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桁梁拼装架设用临时混凝土排架桩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79164 阅读:4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钢桁梁拼装架设用临时混凝土排架桩墩,包括多根入岩桩,入岩桩包括桩基和入岩桩主体,桩基和入岩桩主体分体设置,桩基内部中空形成第一空腔,所述桩基两端均设置有开口,第一空腔在开口处与外界连通,第一空腔内壁设置有螺纹,第一空腔内螺纹连接有转动杆,第一空腔远离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上封装膜和下封装膜,上封装膜和下封装膜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腐蚀性物质的容纳腔;根据实际需要,在容纳腔中放置不同的腐蚀性物质。在第一空腔中转动转动杆,随着转动杆的转动,将上、下封装膜戳破,容纳腔中的腐蚀性物质全部流出,腐蚀岩石。

A temporary concrete pile pier for erection of steel truss girder er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teel truss girder erection temporary concrete frame pier,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rock pile, pile and pile foundation in rock including into the rock pile body, pile foundation and pile body are separated, forming the first pile inside the hollow cavity, the two ends of the pile are provided with openings, the first the cavity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outside at the opening, the first thread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cavity, a first cavity connecting thread with a rotating rod, a first cavity from one end of the rotating rod is arranged on the packaging film and packaging film for containing corrosive substances containing cavity is formed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packaging film packaging film;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Placement of corrosive substances in different receiving cavity. The rotating rod is rotated in the first cavity. With the rotation of the rotating rod, the upper and lower packaging films are broken, and the corrosive substances in the holding chamber are all discharged and corro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桁梁拼装架设用临时混凝土排架桩墩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架桩墩,特别涉及一种钢桁梁拼装架设用临时混凝土排架桩墩。
技术介绍
钢桁梁架设拼装方法多为悬臂拼装架设方法,先架设临时墩,临时墩和永久墩之间架设军变粱,之后采用行走吊机对称悬臂拼装杆件直到跨中合拢,然后拆除军便粱和临时墩,最后施工桥面系。如公告号为“CN203583374U”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钢桁梁拼装架设用临时混凝土排架桩墩,在上述专利所公开的结构中,包括M排N列入岩桩,入岩桩上还设置有多道横梁、纵梁,之上还设置有多道横向垫粱,横向垫粱上平铺有多道供拼装架设钢桁梁滑动的滑道。钢桁梁桥多是架设在相邻山体之间的,所以这种临时混凝土排架桩墩也是架设在山体上的,对于一些硬度较高的岩石山中,如花岗岩山等,由于质地坚硬,所以打桩是一件极为吃力的事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桁梁拼装架设用临时混凝土排架桩墩,其能够较为容易在花岗岩山中安装。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钢桁梁拼装架设用临时混凝土排架桩墩,包括多根入岩桩,所述入岩桩在横向、纵向上均阵列有多根,所述入岩桩上横向设置有多道横梁、纵向设置有多道纵梁,所述入岩桩包括桩基和入岩桩主体,所述桩基和入岩桩主体分体设置,所述桩基内部中空形成第一空腔,所述桩基两端均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一空腔在开口处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内壁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一空腔内螺纹连接有转动杆,所述第一空腔远离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上封装膜和下封装膜,所述上封装膜和下封装膜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腐蚀性物质的容纳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实际需要,在容纳腔中放置不同的腐蚀性物质,如山体中多花岗岩,可采用碱性腐蚀物质;如山体中多大理石,可采用酸性腐蚀物质。打桩时,预先将下封装膜打通,存放在容纳腔中的部分腐蚀性物质流出第一空腔,对山体中的岩石进行腐蚀。在第一空腔中转动转动杆,随着转动杆的转动,将上封装膜戳破,容纳腔中的腐蚀向物质全部流出,腐蚀岩石;当转动杆转动到第一空腔中的最下面再无法继续向下转动时,桩基会随着转动杆一齐转动,在转动过程中,使周边的土壤松软,利于桩基继续向下钻动打桩。作为优选,所述转动杆朝向上封装膜和下封装膜的一端设置有尖刺部,所述尖刺部包括尖刺部本体和设置在尖刺部本体上的金刚石尖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刚石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矿物,是自然界由单质元素组成的粒子物质,是目前在地球上发现的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物质。随着转动杆在第一空腔中转动,金刚石尖刺从第一空腔中转出,由于金刚石硬度大于山体的硬度,有利于向下打桩。由于转动杆是螺纹旋紧在第一空腔中的,所以每次使用完毕之后,可以将转动杆从中取出,装入进下一个桩基中使用,因为金刚石价格较高,所以此举可以节约成本。作为优选,所述桩基外壁上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所述入岩桩主体上延伸形成能与第一延伸部配合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上设置有螺栓固定件,所述第二延伸部上设置有与螺栓固定件配合的第一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转动杆从桩基中取出之后,将入岩桩主体套设在桩基上,入岩桩主体在重力的作用下下压后,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配合后,螺栓固定件穿设在第一通孔中后与螺母配合,从而将桩基与入岩桩主体固定成一整体。