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厢及其乘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7429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2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铁车厢及其乘坐装置,该乘坐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坐凳组件,每个所述坐凳组件包括坐凳、驱动装置和开关装置,所述车厢的地板凹设有容置腔体,所述坐凳和所述驱动装置可收纳于所述容置腔体内,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坐凳伸出或缩回于所述容置腔体,所述开关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乘坐装置可在车厢内人流量较多时,隐形蛰伏于地板底下,车厢呈现一个无座状态,方便承载更多的乘客;在车厢人流稀少或有老弱病残乘客时,伸出于地板形成座位,方便乘客就坐。

Subway car and its rid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ubway car and ride, ride the device comprises at least one seat assembly, each of the components including stool stool, driving device and a switch device, wherein the carriage floor is concavely provided with a containing cavity, the stool and the driving device can be held in the accommodating cavity, the driving device for driving the stool is extended or retracted to the containing cavity, the switching device and the driving devic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device can be in the car ride people flow more, invisible dormant in the floor beneath a car has no seat, convenient carrying more passengers in the car; few people or the sick and elderly passengers, extending from the floor seats, the convenience of passengers sit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铁车厢及其乘坐装置
本技术涉及交通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地铁车厢及其乘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地铁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交通设备也陆续出现在各大城市。尤其是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乘坐地铁的乘客非常多,上下班高峰期挤得水泄不通。目前的绝大部分地铁车厢内都配备有座椅,座椅占据车厢内一定空间,倘若将座椅拆除则可有效增加载客量;但是将座椅拆除后又将导致在客流低谷、人员稀少时,乘客无座可坐,或者一些老弱病残也无座可座。因而,如何在不拆除座椅的情况下仍能增加载客量成为一个重要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地铁车厢及其乘坐装置,该乘坐装置可在车厢内人流量较多时,隐形蛰伏于地板底下,车厢呈现一个无座状态,方便承载更多的乘客;在车厢人流稀少或有老弱病残乘客时,伸出于地板形成座位,方便乘客就坐。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地铁车厢的乘坐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坐凳组件,每个所述坐凳组件包括坐凳、驱动装置和开关装置,所述车厢的地板凹设有容置腔体,所述坐凳和所述驱动装置可收纳于所述容置腔体内,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坐凳伸出或缩回于所述容置腔体,所述开关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电性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坐凳包括支撑筒、可转动设于所述支撑筒的顶端的若干个座叶和位于所述支撑筒内的驱动组件,若干个所述座叶绕所述支撑筒的轴线周向布置,每个所述座叶均包括折角连接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叶片;在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叶片位于所述支撑筒的顶端,所述第二叶片贴设于所述支撑筒的外壁上,若干个所述第一叶片配合形成第一座位;在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叶片位于所述支撑筒的内侧,所述第二叶片设于所述支撑筒的顶端,若干个所述第二叶片配合形成第二座位;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开关装置电性连接,且所述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座叶转动使得所述坐凳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和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源、连接板和与所述座叶一一对应的传动件,每个所述传动件的一端与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叶片连接,另一端均固定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驱动源与所述开关装置电性连接,当需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切换成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驱动源驱动所述连接板向下移动;当需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切换成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驱动源驱动所述连接板向上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源包括位于所述连接板下方的电磁板和位于所述电磁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的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磁板和所述连接板相抵,所述连接板为铁磁性材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筒内的导向柱,所述连接板和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均套设于所述导向柱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源还包括第二弹性元件,所述座叶通过转轴铰接于所述支撑筒上,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一端固定在所述转轴或所述支撑筒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座叶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筒的外壁还凹设有与所述第二叶片形状相适应的凹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坐凳缩回于所述容置腔体时,所述坐凳的上表面与所述地板的上表面齐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装置嵌设于所述地板上,且所述开关装置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地板的上表面。