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FID芯片及RFID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8697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3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RFID芯片,包括处理器、数据采集模块和射频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和射频模块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RFID芯片及RFID标签,可用于检测物质的浓度,通过测量半导体层的电学性能的改变来获得目标物质的浓度,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在半导体层上通过薄膜技术设置接收层,制造工序简单、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RFID芯片及RFID标签
本技术涉及物联网
,尤其涉及一种RFID芯片及RFID标签。
技术介绍
目前,采集物质浓度的设备一般包括传感器、数据收发器和数据处理器,数据收发器一般基于无线数据传输技术而分开设置为位于传感器端的数据发送器和位于数据处理器端的数据接收层,数据发送器一般固定在需要采集物质浓度的位置,数据接收层则一般移动设置从而可在不同位置采集数据。在实际操作中,数据发送器从传感器中从传感器中获取采集到的物质浓度数据,无线发送到数据接收层,数据接收层接收到数据后发送给数据处理器处理。申请号为200720139520.6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体内植入式生化参数自动检测系统装置,该装置的传感器带有RFID模块,植入人体后可检测血糖等物质的浓度,并通过RFID无线射频技术在体外用电子标签读写器读取浓度数据。从该专利公开的方案可知,其传感器内部的电路较为复杂,成本较高。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申请号为201310523567.2的基于RFID技术的农产品品质风险预警系统、申请号为201420058121.7的食用油中重金属检测器和申请号为201420530263.9的气体传感检测RFID智能感知终端等方案中。申请人构思了一种通过电子化学检测器来检测物质浓度的电子标签,该电子标签应当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廉等优势,但是需要设计一种可与该电子标签进行匹配的RFID芯片,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用于采集物质浓度的电子标签中的RFID芯片,进一步地提供一种可采集物质浓度的RFID标签。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RFID芯片,包括处理器、数据采集模块和射频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和射频模块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R/C前端模拟量采集单元、线性放大器单元和A/D编码单元,所述R/C前端模拟量采集单元、线性放大器单元和A/D编码单元依次电连接,所述A/D编码单元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射频模块包括RF/DC转换单元和射频调制解调电路,所述RF/DC转换单元和射频调制解调电路电连接,所述射频调制解调电路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输出单元,所述输出单元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本技术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一种RFID标签,包括RFID天线、检测器和上述的RFID芯片,所述RFID天线与所述检测器分别与所述RFID芯片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器包括半导体层和接收层,所述接收层设置在所述半导体层上,半导体层与所述RFID芯片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数据采集模块和射频模块分别与处理器电连接,射频模块用于接收读取终端发射的信号,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检测器的电学参数,例如电压值、电流值、电阻值和/或电容值,并将检测到的结果输出给处理器,处理器根据检测结果计算出目标物质的浓度;本技术的RFID芯片与RFID天线和检测器连接后组成一枚完整的RFID标签,即可测出目标物质的浓度,并通过无线射频的方式向读取终端发送该浓度数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RFID芯片的模块连接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RFID标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RFID标签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RFID标签的侧视图。标号说明:1、RFID芯片;11、处理器;12、数据采集模块;121、R/C前端模拟量采集单元;122、线性放大器单元;123、A/D编码单元;13、射频模块;131、RF/DC转换单元;132、射频调制解调电路;14、存储单元;15、输出单元;2、RFID天线;21、第一天线层;22、绝缘层;23、第二天线层;3、检测器;31、半导体层;32、接收层;33、电极;34、基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增加数据采集模块,可用于采集检测器或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以便推算出目标物质的浓度。请参阅图1,一种RFID芯片,包括处理器11、数据采集模块12和射频模块13,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2和射频模块13分别与所述处理器11电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数据采集模块和射频模块分别与处理器电连接,射频模块用于接收读取终端发射的信号,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检测器的电学参数,例如电压值、电流值、电阻值和/或电容值,并将检测到的结果输出给处理器,处理器根据检测结果计算出目标物质的浓度。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2包括R/C前端模拟量采集单元121、线性放大器单元122和A/D编码单元123,所述R/C前端模拟量采集单元121、线性放大器单元122和A/D编码单元123依次电连接,所述A/D编码单元123与所述处理器11电连接。由上述描述可知,R/C前端模拟量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检测器在不同环境下产生的相应电阻值和电容值,经线性放大器单元进行线性放大,然后经A/D编码单元进行A/D转换后与基准参数进行比较,最后输出结果给处理器。进一步地,所述射频模块13包括RF/DC转换单元131和射频调制解调电路132,所述RF/DC转换单元131和射频调制解调电路132电连接,所述射频调制解调电路132与所述处理器11电连接。由上述描述可知,射频模块用于接收读取终端发射的信号,一方面RF/DC转换单元将射频能量转换为电能并给处理器和数据采集模块供电,另一方面射频调制解调电路应处理器的指令完成电子标签与读取终端的应答工作。进一步地,还包括存储单元14,所述存储单元14与所述处理器11电连接。由上述描述可知,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检测器的电阻值和电容值后输出给处理器,并存储在存储单元中,存储单元中还存储有基准参数。进一步地,还包括输出单元15,所述输出单元15与所述处理器11电连接。由上述描述可知,输出单元可通过处理器发出外部控制信号,用于显示检测器采集到的实时相关信息,如LED显示器、声光报警灯,同时可用于驱动其他外部电路模块等达到类似功能。一种RFID标签,包括RFID天线2、检测器3和上述的RFID芯片1,所述RFID天线2与所述检测器11分别与所述RFID芯片1电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RFID芯片与RFID天线和检测器连接后组成一枚完整的RFID标签,可以将检测到的目标物质的浓度参数通过无线射频的方式向读取终端发送。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器3包括半导体层31和接收层32,所述接收层32设置在所述半导体层31上,半导体层31与所述RFID芯片1电连接。由上述描述可知,检测器通过接收层与目标物质相互作用而改变半导体层的电学性能,半导体层的电学性能的改变可被RFID芯片识别出,RFID芯片可依据预设的电学性能参数与浓度的对应关系得到目标物质的浓度数据并进行存储,从而实现对目标物质浓度的检测,通过测量半导体层的电学性能的改变来获得目标物质的浓度,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在半导体层上通过薄膜技术设置接收层,制造工序简单、成本较低。请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一种RFID标签,包括RFID芯片1、RFID天线2和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RFID芯片及RFID标签

【技术保护点】
一种RFID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数据采集模块和射频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和射频模块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R/C前端模拟量采集单元、线性放大器单元和A/D编码单元,所述R/C前端模拟量采集单元、线性放大器单元和A/D编码单元依次电连接,所述A/D编码单元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1.28 CN PCT/CN2016/1075241.一种RFID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数据采集模块和射频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和射频模块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R/C前端模拟量采集单元、线性放大器单元和A/D编码单元,所述R/C前端模拟量采集单元、线性放大器单元和A/D编码单元依次电连接,所述A/D编码单元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模块包括RF/DC转换单元和射频调制解调电路,所述RF/DC转换单元和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加良李金华李忠明罗浩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英诺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