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混合式液体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150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自动混合式液体混合器,它包括混合腔体(1),所述混合腔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液口(2),所述混合腔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进液口(3),另一侧开设有出液口(4),所述第一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的混合腔体内安置有纵向截流板(5),所述第二进液口下方的混合腔体内安置有横向截流板(6),所述纵向截流板与横向截流板之间留有高度位于出液口之下的过液间隙(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整个过程自动进行,能耗低,混合效果得以保证。

Automatic mixer liquid mix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mixed type liquid mixer, which comprises a mixing chamber (1), the top of the mixing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liquid inlet (2), one side of the mixing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liquid inlet (3), the other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outlet (4), the the first liquid inlet and the liquid outlet of the mixing cavity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vertical closure plate (5), the second liquid inlet below the mixing chamb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transverse closure plate (6), the vertical closure has been located at the height of liquid liquid outlet under the gap between the board and the transverse closure board (7).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whole process is automatically carried out,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s low, and the mixing effect is guarant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混合式液体混合器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液体混合器。
技术介绍
在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应用于催化氧化反应的污水处理技术,催化剂或者化学反应过程中需要一定的酸碱度或者浓度;当实际排放的污水达不到这些酸碱度要求或浓度要求时,就需要通过污水的预处理装置,将污水通过预处理,使其达到后续处理的要求;液体混合器就是一种用于预处理的设备。传统的液体混合器,会采用搅拌设备对混合装置内部进行搅拌;首先,搅拌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能耗;而且当装置应用于连续生产工艺时,液体持续通过混合装置,仅仅通过搅拌设备的搅动,很难保证液体之间的充分混合,部分液体很有可能未通过搅拌就直接排出装置。例如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1710009037.4公开了用于污水处理的液体混合器,由平面顶盖和圆弧形截面的壳体组合而成,液体混合器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液管路和出液管,所述的进液管路设置在顶盖上,所述的出液管设置在壳体的上部,进液管路和出液管之间的壳体内设有多块折流板,所述的折流板包括上折流板和下折流板,所述的上折流板安装在壳体上部,上折流板的底部与壳体之间设有流通口,所述的下折流板安装在壳体的底部,下折流板的顶部与壳体之间设有流通口,相邻的两块上折流板之间设有一块下折流板,所述的折流板通过多个焊点焊接在壳体或平面顶盖上,折流板与壳体或者平面顶盖的安装位置上设有匀流间隙。又如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1520922630.4公开了污水处理混合器,包括污水进管、污水混合管、污水排管和连接弯头,所述污水混合管包括第一混合管、第二混合管和第三混合管,所述污水进管、第一混合管、第二混合管、第三混合管和污水排管之间通过连接弯头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混合管、第二混合管和第三混合管内均交错设置有若干弧形片,所述第一混合管和第三混合管呈竖直状态,第二混合管呈水平状态。第一种液体混合器混合效果不理想,第二种需要提供足够的水压才能保证污水顺利通过整个混合器,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液体混合器要么混合效果不理想要么能耗较高,为此提供一种自动混合式液体混合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自动混合式液体混合器,它包括混合腔体,所述混合腔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液口,所述混合腔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进液口,另一侧开设有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的混合腔体内安置有纵向截流板,所述第二进液口下方的混合腔体内安置有横向截流板,所述纵向截流板与横向截流板之间留有高度位于出液口之下的过液间隙。上述方案的改进是所述纵向截流板、横向截流板与混合腔体第二进液口所在面及混合腔体顶面围成的开放式空间内安置有第一水平转轴,所述第一水平转轴上均布有若干搅拌叶片。