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喇叭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779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喇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喇叭及电子设备,喇叭包括支架、折环、振膜托盘、音圈和用于驱动音圈振动的驱动装置,折环的外圈与支架连接,折环的内圈与振膜托盘连接,振膜托盘与音圈连接,驱动装置与支架连接;振膜托盘上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上设有振膜,振膜上设有延伸部,延伸部延伸出第一开口。通过将振膜的延伸部伸出振膜托盘的第一开口,使得振膜不完全设置于振膜托盘内,以增加振膜的有效振动面积,从而提高喇叭的辐射面积,进而提高喇叭的声能输出。

A trumpet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and discloses a horn, horn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which comprises a bracket, a folding ring, horn diaphragm tray, a voice coil and a driving device for driving the voice coil vibration, the outer 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folding bracket, the inner ring and diaphragm tray folding ring connection, diaphragm tray is connected with the sound ring, driv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a bracket; the diaphragm palle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opening, a first opening on the diaphragm, the diaphragm is provided with an extending section, extending part extends out of the first opening. By extending the extension part of the diaphragm to the first opening of the diaphragm tray, the diaphragm is not completely set in the diaphragm tray, so as to increase the effective vibration area of the diaphragm, thereby improving the radiation area of the horn, thereby improving the loudspeaker's sound outp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喇叭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喇叭
,特别是涉及一种喇叭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单体喇叭的辐射面积均由振膜的有效振动面积决定,但是由于现有单体喇叭的振膜通常设置于单体喇叭的支架的内部,并且由于振膜还需要通过折环与支架连接,导致振膜的有效振动面积远远小于单体喇叭的整体组装面积,从而导致在有限的单体喇叭的整体组装面积上得不到足够的单体喇叭的辐射面积,进而导致单体喇叭达不到最合理的声能输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喇叭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单体喇叭由于振膜的有效振动面积远远小于单体喇叭的整体组装面积而导致单体喇叭的辐射面积较小的技术问题,以提高喇叭的声能输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喇叭,包括支架、折环、振膜托盘、音圈和用于驱动所述音圈振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折环的外圈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折环的内圈与所述振膜托盘连接,所述振膜托盘与所述音圈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振膜托盘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设有振膜,所述振膜上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延伸出所述第一开口。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设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折环靠近所述音圈的一侧上设有环形凸起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喇叭还包括弹波,所述支架上设有支撑部,所述弹波连接在所述支撑部上,且所述弹波的内圈套设于所述音圈上;所述弹波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音圈与所述振膜托盘的连接处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U铁以及设于所述U铁内的第一磁体,所述U铁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第一磁体的一端与所述U铁连接,所述第一磁体的另一端伸入所述音圈内;所述音圈上设有线圈,且所述线圈设于所述U铁与所述第一磁体所形成的间隙内。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导磁片和副磁,所述导磁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磁体伸入所述音圈内的一端连接,所述导磁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副磁连接,且所述副磁的磁极与所述第一磁体的磁极反向。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导磁组件和第二磁体,所述导磁组件包括第一导磁件和第二导磁件,所述第一导磁件上设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磁体套设于所述第一凸起部上并与所述第二导磁件连接,所述第二导磁件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第二导磁件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凸起部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伸入所述音圈内;所述音圈上设有线圈,且所述线圈设于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一通孔所形成的间隙内。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振膜粘结在所述第一开口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折环的外圈与所述支架粘结,所述折环的内圈与所述振膜托盘粘结。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音圈与所述振膜托盘粘结,所述连接部粘结在所述音圈与所述振膜托盘的粘结处上。为了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还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喇叭。