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弯曲块弯曲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3199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旋转弯曲块弯曲模具,包括凸模(1),在凸模(1)的底端设置有V型棱(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模(1)的下方设置有凹模基体(3),凹模基体(3)的上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旋转板(4),每个旋转板(4)都通过转轴(5)与凹模基体(3)转动连接,在旋转板(4)的底部还连接有复位弹簧(6),且复位弹簧(6)的另一端与凹模基体(3)的底端相连接,并且复位弹簧(6)与旋转板(4)的连接点位于两个转轴(5)的外侧,而两个旋转板(4)之间相对的位置则为下压端(7),且下压端(7)位于V型棱(2)的下方,且下压端(7)位于两个转轴(5)之间的中点处。

Rotary bending block bending die

\u672c\u5b9e\u7528\u65b0\u578b\u516c\u5f00\u4e00\u79cd\u65cb\u8f6c\u5f2f\u66f2\u5757\u5f2f\u66f2\u6a21\u5177\uff0c\u5305\u62ec\u51f8\u6a21\uff081\uff09\uff0c\u5728\u51f8\u6a21\uff081\uff09\u7684\u5e95\u7aef\u8bbe\u7f6e\u6709V\u578b\u68f1\uff082\uff09\uff0c\u5176\u7279\u5f81\u5728\u4e8e\uff1a\u5728\u6240\u8ff0\u51f8\u6a21\uff081\uff09\u7684\u4e0b\u65b9\u8bbe\u7f6e\u6709\u51f9\u6a21\u57fa\u4f53\uff083\uff09\uff0c\u51f9\u6a21\u57fa\u4f53\uff083\uff09\u7684\u4e0a\u90e8\u8fde\u63a5\u6709\u4e24\u4e2a\u5bf9\u79f0\u8bbe\u7f6e\u7684\u65cb\u8f6c\u677f\uff084\uff09\uff0c\u6bcf\u4e2a\u65cb\u8f6c\u677f\uff084\uff09\u90fd\u901a\u8fc7\u8f6c\u8f74\uff085\uff09\u4e0e\u51f9\u6a21\u57fa\u4f53\uff083\uff09\u8f6c\u52a8\u8fde\u63a5\uff0c\u5728\u65cb\u8f6c\u677f\uff084\uff09\u7684\u5e95\u90e8\u8fd8\u8fde\u63a5\u6709\u590d\u4f4d\u5f39\u7c27\uff086\uff09\uff0c\u4e14\u590d\u4f4d\u5f39\u7c27\uff086\uff09\u7684\u53e6\u4e00\u7aef\u4e0e\u51f9\u6a21\u57fa\u4f53\uff083\uff09\u7684\u5e95\u7aef\u76f8\u8fde\u63a5\uff0c\u5e76\u4e14\u590d\u4f4d\u5f39\u7c27\uff086\uff09\u4e0e\u65cb\u8f6c\u677f\uff084\uff09\u7684\u8fde\u63a5\u70b9\u4f4d\u4e8e\u4e24\u4e2a\u8f6c\u8f74\uff085\uff09\u7684\u5916\u4fa7\uff0c\u800c\u4e24\u4e2a\u65cb\u8f6c\u677f\uff084\uff09\u4e4b\u95f4\u76f8\u5bf9\u7684\u4f4d\u7f6e\u5219\u4e3a\u4e0b\u538b\u7aef\uff087\uff09\uff0c\u4e14\u4e0b\u538b\u7aef\uff087\uff09\u4f4d\u4e8eV\u578b\u68f1\uff082\uff09\u7684\u4e0b\u65b9\uff0c\u4e14\u4e0b\u538b\u7aef\uff087\uff09\u4f4d\u4e8e The middle point between the two rotating shafts (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弯曲块弯曲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是一种旋转弯曲块弯曲模具。
技术介绍