最后将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埋设在土中进一步的固定。作为优选,所述入岩桩上套设有圆环,所述圆环上设置有支撑抵接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抵接件设置在圆环上,入岩桩的方向,使支撑抵接件的底部恰好抵接在地面上,进一步的对入岩桩起到支撑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抵接件包括支撑杆和抵接片,所述抵接片上设置有刺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片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所以与地面之间的压强小,地表受到均匀的压力。作为优选,圆环的圆周壁上设置有水泡,所述水泡上纵向设置有多组刻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入岩桩需要竖直插设在山体中,安装人员可以根据设置在圆环周壁上的水泡,观测水泡中水位从而得知入岩桩是否竖直。若水泡中的水位均位于同一刻度处,说明入岩桩竖直;若某处的刻度偏高,说明入岩桩向此方向偏离。作为优选,所述桩基为钢结构,所述入岩桩为混凝土结构,所述入岩桩中设置有多组钢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结构的结构强度较大,但是钢筋成本较高,利用钢筋作为骨架,灌注混凝土,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降低成本;因为桩基是要直接锥入进山体中,所以结构强度愈大愈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容纳腔中放置不同的腐蚀性物质,如山体中多花岗岩,可采用碱性腐蚀物质;如山体中多大理石,可采用酸性腐蚀物质。打桩时,预先将下封装膜打通,存放在容纳腔中的部分腐蚀性物质流出第一空腔,对山体中的岩石进行腐蚀。在第一空腔中转动转动杆,随着转动杆的转动,将上封装膜戳破,容纳腔中的腐蚀向物质全部流出,腐蚀岩石;当转动杆转动到第一空腔中的最下面再无法继续向下转动时,桩基会随着转动杆一齐转动,在转动过程中,使周边的土壤松软,利于桩基继续向下钻动打桩。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整体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各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图2是图1中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用于体现支撑抵接件结构;图3是实施例1中入岩桩结构剖视图,用于体现入岩桩内部;图4是图3中B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用于体现第一通孔和螺栓固定件;图5是实施例1中桩基结构剖视图,用于体现转动杆结构和容纳腔;图6是实施例1中入岩桩部分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设置在抵接片下的刺针;图7是实施例2中部分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与实施例1中不同方向的支撑抵接件。图中,1、入岩桩;11、横梁;12、纵梁;13、钢筋;21、入岩桩主体;22、桩基;23、第一空腔;24、转动杆;251、上封装膜;252、下封装膜;26、容纳腔;271、尖刺部本体;272、金刚石尖刺;281、第一延伸部;282、第二延伸部;283、螺栓固定件;284、第一通孔;285、第三延伸部;286、第四延伸部;287、第五延伸部;288、第二空腔;31、圆环;32、支撑抵接件;321、支撑杆;322、抵接片;323、刺针;33、水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一种钢桁梁拼装架设用临时混凝土排架桩墩,如图1所示,包括多根入岩桩1,横梁11在入岩桩1横向上设置有多根,纵梁12在入岩桩1纵向上设置有多根,将预制桥面设置在入岩桩1上。因为这种桩墩是架设在山体之间的,所以每一根桩墩的长度都不一样。如图2和图3所示,入岩桩1又包括入岩桩主体21和桩基22,入岩桩主体21和桩基22是分体设置的,桩基22是钢制成的钢结构,入岩桩主体21是以钢筋13为龙骨,再灌设混凝土形成的混凝土结构。如图5所示,桩基22的前端是锥形的,且内部中空形成第一空腔23,两端均与外界连通形成开口25。第一空腔23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转动杆24螺纹连接在第一空腔23内。在第一空腔23中,位于转动杆24下方,平行粘设有上封装膜251和下封装膜252,之间形成容纳腔26,用于容纳一些能腐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钢桁梁拼装架设用临时混凝土排架桩墩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桁梁拼装架设用临时混凝土排架桩墩,包括多根入岩桩(1),所述入岩桩(1)在横向、纵向上均阵列有多根,所述入岩桩(1)上横向设置有多道横梁(11)、纵向设置有多道纵梁(12),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岩桩(1)包括桩基(22)和入岩桩主体(21),所述桩基(22)和入岩桩主体(21)分体设置,所述桩基(22)内部中空形成第一空腔(23),所述桩基(22)两端均设置有开口(25),所述第一空腔(23)在开口(25)处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空腔(23)内壁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一空腔(23)内螺纹连接有转动杆(24),所述第一空腔(23)远离转动杆(24)的一端设置有上封装膜(251)和下封装膜(252),所述上封装膜(251)和下封装膜(252)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腐蚀性物质的容纳腔(2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桁梁拼装架设用临时混凝土排架桩墩,包括多根入岩桩(1),所述入岩桩(1)在横向、纵向上均阵列有多根,所述入岩桩(1)上横向设置有多道横梁(11)、纵向设置有多道纵梁(12),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岩桩(1)包括桩基(22)和入岩桩主体(21),所述桩基(22)和入岩桩主体(21)分体设置,所述桩基(22)内部中空形成第一空腔(23),所述桩基(22)两端均设置有开口(25),所述第一空腔(23)在开口(25)处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空腔(23)内壁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一空腔(23)内螺纹连接有转动杆(24),所述第一空腔(23)远离转动杆(24)的一端设置有上封装膜(251)和下封装膜(252),所述上封装膜(251)和下封装膜(252)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腐蚀性物质的容纳腔(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桁梁拼装架设用临时混凝土排架桩墩,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24)朝向上封装膜(251)和下封装膜(252)的一端设置有尖刺部,所述尖刺部包括尖刺部本体(271)和设置在尖刺部本体(271)上的金刚石尖刺(27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桁梁拼装架设用临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健王梦梦赵航樊国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