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露专利>正文

一种钛白粉煅烧尾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24960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钛白粉煅烧尾气处理装置,主要涉及废气处理领域。包括塔体,塔体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相连通的混洗层、喷淋洗层、填料洗层、电除雾层、碱洗层、废气出口;混洗层的底部设有用于进废气的曝气管,混洗层的中部设有与其相连通的溢流管,喷淋洗层的侧壁上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环形架,环形架的里侧侧面上均匀分布有喷雾头,喷雾头向下倾斜5~30度,碱洗层包括导气口、环形填料架、第二填料、第二喷淋头,第二填料填充在环形填料架内,环形填料架的底面居中的设有圆形挡板,第二喷淋头用于喷淋碱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大大减少设备的建设成本及设备占地,避免了易于损坏组件的使用,显著降低对设备运维的各项成本。

A kind of tail gas treatment device for titanium dioxide powder calcin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ail gas treatment device for titanium white powder calcining, which mainly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waste gas treatment.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tower body, a tower body which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bottom mixed layer, wash spray layer, wash filler layer, electric mist layer, alkali washing layer, the gas outlet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layer; shuffle for exhaust gas aeration tube and mixed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central wash overflow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pipe wall spray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annular frame connection, ring is arranged in the side surface are evenly distributed on the spray head, a spray head tilted downward 5 ~ 30 degrees, alkali washing layer comprises an air outlet, an annular packing frame, second filler, second spray head, second filler in the annular packing frame, ring packing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middl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circular baffle, second spray head for spraying ly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hat it greatly reduces the construction cost and the occupation area of the equipment, avoids the use of the components which are easy to damage,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cost of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钛白粉煅烧尾气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钛白粉煅烧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自2001年起,中国二氧化钛(钛白)工业总体规模已超过日本,成为居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生产国,到2010年中国钛白生产方法仍会以硫酸法为主。硫酸法钛白生产的突出问题是“三废”产生量大,如处理不好,会对生产区域和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对于硫酸法钛白粉生产过程中废气的产生,其主要环节之一是煅烧尾气。煅烧转窑内排出的废气一般现在烟道或者沉降室内,通过惯性和重力沉降除去大部分粗颗粒粉尘,然后在进入废气处理阶段。