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耳栽培基质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0747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4:54
一种银耳栽培基质及其制作方法,按重量份数比包括如下组分:茶籽壳60~80份;玉米粉3~6份;豆粕15~25份;果皮5~10份;石灰粉5~8份;石膏粉2~4份;水100~130份。本银耳栽培基质采用茶籽壳代替了传统的棉籽壳,避免了棉籽壳中棉峰的影响,因此种植出来的银耳能够达到有机食品的标准,并且大量采用茶籽壳作为主要原料之后,能够有效缓解棉籽壳的用料紧张,从而降低基质的生产原料成本;采用果皮能使得种植出来的银耳具有更多的钙、磷等多种微量元素,既节约成本,又有利于环保;采用石灰粉,除了能够使得种植出来的银耳具有更多的钙等微量元素,还由于石灰粉的消毒作用,降低了种植过程中银耳患菌蚊等虫害的几率。

A cultivation matrix of Tremella fuciformis and its making method

A kind of Tremella cultivation substrate and its making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weight percentage ratio, include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60~80 tea seed shells, 3~6 corn flour, 15~25 soybean meal, 5~10 peel, 5~8 lime powder, 2~4 gypsum powder and 100~130 water. The tremella cultivation substrates with tea seed shell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cottonseed shell, to avoid the effects of cottonseed and cotton shell peak, so planting out Tremella can reach the standards of organic food, and use a large number of tea seed shell as raw material,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tension with cottonseed shell material, thereby reducing the cost of raw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matrix the fruit peel; making the plant out of the tremella trace elements have more calcium and phosphorus etc., not only can save cost, but also conducive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lime powder, in addi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Tremella trace elements have more calcium, but also because the disinfection effect of lime powder, reducing the chances of suffering in the planting process of Tremella bacteria mosquitoes and other pe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银耳栽培基质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银耳栽培的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银耳栽培基质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银耳又称作白木耳、雪耳、银耳籽等,有“菌中之冠”的美称。银耳味甘、淡、性平,既有补脾开胃的功效,又有益气清肠、滋阴润肺的作用;银耳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肿瘤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力。银耳富有天然植物性胶质,外加其具有滋阴的作用,是可以长期服用的良好润肤食品。现今用于栽培银耳的基质大多采用棉籽壳培养基,但是棉籽壳中含有棉峰,因此种植出来的银耳达不到有机产品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银耳栽培基质及其制作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棉籽壳培养基种植出来的银耳达不到有机产品的要求的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银耳栽培基质,按重量份数比包括如下组分:茶籽壳60~80份;玉米粉3~6份;豆粕15~25份;果皮5~10份;石灰粉5~8份;石膏粉2~4份;水100~130份。进一步的,按重量份数比包括如下组分:茶籽壳60份;玉米粉6份;豆粕15份;果皮10份;石灰粉5份;石膏粉4份;水100份。进一步的,按重量份数比包括如下组分:茶籽壳80份;玉米粉3份;豆粕25份;果皮5份;石灰粉8份;石膏粉2份;水130份。进一步的,按重量份数比包括如下组分:茶籽壳70份;玉米粉5份;豆粕20份;果皮8份;石灰粉6份;石膏粉3份;水115份。一种银耳栽培基质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茶籽中的霜降籽,将其通过茶籽剥壳机进行剥壳处理,之后称取其分离出来的茶籽壳60~80份,并粉碎使其能过12目筛;2)称取石灰粉5~8份,将其与100~130份的水混合,并搅拌均匀,之后将步骤1制得的60~80份茶籽壳加入其中进行混合,并静置18~24h;3)将果皮放置于室外晒3~5天,之后称取该果皮5~10份,粉碎使其能过20目筛;4)称取豆粕15~25份、石膏粉2~4份、玉米粉3~6份,并将其与步骤3制得的果皮混合均匀,之后将其倒入步骤2制得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并静置2~3天,获得栽培基质;5)将该栽培基质依次进行灭菌、接种、养菌、出菇处理。