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表面硅烷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1124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金属表面硅烷处理剂,每升混合液中各组分按重量包括:每升混合液中各组分按重量包括: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0‑30g、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5‑30g、成膜助剂5‑10g、络合剂1‑5g、醋酸钠1‑3g、增稠剂1‑3g、氟锆酸盐2‑8g、氢氟酸1‑5g,其余为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制备上述金属表面硅烷处理剂的方法以及使用上述的金属表面硅烷处理剂对金属进行处理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在处理过程中不产生沉渣,处理时间短,常温下即可工作,能耗低,不含重金属离子和磷酸根离子,安全环保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表面硅烷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表面处理
,尤其涉及金属表面硅烷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金属表面处理中,传统的磷酸盐转化可显著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汽车、航空等工业领域,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艺的成熟,磷化因含锌、锰、镍等重金属离子以及大量的磷酸根离子,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并且促进剂亚硝酸盐还具有致癌作用,易对人体产生危害。硅烷处理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形成共价键与金属相结合,硅烷处理剂中不含重金属和磷酸根离子,无需加热,能耗低,并且处理时间短、操作简单,因此被广泛应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的硅烷处理技术在金属表面形成的膜层较薄、不均匀、与金属的附着力不够强,并且耐腐蚀性不好,经常会出现返锈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处理过程中不产生沉渣,处理时间短,常温下即可工作,能耗低,不含重金属离子和磷酸根离子,安全环保的金属表面硅烷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金属表面硅烷处理剂,每升混合液中各组分按重量包括: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表面硅烷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每升混合液中各组分按重量包括:每升混合液中各组分按重量包括: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0‑30g、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5‑30g、成膜助剂5‑10g、络合剂1‑5g、醋酸钠1‑3g、增稠剂1‑3g、氟锆酸盐2‑8g、氢氟酸1‑5g,其余为水;所述成膜助剂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正硅酸乙酯12‑25%、甲基丙烯酸甲酯2‑8%、纳米硅溶胶4‑10%、羟基乙酸1‑3%、乙二醇丁醚3‑6%、聚丙烯酸1‑7%、聚乙二醇1‑3%,其余为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表面硅烷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每升混合液中各组分按重量包括:每升混合液中各组分按重量包括: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0-30g、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5-30g、成膜助剂5-10g、络合剂1-5g、醋酸钠1-3g、增稠剂1-3g、氟锆酸盐2-8g、氢氟酸1-5g,其余为水;所述成膜助剂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正硅酸乙酯12-25%、甲基丙烯酸甲酯2-8%、纳米硅溶胶4-10%、羟基乙酸1-3%、乙二醇丁醚3-6%、聚丙烯酸1-7%、聚乙二醇1-3%,其余为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硅烷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其中,每升混合液中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5g、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2g、成膜助剂6g、络合剂2g、醋酸钠2g、增稠剂2g、氟锆酸盐3g、氢氟酸3g,其余为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硅烷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络合剂包括葡萄糖酸盐、柠檬酸盐、乙二胺四乙酸盐类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硅烷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包括羧甲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盐、卡波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硅烷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氟锆酸盐包括氟锆酸钠、氟锆酸钾、氟锆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6.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萍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瑞驰表面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