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过液间隙下方的混合腔体内安置有第二水平转轴,所述第二水平转轴上均布有若干搅拌叶片。上述方案中所述纵向截流板和横向截流板呈弧形/线形/波浪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待混合的污水和处理液分别由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输入混合腔体内,在纵向截流板、横向截流板与混合腔体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所在面围成的开放式空间内形成第一次混合,进而带动第一水平转轴带动搅拌叶片转动形成第一次搅拌,经过搅拌后的混合液体由过液间隙流出上述开放式空间,再通过第二水平转轴带动搅拌叶片转动形成第二次搅拌最后由出液口排出,整个过程自动进行,能耗低,混合效果得以保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示意图;图中,1、混合腔体,2、第一进液口,3、第二进液口,4、出液口,5、纵向截流板,6、横向截流板,7、过液间隙,8、第一水平转轴,9、第二水平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混合腔体1,所述混合腔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液口2,所述混合腔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进液口3,另一侧开设有出液口4,所述第一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的混合腔体内安置有纵向截流板5,所述第二进液口下方的混合腔体内安置有横向截流板6,所述纵向截流板与横向截流板之间留有高度位于出液口之下的过液间隙7。本技术中的混合腔体可以是矩形或是圆柱形或是其它的规则几何图形,纵向截流板与第一进液口所在面可以是间隙配合也可以是无缝配合,横向截流板与第二进液口所在面可以是间隙配合也可以是无缝配合,所谓的无缝配合就是指纵向截流板与第一进液口所在面固定连接,横向截流板与第二进液口所在面固定连接,这是本技术的优选方案,避免部分污水或处理液不经混合直接排出。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实施例1:自动混合式液体混合器,它包括矩形混合腔体,所述矩形混合腔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液口,所述矩形混合腔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进液口,另一侧开设有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的矩形混合腔体内安置有纵向线性截流板,纵向线性截流板与第一进液口所在面间隙配合,所述第二进液口下方的混合腔体内安置有横向线性截流板,横向线性截流板与第二进液口所在面间隙配合,所述纵向线性截流板与横向线性截流板之间留有高度位于出液口之下的过液间隙。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纵向截流板呈弧形,其弧心指向第二进液口方向,横向截流板呈弧形,其弧心指向第一进液口方向,纵向弧形截流板与第一进液口所在面无缝配合,横向弧形截流板与第二进液口所在面无缝配合。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纵向截流板和横向截流板呈弧波浪形在,这样能够产生紊流,更有利于液体的混合。实施例:4:对实施例1-3的优化,纵向截流板、横向截流板与混合腔体第二进液口所在面及第一进液口所在面围成的开放式空间内安置有第一水平转轴8,所述第一水平转轴上均布有若干搅拌叶片。实施例4:对实施例1-3任一一个的优化,过液间隙下方的混合腔体内安置有第二水平转轴9,所述第二水平转轴上均布有若干搅拌叶片。该第二水平转轴对由过液间隙流出的混合液体进行二次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再由出液口排出。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如下:污水和处理液分别由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同时排放至混合腔体内,在纵向截流板、横向截流板与混合腔体第二进液口所在面及第一进液口所在面围成的开放式空间内形成湍流,该湍流带动第一水平转轴转动,第一水平转轴带动搅拌叶片转动,对污水和处理液进行一次搅拌,搅拌后的混合液体经由过液间隙流出上述开放式空间,对第二水平转轴形成冲击,带动第二水平转轴的搅拌叶片转动形成二次搅拌,经过二次搅拌后的混合液体由出液口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自动混合式液体混合器

【技术保护点】
自动混合式液体混合器,其特征是它包括混合腔体(1),所述混合腔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液口(2),所述混合腔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进液口(3),另一侧开设有出液口(4),所述第一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的混合腔体内安置有纵向截流板(5),所述第二进液口下方的混合腔体内安置有横向截流板(6),所述纵向截流板与横向截流板之间留有高度位于出液口之下的过液间隙(7)。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混合式液体混合器,其特征是它包括混合腔体(1),所述混合腔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液口(2),所述混合腔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进液口(3),另一侧开设有出液口(4),所述第一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的混合腔体内安置有纵向截流板(5),所述第二进液口下方的混合腔体内安置有横向截流板(6),所述纵向截流板与横向截流板之间留有高度位于出液口之下的过液间隙(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混合式液体混合器,其特征是所述纵向截流板、横向截流板与混合腔体第二进液口所在面及第一进液口所在面围成的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一鹏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千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