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辅助动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3557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辅助动力装置,包括发电机、带轮一、带轮二、中间轴、发动机、飞轮、连接槽、连接板、盲孔、立柱以及底板,带轮一安装在发电机左端,带轮一与带轮二相连接,带轮二设置在带轮一下侧,带轮二固定在中间轴上,中间轴左端通过连接槽安装在飞轮右端面,连接槽开设在飞轮右端面,飞轮固定在发动机右端,发动机设置在发电机左侧,该设计便于为电动汽车提供辅助动力源,连接板固定在发动机下端面,盲孔开设在连接板下端面,立柱上端装配在盲孔内部,立柱下端固定在底板上端面,该设计能够缓冲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震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传动平稳,能够有效为电动汽车进行续航,可靠性高。

An electric vehicle auxiliary power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lectric vehicle auxiliary power device comprises a generator, a belt wheel, a belt pulley two, intermediate shaft, motor, flywheel, connecting groove, connecting plate, blind hole, the column and the bottom plate, a belt wheel is installed in the generator is a belt wheel and a belt pulley, a belt pulley two phase connection, set in the zone a side wheel, a belt pulley two is fixed on the shaft, the intermediate shaft is connected through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right end face of the flywheel, the flywheel connecting groove opened at the right end of the flywheel is fixed on the right end of the engine, the engine generator set in the left side, the design for electric vehicles to provide auxiliary power source,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fixed on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engine, the blind hole opened at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connection plate, the upper end of the upright post assembly in the blind hole, the column is fixed on the bottom surface, the design can buffer the engine in the work proces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smooth transmission, and can effectively carry out the renewal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and have high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辅助动力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电动汽车辅助动力装置,属于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被认为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电动汽车具有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等优点,正成为汽车行业的重点研发对象。目前,电动汽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续驶里程短。一方面,由于电池技术的限制,大多数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只有100公里左右;另一方面,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还很不完善,使纯电动汽车的推广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二是电动汽车成本高,且成本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电池,要提高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就必须采用高性能和容量的蓄电池,进而电动汽车的成本会进一步提高,所以电动汽车辅助动力装置也成为了电动汽车领域另一个研究热点。现有技术中,在辅助动力装置中使用最多的是小型活塞式发动机,而活塞式发动机由于活塞往复运动,动力输出有周期性波动,同时,在动力输出过程中会产生扭转振动,容易造成辅助动力装置动力系统共振或过早疲劳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辅助动力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简单,传动平稳,能够有效为电动汽车进行续航,可靠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动汽车辅助动力装置,包括腔体、拉线孔、发电组件、缓冲组件以及车体,所述腔体开设在车体内部,所述拉线孔开设在腔体内部上端面右部位置,所述发电组件安装在腔体内部,所述缓冲组件安装在发电组件下端面,所述缓冲组件安装在腔体内部,所述发电组件包括发电机、带轮一、带轮二、中间轴、发动机、飞轮以及连接槽,所述发电机安装在腔体内部,所述带轮一安装在发电机左端,所述带轮一与带轮二相连接,所述带轮二设置在带轮一下侧,所述带轮二固定在中间轴上,所述中间轴右端安装在腔体内部左侧端面,所述中间轴左端通过连接槽安装在飞轮右端面,所述连接槽开设在飞轮右端面,所述飞轮固定在发动机右端,所述发动机设置在发电机左侧,所述发动机安装在腔体内部,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连接板、盲孔、立柱、弹簧以及底板,所述连接板固定在发动机下端面,所述盲孔开设在连接板下端面,所述立柱上端装配在盲孔内部,所述立柱下端固定在底板上端面,所述立柱环形侧面安装在弹簧,所述弹簧上端固定在连接板下端面,所述弹簧下端固定在底板上端面,所述底板固定在腔体内部下端面。进一步地,所述腔体内壁上安装有隔音板。进一步地,所述发电机通过电线与蓄电池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带轮一通过传动带与带轮二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轴左端环形侧面设置有凸台,且凸台装配在连接槽内部。