由于砖窑排出的废气夹带了大量的二氧化钛结晶粉尘颗粒,并含有大量的水分、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据测定,每烧lt钛白,尾气量约有15000多m。.每立方米含三氧化琉平均约10g,二氧化琉约0.01g.粉尘约0.15g。故砖窑废气的合理处理,不但具有保护环境的重大意义,对钛白生产也具有提高总回收率和能源再利用的重要作用。由于废气中含硫、水、粉尘,故处理过程主要是对含硫气体和粉尘的洗脱。全国主要的单体万吨以上单体硫酸法生产车间,在处理煅烧尾气时,采用的均为多种方法的多次洗脱,存在下述问题:由于含硫气体的洗脱效率不高,使得现行的设备组合,在尾气处理中均采用二次水洗+电除雾+碱洗的设置。通过多次、多途径洗脱才能达标。故需要设置四~五个大型塔体进行处理,不但占地面积大、维护运营费用高,而且对于洗脱液(水、碱液)的耗用量大,造成处理成本高。再有,洗脱的循环水中含酸,对管路、设备的腐蚀损坏情况严重,造成部件、管路寿命短,维护成本高。同时一旦管路腐蚀严重发生泄漏,高温酸液造成严重的事故,迫使生产停止带来较大损失。近几年,虽然国家联合各厂家建立的产研结合的多个项目,包括有关于转窑尾气处理的课题。但是其尾气处理中二氧化硫、三氧化硫酸性气体吸收效率不高,建设成本、运维成本、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一直期待有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钛白粉煅烧尾气处理装置,它大大减少设备的建设成本及设备占地,避免了易于损坏组件的使用,显著降低对设备运维的各项成本。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钛白粉煅烧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相连通的混洗层、喷淋洗层、填料洗层、电除雾层、碱洗层、废气出口;所述混洗层的底部设有用于进废气的曝气管,所述混洗层的中部设有与其相连通的溢流管,所述喷淋洗层的侧壁上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环形架,所述环形架的里侧侧面上均匀分布有喷雾头,所述喷雾头向下倾斜5~30度,所述填料层设有支撑架和第一填料,所述第一填料的上方设有用于喷淋水的第一喷淋头,所述电除雾层包括安装在塔身内的电除雾器,所述碱洗层包括导气口、环形填料架、第二填料、第二喷淋头,所述第二填料填充在环形填料架内,所述环形填料架的底面居中的设有圆形挡板,所述圆形挡板大于环形填料架的内圈且设置于导气口的上方,所述导气口为开口向上的倒漏斗形且其外圈与塔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气口的开口小于环形填料架的内圈,所述第二喷淋头为多个且沿第二填料的上方环形分布,所述第二喷淋头用于喷淋碱液。所述环形架包括套接的外筒和内筒,所述喷雾头均匀分布在内筒上,所述外筒与塔体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外筒与内筒之间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底侧密封且顶侧开口,所述外筒和内筒的顶侧均固定连接有柔性挡片,所述柔性挡片为截面是弧形的环形垫片,两个所述柔性挡片向两侧打开呈喇叭口形,所述塔体的内壁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设置于环形架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凸台的底面与内筒和外筒的垂直距离小于柔性挡片在自然伸展状态下的高度,所述凸台的上方设有蓄水腔,所述蓄水腔上设有与其相连通的进液口,所述蓄水腔的底面上设有注液通道,所述注液通道设置于两个所述柔性挡片之间,所述外筒的底侧设有柔性密封片,所述柔性密封片为截面是弧形的环形垫片,所述塔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的顶面与密封片相配合。所述外筒的侧壁上设有齿圈,所述塔身的内壁上可转动的安装有与齿圈啮合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通过电机驱动。所述塔体包括依次安装的塔座、第一塔身、第二塔身、第三塔身和塔盖,所述塔座为槽形,所述混洗层设置于塔座,所述喷淋洗层设置于第一塔身,所述填料洗层、电除雾层和蓄水腔均设置于第二塔身,所述第二塔身的侧壁上设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设置于电除雾器与第一填料之间,所述碱洗层设置于第三塔身,所述废气出口居中设置于塔盖上。对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将先行转窑尾气处理中的一洗、二洗、电除雾、碱洗工序,通过对各工序相关设备的改进,提高各部分吸收效率并集成到一个塔体内,大大减少设备的建设成本及设备占地,且基于此前提下,大大减少和避免安装用于连接和疏通的管路,避免了易于损坏组件的使用,显著降低对设备运维的各项成本。转窑排出的废气,在沉降后通过曝气管曝气进入塔体。在混洗层的底部汇集有上方喷淋洗层和填料洗层落下的洗脱水,对曝气进入的废气进行初步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预吸收,以及对粉尘和水的吸收,曝气与文丘里相比具有更好的分散气体的效果,使气体上行时能够较好的与液体混合,并散布到塔体内。由于传统的喷淋一洗,喷淋的水雾向下直落,水滴之间的空隙较多,与废气的接触和交换效果不好。且对塔体有一定的高度要求,故需要独立设置喷淋塔。