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地铁车厢,包括上述的乘坐装置,所述乘坐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坐凳组件。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地铁车厢的乘坐装置,其包括坐凳、驱动装置以及开关装置,在地铁乘客人流多时,坐凳隐形蛰伏于车厢地板底下,车厢呈现一个无座状态,方便承载更多的乘客;当地铁乘客人流稀少或有老弱病残乘客时,用户可自行按动对应的开关装置,开关装置给驱动装置发送触发信号,驱动装置动作用以驱动坐凳升出于地板,形成座位,方便乘客就坐。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乘坐装置使用灵活方便,可有效地增加地铁载流量,同时又不影响乘客就坐,其设计合理巧妙,有利于推广使用。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座叶包括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若干个第一叶片配合形成第一座位,若干个所述第二叶片配合形成第二座位。第二座位的面积大于第一座位,第二座位可用于成年人乘坐,第一座位可用于儿童乘坐。通过驱动组件来驱动第一座位与第二座位之间进行切换,使得坐凳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变换大小。当坐凳形成第一座位时,可以减少坐凳的占用空间大小,使得车厢内的空间更加宽敞。此外,第一工作状态可以为坐凳伸入和伸出厢底时的状态,从而使得坐凳的收纳更加方便。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的座叶均通过一一对应的传动件固定于连接板上,通过驱动源驱动连接板上、下移动,即可带动所有的座叶同时转动,从而使得所有的座叶配合形成第一座位或第二座位。本技术实施例结构设计合理、巧妙,易于制作。所述驱动源包括电磁板和弹性元件,电磁板通电将产生磁力用以将连接板吸引靠近,从而使得连接板向下移动,此时的第一弹性元件处于压缩状态,内存储有弹性势能;当电磁板断电时,磁力小时,连接板在第一弹性元件的反弹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复位。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驱动源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所述驱动源还包括第二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套设于转轴上。在座叶从第一座位变成第二座位时,第二弹性元件发生扭转,产生复位弹力。当需要收回坐凳、使坐凳变回第一座位时,电磁板断电,连接板在第一弹性元件驱动向上移动的同时,第二弹性元件的反弹力进一步驱动座叶转动复位。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导向柱,导向柱用以为连接板和第一弹性元件的上下移动进行导向,防止连接板和第一弹性元件移动时发生晃动,保证座叶转动平稳可靠。所述支撑筒的外壁还凹设有与所述第二叶片形状相适应的凹槽,使得坐凳在第一工作状态时,其外周处于平整状态,也可进一步减小所占空间大小。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坐凳在缩回于所述容置腔体时,其上表面与所述地板的上表面齐平,从而使得地板呈现一个平整的表面,不会影响乘客行走。所述开关装置嵌设于地板上,并且开关装置的上表面低于地板的上表面,防止乘客不经意触碰开关装置而导致坐凳伸出,当需要伸出坐凳时,乘客可翘起脚尖,用脚后跟来按压开关装置,操作简便、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坐凳在第一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坐凳在第一工作状态时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坐凳在第二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坐凳在第二工作状态时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厢地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地板,110、容置腔体,200、坐凳,210、支撑筒,211、凹槽,220、座叶,221、第一叶片,222、第二叶片,223、转轴,230、驱动组件,231、传动件,232、连接板,233、驱动源,2331、电磁板,2332、第一弹性元件,2333、第二弹性元件,234、导向柱,300、开关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时,它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地铁车厢及其乘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铁车厢的乘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坐凳组件,每个所述坐凳组件包括坐凳、驱动装置和开关装置,所述车厢的地板凹设有容置腔体,所述坐凳和所述驱动装置可收纳于所述容置腔体内,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坐凳伸出或缩回于所述容置腔体,所述开关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车厢的乘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坐凳组件,每个所述坐凳组件包括坐凳、驱动装置和开关装置,所述车厢的地板凹设有容置腔体,所述坐凳和所述驱动装置可收纳于所述容置腔体内,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坐凳伸出或缩回于所述容置腔体,所述开关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厢的乘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凳包括支撑筒、可转动设于所述支撑筒的顶端的若干个座叶和位于所述支撑筒内的驱动组件,若干个所述座叶绕所述支撑筒的轴线周向布置,每个所述座叶均包括折角连接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叶片;在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叶片位于所述支撑筒的顶端,所述第二叶片贴设于所述支撑筒的外壁上,若干个所述第一叶片配合形成第一座位;在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叶片位于所述支撑筒的内侧,所述第二叶片设于所述支撑筒的顶端,若干个所述第二叶片配合形成第二座位;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开关装置电性连接,且所述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座叶转动使得所述坐凳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和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铁车厢的乘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源、连接板和与所述座叶一一对应的传动件,每个所述传动件的一端与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叶片连接,另一端均固定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驱动源与所述开关装置电性连接,当需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切换成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驱动源驱动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