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的装配底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504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风力发电机安装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的装配底板,包括板式底板、第一定位凸起、第二定位凸起、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第一螺旋连接柱、第二螺旋连接柱;所述板式底板、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凸起、第二定位凸起、第一螺旋连接柱、第二螺旋连接柱、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为一体成型的铝合金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能依需将发电机快速的安装固定在机舱罩内部,装配效率高、定位稳定可靠,同时一体成型的底板韧性强、无变形和断裂现象的出现,保证发电机正常发电作业,提高了风力发电的可持续性、安全性和高发电效率。

An assembly floor applied to a wind turbin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pplication of wind turbine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discloses a floor assembly used in wind turbine, including plate plate, first positioning projection and second positioning projections, the first positioning hole, a second positioning hole, the first supporting block and the second supporting block, the first screw connecting column, the second column spiral connection; the bottom plate, a first positioning hole, a second positioning hole, first positioning projection and second positioning projections, the first column, second spiral spiral connection connection forming one of the Aluminum Alloy column, the first supporting block and the second supporting block.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design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can be quickly installed in the generator is fixed on the inside of the nacelle assembly, high efficiency, stable and reliable positioning, appeared at the same time molding, one plate toughness without deformation and fracture phenomenon,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power generators, improve the sustainability and safety and the high efficiency of wind power gen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的装配底板
本技术属于风力发电机安装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的装配底板,适用于风力发电机的装配中。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指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动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力动能,这就是风力发电。风力发电的具体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依据目前的风车技术,大约是每秒三米的微风速度(微风的程度),便可以开始发电,风力发电正在世界上形成一股热潮,因为风力发电不需要使用燃料,也不会产生辐射或空气污染。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约10亿kW,其中,陆地上风能储量约2.53亿kW(陆地上离地10m高度资料计算),海上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约7.5亿kW,共计10亿kW。风是没有公害的能源之一,而且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于缺水、缺燃料和交通不便的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因地制宜地利用风力发电,非常适合,大有可为,海上风电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是推动风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是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加快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对于促进沿海地区治理大气雾霾、调整能源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风力发电机是风力发电的核心,所以其高效、稳定、安全的工作是保证可持续性发电前提。在风力发电机装配中需要使用到支撑底板,用于安装及将发电机稳定的固定在机舱罩内部,当前传统结构的发动机支撑底板,其装配后稳定性、强度较差,导致使用寿命短(易出现变形、断裂的现象)且影响风力发电的可持续性、安全性和降低了发电效率,同时也增加了维护和更换的经济投入等,已不能满足现有风力发电机的装配使用需求,而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的装配底板。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的装配底板,其设计结构合理,能依需将发电机快速的安装固定在机舱罩内部,装配效率高、定位稳定可靠,同时一体成型的底板韧性强、无变形和断裂现象的出现,保证发电机正常发电作业,提高了风力发电的可持续性、安全性和高发电效率。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的装配底板,包括板式底板,及设置在板式底板两端的第一定位凸起、第二定位凸起,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定位凸起、第二定位凸起内的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及设置在板式底板上且分别与第一定位凸起、第二定位凸起一侧连接的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及设置在板式底板上且分别位于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内侧的第一螺旋连接柱、第二螺旋连接柱;所述板式底板、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凸起、第二定位凸起、第一螺旋连接柱、第二螺旋连接柱、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为一体成型的铝合金结构。