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轨道交通地下区间电缆敷设的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6332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地下区间电缆敷设的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架设在支架本体上的支架框,其中,支架框包括:两条平行间隔设置且与支架垂直的条形角钢;分别位于两条条形角钢两端端部的两角钢连接板,每条角钢连接板用于将两条条形角钢相应端端部连接,以共同形成四边形框架;以及设置在条形角钢下方的两组角钢与支架连接钢板,每组角钢与支架连接钢板为两个,其对应设置在相应的条形角钢下方并位于支架本体的两侧面,条形角钢通过该角钢与支架连接钢板与支架本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支架通过优化的结构改进设计,利用其两端沿轨道方向突出的端部进一步支撑电缆,满足电缆支架跨距的要求,而且其施工简便、维护简单,节约大量支架成本。

Support for laying cable in underground section of rail trans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upport for rail traffic underground section of cable laying, comprises a bracket body and a support mounted on the bracket body frame, the frame includes two parallel steel bar and the vertical bracket are arranged at intervals and are located at two corners; two ends of the steel strip steel plate. Each angle connecting plate for connecting two bar angle corresponding end, together to form a quadrilateral frame; and arranged in the bar below the two angle angle group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plate, each angle is connected with a bracket plate two, the corresponding set below the corresponding angle bar and is located in two sides of the bracket body bar, angle steel plate and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racket body through the angle steel is connected with a bracket. The bracke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improved through the optimized structure design, and the supporting cable is further supported by the ends protruding along the track direction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span of the cable support, and the construction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and the maintenance is simple, and a large number of support costs are sa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轨道交通地下区间电缆敷设的支架
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电缆敷设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地下区间电缆敷设的支架。
技术介绍
在轨道交通地下盾构区间的电缆敷设工程中,一般采用在管片上打孔固定电缆支架,并将电缆固定在支架上方。根据《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第15.4.3章节要求,电力电缆电缆支架最大允许跨距为1000mm,控制电缆电缆支架最大允许跨距为800mm。目前,在国内很多城市的轨道交通地下盾构区间管片设计中,已经逐步开始采用管片预埋滑槽技术。由于管片宽度一般为1500mm,故滑槽间距也为1500mm,如仅仅在一道滑槽上安装一个电缆支架,则不能满足地铁设计规范的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加密支架布置的方式来处理,即除每道滑槽上用螺栓固定一个支架外,还额外在两个滑槽中间位置对管片打孔再固定一个支架,依次方式加密支架,满足地铁设计规范中关于电缆敷设间距要求。但是,该方案中需要对管片进行额外的打孔,会造成对管片的破坏,违背了盾构管片预留滑槽技术的初衷,而且增大了投资,加大了后期运营维护的难度。如何实现通过预留滑槽的管片对电缆的敷设支撑,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轨道交通地下区间电缆敷设的支架,其通过优化的结构改进设计,利用其两端沿轨道方向突出的端部进一步支撑电缆,满足电缆支架跨距的要求,而且其施工简便、维护简单,节约大量支架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轨道交通地下区间电缆敷设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和架设在所述支架本体上的支架框,其中,所述支架框包括:两条平行间隔设置且与所述支架垂直的条形角钢;分别位于两条条形角钢两端端部的两角钢连接板,每条角钢连接板用于将两条条形角钢相应端端部连接,以共同形成四边形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条形角钢下方的两组角钢与支架连接钢板,每组角钢与支架连接钢板为两个,其对应设置在相应的条形角钢下方并位于所述支架本体的两侧面,所述条形角钢通过该角钢与支架连接钢板与支架本体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组角钢与支架连接钢板的两个角钢与支架连接钢板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架本体对应位置处也开设通孔,所述条形角钢通过螺栓穿过上述通孔后实现该角钢与支架连接钢板与所述支架本体的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角钢与支架连接钢板由相互垂直设置并固定连接的两耳板组成,其中一耳板用于与支架本体连接,另一耳板用于与条形角钢固定连接。