进一步的,所述豆粕为一浸豆粕。进一步的,所述果皮包括苹果皮、柚子皮、橙子皮。茶籽壳,茶籽的外壳,其内含有茶皂素、茶籽多糖、茶籽蛋白等,可制成糠醛、活性炭等,还是一种良好的食用菌培养基。玉米粉,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亚油酸、谷物醇、维生素E、纤维素等营养素。石灰粉,一种是食品级碳酸钙,作为一种常见的补钙剂,被广泛应用。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是重质碳酸钙,是石灰石经过石灰磨粉机粉碎到一定的细度用做食品添加剂。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质40%~48%,赖氨酸2.5%~3.0%,色氨酸0.6%~0.7%,蛋氨酸0.5%~0.7%。按照提取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一浸豆粕和二浸豆粕。其中以浸提法提取豆油后的副产品为一浸豆粕,而先以压榨取油,再经过浸提取油后所得的副产品称为二浸豆粕。其中,一浸豆粕的蛋白质含量更高。石膏粉,其在食用菌栽培上用作钙、硫复合矿物肥料,调节培养基酸碱度。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制得的银耳栽培基质主要原料采用茶籽壳代替了传统的棉籽壳,避免了棉籽壳中棉峰的影响,因此种植出来的银耳能够达到有机食品的标准,并且大量采用茶籽壳作为主要原料之后,能够有效缓解棉籽壳的用料紧张,从而降低基质的生产原料成本。2、本专利技术采用果皮,苹果皮、柚子皮、橙子皮均是优质的有机肥,能够使得种植出来的银耳具有更多的钙、磷等多种微量元素,既节约成本,又有利于环保。3、本专利技术采用石灰粉,除了能够使得种植出来的银耳具有更多的钙等微量元素,还由于石灰粉的消毒作用,降低了种植过程中银耳患菌蚊等虫害的几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一种银耳栽培基质,按重量份数比包括如下组分:茶籽壳60份;玉米粉6份;豆粕15份;果皮10份;石灰粉5份;石膏粉4份;水100份。一种银耳栽培基质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取茶籽中的霜降籽,将其通过茶籽剥壳机进行剥壳处理,之后称取其分离出来的茶籽壳60份,并粉碎使其能过12目筛。根据茶籽成熟的早晚,分为两种:寒露籽与霜降籽。寒露籽采摘于寒露前后,霜降籽采摘于霜降前后,两种茶籽的成熟期相差半个月时间,霜降籽的茶籽壳比寒露籽的大一些,营养素更为丰富。在将茶籽壳粉碎之前,可先将其放置于室外进行自然晒干。本银耳栽培基质主要原料采用茶籽壳代替了传统的棉籽壳,避免了棉籽壳中棉峰的影响,因此种植出来的银耳能够达到有机食品的标准,并且大量采用茶籽壳作为主要原料之后,能够有效缓解棉籽壳的用料紧张,从而降低基质的生产原料成本。步骤二称取石灰粉5份,将其与100份的水混合,并搅拌均匀,之后将步骤一制得的60份茶籽壳加入其中进行混合,并静置18~24h。静置的目的是使茶籽壳吸足水分并能提高其酸碱度。本专利技术采用石灰粉,除了能够使得种植出来的银耳具有更多的钙等微量元素,还由于石灰粉的消毒作用,降低了种植过程中银耳患菌蚊等虫害的几率。步骤三将果皮放置于室外晒3~5天,之后称取该果皮10份,粉碎使其能过20目筛。本专利技术采用果皮,苹果皮、柚子皮、橙子皮均是优质的有机肥,能够使得种植出来的银耳具有更多的钙、磷等多种微量元素,既节约成本,又有利于环保。步骤四称取豆粕15份、石膏粉4份、玉米粉6份,并将其与步骤三制得的果皮混合均匀,之后将其倒入步骤二制得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并静置2~3天,获得栽培基质。其中,豆粕为一浸豆粕。一浸豆粕的蛋白质含量相较于二浸豆粕而言更高。因此种植出来的银耳营养价格也更高。步骤五将该栽培基质依次进行灭菌、接种、养菌、出菇处理。该灭菌、接种、养菌、出菇等技术均为现有的常规技术手段,此处不再赘述。实施例二一种银耳栽培基质,按重量份数比包括如下组分:茶籽壳80份;玉米粉3份;豆粕25份;果皮5份;石灰粉8份;石膏粉2份;水130份。本实施例中的银耳栽培基质制作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实施例三一种银耳栽培基质,按重量份数比包括如下组分:茶籽壳70份;玉米粉5份;豆粕20份;果皮8份;石灰粉6份;石膏粉3份;水115份。本实施例中的银耳栽培基质制作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上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银耳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比包括如下组分:茶籽壳60~80份;玉米粉3~6份;豆粕15~25份;果皮5~10份;石灰粉5~8份;石膏粉2~4份;水100~13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银耳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比包括如下组分:茶籽壳60~80份;玉米粉3~6份;豆粕15~25份;果皮5~10份;石灰粉5~8份;石膏粉2~4份;水100~13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银耳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比包括如下组分:茶籽壳60份;玉米粉6份;豆粕15份;果皮10份;石灰粉5份;石膏粉4份;水100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银耳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比包括如下组分:茶籽壳80份;玉米粉3份;豆粕25份;果皮5份;石灰粉8份;石膏粉2份;水130份。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银耳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比包括如下组分:茶籽壳70份;玉米粉5份;豆粕20份;果皮8份;石灰粉6份;石膏粉3份;水115份。5.一种银耳栽培基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信龙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