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停车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7435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2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停车设备,包括停车框架和设于停车框架内的承载板组,所述停车框架设有第一图像采集单元,所述承载板组上设有车轮托板,所述停车设备还包括控制处理单元和用于调节承载板组及车轮托板进行横、纵向运动的横纵向移动调节机构,第一图像采集单元和横纵向移动调节机构均与控制处理单元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停车设备安全系数高,能够匹配不同大小的车辆进行停车限位。

A kind of intelligent parking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parking system comprises a bearing plate and a frame set parking parking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parking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image acquisition unit, the bearing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wheel group, the parking device also comprises a control processing unit and is used for adjusting the bearing plate and the transverse plate wheel group longitudinal movement of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motion adjusting mechanism, the first image acquisition unit and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motion adjusting mechanism and control processing unit. The parking equipment of the invention has high safety factor, and can match the parking limit of vehicles of different siz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停车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停车场停车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停车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消费不断的增长,城市停车难成为了各地面临的棘手问题,建立立体停车设备是解决城市静态停车的有效途径,目前全国一线城市已经建立了大量的立体停车库,二、三线城市也在陆续建立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在建立的机械车库中,车辆的升降一般采用固定平台升降或轿厢式的升降平台。然而,现有的停车设备不能适应不同大小的车辆调节放置车轮托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停车设备,目的是适应不同大小车辆进行停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停车设备,包括停车框架和设于停车框架内的承载板组,所述停车框架设有第一图像采集单元,所述承载板组上设有车轮托板,所述停车设备还包括控制处理单元和用于调节承载板组及车轮托板进行横、纵向运动的横纵向移动调节机构,第一图像采集单元和横纵向移动调节机构均与控制处理单元连接。所述停车框架包括四个立柱,至少一个立柱上设置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单元,所述承载板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承载板和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承载板,第二承载板上设有两个车轮托板,第一承载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连接,第二承载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承载板连接。所述横纵向移动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电机驱动机构、第二电机驱动机构、两个第一滑轨和两个第二滑轨,第一滑轨设于第一承载板的长度方向上,第二滑轨设于第二承载板的长度方向上,车轮托板通过第二滑轨与第二承载板连接,第二承载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承载板上的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横纵向移动调节机构还包括设于第二滑轨上用于限位车轮托板的限位块。所述车轮托板包括托板本体和设于托板本体两端的倾斜导向板。所述车轮托板还包括用于连接托板本体与倾斜导向板的加强架。所述车轮托板还设有用于定位汽车底盘上横梁位置的第二图像采集单元和用于固定车轮的卡爪。所述车轮托板上还设有压力传感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停车设备安全系数高,能够匹配不同大小的车辆进行停车限位,当用于车辆的升降上下移动机构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时,车辆仍然会固定在停车板上,保证了车辆的安全以及有效防止人员伤亡事件的发生。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车轮托板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第一图像采集单元,2、车轮托板,3、立柱,4、第一承载板,5、第二承载板,6、限位块,7、卡爪,21、托板本体,22、倾斜导向板,23、加强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智能停车设备,包括停车框架和设于停车框架内的承载板组,停车框架设有第一图像采集单元1,承载板组上设有车轮托板2,该停车设备还包括控制处理单元和用于调节承载板组及车轮托板进行横、纵向运动的横纵向移动调节机构,第一图像采集单元1和横纵向移动调节机构均与控制处理单元连接。