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与缝纫机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2733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与缝纫机的连接结构,包括端部连接片和侧部连接片,所述端部连接片与机头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侧部连接片与机头侧部固定连接,所述端部连接片和侧部连接片均与电机固定连接,将电机固定在机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机与缝纫机的连接结构,通过端部连接片与侧部连接片的设置,就可以实现将电机与机头的端部和侧部同时连接了,这样通过两个连接片的双重固定作用,使得电机与机头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牢固可靠,很好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固定不牢导致的电机在运作的过程中出现晃动的问题。

A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a motor and a sew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a motor and a sewing machine, including the connecting piece and the side of the end part of the connecting piece, connected with the end part of the connecting piece and the head end of the side part of the connecting piece and the hea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ide, the end part of the connecting piece and the side of the connection piece connected with motor, the motor is fixed on the head.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and the motor of the sewing machine and connecting piece through the end connecting piece and the side of the set, you can achieve the ends and sides of the motor and the head connected at the same time, so that by two connecting pieces of double fixation, which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motor and the head is more reliable that is good enough to avoid the motor is not firmly fixed to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in swaying in the course of the operation proble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与缝纫机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结构,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电机与缝纫机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自动化生产衣服的过程中,电动缝纫机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电动缝纫机的自动化缝纫的作用,能够很好的实现快速对剪成版型的布料进行缝纫的效果。现有的电动缝纫机的结构都是包括电机和缝纫机头,电机固定在缝纫机头的一端上,利用电机来带动缝纫机头内的缝纫部件运转,进而实现一个自动化缝纫的效果,而现有的电机与缝纫机头的安装方式,是将电机的机体通过螺丝直接安装到缝纫机的机头的端部上,因而其连接结构还不够牢固,在电机运转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晃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很好的将电机固定到缝纫机头上的电机与缝纫机的连接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与缝纫机的连接结构,包括端部连接片和侧部连接片,所述端部连接片与机头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侧部连接片与电机的侧部固定连接,所述端部连接片和侧部连接片相互固定连接,将电机固定在机头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部连接片上开设有机头连接孔和电机连接孔,所述机头连接孔和电机连接孔在端部连接片相互间隔设置,所述机头连接孔通过螺栓与机头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连接孔通过螺栓与侧部连接片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头连接孔为圆孔,所述电机连接孔为腰型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部连接片呈长条状,所述机头连接孔设置在端部连接片靠近其端部的位置上,所述电机连接孔从端部连接片靠近远离机头连接孔的一端的位置朝向机头连接孔并沿着端部连接片的长度方向延伸。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部连接片包括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的一侧相互连接,并且两者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一连接片与电机的侧部固定连接,端部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均开设有若干个侧部连接孔,若干个所述侧部连接孔在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上等间距并排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部连接孔均为腰型孔,且相互之间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之间的夹角为90度,两者之间构成L型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部连接片和侧部连接片的边角上均设有倒角。