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的装配底板,还包括设置在板式底板上且位于第一螺旋连接柱、第二螺旋连接柱之间的三个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其中,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的上部内分别设置有定位槽孔且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的一边分别设置为直角结构;所述板式底板、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凸起、第二定位凸起、第一螺旋连接柱、第二螺旋连接柱、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定位槽孔为一体成型的铝合金结构。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的装配底板,还包括设置在板式底板上且位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之间的一组第三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所述板式底板、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凸起、第二定位凸起、第一螺旋连接柱、第二螺旋连接柱、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定位槽孔、第三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为一体成型的铝合金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的装配底板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能依需将发电机快速的安装固定在机舱罩内部,装配效率高、定位稳定可靠,同时一体成型的底板韧性强、无变形和断裂现象的出现,保证发电机正常发电作业,提高了风力发电的可持续性、安全性和高发电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的装配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的装配底板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的装配底板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的装配底板的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第三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左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板式底板、2-第一定位孔、3-第二定位孔、4-第一定位凸起、5-第二定位凸起、6-第一螺旋连接柱、7-第二螺旋连接柱、8-第一支撑块、9-第二支撑块、10-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第三支撑板、13-第三支撑块、14-第二支撑块、15-定位槽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的装配底板,包括板式底板1,及设置在板式底板1两端的第一定位凸起4、第二定位凸起5,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定位凸起4、第二定位凸起5内的第一定位孔2、第二定位孔3,及设置在板式底板1上且分别与第一定位凸起4、第二定位凸起5一侧连接的第一支撑块8、第二支撑块9,及设置在板式底板1上且分别位于第一支撑块8、第二支撑块9内侧的第一螺旋连接柱6、第二螺旋连接柱7,板式底板1、第一定位孔2、第二定位孔3、第一定位凸起4、第二定位凸起5、第一螺旋连接柱6、第二螺旋连接柱7、第一支撑块8和第二支撑块9为一体成型的铝合金结构。进一步优选的,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的装配底板,还包括设置在板式底板1上且位于第一螺旋连接柱6、第二螺旋连接柱7之间的三个第一支撑板10、第二支撑板11和第三支撑板12,其中,第一支撑板10、第二支撑板11、第三支撑板12的上部内分别设置有定位槽孔15且第一支撑板10、第二支撑板11、第三支撑板12的一边分别设置为直角结构,板式底板1、第一定位孔2、第二定位孔3、第一定位凸起4、第二定位凸起5、第一螺旋连接柱6、第二螺旋连接柱7、第一支撑块8、第二支撑块9、第一支撑板10、第二支撑板11、第三支撑板12和定位槽孔15为一体成型的铝合金结构;及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的装配底板,还包括设置在板式底板1上且位于第一支撑板10、第二支撑板11、第三支撑板12之间的一组第三支撑块13和第二支撑块14,板式底板1、第一定位孔2、第二定位孔3、第一定位凸起4、第二定位凸起5、第一螺旋连接柱6、第二螺旋连接柱7、第一支撑块8、第二支撑块9、第一支撑板10、第二支撑板11、第三支撑板12、定位槽孔15、第三支撑块13和第二支撑块14为一体成型的铝合金结构。本结构的风力发电机的装配底板,其设计合理、便于装配,安装后牢靠、稳定,同时其韧性强、无变形和断裂现象,具有较优的导热、散热特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的装配底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的装配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式底板(1),及设置在板式底板(1)两端的第一定位凸起(4)、第二定位凸起(5),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定位凸起(4)、第二定位凸起(5)内的第一定位孔(2)、第二定位孔(3),及设置在板式底板(1)上且分别与第一定位凸起(4)、第二定位凸起(5)一侧连接的第一支撑块(8)、第二支撑块(9),及设置在板式底板(1)上且分别位于第一支撑块(8)、第二支撑块(9)内侧的第一螺旋连接柱(6)、第二螺旋连接柱(7);所述板式底板(1)、第一定位孔(2)、第二定位孔(3)、第一定位凸起(4)、第二定位凸起(5)、第一螺旋连接柱(6)、第二螺旋连接柱(7)、第一支撑块(8)和第二支撑块(9)为一体成型的铝合金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的装配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式底板(1),及设置在板式底板(1)两端的第一定位凸起(4)、第二定位凸起(5),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定位凸起(4)、第二定位凸起(5)内的第一定位孔(2)、第二定位孔(3),及设置在板式底板(1)上且分别与第一定位凸起(4)、第二定位凸起(5)一侧连接的第一支撑块(8)、第二支撑块(9),及设置在板式底板(1)上且分别位于第一支撑块(8)、第二支撑块(9)内侧的第一螺旋连接柱(6)、第二螺旋连接柱(7);所述板式底板(1)、第一定位孔(2)、第二定位孔(3)、第一定位凸起(4)、第二定位凸起(5)、第一螺旋连接柱(6)、第二螺旋连接柱(7)、第一支撑块(8)和第二支撑块(9)为一体成型的铝合金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的装配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的装配底板,还包括设置在板式底板(1)上且位于第一螺旋连接柱(6)、第二螺旋连接柱(7)之间的三个第一支撑板(10)、第二支撑板(11)和第三支撑板(12),其中,第一支撑板(10)、第二支撑板(11)、第三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迈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