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导风板的自适应风向新型风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81844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3 01:12
一种带有导风板的自适应风向新型风力机,包括一种新型风力机塔筒,塔筒的迎风面与背风面均安装一块竖直导风板,导风板不仅可在迎风面破风、亦可在背风面破涡,塔筒的底部通过旋转装置与下部基础连接,塔筒、导风板和风力机上部结构均由偏航系统控制旋转装置在塔筒底部进行自适应风向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提升风力机整体结构抗风及稳定性能的同时,减小整体结构风荷载、降低塔筒的自身耗材并显著减弱上游塔筒尾流对下游风力机所处风场的不利影响,且具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导风板的自适应风向新型风力机
本技术属于风电系统的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导风板的自适应风向新型风力机。
技术介绍
作为新能源产业的先驱者,风力机逐渐朝着大功率化发展,同时伴随着塔筒结构呈现出超高细的特点。作为典型的风敏感结构,风力机塔筒的结构形式既要保证风力发电的工艺要求,同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因此采取适当的工程构造措施,调整风力机塔筒表面风压分布,降低整体结构所受风荷载并减小耗材,同时减弱上游尾流对下游风力机所处风场的不利影响,是结构工程师努力的方向。就目前来说,风力机塔筒外侧竖向加导风措施是主要方案之一,但塔筒外侧加导风措施也有诸多缺点。例如需要制作异型模板,增大了施工难度,增加了施工措施费用,最为严重的是,风向的随机性有时会增大带导风措施塔筒的风荷载作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导致塔筒失稳倒塌,对社会经济及安全造成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缺陷与工程实际难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构造新颖、施工方便、显著提升结构抗风性能、减少自身耗材并减弱上游尾流对下游风力机所处风场不利影响的自适应风向的新型风力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导风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有导风板的自适应风向新型风力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导风板的自适应风向新型风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塔筒(1)、机舱(2)、风轮(3)、旋转装置(4)和基座(5);所述塔筒(1)安装在基座(5)上,塔筒(1)的迎风面与背风面均安装有一块竖直导风板(6),所述竖直导风板(6)固定在塔筒(1)的径向上,两块竖直导风板(6)相对于塔筒(1)的中心轴对称安装;所述机舱(2)固定安装在塔筒(1)的顶部,机舱(2)中设有偏航系统,所述风轮(3)安装在机舱(2)上;所述旋转装置(4)安装在塔筒(1)的底部,旋转装置(4)受偏航系统控制,驱动塔筒(1)在基座(5)上进行自适应风向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导风板的自适应风向新型风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塔筒(1)、机舱(2)、风轮(3)、旋转装置(4)和基座(5);所述塔筒(1)安装在基座(5)上,塔筒(1)的迎风面与背风面均安装有一块竖直导风板(6),所述竖直导风板(6)固定在塔筒(1)的径向上,两块竖直导风板(6)相对于塔筒(1)的中心轴对称安装;所述机舱(2)固定安装在塔筒(1)的顶部,机舱(2)中设有偏航系统,所述风轮(3)安装在机舱(2)上;所述旋转装置(4)安装在塔筒(1)的底部,旋转装置(4)受偏航系统控制,驱动塔筒(1)在基座(5)上进行自适应风向旋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导风板的自适应风向新型风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塔筒(1)和基座(5)之间由上至下依次设有上磁铁(7)、底部滚轮(8)和下磁铁(9),所述上磁铁(7)和下磁铁(9)为相对设置的一对同极环形磁铁,上磁铁(7)与塔筒(1)的底面固定连接,下磁铁(9)固定安装在基座(5)上,下磁铁(9)中设有环形的滚轮槽(10),所述底部滚轮(8)均匀分布在滚轮槽(10)中并向上凸出于滚轮槽(10),上磁铁(7)布置在底部滚轮(8)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导风板的自适应风向新型风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塔筒(1)的底部外周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上卡板(11)和下卡板(12),所述上卡板(11)和下卡板(12)的外周还设有环形的限制外壳(13),所述限制外壳(13)的顶面位于竖直导风板(6)的下方,限制外壳(13)的底面固定在基座(5)上,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世堂余文林王浩朱鹏杜凌云余玮徐璐王晓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