在利用冲压模具冲压弯曲件时,传统上会利用一种带有断面为V型凸起的凸模和与其相配的凹模来实现,在凹模上开设有与上述V型凸起相配的V型槽,凸模压在凹模上方的工件上,利用V型的凸起和V型的凹槽使工件受压并产生塑性变形,最终将工件弯曲成需要的形状。但是上述传统结构的模具在使用加工过程中,由于工件势必会与凹槽的边缘接触并发生相对运动,从而会让工件的表面产生擦痕,如果产生擦痕的一侧是在产品的内部、不会影响产品的外观,还可以不经过后续的处理,但如果产生擦痕的一侧位于产品外部,则还需要进行抛光等后续操作,消除这种擦痕。这样就会增加工艺步骤,提高整体成本。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可避免在冲压过程中对工件造成磨损、产生擦痕的旋转弯曲块弯曲模具。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旋转弯曲块弯曲模具,包括凸模1,在凸模1的底端设置有V型棱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模1的下方设置有凹模基体3,凹模基体3的上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旋转板4,每个旋转板4都通过转轴5与凹模基体3转动连接,在旋转板4的底部还连接有复位弹簧6,且复位弹簧6的另一端与凹模基体3的底端相连接,并且复位弹簧6与旋转板4的连接点位于两个转轴5的外侧,而两个旋转板4之间相对的位置则为下压端7,且下压端7位于V型棱2的下方,且下压端7位于两个转轴5之间的中点处。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种结构形式的旋转弯曲块弯曲模具,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针对传统的弯曲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一种带有可翻转的旋转板的特殊结构,其凹模上部设置的两个旋转板能够在受力后翻转、并贴合在工件的下表面上,辅助工件成型,而在此过程中,旋转板与工件之间并不会产生相对摩擦,因此可以避免在工件表面形成擦痕,提高了产品的外观质量。并且这种模具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使用状态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使用状态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旋转弯曲块弯曲模具,包括凸模1,在凸模1的底端设置有V型棱2,在凸模1的下方设置有与其相配的凹模基体3,在这个凹模基体3的上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旋转板4,并且每个旋转板4都通过一个转轴5与凹模基体3之间转动连接,在每个旋转板4的底部都连接有复位弹簧6,并且这个复位弹簧6的另一端与凹模基体1的底部相连,上述复位弹簧6与旋转板4的连接点则位于两个转轴5的外侧,并且两个旋转板4之间相对的位置处为下压端7,并且所述的下压端7位于V行棱2的下方,并且下压端7位于两个转轴5之间的中点处。本技术实施例的旋转弯曲块弯曲模具的工作过程如下:需要对某个板材进行弯曲成型处理时,将板材置于凸模1与凹模基体3之间,然后凸模1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下行,凸模1底端的V型棱2与板材接触后,将力量传递到下压端7处,由于旋转板4通过转轴5转动连接在凹模基体3上,由于受力点恰好位于下压端7处,因此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凸模1会驱动两个旋转板4同时转动,这样两个旋转板4就会迅速的翻转,并贴在工件的下表面上,由于两个旋转板4与工件接触后并不会产生任何形式的相对运动(对工件来说,旋转板4仅仅是靠近并与其接触),因此也就避免了因二者相对运动而产生的擦痕;而工件也会在V型棱2和旋转板4的作用下,弯曲成需要的形状;加工结束后,凸模1上行,将加工完成的工件取走即可;在两个复位弹簧6的作用下,两个旋转板4反向转动直至恢复到初始状态,让凹模基体3的上部重新形成一个水平的平面,等待下一个工件的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旋转弯曲块弯曲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弯曲块弯曲模具,包括凸模(1),在凸模(1)的底端设置有V型棱(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模(1)的下方设置有凹模基体(3),凹模基体(3)的上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旋转板(4),每个旋转板(4)都通过转轴(5)与凹模基体(3)转动连接,在旋转板(4)的底部还连接有复位弹簧(6),且复位弹簧(6)的另一端与凹模基体(3)的底端相连接,并且复位弹簧(6)与旋转板(4)的连接点位于两个转轴(5)的外侧,而两个旋转板(4)之间相对的位置则为下压端(7),且下压端(7)位于V型棱(2)的下方,且下压端(7)位于两个转轴(5)之间的中点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弯曲块弯曲模具,包括凸模(1),在凸模(1)的底端设置有V型棱(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模(1)的下方设置有凹模基体(3),凹模基体(3)的上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旋转板(4),每个旋转板(4)都通过转轴(5)与凹模基体(3)转动连接,在旋转板(4)的底部还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秀吉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泷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