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7916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施工托架,包括设置在桥墩内的支架,所述支架的上部连接有向外延伸的第一支撑托架,所述第一支撑托架上方连接有用于承载桥面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斜向支撑结构的上端设置有通过螺纹钢与第一螺纹孔的夹紧作用将斜向支撑结构的一侧抵接在桥墩侧面的第一固定机构,所述斜向支撑结构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二支撑托架固定的第二固定机构。支架提高了桥墩的整体结构强度,三角形的斜向支撑结构对向外延伸的第一支撑托架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即受力位置转移至三角形的斜向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托架之间的连接位置上,减少了第一支撑托架与桥墩之间的力矩,提高了托架的支撑效果和承载能力。

Bridge construction bracke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ridge bracket construction, including bracket is arranged on the bridge pier, the upper part of the bracket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supporting bracket extending outwards, for carrying the deck supporting structure is connected above the first support bracket, the bracket is arranged in a screw hole, the upper end of the oblique the support structure is arranged by clamping the steel with the first screw hole will be tilted to one side of the support structure to the first fixing mechanism connected to the side of the pier, the inclined toward the low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supporting second fixed bracket fixing mechanism. Support to improve the overall structural strength of the pier, triangular inclined support structure on the first support extending outward from the support to set up a supporting role, namely force position transfer to triangular oblique connection position between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and the second support brackets, reduced between the first support bracket and the pier torque increase effect of support bracket and bearing capa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梁施工托架
本技术涉及桥梁建筑施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桥梁施工托架。
技术介绍
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在桥梁的结构中,桥梁每隔一段长度都需要桥墩进行支撑,桥梁同一宽度方向上设置有两个并列的桥墩,在施工过程中,如图1所示,桥墩12和桥墩12之间的路面通过设置在之间的牛腿支架13进行施工,牛腿支架13采用设置在桥墩内的预埋耳片进行铰接固定,其顶部仅通过耳片与牛腿支架13之间的切应力连接,支撑能力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桥梁施工托架,通过与埋设在支架内的第一螺纹孔实现固定,支撑和承载能力更强。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桥梁施工托架,包括设置在桥墩内的支架,所述支架的上部连接有向外延伸的第一支撑托架,所述第一支撑托架上方连接有用于承载桥面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架的下部连接有第二支撑托架,所述第一支撑托架与第二支撑托架之间设置有在空间内形成三角形的斜向支撑结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斜向支撑结构的上端设置有通过螺纹钢与第一螺纹孔的夹紧作用将斜向支撑结构的一侧抵接在桥墩侧面的第一固定机构,所述斜向支撑结构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二支撑托架固定的第二固定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架提高了桥墩的整体结构强度,支撑结构将受力传递至第一支撑托架上,三角形的斜向支撑结构对向外延伸的第一支撑托架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即受力位置转移至三角形的斜向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托架之间的连接位置上,减少了第一支撑托架与桥墩之间的力矩,提高了托架的支撑效果和承载能力;同时第一固定机构将斜向支撑结构固定在桥墩的侧面上,将向下的作用力转移至桥墩的侧面上,进一步提高了托架的承载能力,使得托架能够更好地固定在桥墩的侧面上;第二固定机构将斜向支撑结构固定在第二支撑托架上,提高两者之间的固定效果。作为优选,所述斜向支撑结构包括横向杆、竖直杆和斜向杆,所述横向杆沿第一支撑托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竖直杆与桥墩的侧面贴合,所述竖直杆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横向杆的端部固定,所述竖直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托架连接,所述斜向杆呈倾斜架设在竖直杆与横向杆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向外的一端受到较大的作用力后,固定杆与桥墩接触的位置会产生较大的转矩,斜向杆将向下的作用力转化为斜向杆与竖直杆接触位置的侧向压力,且侧向压力朝向桥墩方向,减少了转矩的大小,避免固定杆发生弯折。作为优选,所述横向杆与竖直杆之间连接有第二斜向杆,所述第二斜向杆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横向杆的中点连接,所述第二斜向杆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与竖直杆的中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在横向杆的中间位置受到较大的作用力后,横向杆向下发生弯曲,第二斜向杆将该位置的作用力转移至竖直杆上,避免了横向杆中间位置发生弯曲的情况。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两块夹持竖直杆的夹板,靠外的所述夹板上竖直连接有肋板,所述肋板的一端与夹板固定连接,所述肋板的另一端与斜向杆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夹板的夹持固定作用,提高了竖直杆与第二固定机构连接位置的厚度,即提高了该位置的结构强度,同时通过在该位置设置有肋板,增加该位置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地提高该位置的结构强度。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与竖直杆的底部固定,所述支撑板的下端与第二支撑托架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补充竖直杆底部与第二支撑托架顶部的间隙,供竖直杆将作用力传递至第二支撑托架上,提高支撑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斜向杆与斜向杆之间设置有水平支撑杆,所述水平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二斜向杆的中点上方连接,所述水平支撑杆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与斜向杆连接,所述水平支撑杆与第二斜向杆连接位置的下方垂直于斜向杆的方向连接有斜向支撑杆,所述斜向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二斜向杆连接,所述斜向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斜向杆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平支撑杆、第二斜向杆、斜向支撑杆配合作用,提高斜向支撑结构的整体结构强度。