停车框架包括四个立柱3,至少一个立柱3上设置第一图像采集单元1承载板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承载板4和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承载板5,第二承载板5上设有两个车轮托板2,第一承载板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3连接,第二承载板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承载板4连接。横纵向移动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电机驱动机构、第二电机驱动机构、两个第一滑轨和两个第二滑轨,第一滑轨设于第一承载板4的长度方向上,第二滑轨设于第二承载板5的长度方向上,车轮托板2通过第二滑轨与第二承载板5连接,第二承载板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承载板4上的第一滑轨滑动连接。第一电机驱动机构和第二电机驱动机构均可以采用驱动电机、齿轮组和皮带构成的电机驱动机构实现,齿轮组包括两个齿轮,两个齿轮分别设于承载板的两端,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轴带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皮带传动使车轮托板沿着第二滑轨的长度方向滑动,第二承载板沿第一滑轨的长度方向滑动。当然,第一电机驱动机构和第二电机驱动机构均可以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的推动端与车轮托板连接,第二电动推杆的推动端与第二承载板连接,通过电动推杆的伸缩运动,进而实现上述调节运动。当车辆从外界驶入停车框架时,第一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图像信息,并将此图像信息传递给控制处理单元处理,之后控制处理单元控制横纵向移动调节机构中的第一电机驱动机构、第二电机驱动机构驱动调节四个车轮托板之间的距离,进而适应不同大小车辆的停车。立柱可以设置的相对较高一些,便于放置设置多层停车的结构,也即是设置多层承载板组,立柱的高度方向上设置导槽滑轨,第一承载板与导槽滑轨滑动连接,两者的滑动连接方式可以采用上述的电机驱动机构实现升降,也可以采用现有的气压缸升降结构,为了避免对第一承载板造成摩擦损伤,第一承载板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块与导槽滑轨连接,通过气压缸升降机构带动滑块沿导槽滑轨来回运动。为了便于保证车轮托板调整到需要的位置时,其定位稳定性得到保证,上述横纵向移动调节机构还包括设于第二滑轨上用于限位车轮托板的限位块6。限位块可沿第一滑轨来回运动,第二承载板上设有四个限位块,两个限位块位于一个车轮托板的两侧,另两个限位块位于另一个车轮托板的两侧,限位块设有沉头孔,通过紧固螺栓穿过沉头孔与第二承载板的滑轨可拆卸紧固连接。当然,限位块也可以通过电动推杆推动限位块来回运动,或者采用上述类似的皮带传动结构。此外,为了保证第二承载板在第一承载板上的滑轨上的限位固定效果,在第一承载板上也可以设置限位块,第二承载板连接第一承载板的两端分别设置限位块进行限位固定。由于车轮托板与地面会存在一定的高度差,为了便于车轮较好的运动到车轮托板上,车轮托板2包括托板本体21和设于托板本体21两端的倾斜导向板22。为了加强倾斜导向板的支撑强度,车轮托板2还包括用于连接托板本体21与倾斜导向板22的加强架23。此外,车轮托板2还设有用于定位汽车底盘上横梁位置的第二图像采集单元和用于固定车轮的卡爪7。当车辆停在车轮托板2上之后,第二图像采集单元会自动识别车辆底盘上横梁的位置并将位置信息传递给卡爪7,卡爪7根据得到的横梁位置信息将车辆的横梁卡住以固定车轮,防止由于第一承载板或第二承载板的故障导致车辆倾斜以至于车辆掉落,从而达到保护车辆和人员的目的。为了增强第二图像采集单元的识别效率和效能,在车轮托板2的一侧还可以设有照明装置,用于补充光源。车轮托板2上还设有压力传感器。为了更好地判断车辆是否准确地停留在车轮托板2上,车轮托板2的上表面设有压力传感器,当压力传感器感应到压力后,第二图像采集单元和照明装置才开始工作。为了便于第一图像采集单元更好的采集图像,停车架设有用于带动第一图像采集单元转动的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底座、旋转臂和设于底座内的第三电机驱动机构,第一图像采集单元通过旋转臂与第三电机驱动机构连接。第三电机驱动机构采用驱动电机实现,第一图像采集单元采用红外感应器,当红外感应器采集到车辆图像信息时,驱动电机驱动旋转臂转动,带动红外感应器检测车辆进入车架内。以上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停车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停车设备,包括停车框架和设于停车框架内的承载板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框架设有第一图像采集单元,所述承载板组上设有车轮托板,所述停车设备还包括控制处理单元和用于调节承载板组及车轮托板进行横、纵向运动的横纵向移动调节机构,第一图像采集单元和横纵向移动调节机构均与控制处理单元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停车设备,包括停车框架和设于停车框架内的承载板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框架设有第一图像采集单元,所述承载板组上设有车轮托板,所述停车设备还包括控制处理单元和用于调节承载板组及车轮托板进行横、纵向运动的横纵向移动调节机构,第一图像采集单元和横纵向移动调节机构均与控制处理单元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框架包括四个立柱,至少一个立柱上设置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单元,所述承载板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承载板和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承载板,第二承载板上设有两个车轮托板,第一承载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连接,第二承载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承载板连接,第二承载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承载板上的第一滑轨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智能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纵向移动调节机构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启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