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的圆顶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力输送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的圆顶阀。
技术介绍
圆顶阀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气力输送系统的阀门,它可以切断进入压力罐的流动料流或者静止料柱,然后关闭实现密封,从而保证压力罐的充填率为100%,且无须依赖于发送罐的料位计,所以控制原理简单可靠。当处理磨琢性物料时,内嵌于圆顶阀座的可膨胀密封圈,保证阀门前后的工作压力差。目前,现有技术中圆顶阀的结构包括阀体、可膨胀密封圈、顶板、球顶以及动力装置,可膨胀密封圈通过上支撑环以及下支撑环固定于顶板上,顶板固定于阀体的上环面上,球顶通过轴承固定在阀体上,且球顶的动力输入端与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其工作过程大致为:当圆顶阀打开时,首先可膨胀密封圈放气收缩,恢复与球顶之间的0.3~0.5mm的间隙,然后球顶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由关闭位转动至打开位;当圆顶阀关闭时,首先球顶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由打开位转动至关闭位,然后可膨胀密封圈充气膨胀,将与球顶之间的0.3~0.5mm的间隙密封。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将一个圆顶阀与一个插板阀搭配作为一个组合共同使用,且通常将插板阀设置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的圆顶阀,包括阀体、密封垫、球顶以及气缸,所述球顶通过左滑动轴承以及右滑动轴承固定在所述阀体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球顶密封接触连接的主密封圈以及用于安装所述主密封圈的顶板组件;所述顶板组件包括顶板、环状活塞以及活塞作功管;所述顶板包括上顶板、下外顶板以及下内顶板;所述上顶板的下表面上开设有横截面为环形且下端开口的沉槽;所述下外顶板通过沉头螺栓设置于所述上顶板的下表面上,且所述下内顶板通过沉头螺栓设置于所述上顶板的下表面上,且所述下外顶板与下内顶板拼接以封盖所述沉槽的下端开口,且所述下外顶板与下内顶板之间的拼接处留有用于允许所述活塞作功管上下往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的圆顶阀,包括阀体、密封垫、球顶以及气缸,所述球顶通过左滑动轴承以及右滑动轴承固定在所述阀体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球顶密封接触连接的主密封圈以及用于安装所述主密封圈的顶板组件;所述顶板组件包括顶板、环状活塞以及活塞作功管;所述顶板包括上顶板、下外顶板以及下内顶板;所述上顶板的下表面上开设有横截面为环形且下端开口的沉槽;所述下外顶板通过沉头螺栓设置于所述上顶板的下表面上,且所述下内顶板通过沉头螺栓设置于所述上顶板的下表面上,且所述下外顶板与下内顶板拼接以封盖所述沉槽的下端开口,且所述下外顶板与下内顶板之间的拼接处留有用于允许所述活塞作功管上下往复运动的拼接缝,所述顶板通过穿过所述上顶板以及下外顶板的沉头螺栓设置于所述阀体的上环面上;所述沉槽内的空腔即为用于容纳所述环状活塞的环状活塞腔,所述环状活塞设置于所述环状活塞腔中,所述环状活塞套设固定在所述活塞作功管的上端,所述活塞作功管的下端露出在所述环状活塞腔的外面,所述主密封圈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活塞作功管的下端上;所述上顶板与所述下外顶板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环状活塞腔的第一密封组件,所述上顶板与所述下内顶板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环状活塞腔的第二密封组件,所述下外顶板与所述活塞作功管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环状活塞腔的第三密封组件,所述下内顶板与所述活塞作功管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环状活塞腔的第四密封组件;所述上顶板中设置有用于向所述环状活塞腔的无管腔进气或出气的第一气体通道,所述第一气体通道与所述环状活塞腔的无管腔连通以用于进气推动所述环状活塞向下运动;所述环状活塞腔的有管腔分为内侧有管腔与外侧有管腔,所述内侧有管腔中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推动所述环状活塞向上运动复位初始上限位置的弹簧,所述外侧有管腔中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推动所述环状活塞向上运动复位初始上限位置的弹簧;所述环状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所述活塞作功管上的主密封圈向下运动与处于关闭位的所述球顶的上球面实现密封连接;所述球顶的上球面的球心在所述左滑动轴承的左转轴的轴向中心线上;在所述环状活塞向下运动之前所述主密封圈的密封面与处于关闭位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公利,李尚英,杨成秋,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得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