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贴合在竖直杆外壁的结构加强板,所述结构加强板的两侧设置有与第一螺纹孔对应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件,所述第一螺纹件的另一端与第二螺纹孔螺纹配合将结构加强板压紧在竖直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螺纹件的一端旋入第一螺纹孔内后,第一螺纹件继续旋转,将结构加强板压紧在竖直杆的外壁上,起到了固定竖直杆的作用,防止竖直杆发生向外的弯曲,提高斜向支撑结构的结构强度。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托架包括一端与支架连接且另一端向相邻桥墩延伸的固定杆,所述横向杆顶部与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方便支撑结构的铺设;同时横向杆对固定杆起到了支撑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托架包括三块并列设置的固定板,每一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与第一螺纹孔对应的穿设孔,所述穿设孔内贯穿设置有一端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件,每一所述第二螺纹件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通过旋转使固定板抵接在桥墩上的螺纹套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螺纹件的一端与支架侧壁上的螺纹孔配合,第二螺纹件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管,通过螺纹套管在第二螺纹件上的不断旋转,将螺纹套管与固定板抵接,从而将固定板压紧在桥墩侧面,对固定板起到了固定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竖直杆的截面形状呈H型,每一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供竖直杆插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在两侧的固定板上的截面形状呈T型,所述连接孔在中间的固定板上的截面形状呈“一字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孔在水平方向上两侧的固定板上设置呈截面形状与工字钢的两端配合的T型,连接孔在中间的固定板上设置呈与工字钢中间配合的一字型结构,对竖直杆的底部进行固定,增加连接孔与工字钢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固定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支架提高了桥墩的整体结构强度,支撑结构将受力传递至第一支撑托架上,三角形的斜向支撑结构对向外延伸的第一支撑托架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即受力位置转移至三角形的斜向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托架之间的连接位置上,减少了第一支撑托架与桥墩之间的力矩,提高了托架的支撑效果和承载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相邻两个桥墩之间的桥梁施工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的单个桥梁施工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固定杆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1的斜向支撑结构的机械原理图;图6是实施例1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A部放大示意图;图8是图6所示B部放大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1中第二支撑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实施例2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支架;11、第一螺纹孔;12、桥墩;13、牛腿支架;14、桥梁施工托架;15、暗埋螺纹管;2、第一支撑托架;21、固定杆;3、支撑结构;31、横向支撑件;4、第二支撑托架;41、固定板;42、穿设孔;43、第二螺纹件;44、螺纹套管;45、连接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桥梁施工托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桥梁施工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桥墩内的支架(1),所述支架(1)的上部连接有向外延伸的第一支撑托架(2),所述第一支撑托架(2)上方连接有用于承载桥面的支撑结构(3),所述支架(1)的下部连接有第二支撑托架(4),所述第一支撑托架(2)与第二支撑托架(4)之间设置有在空间内形成三角形的斜向支撑结构(5),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11),所述斜向支撑结构(5)的上端设置有通过螺纹钢与第一螺纹孔(11)的夹紧作用将斜向支撑结构(5)的一侧抵接在桥墩侧面的第一固定机构(6),所述斜向支撑结构(5)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二支撑托架(4)固定的第二固定机构(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施工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桥墩内的支架(1),所述支架(1)的上部连接有向外延伸的第一支撑托架(2),所述第一支撑托架(2)上方连接有用于承载桥面的支撑结构(3),所述支架(1)的下部连接有第二支撑托架(4),所述第一支撑托架(2)与第二支撑托架(4)之间设置有在空间内形成三角形的斜向支撑结构(5),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11),所述斜向支撑结构(5)的上端设置有通过螺纹钢与第一螺纹孔(11)的夹紧作用将斜向支撑结构(5)的一侧抵接在桥墩侧面的第一固定机构(6),所述斜向支撑结构(5)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二支撑托架(4)固定的第二固定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施工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支撑结构(5)包括横向杆(51)、竖直杆(52)和斜向杆(53),所述横向杆(51)沿第一支撑托架(2)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竖直杆(52)与桥墩的侧面贴合,所述竖直杆(52)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横向杆(51)的端部固定,所述竖直杆(52)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托架(4)连接,所述斜向杆(53)呈倾斜架设在竖直杆(52)与横向杆(5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施工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杆(51)与竖直杆(52)之间连接有第二斜向杆(54),所述第二斜向杆(54)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横向杆(51)的中点连接,所述第二斜向杆(54)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与竖直杆(52)的中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施工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机构(7)包括两块夹持竖直杆(52)的夹板(71),靠外的所述夹板(71)上竖直连接有肋板(72),所述肋板(72)的一端与夹板(71)固定连接,所述肋板(72)的另一端与斜向杆(53)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施工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机构(7)包括支撑板(73),所述支撑板(73)的上端与竖直杆(52)的底部固定,所述支撑板(73)的下端与第二支撑托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强赵凌风赵淑浩樊国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