本装置在侧壁上设置喷雾头,边转动边向中心并略偏向下方喷雾,水雾在旋转中交错,在高度上形成多层的交织水雾,从而使水雾高效的与废气接触,显著提高喷淋过程对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吸收效率,并大大缩短反应高度,使其能够被集成为本装置中的一个层级区域。在结构上,为了实现连续的边转动边喷淋,通过设置在塔体外壁上的环形的蓄水腔来供水,蓄水腔底部用于注水的注液通道设置在空腔的上方,通过柔性挡片的辅助封挡作用,使水流顺利的注入到空腔内,供给喷淋。所述柔性挡片和柔性密封片还能够起到一定的密封效果,防止废气、液体进入外筒外侧的部分,既能够保护设备组件不受腐蚀,又防止废气逃逸。电除雾层采用现有技术常用的电除雾设备。所述填料洗层进一步的对废气进行吸收,且吸收后的废气向上通过导气口进入碱洗层,在圆形挡板的封挡下,气体只能通过环形的填料区进一步完成碱洗,洗脱的液体积攒在导气口倾斜底面和塔体内壁的夹缝槽处,并被抽出,避免落入下层,反应充分的废气经过顶部的废气出口被抽出,达到处理要求。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废气出口;2、曝气管;3、溢流管;4、喷雾头;5、第一填料;6、支撑架;7、第一喷淋头;8、电除雾器;9、导气口;10、环形填料架;11、第二填料;12、第二喷淋头;13、圆形挡板;14、外筒;15、内筒;16、空腔;17、柔性挡片;18、第一凸台;19、蓄水腔;20、进液口;21、注液通道;22、柔性密封片;23、第二凸台;24、齿圈;25、传动齿轮;26、塔座;27、第一塔身;28、第二塔身;29、第三塔身;30、塔盖;31、检修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钛白粉煅烧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钛白粉煅烧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所述塔体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相连通的混洗层、喷淋洗层、填料洗层、电除雾层、碱洗层、废气出口(1);所述混洗层的底部设有用于进废气的曝气管(2),所述混洗层的中部设有与其相连通的溢流管(3),所述喷淋洗层的侧壁上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环形架,所述环形架的里侧侧面上均匀分布有喷雾头(4),所述喷雾头(4)向下倾斜5~30度,所述填料层设有支撑架(6)和第一填料(5),所述第一填料(5)的上方设有用于喷淋水的第一喷淋头(7),所述电除雾层包括安装在塔身内的电除雾器(8),所述碱洗层包括导气口(9)、环形填料架(10)、第二填料(11)、第二喷淋头(12),所述第二填料(11)填充在环形填料架(10)内,所述环形填料架(10)的底面居中的设有圆形挡板(13),所述圆形挡板(13)大于环形填料架(10)的内圈且设置于导气口(9)的上方,所述导气口(9)为开口向上的倒漏斗形且其外圈与塔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气口(9)的开口小于环形填料架(10)的内圈,所述第二喷淋头(12)为多个且沿第二填料(11)的上方环形分布,所述第二喷淋头(12)用于喷淋碱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白粉煅烧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所述塔体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相连通的混洗层、喷淋洗层、填料洗层、电除雾层、碱洗层、废气出口(1);所述混洗层的底部设有用于进废气的曝气管(2),所述混洗层的中部设有与其相连通的溢流管(3),所述喷淋洗层的侧壁上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环形架,所述环形架的里侧侧面上均匀分布有喷雾头(4),所述喷雾头(4)向下倾斜5~30度,所述填料层设有支撑架(6)和第一填料(5),所述第一填料(5)的上方设有用于喷淋水的第一喷淋头(7),所述电除雾层包括安装在塔身内的电除雾器(8),所述碱洗层包括导气口(9)、环形填料架(10)、第二填料(11)、第二喷淋头(12),所述第二填料(11)填充在环形填料架(10)内,所述环形填料架(10)的底面居中的设有圆形挡板(13),所述圆形挡板(13)大于环形填料架(10)的内圈且设置于导气口(9)的上方,所述导气口(9)为开口向上的倒漏斗形且其外圈与塔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气口(9)的开口小于环形填料架(10)的内圈,所述第二喷淋头(12)为多个且沿第二填料(11)的上方环形分布,所述第二喷淋头(12)用于喷淋碱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钛白粉煅烧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架包括套接的外筒(14)和内筒(15),所述喷雾头(4)均匀分布在内筒(15)上,所述外筒(14)与塔体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外筒(14)与内筒(15)之间设有空腔(16),所述空腔(16)的底侧密封且顶侧开口,所述外筒(14)和内筒(15)的顶侧均固定连接有柔性挡片(17),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露
申请(专利权)人:杨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