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体桥梁施工的顶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7920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体桥梁施工的顶推装置,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承台、与桥墩连接的第一转动体、设置在承台上的第二转动体,所述第一转动体和第二转动体之间采用轴承连接,所述承台上以第一转动体为中心设置有支撑座,所述第一转动体上设置有启动转块,所述承台上设置有推动启动转块绕牵引千斤顶的牵引方向转动的启动千斤顶,所述牵引千斤顶的牵引索与第一转动体的侧面连接并驱动桥墩进行水平方向的转动。桥梁在转体过程中通过牵引索、启动千斤顶和牵引千斤顶的配合发生转动,当启动转块与设置在固定滑轨上的挡块相抵接时说明桥梁转体角度符合预期要求,有效避免了桥梁转体角度超过预期角度的现象。

The jacking devi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rotating Bridg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tary pushing device of bridge construction, including setting up on the ground and connected to the first pier cap, a rotating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cap on the second rotor, the first rotating body and the second rotating bodies are connected by bearings, the cap on the first rotating body as the center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ing seat, wherein the first rotating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tart switch block, the cap is arranged on the starting block around the pull push jack jack traction direction, the traction ro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ide of the first rotating body rotation and drive the pier horizontal traction jack. The bridge in the rotation process through the traction cable, Jack and Jack start traction rotation, when the start switch is arranged on the fixed block and the slide block connected when the bridge swivel angle meets the expected requirements, effectively avoid the bridge rotation angle than expected angle phenomen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体桥梁施工的顶推装置
本技术涉及转体桥梁施工设备,特别涉及转体桥梁施工的顶推装置。
技术介绍
转体桥梁施工是上世纪4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架桥工艺,该技术适用于跨越深谷、河流、公铁立交、自然保护区等施工受限制的现场,转体桥梁施工是靠结构自身旋转就位,不用吊装设备,具有可节省大量的支架木材或钢材费用、安全、整体性好等优点。转体桥梁施工的过程,首先在适当的位置将半桥预制完成,之后以桥梁结构本身为转动体,使用下方转体球铰结构及后期连续千斤顶转体施工,使两个处于交角或平行的半桥转体到位并合拢成桥。在转体桥梁施工的过程中,转体角度的控制尤为重要,若出现转动体的实际转动角度超过预期角度,对于施工现场而言,重新将桥梁进行反转非常困难,会增加很多工作量。目前专利中公布过了很多转体桥梁的顶推装置,但是缺少一种有效控制转体角度,避免过度旋转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体桥梁施工的顶推装置,能够安全有效的控制转体按照预期角度进行施工,其设计合理,使用效果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转体桥梁施工的顶推装置,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承台、与桥墩连接的第一转动体、设置在承台上的第二转动体,所述第一转动体和第二转动体之间采用轴承连接,所述承台上以第一转动体为中心设置有支撑座,所述第一转动体上设置有启动转块,所述承台上设置有推动启动转块绕牵引千斤顶的牵引方向转动的启动千斤顶,所述牵引千斤顶的牵引索与第一转动体的侧面连接并驱动桥墩进行水平方向的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桥梁开始转动前,通过启动千斤顶垂直顶推启动转块,克服第一转动体和第二转动体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在桥梁开始转动后,启动转块在第一转动体的带动下逐渐远离启动千斤顶,启动千斤顶停止工作,牵引千斤顶拉动环绕在第一转动体侧壁上的牵引索继续水平方向上的转动,支撑座和支撑腿保持第一转动体及其上方结构的平衡和稳定。作为优选,所述承台上在第一转动体的转动范围内设置有与启动转块相抵接且限制其进一步转动的挡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承台上第一转动体的转动范围内设置挡块,当第一转动体带动启动转块旋转至与挡块相抵接时,说明此时旋转至预期角度,挡块的设置能够有效提示桥梁转体的精确位置。作为优选,所述挡块与启动转块抵接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金属基准板,所述启动转块上设置有与第一金属基准板对应的第二金属基准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基准板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在挡块与启动转块相抵接的一面设置第一金属基准板,启动转块上设置有与第一金属基准板对应的第二金属基准板,第一金属基准板与第二金属基准板之间能够密切贴合,使得判定旋转角度是否达到要求更加精确和方便。作为优选,所述承台上设置有与第一转动体同心的环形固定滑轨,所述挡块的下表面设置有滑块,所述环形固定滑轨沿周向设置有供滑块滑动的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块的下表面设置有滑块,将滑块卡嵌在滑槽中,滑块带动挡块沿着滑轨围绕第一转动体进行移动,能够实现灵活的调动和校准挡块的位置,避免每次出现误差或者变化,还需重新砌筑滑块位置的繁琐过程。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固定滑轨沿宽度方向向外延伸有延伸板,所述承台内设置有在高度方向与延伸板对应的固定板,所述延伸板和固定板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螺纹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固定滑轨沿宽度方向向外延伸有延伸板,能够有效增加受阻力面积,增强受阻力强度;在承台内设置有在高度方向与延伸板对应的固定板,可以进一步增加整个挡块的阻挡效果,提高监控旋转角度的精确性。