本技术提供一种喇叭,包括支架、折环、振膜托盘、音圈和用于驱动音圈振动的驱动装置,折环的外圈与支架连接,折环的内圈与振膜托盘连接,振膜托盘与音圈连接,驱动装置与支架连接;振膜托盘上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上设有振膜,振膜上设有延伸部,延伸部延伸出第一开口。通过将振膜的延伸部伸出振膜托盘的第一开口,使得振膜不完全设置于振膜托盘内,以增加振膜的有效振动面积,从而提高喇叭的辐射面积,进而提高喇叭的声能输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喇叭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喇叭的截面示意图。其中,1、支架;11、第二开口;12、支撑部;2、折环;21、环形凸起部;3、振膜托盘;31、第一开口;4、音圈;5、驱动装置;51、U铁;52、第一磁体;53、导磁片;54、副磁;55、导磁组件;551、第一导磁件;5511、第一凸起部;552、第二导磁件;5521、第一通孔;56、第二磁体;6、振膜;61、延伸部;7、弹波;71、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喇叭,包括支架1、折环2、振膜托盘3、音圈4和用于驱动所述音圈4振动的驱动装置5,所述折环2的外圈与所述支架1连接,所述折环2的内圈与所述振膜托盘3连接,所述振膜托盘3与所述音圈4连接,所述驱动装置5与所述支架1连接;所述振膜托盘3上设有第一开口31,所述第一开口31上设有振膜6,所述振膜6上设有延伸部61,所述延伸部61延伸出所述第一开口3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振膜6的所述延伸部61伸出所述振膜托盘3的所述第一开口31,使得所述振膜6不完全设置于所述振膜托盘3内,以增加所述振膜6的有效振动面积,从而提高所述喇叭的辐射面积,进而提高所述喇叭的声能输出。如图1所示,为了进一步增加所述振膜6的有效振动面积,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支架1与所述第一开口31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第二开口11,所述延伸部61与所述第二开口11相对设置。通过使所述延伸部61延伸出所述第一开口31并与所述第二开口11相对设置,以进一步增加所述振膜6的有效振动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所述喇叭的辐射面积,进而进一步提高所述喇叭的声能输出。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所述延伸部61延伸出所述第一开口31,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折环2靠近所述音圈4的一侧上设有环形凸起部21。通过将所述折环2的所述环形凸起部21朝靠近所述音圈4的一侧设置,使得所述延伸部61便于从所述第一开口31延伸出来,从而实现所述振膜6的有效振动面积的增加。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所述振膜6纵向振动的效果,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喇叭还包括弹波7,所述支架1上设有支撑部12,所述弹波7连接在所述支撑部12上,且所述弹波7的内圈套设于所述音圈4上;所述弹波7上设有连接部71,所述连接部71连接在所述音圈4与所述振膜托盘3的连接处上。通过将所述弹波7、所述音圈4和所述振膜托盘3的连接在一起,并使所述音圈4、所述振膜托盘3和所述振膜6通过所述折环2和所述弹波7悬吊在所述支架1上,以使所述音圈4、所述振膜托盘3和所述振膜6形成悬浮振动系统,从而增加所述振膜6纵向振动的范围,进而提高所述振膜6纵向振动的效果。如图1所示,为了使结构合理化,以驱动所述音圈4纵向振动,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U铁51以及设于所述U铁51内的第一磁体52,所述U铁51与所述支架1连接,所述第一磁体52的一端与所述U铁51连接,所述第一磁体52的另一端伸入所述音圈4内;所述音圈4上设有线圈,且所述线圈设于所述U铁51与所述第一磁体52所形成的间隙内。在所述音圈6接入交流电信号后,所述线圈在所述U铁51与所述第一磁体52所形成的间隙内产生的纵向推力推动所述音圈4纵向振动。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所述驱动装置5对所述音圈4的纵向推力,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驱动装置5还包括导磁片53和副磁54,所述导磁片5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磁体52伸入所述音圈4内的一端连接,所述导磁片53的另一端与所述副磁54连接,且所述副磁54的磁极与所述第一磁体52的磁极反向。通过将所述副磁54连接在所述导磁片53上,并使所述副磁54的磁极与所述第一磁体52的磁极反向,以增强所述导磁片53与所述U铁51所形成的间隙的磁通量,从而提高所述驱动装置5对所述音圈4的纵向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喇叭及电子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喇叭,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折环、振膜托盘、音圈和用于驱动所述音圈振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折环的外圈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折环的内圈与所述振膜托盘连接,所述振膜托盘与所述音圈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振膜托盘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设有振膜,所述振膜上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延伸出所述第一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喇叭,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折环、振膜托盘、音圈和用于驱动所述音圈振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折环的外圈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折环的内圈与所述振膜托盘连接,所述振膜托盘与所述音圈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振膜托盘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设有振膜,所述振膜上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延伸出所述第一开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环靠近所述音圈的一侧上设有环形凸起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还包括弹波,所述支架上设有支撑部,所述弹波连接在所述支撑部上,且所述弹波的内圈套设于所述音圈上;所述弹波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音圈与所述振膜托盘的连接处上。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U铁以及设于所述U铁内的第一磁体,所述U铁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第一磁体的一端与所述U铁连接,所述第一磁体的另一端伸入所述音圈内;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永耀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睿耳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