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片上的侧部连接孔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连接片上的侧部连接孔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端部连接片和侧部连接片的设置,就可以有效的将电机的侧部与机头的端部固定连接,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将电机仅将电机的端部与机头的端部相连接的方式,在电机运作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利用机头的端部对电机的固定,还利用了电机的侧部进一步将电机固定在机头上,实现双重固定的作用,很好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只有将机头的端部与电机的端部固定导致的在电机的运作过程中,电机出现振动的问题,而同时由于电机的侧部具有更大的连接空间,因此,侧部的连接比端部的连接更加的稳固,因而相比于在现有技术中直接在端部再增加一个连接片的方式,本技术的连接方式显得更加的牢固可靠,同时通过端部连接片和侧部连接片相互配合,实现一个多维空间中对电机进行固定,比起仅仅连接端部或是仅仅连接侧部的平面方式,多维连接的牢固性更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机与缝纫机的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使用本技术的连接结构的缝纫机的整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参照图1至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电机与缝纫机的连接结构,包括端部连接片1和侧部连接片2,所述端部连接片1与机头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侧部连接片2与电机的侧部固定连接,所述端部连接片1和侧部连接片2相互固定连接,将电机固定在机头上,在连接电机到机头上的过程中,首先通过端部连接片1与机头的端部固定连接,然后再通过侧部连接片2与电机的侧部固定连接,然后在将侧部连接片2与端部连接片1相互固定,同时再通过螺栓将电机的端部与机头的端部固定连接,因而在电机运作的过程中,其中电机的侧面就会通过端部连接片1和侧壁连接片2配合拉住,电机的端面则通过螺栓拉住,这样实现一个端部连接片1和侧部连接片2以及螺栓相互配合实现一个多维空间固定的方式,比起单纯的连接电机的一个侧面,更加的牢固可靠。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端部连接片1上开设有机头连接孔11和电机连接孔12,所述机头连接孔11和电机连接孔12在端部连接片1相互间隔设置,所述机头连接孔11通过螺栓与机头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连接孔12通过螺栓与侧部连接片2固定连接,在连接的过程中,只需要通过螺栓穿过机头连接孔11然后旋入到机头的端部即可,一方面容易操作,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实现连接,而通过电机连接孔12的设置,连接时通过螺栓穿过电机连接孔12然后旋入到侧部连接片2上即可,同样具有容易操作这一有益效果,而同时采用将两个连接孔相互间隔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增加连接距离,方便人们的连接。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机头连接孔11为圆孔,所述电机连接孔12为腰型孔,在端部连接片1连接的过程中,机头连接孔11作为基点,因而其在连接以后应保证尽可能的固定,因此设置成圆孔,一方面可以与螺栓更好的配合实现更好的固定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圆孔的圆形孔壁的作用下,可以很好的分散掉电机运转的过程中振动所产生的力,因而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更好的避免电机在运转的过程中出现振动的问题,而在于与侧部连接片2连接的一方面,经常性需要调整,因此在这里将电机连接孔12设置成腰型孔,就能够很好的实现一个连接调节的效果,避免出现电机连接力矩过长导致容易振动以及力矩过短难以连接的问题。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端部连接片1呈长条状,所述机头连接孔11设置在端部连接片1靠近其端部的位置上,所述电机连接孔12从端部连接片1靠近远离机头连接孔11的一端的位置朝向机头连接孔11并沿着端部连接片1的长度方向延伸,将端部连接片1设置成长条状,并且将电机连接孔12的延伸方向设置成沿着端部连接片1的长度方向延伸,如此可以实现连接片最少的体积获得最大的可调范围,且也使得电机的连接力矩的最大值达到最大。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侧部连接片2包括第一连接片21和第二连接片22,所述第一连接片21与第二连接片22的一侧相互连接,并且两者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一连接片21与电机的侧部固定连接,端部连接片1与第二连接片22固定连接,利用第一连接片21和第二连接片22的设置,可以分别连接电机的侧部与端部连接片1,在连接的过程中,就可以先将第一连接片21固定到电机的侧部上,而再将第二连接片22与端部连接片1连接,这样就能够完成连接,且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容易实现,并且通过第一连接片21和第二连接片22之间的夹角的设置,可以将端部连接片1与侧部连接片2之间的连接点向整体缝纫机的侧部翻转,如此便能够将两个连接片之间的连接操作空间转移到整体缝纫机的侧部,这样在连接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大的操作空间,进一步方便了端部连接片1与侧部连接片2之间的连接。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机与缝纫机的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与缝纫机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端部连接片(1)和侧部连接片(2),所述端部连接片(1)与机头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侧部连接片(2)与电机的侧部固定连接,所述端部连接片(1)和侧部连接片(2)相互固定连接,将电机固定在机头上,所述端部连接片(1)上开设有机头连接孔(11)和电机连接孔(12),所述机头连接孔(11)和电机连接孔(12)在端部连接片(1)相互间隔设置,所述机头连接孔(11)通过螺栓与机头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连接孔(12)通过螺栓与侧部连接片(2)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与缝纫机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端部连接片(1)和侧部连接片(2),所述端部连接片(1)与机头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侧部连接片(2)与电机的侧部固定连接,所述端部连接片(1)和侧部连接片(2)相互固定连接,将电机固定在机头上,所述端部连接片(1)上开设有机头连接孔(11)和电机连接孔(12),所述机头连接孔(11)和电机连接孔(12)在端部连接片(1)相互间隔设置,所述机头连接孔(11)通过螺栓与机头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连接孔(12)通过螺栓与侧部连接片(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与缝纫机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连接孔(11)为圆孔,所述电机连接孔(12)为腰型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与缝纫机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连接片(1)呈长条状,所述机头连接孔(11)设置在端部连接片(1)靠近其端部的位置上,所述电机连接孔(12)从端部连接片(1)靠近远离机头连接孔(11)的一端的位置朝向机头连接孔(11)并沿着端部连接片(1)的长度方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与缝纫机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连接片(2)包括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逸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