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大功率收发共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2201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1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射频大功率收发共用电路;由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四个二极管组成四臂电桥电路,其中每相邻两个二极管极性相反;在其中一对负极相连的二极管连接线路上,有节点接至发送TX端,同时在发送TX端的连接节点与其中一个相邻二极管之间串联有一信号节点,有控制信号K0端接入至该信号节点,并且该信号节点接电路地,在另一对负极相连的二极管连接线路上有一信号节点,该信号节点同时连接电路地和控制信号K1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大功率、高隔离,低插损、宽频带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大功率半双工无线通信系统,通用性强。

A radio frequency high power transceiver common circui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high power RF transceiver circuit; a diode D1, a diode D2, a diode D3, a diode D4 four diodes four arm bridge circuit, wherein each of the two adjacent diodes with opposite polarity; in one of the lines connected with the anode of the diode is connected, a node connected to send TX terminal. At the same time a node is connected in series between the signal transmitting TX terminal connection with one of the adjacent diode, a control signal to the signal of K0 terminal node, and the node signal circuit, in another of the diode connected with the anode of the connecting wire on a signal node, the node connecting circuit and signal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trol signal of K1 terminal. The inven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power, high isolation, low insertion loss and wide band, and can be widely used in high power half duplex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strong gener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射频大功率收发共用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射频大功率收发共用电路。
技术介绍
无线通信系统组网通信中,一般都采用时分+频分的方式解决多信道多用户的难题。这就要求通信设备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从解决成本及实际架设方面考虑,通信设备一般都采用收发共用一副天线,因此就需要解决大功率条件下的收发共用问题。目前大功率射频收发共用技术普遍采用的是桥式正压驱动或多管并联/串联方式,这种技术存在隔离度低,插损大,驱动电路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射频大功率收发共用电路,该射频大功率收发共用电路可实现高隔离度、低插损的大功率射频收发共用,适用于大功率高隔离度要求的射频通信系统。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射频大功率收发共用电路;由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四个二极管组成四臂电桥电路,其中每相邻两个二极管极性相反;在其中一对负极相连的二极管连接线路上,有节点接至发送TX端,同时在发送TX端的连接节点与其中一个相邻二极管之间串联有一信号节点,有控制信号K0端接入至该信号节点,并且该信号节点接电路地,在另一对负极相连的二极管连接线路上有一信号节点,该信号节点同时连接电路地和控制信号K1端;在其中一对正极相连的二极管连接线路上,有节点接至接收RX端,另一对正极相连的二极管连接线路上有连接节点接至信号ANT端。所述发送TX端所接连接节点位于二极管D1和二极管D4的负极相连线路上,控制信号K0端连接的信号节点位于二极管D4和发送TX端的连接节点之间。所述控制信号K1端连接的信号节点位于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线路上。所述接收RX端所接连接节点位于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线路上;所述信号ANT端所接连接节点位于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负极相连的线路上,信号ANT端和该连接节点之间串联有一电容。所述控制信号K0端连接信号节点的线路上串联有电阻R2。所述控制信号K1端连接信号节点的线路上串联有电阻R1。所述控制信号K0端所连信号节点连接电路地的线路上串联有电容C1;所述控制信号K1端所连信号节点连接电路地的线路上页串联有电容。所述控制信号K0端所连信号节点与二极管D4之间串联有电感L4,电感L4和二极管D4之间有节点串联电容C2后连接至接收RX端的连接节点;所述控制信号K0端所连信号节点与发送TX端所接连接节点之间串联有电感L5。所述信号ANT端所接连接节点还串联电感L1后接电路地。