卡爪装置(7)包括卡爪轴(71)、卡爪(72)、弹簧拨动杆(73),所述的卡爪轴(71)可转动地设置在储存筒(21)内侧,所述的弹簧拨动杆(73)与卡爪轴(71)固定连接,所述的卡爪轴(71)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卡爪(72),所述的卡爪(72)能在弹簧拨动杆(73)带动下转动,当送锥装置(3)位于其行程上端时,弹簧拨动杆(73)下端抵在送锥装置(3)上部,弹簧拨动杆(73)带动卡爪(72)转动,使卡爪(72)退出路锥(9)的行程路线;当送锥装置(3)下移时,弹簧拨动杆(73)下端与送锥装置(3)分离,弹簧拨动杆(73)带动卡爪(72)反转,将路锥(9)卡在相邻卡爪(72)之间;所述的控制装置(8)包括中控器(81)以及光电开关,所述的光电开关安装在拾取器上用于检测路锥(9),所述的光电开关与中控器(81)连接,所述的循环电机(22)、前架电机(31b)、后架电机(32b)、拾取器旋转电机以及拾取器朝向电机(44b)均与中控器(81)连接,并在中控器(81)的控制下运作。...

【技术特征摘要】
1.路锥自动摆放与回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机架(1)、储存筒装置(2)、送锥装置(3)、摆杆装置(4)、拨锥装置(5)、升降装置(6)、卡爪装置(7)以及控制装置(8),其中,所述的机架(1)固定在车辆后部;所述的储存筒装置(2)包括若干个用于放置路锥(9)的储存筒(21)以及循环电机(22)、若干个循环齿轮(23)以及闭合绕在循环齿轮(23)上的循环链条(24),所述的循环电机(22)和循环齿轮(23)均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的循环电机(22)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循环齿轮(23)传动连接,所述的储存筒(21)上部均挂在循环链条(24)上,所述的循环电机(22)能驱动循环齿轮(23)转动,从而使挂在循环链条(24)上的储存筒(21)移动,所述的送锥装置(3)包括推送架(34),所述的推送架(34)由前架体(31)和后架体(32)组成,所述的前架体(31)上设置有前架链轮组(31a)和前架电机(31b),所述的后架体(32)上设置有后架链轮组(32a)和后架电机(32b),所述的推送架(34)位于储存筒装置(2)下部并固定在升降装置(6)上,其中一个储存筒(21)躺放于后架体(32)上,储存筒(21)中的路锥(9)置于后架链轮组(32a)上,所述的后架电机(32b)能驱动后架链轮组(32a)转动,带动路锥(9)移动,所述的前架链轮组(31a)与后架链轮组(32a)前后对齐相靠近,所述的前架电机(31b)能驱动前架链轮组(31a)转动;所述的摆杆装置(4)包括摆杆架(41)、拾取器(42)、连接杆(43)和体位调整电机组(44),所述的摆杆架(41)与机架(1)连接,所述的体位调整电机组(44)包括拾取器旋转电机、拾取器朝向电机(44b)、减速器(44c)以及箱体(44a),所述的减速器(44c)和拾取器旋转电机均固定在摆杆架(41)上,所述的拾取器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44c)连接,所述的箱体(44a)与减速器(44c)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的拾取器朝向电机(44b)固定在箱体(44a)上,所述的拾取器朝向电机(44b)的输出轴与连接杆(43)后端传动连接,所述的连接杆(43)前端连接拾取器(42),所述的拾取器(42)的形状与路锥(9)锥槽的形状相适应,所述的拾取器旋转电机能使拾取器(42)以箱体(44a)为轴心转动,所述的拾取器朝向电机(44b)能使拾取器(42)以连接杆(43)为轴旋转,且当拾取器(42)位于其行程上端时,拾取器(42)正对着前架链轮组(31a),拾取器(42)位于其行程下端时,拾取器(42)正对着拨锥装置(5);所述的拨锥装置(5)包括横放的拨锥支架(51),所述的拨锥支架(51)一端与摆杆架(41)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横置的拨锥杆(52)和悬臂杆(53),所述的拨锥杆(52)用于拨倒路锥(9),所述的悬臂杆(53)用于拨正路锥(9),所述的拨锥杆(52)的高度高于悬臂杆(53),且拨锥杆(52)高度低于站立的路锥,并高于平躺的路锥,所述的悬臂杆(53)的高度与平躺的路锥的上部锥脚齐平,所述的悬臂杆(53)中部具有空隙,该空隙大小正好使得站立的路锥能从空隙中经过,而平躺的路锥的锥脚宽度大于该空隙无法通过;所述的升降装置(6)包括伸缩架(61)和升降电机,所述的升降电机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的送锥装置(3)底部与伸缩架(6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升降电机能推动伸缩架(61)伸缩,使得送锥装置(3)能上移或下移,所述的送锥装置(3)下移时,后架体(32)与躺放于其上的储存筒(21)分离;所述的卡爪装置(7)包括卡爪轴(71)、卡爪(72)、弹簧拨动杆(73),所述的卡爪轴(71)可转动地设置在储存筒(21)内侧,所述的弹簧拨动杆(73)与卡爪轴(71)固定连接,所述的卡爪轴(71)上等间距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子豪黄健民马银忠何小龙蒋平欧益宝张永勇刘朋石杨张进帅金克王任鲍坤辛史柱孙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