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技术的支架通过以传统的支架作为支架本体,在其上架设一定长度的框架,其能够在沿轨道方向凸出延伸,从而能够在整体上支撑电缆,使得支架之间的间距满足设计规范,解决在采用盾构管片预埋滑槽技术的轨道交通工程中,电缆敷设的间距不满足《地铁设计规范》要求的问题;(2)本技术的支架可以避免了在区间管片上打孔固定电缆支架,减少了一半的的支架用量,节省了工程投资,加快了后期区间管线安装的进度,降低安装成本,减少后期运营维护的难度。(3)本技术的支架设计和施工简便、造价节约、技术成熟、维护简单等优点,适用于地下区间电缆安装工程,在轨道交通地下区间电缆安装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支架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支架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支架的主视示意图;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1-支架本体;2-条形角钢;3-角钢连接板;4-角钢与支架连接钢板;5-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支架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支架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支架的主视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和架设在所述支架本体上的支架框。其中,支架框设置在支架本体上,且其沿轨道方向的长度宽于支架宽度,即支架框在轨道方向凸出于支架本体。如图1所示,支架框包括两条条形角钢2,两条条形角钢2沿轨道方向设置,优选是平行间隔设置,支架本体两端分别与两条条形角钢2底部固定连接,两条条形角钢2的间隔宽度略小于支架本体长度。优选地,支架本体与两条条形角钢2垂直设置。如图1和2所示,位于两条条形角钢的两端端部设置有两条角钢连接板3,即两条条形角钢2位于轨道方向上其中一端的端部通过一条角钢连接板3连接,另一端的端部通过另一条角钢连接板3连接,即每条角钢连接板3用于将两条条形角钢2相应端端部连接,以共同形成四边形框架。如图1所示,两条角钢连接板3优选是平行设置,其同时优选与支架本体1平行,更优选两角钢连接板3与支架本体1的间隔距离相同,当然也可以不同,例如一个实施例中两边间距分别为250mm和350mm,该尺寸尤其适用于电缆敷设的间距要求,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尺寸。如图2和3所示,两条条形角钢2底部与支架本体1连接处设置有两组角钢与支架连接钢板4,每组角钢与支架连接钢板4为两个,其对应设置在相应的条形角钢2下方并位于支架本体1的两侧面。如图1和3所示,角钢与支架连接钢板4由相互垂直设置并固定连接的两耳板组成,其中一耳板用于与支架本体1连接,另一耳板用于与条形角钢2固定连接。每组角钢与支架连接钢板的两个角钢与支架连接钢板4上均开设有通孔,具体是用于与支架本体1连接的耳板上开有通孔,相应地,支架本体1上对应位置处也开设通孔,螺栓5可穿过上述各通孔后将支架本体1与角钢与支架连接钢板4连接固定,进而将支架本体1与条形角钢2固定。本技术技术方案将常规的单支架方案调整为支架加框架的方案,即在单支架上设置两端悬挑一定长度,整体形成一套类似扁担装置,然后将整个扁担装置通过螺栓及螺杆与支架连接,采用此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小区间电缆敷设的间距,满足《地铁设计规范》的要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轨道交通地下区间电缆敷设的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地下区间电缆敷设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1)和架设在所述支架本体上的支架框,其中,所述支架框包括:两条平行间隔设置且与所述支架垂直的条形角钢(2);分别位于两条条形角钢(2)两端端部的两角钢连接板(3),每条角钢连接板(3)用于将两条条形角钢(2)相应端端部连接,以共同形成四边形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条形角钢(2)下方的两组角钢与支架连接钢板(4),其中每组角钢与支架连接钢板(4)为两个,其对应设置在相应的条形角钢(2)下方并位于所述支架本体(1)的两侧面,所述条形角钢(2)通过所述角钢与支架连接钢板(4)与支架本体(1)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轨道交通地下区间电缆敷设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1)和架设在所述支架本体上的支架框,其中,所述支架框包括:两条平行间隔设置且与所述支架垂直的条形角钢(2);分别位于两条条形角钢(2)两端端部的两角钢连接板(3),每条角钢连接板(3)用于将两条条形角钢(2)相应端端部连接,以共同形成四边形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条形角钢(2)下方的两组角钢与支架连接钢板(4),其中每组角钢与支架连接钢板(4)为两个,其对应设置在相应的条形角钢(2)下方并位于所述支架本体(1)的两侧面,所述条形角钢(2)通过所述角钢与支架连接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丹许尚龙傅萃清向贤华张波钟可徐军林陈琪董俊黄冬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