所述二极管D4与接收RX端所接连接节点之间串联有电感L3,在二极管D4和电感L3之间有节点接电路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具有大功率、高隔离,低插损、宽频带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大功率半双工无线通信系统,通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所示的一种射频大功率收发共用电路;由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四个二极管组成四臂电桥电路,其中每相邻两个二极管极性相反;在其中一对负极相连的二极管连接线路上,有节点接至发送TX端,同时在发送TX端的连接节点与其中一个相邻二极管之间串联有一信号节点,有控制信号K0端接入至该信号节点,并且该信号节点接电路地,在另一对负极相连的二极管连接线路上有一信号节点,该信号节点同时连接电路地和控制信号K1端;在其中一对正极相连的二极管连接线路上,有节点接至接收RX端,另一对正极相连的二极管连接线路上有连接节点接至信号ANT端。所述发送TX端所接连接节点位于二极管D1和二极管D4的负极相连线路上,控制信号K0端连接的信号节点位于二极管D4和发送TX端的连接节点之间。所述控制信号K1端连接的信号节点位于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线路上。所述接收RX端所接连接节点位于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线路上;所述信号ANT端所接连接节点位于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负极相连的线路上,信号ANT端和该连接节点之间串联有一电容。所述控制信号K0端连接信号节点的线路上串联有电阻R2。所述控制信号K1端连接信号节点的线路上串联有电阻R1。所述控制信号K0端所连信号节点连接电路地的线路上串联有电容C1;所述控制信号K1端所连信号节点连接电路地的线路上页串联有电容。所述控制信号K0端所连信号节点与二极管D4之间串联有电感L4,电感L4和二极管D4之间有节点串联电容C2后连接至接收RX端的连接节点;所述控制信号K0端所连信号节点与发送TX端所接连接节点之间串联有电感L5。所述信号ANT端所接连接节点还串联电感L1后接电路地。所述二极管D4与接收RX端所接连接节点之间串联有电感L3,在二极管D4和电感L3之间有节点接电路地。由此综上,本专利技术由PIN二极管、电感器、电容器和电阻器组成。PIN二极管按顺序头尾相连,并合理连接电感器、电容器组成四臂电桥式结构,射频信号和控制信号通过桥臂结合位置相连。增加的扼流电感器一端直接接地,一端通过电容器与另一桥臂相连。在桥导截止状态下可以增加收发间的隔离度,导通状态下可以降低桥的插损。具体的,本专利技术包括PIN二极管D1、D2、D3、D4,电感器L1、L2、L3、L4、L5,电容器C1、C2,整体采用电桥电路结构,其连接关系为:PIN二极管D1、D2正极相连,通过L1与电路地连接,D2、D3负极相连通过电感器L2与控制信号K1连接,D1、D4的负极通过电感器L5、L4相连,L4、L5连接处通过电容器C1与电路地相连,并与控制信号K0相连,D3正极通过L3连接到电路地,D4正极直接连接到电路地,D3的正极通过电容器C2与D4的负极连接。控制信号K0、K1的“H”状态为100V,“L”状态为-3.3V,控制信号K0、K1相互反向。工作原理如下:当控制信号K0为“H”,K1为“L”时,二极管D2、D3导通,D1、D4截止,信号端口ANT端与RX端连接,TX端与ANT端隔离,TX端与RX端隔离。当控制信号K0为“L”,K1为“H”时,二极管D2、D3截止,D1、D4导通,信号端口ANT端与RX端隔离,TX端与ANT端连接,TX端与RX端隔离。跨接在桥臂间的C2和L4、D4一起作用,增大TX端与RX端的隔离度,隔离度可以改善15d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射频大功率收发共用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射频大功率收发共用电路,其特征在于:由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四个二极管组成四臂电桥电路,其中每相邻两个二极管极性相反;在其中一对负极相连的二极管连接线路上,有节点接至发送TX端,同时在发送TX端的连接节点与其中一个相邻二极管之间串联有一信号节点,有控制信号K0端接入至该信号节点,并且该信号节点接电路地,在另一对负极相连的二极管连接线路上有一信号节点,该信号节点同时连接电路地和控制信号K1端;在其中一对正极相连的二极管连接线路上,有节点接至接收RX端,另一对正极相连的二极管连接线路上有连接节点接至信号ANT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频大功率收发共用电路,其特征在于:由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四个二极管组成四臂电桥电路,其中每相邻两个二极管极性相反;在其中一对负极相连的二极管连接线路上,有节点接至发送TX端,同时在发送TX端的连接节点与其中一个相邻二极管之间串联有一信号节点,有控制信号K0端接入至该信号节点,并且该信号节点接电路地,在另一对负极相连的二极管连接线路上有一信号节点,该信号节点同时连接电路地和控制信号K1端;在其中一对正极相连的二极管连接线路上,有节点接至接收RX端,另一对正极相连的二极管连接线路上有连接节点接至信号ANT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大功率收发共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TX端所接连接节点位于二极管D1和二极管D4的负极相连线路上,控制信号K0端连接的信号节点位于二极管D4和发送TX端的连接节点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大功率收发共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K1端连接的信号节点位于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线路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大功率收发共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RX端所接连接节点位于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线路上;所述信号ANT端所接连接节点位于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负极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吉华余松吴佩伦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