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欣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判别人员进入及离开车辆状态的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82026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自动判别人员进入及离开车辆状态的方法和系统,实现智能自动判断人员进入车辆、离开车辆这两个核心状态点,从而使用户能够方便地获得停车、开车时长等数据,从而帮助用户实现节省停车费用、智能化寻车等实际需求。其技术方案为:通过人员的随身终端和已配对的车内通讯设备之间的实时通讯状况判断人员和车辆之间的距离,进而自动判别人员进入及离开车辆的状态,从而获知进入车辆和离开车辆这两个关键的状态点。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nel entering and leaving the state of the vehic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nel entering and leaving the vehicle state, realize the intelligent automatic judgment of personnel into the vehicle, leave the vehicle of the two core state, so that users can easily get parking, driving time data, the actual demand to help users save parking fees, intelligent car etc..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that the judgment between personnel and vehicle distance through real-tim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portable terminal personnel have been paired in the car, and then automatically determine the personnel to enter and leave the state of the vehicle, so to get into the vehicle and leave the vehicle of the two key poi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判别人员进入及离开车辆状态的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用车领域,尤其涉及智能自动判定人员进入车辆/离开车辆状态的应用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在用户用车的过程中,进入车辆、离开车辆的时间点,停、开车时长,位置信息等数据是用户需了解的用车数据,例如,现在停车费用越来越贵,有效了解停车时长并提前给与必要的提醒以避免超时是很多开车人的实际需求;同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用户停车时来去匆匆,开车时无暇顾及别的事或进行很多额外操作,因此帮助客户记录这些数据的应用系统功能的自动化程度越高,用户干预度越低,则其实用性越强。目前在实际应用中缺乏能够随时帮助客户自动记录停、开车时间、时长等用车数据的技术和应用解决方案,因此可以辅助用户有效了解这些用车数据的技术和应用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和可推广性。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判别人员进入及离开车辆状态的方法和系统,实现智能自动判断人员进入车辆、离开车辆这两个核心状态点,从而使用户能够方便地获得停车、开车时长等数据,从而帮助用户实现节省停车费用、智能化寻车等实际需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自动判别人员进入及离开车辆状态的方法,包括:在人员的随身终端和车内通讯设备之间建立配对关系;基于随身终端和车内通讯设备的实时通讯状况判断人员和车辆之间的距离,进而自动判别人员进入及离开车辆的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判别人员进入及离开车辆状态的方法的一实施例,随身终端和车内通讯设备的通讯方式包括蓝牙、RFID、脉冲、WIFI。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判别人员进入及离开车辆状态的方法的一实施例,随身终端和车内通讯设备的实时通讯状况包括两者之间通讯有效距离产生的断开/连接状态、信号强度与距离的关系、车内车外信号连接强度的变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判别人员进入及离开车辆状态的方法的一实施例,方法还包括:基于人员进入及离开车辆的状态,自动计算停车时长、或开车时长;将停车时长或者开车时长通过随身终端向人员展示。本专利技术还揭示了一种自动判别人员进入及离开车辆状态的系统,包括:随身终端;车内通讯设备,和随身终端之间建立配对关系;自动判别模块,基于随身终端和车内通讯设备的实时通讯状况判断人员和车辆之间的距离,进而自动判别人员进入及离开车辆的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判别人员进入及离开车辆状态的系统的一实施例,随身终端和车内通讯设备的通讯方式包括蓝牙、RFID、脉冲、WIFI。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判别人员进入及离开车辆状态的系统的一实施例,随身终端和车内通讯设备的实时通讯状况包括两者之间通讯有效距离产生的断开/连接状态、信号强度与距离的关系、车内车外信号连接强度的变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判别人员进入及离开车辆状态的系统的一实施例,自动判别模块还包括:计时单元,基于人员进入及离开车辆的状态,自动计算停车时长、或开车时长,将停车时长或者开车时长通过随身终端向人员展示。本专利技术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方案着眼于进入车辆时间、离开车辆时间这两个关键的状态点,进一步知道停车时长和开车时长等用户所需知道的重要信息,同时可根据这两个状态点,在系统中触发诸如定位、提醒等用户所需的应用功能,更为自动地为客户提出全新的解决方法。