作为优选,所述滑块和滑槽的纵截面形状呈倒T型,所述滑块与滑槽上设置有供螺栓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卡嵌在T型滑槽中进行滑动,从而带动下表面的挡块移动,方便位置的校准和调试。当位置校准后,采用螺栓通过第二螺纹孔,将滑块与滑槽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实现了滑块既能灵活调控又能稳固定位的效果。作为优选,所述挡块内设置有与滑块一体形成的金属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挡块内设置金属块,可以有效增加挡块的载荷,使挡块的稳定性更好,起到了避免挡块负载轻造成的歪斜或者精确度不准现象的有益效果。作为优选,所述承台上设置有罩设牵引千斤顶的牵引索的金属骨架,所述第一转动体上设置有供牵引千斤顶的牵引索卡嵌的环形槽,所述第一转动体上设置有包覆环形槽的罩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牵引索依次按顺序沿着环形槽进行缠绕,然后通过罩体盖住保护,不仅条理有序,而且方便管控,金属骨架的设置能够避免牵引索突然断裂或者从牵引千斤顶夹持装置中滑脱,造成对周边人员的伤害。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动体包括混凝土转盘,所述第二转动体包括与混凝土转盘轴承连接的上钢转盘、与埋设在支撑座内的下钢转盘,所述上钢转盘与下钢转盘之间通过支撑座连接,所述混凝土转盘内预埋有与牵引千斤顶的牵引索连接的钢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转盘用于连接上面的桥墩及下面的第二转动体。轴承连接方式不仅可以省去刚性嵌固端必须设置的结构层,而且具有效能减震的作用,将上钢转盘与混凝土转盘之间采用轴承方式连接,能够更容易完成桥梁转体的过程。作为优选,所述上钢转盘的底面阵列有若干个与下钢转盘的上表面抵接的支撑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钢转盘和下钢转盘之间设置支撑腿,支撑腿的设置能够增加桥梁整体的平衡性和稳定性,分散支撑座的压力,具有避免桥梁转体过程中失衡现象的有益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启动千斤顶垂直抵推设置在第一转动体上的启动转块,有效克服了桥梁转体前的最大静摩擦力,开始桥梁转体的过程;牵引千斤顶通过拉动环绕在第一转动体侧壁的牵引索,继续进行桥梁的转体。2、环形槽、罩体和金属骨架结构的设计,不仅将缠绕在第一转动体侧壁的牵引索归拢的井然有序,而且能够有效避免牵引索出现断裂或者从牵引千斤顶夹持装置中滑脱造成的人为伤害。3、启动转块、滑块和用于固定滑块的滑轨、滑槽、金属板、固定板的配合使用,能够精确监控桥梁转体的角度,有效提示和阻止转动体的实际转动角度超过预期角度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转体桥梁施工的顶推装置整体结构图;图2是实施例的转体桥梁施工的顶推装置中桥墩以下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用于体现第一转动体侧壁上环绕的牵引索、环形槽和罩体之间的关系;图4是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用于体现混凝土转盘和上钢转盘之间的转动关系;图5是实施例去除桥梁后的俯视图;图6是实施例中体现环形固定滑轨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转体桥梁施工的顶推装置B部分放大示意图,用于体现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的挡块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承台;2、桥墩;3、第一转动体;31、混凝土转盘;32、钢绳;4、第二转动体;41、上钢转盘;42、下钢转盘;43、支撑座;44、支撑腿;5、牵引索;51、环形槽;52、罩体;6、启动转块;61、第二金属基准板;7、牵引反力座;8、启动千斤顶;9、牵引千斤顶;10、金属骨架;11、挡块;111、第一金属基准板;12、环形固定滑轨;13、滑块;14、滑槽;16、第二螺纹孔;17、延伸板;18、固定板;19、第一螺纹孔;20、金属块;21、卡环;22、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转体桥梁施工的顶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体桥梁施工的顶推装置,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承台(1)、与桥墩(2)连接的第一转动体(3)、设置在承台(1)上的第二转动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体(3)和第二转动体(4)之间采用轴承连接,所述承台(1)上以第一转动体(3)为中心设置有支撑座(43),所述第一转动体(3)上设置有启动转块(6),所述承台(1)上设置有推动启动转块(6)绕牵引千斤顶(9)的牵引方向转动的启动千斤顶(8),所述牵引千斤顶(9)的牵引索(5)与第一转动体(3)的侧面连接并驱动桥墩(2)进行水平方向的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体桥梁施工的顶推装置,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承台(1)、与桥墩(2)连接的第一转动体(3)、设置在承台(1)上的第二转动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体(3)和第二转动体(4)之间采用轴承连接,所述承台(1)上以第一转动体(3)为中心设置有支撑座(43),所述第一转动体(3)上设置有启动转块(6),所述承台(1)上设置有推动启动转块(6)绕牵引千斤顶(9)的牵引方向转动的启动千斤顶(8),所述牵引千斤顶(9)的牵引索(5)与第一转动体(3)的侧面连接并驱动桥墩(2)进行水平方向的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体桥梁施工的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1)在第一转动体(3)的转动范围内设置有与启动转块(6)抵接且限制其进一步转动的挡块(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体桥梁施工的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11)与启动转块(6)抵接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金属基准板(111),所述启动转块(6)上设置有与第一金属基准板(111)对应的第二金属基准板(6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体桥梁施工的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1)上设置有与第一转动体(3)同心的环形固定滑轨(12),所述挡块(11)的下表面设置有滑块(13),所述环形固定滑轨(12)沿周向设置有供滑块(13)滑动的滑槽(1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体桥梁施工的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固定滑轨(12)沿宽度方向向外延伸有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宁赵凌风赵淑浩樊国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