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轴右端通过轴承与腔体内壁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盲孔设有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盲孔等距开设在连接板下端面,所述立柱设有两根以上,两根以上所述立柱分别装配在盲孔内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电动汽车辅助动力装置,因本技术添加了发电机、带轮一、带轮二、中间轴、发动机、飞轮以及连接槽,该设计便于为电动汽车提供辅助动力源,且提高了传动的平稳性,解决了现有的电动汽车辅助动力装置,在动力输出过程中会产生扭转振动,容易造成辅助动力装置动力系统共振或过早疲劳破坏的问题。因本技术添加了连接板、盲孔、立柱、弹簧以及底板,该设计能够缓冲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震动,提高了电动汽车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的电动汽车辅助动力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发生震动,从而影响电动汽车运行时的稳定性的问题。因添加了隔音板,该设计能够减弱本技术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因添加了蓄电池,该设计便于电能的储存,因添加了传动带,该设计便于带轮一与带轮二之间的连接,因添加了凸台,该设计便于中间轴与飞轮的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传动平稳,能够有效为电动汽车进行续航,可靠性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动汽车辅助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电动汽车辅助动力装置中发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电动汽车辅助动力装置中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腔体、2-拉线孔、3-发电组件、4-缓冲组件、5-车体、31-发电机、32-带轮一、33-带轮二、34-中间轴、35-发动机、36-飞轮、37-连接槽、41-连接板、42-盲孔、43-立柱、44-弹簧、45-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辅助动力装置,包括腔体1、拉线孔2、发电组件3、缓冲组件4以及车体5,腔体1开设在车体5内部,拉线孔2开设在腔体1内部上端面右部位置,发电组件3安装在腔体1内部,缓冲组件4安装在发电组件3下端面,缓冲组件4安装在腔体1内部。发电组件3包括发电机31、带轮一32、带轮二33、中间轴34、发动机35、飞轮36以及连接槽37,发电机31安装在腔体1内部,带轮一32安装在发电机31左端,带轮一32与带轮二33相连接,带轮二33设置在带轮一32下侧,带轮二33固定在中间轴34上,中间轴34右端安装在腔体1内部左侧端面,中间轴34左端通过连接槽37安装在飞轮36右端面,连接槽37开设在飞轮36右端面,飞轮36固定在发动机35右端,发动机35设置在发电机31左侧,发动机35安装在腔体1内部,该设计解决了现有的电动汽车辅助动力装置,在动力输出过程中会产生扭转振动,容易造成辅助动力装置动力系统共振或过早疲劳破坏的问题。缓冲组件4包括连接板41、盲孔42、立柱43、弹簧44以及底板45,连接板41固定在发动机35下端面,盲孔42开设在连接板41下端面,立柱43上端装配在盲孔42内部,立柱43下端固定在底板45上端面,立柱43环形侧面安装在弹簧44,弹簧44上端固定在连接板41下端面,弹簧44下端固定在底板45上端面,底板45固定在腔体1内部下端面,该设计解决了现有的电动汽车辅助动力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发生震动,从而影响电动汽车运行时的稳定性的问题。腔体1内壁上安装有隔音板,发电机31通过电线与蓄电池相连接,带轮一32通过传动带与带轮二33相连接,中间轴34左端环形侧面设置有凸台,且凸台装配在连接槽37内部,中间轴34右端通过轴承与腔体1内壁相连接,盲孔42设有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盲孔42等距开设在连接板41下端面,立柱43设有两根以上,两根以上立柱43分别装配在盲孔42内部。具体实施方式:使用者使用本技术前,先检查本技术的各部件是否能正常运行,如果不能正常运行,则经过检修后再继续使用,使用者使用本技术时,使发动机35运行,发动机35工作带动飞轮36转动,飞轮36转动带动中间轴34转动,中间轴34转动带动带轮二33转动,带轮二33转动带动带轮一32转动,带轮一32转动带动发电机31运行,从而进行发电工作,在本技术工作过程中,发动机35发生震动,并在缓冲组件4的作用下容易发生晃动,此时凸台会在连接槽37内部发生轻微移动,但不影响传动工作,该设计便于有效延长了电动汽车的续航,同时传动稳定性好。在本技术工作过程中,发动机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动汽车辅助动力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汽车辅助动力装置,包括腔体(1)、拉线孔(2)、发电组件(3)、缓冲组件(4)以及车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开设在车体(5)内部,所述拉线孔(2)开设在腔体(1)内部上端面右部位置,所述发电组件(3)安装在腔体(1)内部,所述缓冲组件(4)安装在发电组件(3)下端面,所述缓冲组件(4)安装在腔体(1)内部;所述发电组件(3)包括发电机(31)、带轮一(32)、带轮二(33)、中间轴(34)、发动机(35)、飞轮(36)以及连接槽(37),所述发电机(31)安装在腔体(1)内部,所述带轮一(32)安装在发电机(31)左端,所述带轮一(32)与带轮二(33)相连接,所述带轮二(33)设置在带轮一(32)下侧,所述带轮二(33)固定在中间轴(34)上,所述中间轴(34)右端安装在腔体(1)内部左侧端面,所述中间轴(34)左端通过连接槽(37)安装在飞轮(36)右端面,所述连接槽(37)开设在飞轮(36)右端面,所述飞轮(36)固定在发动机(35)右端,所述发动机(35)设置在发电机(31)左侧,所述发动机(35)安装在腔体(1)内部;所述缓冲组件(4)包括连接板(41)、盲孔(42)、立柱(43)、弹簧(44)以及底板(45),所述连接板(41)固定在发动机(35)下端面,所述盲孔(42)开设在连接板(41)下端面,所述立柱(43)上端装配在盲孔(42)内部,所述立柱(43)下端固定在底板(45)上端面,所述立柱(43)环形侧面安装在弹簧(44),所述弹簧(44)上端固定在连接板(41)下端面,所述弹簧(44)下端固定在底板(45)上端面,所述底板(45)固定在腔体(1)内部下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辅助动力装置,包括腔体(1)、拉线孔(2)、发电组件(3)、缓冲组件(4)以及车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开设在车体(5)内部,所述拉线孔(2)开设在腔体(1)内部上端面右部位置,所述发电组件(3)安装在腔体(1)内部,所述缓冲组件(4)安装在发电组件(3)下端面,所述缓冲组件(4)安装在腔体(1)内部;所述发电组件(3)包括发电机(31)、带轮一(32)、带轮二(33)、中间轴(34)、发动机(35)、飞轮(36)以及连接槽(37),所述发电机(31)安装在腔体(1)内部,所述带轮一(32)安装在发电机(31)左端,所述带轮一(32)与带轮二(33)相连接,所述带轮二(33)设置在带轮一(32)下侧,所述带轮二(33)固定在中间轴(34)上,所述中间轴(34)右端安装在腔体(1)内部左侧端面,所述中间轴(34)左端通过连接槽(37)安装在飞轮(36)右端面,所述连接槽(37)开设在飞轮(36)右端面,所述飞轮(36)固定在发动机(35)右端,所述发动机(35)设置在发电机(31)左侧,所述发动机(35)安装在腔体(1)内部;所述缓冲组件(4)包括连接板(41)、盲孔(42)、立柱(43)、弹簧(44)以及底板(45),所述连接板(41)固定在发动机(35)下端面,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鄢继勇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艾尚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