通过人员的随身终端和已配对的车内通讯设备之间的实时通讯状况判断人员和车辆之间的距离,进而自动判别人员进入及离开车辆的状态,从而获知进入车辆时间和离开车辆时间这两个关键的状态点。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判别人员进入及离开车辆状态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判别人员进入及离开车辆状态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判别人员进入及离开车辆状态的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判别人员进入及离开车辆状态的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图5A和5B示出了实时通讯状况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结合以下附图阅读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之后,能够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各组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并且具有类似的相关特性或特征的组件可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自动判别人员进入及离开车辆状态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判别人员进入及离开车辆状态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请参见图1,下面是对本实施例的实施步骤的详细描述。步骤S11:在人员的随身终端和车内通讯设备之间建立配对关系。随身终端例如手机、移动电脑、PDA等通讯设备,车内通讯设备可以是独立的设备放置于车内,也可以是出厂时就安装于车内或后装于车内的设备。两者之间进行通讯连接,其中一设备可以单向/双向感知获取另一设备的通讯信号和数据,所谓单向就是一个设备负责发射通讯数据而另一个设备负责监测接收,所谓双向是两个设备均可发射并接收相互的通讯数据。两者之间的通讯方式可采用蓝牙、RFID、脉冲、WIFI等通讯技术。步骤S12:基于随身终端和车内通讯设备的实时通讯状况判断人员和车辆之间的距离,进而自动判别人员进入及离开车辆的状态。本步骤中的实时通讯状况例如是通讯有效距离产生的断开/连接状态,即,当通讯从连接变成断开时说明人员离开车辆,当通讯从断开变成连接时说明人员进入车辆。实时通讯状况例如是信号强度与距离的关系,通常距离与信号强度成正比,可以设定一个信号强度的阈值,当信号强度由弱变强且高于此阈值时说明人员进入车辆,当信号强度由强变若且低于此阈值时说明人员离开车辆。实时通讯状况也可以是车内车外信号连接强度的变化,当连接强度高于某一设定值时说明人员在车辆内,当连接强度低于某一设定值时说明人员在车辆外。总而言之,对随身终端和车内通讯设备之间通讯信号数据及其他相关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和计算,参考通讯参数和其他相关数据,判断随身终端和车内通讯设备间的距离,映射为人与车的距离,以此判断得出用车人员入车和离车的状态。如图5A和5B所示,在车内放置一个蓝牙设备,用车人将自己的手机蓝牙和车内的蓝牙设备配对,通过检测蓝牙信号的连接/未连接状态、信号强弱数据,并可结合连接时长等数据,通过计算、比对、分析,判别得出用车人入车、离车的状态。自动判别人员进入及离开车辆状态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判别人员进入及离开车辆状态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请参见图2,下面是对本实施例的实施步骤的详细描述。步骤S21:在人员的随身终端和车内通讯设备之间建立配对关系。随身终端例如手机、移动电脑、PDA等通讯设备,车内通讯设备可以是独立的设备放置于车内,也可以是出厂时就安装于车内或后装于车内的设备。两者之间进行通讯连接,其中一设备可以单向/双向感知获取另一设备的通讯信号和数据,所谓单向就是一个设备负责发射通讯数据而另一个设备负责监测接收,所谓双向是两个设备均可发射并接收相互的通讯数据。两者之间的通讯方式可采用蓝牙、RFID、脉冲、WIFI等通讯技术。步骤S22:基于随身终端和车内通讯设备的实时通讯状况判断人员和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判别人员进入及离开车辆状态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判别人员进入及离开车辆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人员的随身终端和车内通讯设备之间建立配对关系;基于随身终端和车内通讯设备的实时通讯状况判断人员和车辆之间的距离,进而自动判别人员进入及离开车辆的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判别人员进入及离开车辆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人员的随身终端和车内通讯设备之间建立配对关系;基于随身终端和车内通讯设备的实时通讯状况判断人员和车辆之间的距离,进而自动判别人员进入及离开车辆的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判别人员进入及离开车辆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随身终端和车内通讯设备的通讯方式包括蓝牙、RFID、脉冲、WIFI。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判别人员进入及离开车辆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随身终端和车内通讯设备的实时通讯状况包括两者之间通讯有效距离产生的断开/连接状态、信号强度与距离的关系、车内车外信号连接强度的变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判别人员进入及离开车辆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还包括:基于人员进入及离开车辆的状态,自动计算停车时长、或开车时长;将停车时长或者开车时长通过随身终端向人员展示。5.一种自动判别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欣
申请(专利权)人:张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